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十四章 斗转星移(上)

1625冰封帝国 第十四章 斗转星移(上)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9:09 来源:笔趣阁

基希纳乌的格奥尔基投降了,不过在这种条件下投降,是没有资格讲条件的,格奥尔格将他转封到特兰西瓦尼亚一座小城,降为子爵,至于他能否在那座小城站稳脚跟就不是他需要操心的了。

伊兹梅尔。

这座乌克兰最南面靠近瓦拉几亚的、还是中世纪热那亚人建立起来用以殖民的城堡突然热闹起来。

达契亚人、哥萨克、卡尔梅克,连遥远的哈萨克人都参与进来了,几千骑兵的大劫掠开始了。

前文说过,克里米亚鞑靼人是一个奴隶制国家,以鞑靼人为主子,人数大约有两三万户,其中大约两万户分布在克里米亚半岛,一万户安置在其它地方,主要是两个地方。

一个是扎波罗热、顿河以南,紧挨着半岛的区域,大约有五千户,以梅利托波尔为中心的地带。

此地,正在遭受土尔扈特大军的肆虐。

一个是瓦拉几亚以东,黑海西北海岸,从伊兹梅尔、敖德萨一直到尼古拉耶夫的广大地区,中心是敖德萨,这三个地方都是前地中海城邦国家的殖民地,也大约安置了约莫四千户克里米亚鞑靼人。

在亚速海的东岸,有大约一千户鞑靼人,不过在那里,克里米亚汗国主要依靠切尔克斯人来统治。

除了克里米亚鞑靼人,从伊兹梅尔到马里乌波尔的广袤地区,广布着诸如诺盖、钦察牧奴,数量也很庞大,至少有两万户。

当然了,牧奴的称呼是鞑靼人惯有的称呼,实际上在汗国放牧的已经全部分到了各大贵族名下,并作为他们常备军的来源,一开始是牧奴,几百年过去后,这些牧奴已经逐步皈依天方教,如今已经是妥妥的自由民了。

真正的奴户还是在国内以种地、做工、当兵的人。

这些人,如果皈依天方教,马上就会成为自由民,当然了,在整个国家还是奴隶制的情形下,也只有少数人有机会得到皈依的机会,否则,汗国五十万人都变成自由民了,那样的情形是汗国苏丹和大贵族所不能理解和熟练掌握的体制。

阿兰纳尔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他是阿兰人,从小加入到汗国的耶尼切里,长大后立下功勋后成了自由民,还成了伊兹梅尔城的城主,虽然不是大贵族,不过私下里也以哈剌赤/巴依自称。

伊兹梅尔的常备军被图阿伊的次子苏迷思全部带走后,留下来能够防守城堡和附近广大牧场、农地的便只有牧户、农户了。

从瓦拉几亚那一侧突进来的达契亚、哥萨克、土尔扈特、哈萨克骑兵加起来近五千骑,这不是阿兰纳尔能够抵挡的。

何况,劫掠大军先是不停地在广大乡下劫掠,凑够了大量的炮灰后才围攻城堡,等炮灰将城堡里数量不多的守兵消耗的差不多后才由正规军突入。

与几百年前西征的蒙古大军一样,人类的行为到了此时丝毫没什么改变。

就这样,在坚持三日后,伊兹梅尔城堡陷落。

大屠杀开始了,也像历史上克里米亚汗人对波兰人、达契亚人、俄罗斯人做的那样,无非是以其之道还施彼身罢了。

一时,在1646年的冬季,整个乌克兰南部草原,都弥漫着浓浓的血腥味、硝烟味。

罗继志等人也准备返回了。

作为将特兰西瓦尼亚、瓦拉几亚、摩尔多瓦三国捏合在一起最大的功臣,罗继志的临潢旅并没有参与抢劫。

不过,为了调停各队伍,他的临潢旅依旧不疾不徐地跟在劫掠大军的后面。

与参与抢劫的军队不同,他们必须依靠这些抢劫来强化军队的血性和作战力,而有着充足给养和训练时间以及大量作战机会的瀚海军并不需要,何况,到了如今年,为了大夏国、皇帝陛下,奋斗到死的心理虽然只是萌芽,不过已经悄然在大夏国广袤的国土上成长起来了。

罗继志止住了准备让他出手制止烧杀劫掠的孙德昭。

“公主殿下”,看着小脸憋得通红的孙德昭,罗继志并没有软化下来,“按照皇帝陛下的筹划,打败克里米亚汗国后,我大夏国要将顿河以南的原克里米亚汗国的领地占下来,从伊兹密尔到敖德萨,将成为新成立的罗马尼亚国的领土”

“从敖德萨将赫尔松,将成为波兰的领土”

“整个克里米亚汗国除了半岛之外的领土大夏国将全部拿下,单独留下半岛之地,留待今后处置,这个地方最冷的季节也就是这几日了,你也感受到了,气候比北京还暖和,既是优质的牧场,还是上好的农场,矿藏还异常丰富,真乃天赐之地,如此好的地方,我大夏自然要大力移民占下来”

“假以时日,有了罗马尼亚、波兰、哥萨克的牵制,加上小玉兹的契丹联盟投向我国的趋势很明显,就能将临潢府与克里米亚以北连城一片,届时,莫说克里米亚汗国了,就算奥斯曼大军前来也不怕”

说到这里,他一脸严峻地走近孙德昭,盯着她说道:“公主殿下,你是陛下最为喜爱和寄以厚望的,你的父亲是乌扎索伦人,你的母亲是柯尔特伊尔鄂伦春人,也是索伦人,索伦人,原来在草原上是比蒙古人更加凶残的部族!”

