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一章 秋之行(1)风乍起

1625冰封帝国 第一章 秋之行(1)风乍起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9:09 来源:笔趣阁

东晓六年,秋初。

临潢府,萨日德格河自萨日德格山流出来后便一直向南,从临潢府南面重镇奥尔堡再折向西,蜿蜒约千里后在后世乌拉尔斯克转向南面,乌拉尔斯克这一世叫雅茨克,哈萨克汗国小玉兹在这里设有要塞一座,目前却是小玉兹两联盟之一的契丹联盟的王帐所在。

从雅茨克开始,萨日德格河便径直向南,一直到千里后汇入里海。

眼下正是秋收的季节,艳阳高照,大地一片金黄,正是临潢府官府最忙的时候,不过此时却有一支大军行驶在从奥尔堡到雅茨克要塞的萨日德格河的北岸。

全部是骑兵,中间夹杂着些许马车。

二十八岁的罗继志有些意气风发地骑在马上,他穿着一身瀚海军骑兵春秋季节的呢绒大衣,上身挺直,左腰间挂着一把飞龙骑新出的可连续击发三次的短铳,右腰间挂着飞龙骑特制的骑刀——由于飞龙骑骑兵普遍力气较大,骑刀比寻常人重半斤,身后背着一杆枪头磨得锃亮的虎枪。

虎枪枪头与枪杆之间的枪缨明显是新挂上去的,在秋阳的照射下愈发显得红艳。

自从大夏国皇帝留起短须后,便在国内男子里面掀起了一股短须的风潮,罗继志也不例外,上唇一抹修建得异常整齐的短须,下颌却半根毛也没有。

他的身后跟着整整一个骑兵旅!

还不止,跟着骑兵旅的,还有一百步军,彼等照看着那二十辆四轮载重马车,不不不,十五辆,另外五辆明显是坐人的。

具体来说,除了那五辆马车,剩下的十五辆其实就是偏厢车,上面装着三百斤、两百斤短管火炮各两门以及其它一些物资。

除了骑兵旅指挥使罗继志,还有大夏国商部尚书、语言天才雅丹、工部员外郎汤若望。

在那五辆坐人的马车附近,大夏国内宫护卫头目孙德芳赫然在列,另外,目前已经很少出动了的大夏国灰衣卫大头目噶里也在一旁跟着,再看时,还有十男十女装束明显与瀚海军不同,不过都骑在马上,多半就是噶里、孙德芳手下的灰衣卫、紫禁城女侍卫了。

如此庞大的队伍,显然不是去打仗的。

他们的目的还很远,在三千里之外的黑海西岸,特兰西瓦尼亚大公国!

自从得知自己的女儿被那可恨的克里米亚鞑靼人卖到了遥远的大夏国,特兰西瓦尼亚大公格奥尔格一世当即派遣自己的亲信混在柯尼斯堡大公的商队里过来了。

那人叫安德烈,年仅二十岁,生得英俊潇洒,按照他自己的说法,他是纳波卡的伯爵,是大公的侄子,信奉加尔文派新教,不过当他抵达临潢府,见到伊芙琳后便露馅了。

他就是格奥尔格一世的儿子,伊芙琳的哥哥,格奥尔格二世,全名是亚伯拉罕.安德烈.格奥尔格二世.拉科西,以下我等依旧称呼他为安德烈。

按照大公的意思,伊芙琳需要回特兰西瓦尼亚一趟,并在那里与罗继志举行婚礼,幸好特兰西瓦尼亚是如今欧洲境内最开明的地方,各类信仰可在境内自由地信奉,并不会受到限制,若是在其它地方,不要说基督教与天方教之间,就算在新教、天主教、东正教之间,那都是视对方为异端的。

罗继志原本是不想理会他那从未谋面的“岳父”的,不过当尼堪得知后却大力支持此事,非但如此,还让刚刚在汤若望那里学会了德语的雅丹以及他的女儿、尼布楚公主孙德