“那时,部族之间的仇杀,哦,有时候说仇杀也谈不上,一言不合大打出手者也大有人在,到如今,我大夏国自然不需要靠野蛮、仇杀来保持战斗力了,不过作为索伦人,也不能忘了根本”

“这乌克兰南部草原,几百年以来本就是无主之地,有德有力者居之,最近两百年,克里米亚人全部依靠抢劫、残杀才占据了这些地方,如今无非是斗转星移,世事变幻罢了,彼等从前造成的杀孽回报到自己身上罢了,又有何可怜的?”

“陛下常常教导我等,凡上位者,自然要有悲天悯人之心,不过那是对自己的子民说的,对于其他人,首先要威压,然后才能施恩,如此才能保持长治久安,一味靠怀柔一来不可取,也不是这些部族所习惯的”

“记住”,罗继志的声音愈发严肃了,“公主殿下,你既是大夏人,也是索伦人!”

说完,他单膝跪下向孙德昭施了一礼,“公主殿下,刚才末将言语中有所冒犯,还请见谅”

说话的当头,在无数炮灰的冲击下,伊兹梅尔的城池终于被攻破了,围城大军像蝗虫一样冲了进去。

看着公主不忍的目光,罗继志叹了一口气,他挑了三百骑,包括公主在内,尾随洗劫大军进去了。

罗继志的加入,让其他人不由自主地将城主阿兰纳尔的府邸让给了他。

今年才二十五岁的阿兰纳尔一身白衣,披头散发地在自己的院子里大声呵斥着,在他的周围,昔日的奴仆早就消失一空,就只剩下他的妻妾儿女们。

阿兰人,以前威震黑海附近的游牧部落,如今大部星散于欧洲、西亚、北非,留在黑海附近的就只剩他这一支了。

他的部落,是如今依旧以阿兰命名的部落,并全部聚集在伊兹梅尔附近,假以时日,未尝不能重振声威,不过当洗劫大军进来的那一刹,阿兰纳尔就知晓一切都烟消云散了。

他右手拿着一根火把,左手拎着一把乌兹钢刀,府邸客厅紧闭,门口对着木柴,木柴上的橄榄油正散发着浓烈的香味,屋子里,他的所有妻妾子女正在里面撕心裂肺的哭喊。

看着那堆满木柴的屋子以及锥心的哭声,一向以狠冷著称的阿兰纳尔的身体也抖了一下,大冬天的,他却光着脚,双脚踩在雪地上,已经冻得红肿,不过他浑然不觉。

他怔怔地看着屋子,又环顾四周,手中的火把正想扔出,不过犹豫了一下,以往的思绪却像潮水一样向他涌来。

这座城堡,这座府邸,在几百年前是一个热那亚大商人建起来的,在蒙古人西进后便毁了,后来蒙古人又重新建起来了,不过随后又毁于罗斯人与鞑靼人几百年的战斗,最近才在犹太人的资助下建起来,鞑靼人的代价是这座城池二十年税收的一半。

今年正好是二十年。

“难道犹太人未卜先知?”

阿兰纳尔苦笑了一下,他是典型高加索人的长相,高鼻深目,皮肤白皙,身材颀长,若不是面上密布胡须,还真是一个俊美的男子。

在蒙古人进来之前,他阿兰部信仰的是东正教,蒙古人来了之后,他们又半推半就地信起了藏传佛教,后来自然又信起了天方教。

这个历史,作为部落唯一的贵族后裔,他自然知晓。

“有四个老婆,还能正大光明对异教徒进行圣战,死后还能上天堂,孰优孰劣,一目了然,否则蒙古人也不会全部皈依天方教”

阿兰纳尔又冷笑了一下,这些事情,是平日里的他不敢想象的,在当下却思如潮涌!

“罢了,天堂也好,地狱也罢,终究是一把尘土”

阿兰纳尔叹了一口气,将手里的火把向堆在门口淋了香油的木柴一扔,木柴瞬间便燃起了熊熊大火!

“砰!”

就在阿兰纳尔就要在大火面前将手中的乌兹钢刀递给身边的忠仆,让他将自己杀死时,大门一下被踹开了!

进来一大群人,其中还有一个少女,看那相貌,明显是一个蒙古人(在阿兰纳尔的眼里,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这样的容貌就只有蒙古人)。

当中一个明显是将领的人,年约三十,目光冷峻、锐利,他手中拿着一把黑海附近罕见的直刀,刀身晶莹透亮。

“当!”

那人用刀背一下就磕飞了阿兰纳尔手中的乌兹钢刀,以乌兹钢刀的品质,那把刀竟然毫发无损。

紧接着,令阿兰纳尔屈辱的一幕出现了。

那人将直刀伸到他的脖子下,让他将俊美的面孔露了出来。

“烧死自己的家人,而自己却让别人来杀,可见你的信仰并不纯正,也不虔诚,另外,这样做,你能上天堂,家人却要下地狱,你好狠厉!”

此时,屋子面前燃烧的大火已经被扑灭了,阿兰纳尔的家人也得救了。

阿兰纳尔刚才麻木的眼神似乎泛出了一丝光彩,不过那人却依旧在说着,还是一口流利的突厥话。

“我叫罗继志,这是大夏国的大公主,不是我,而是这位公主要救你,今后你就是他的奴仆,知道了吗?”

阿兰纳尔一听此话,看了看完好无损的妻妾儿女们,一刹那,什么信仰,什么部族,什么地位,都跑到了九霄云外,他跪着匍匐在孙德昭脚下,亲吻她的那双用小羊羔皮制作的长筒马靴,那上面,沾满了染着血迹的黑土。

“尊敬的公主殿下,我,传世千年的阿兰部,对着长生天宣誓,此后终生效忠公主殿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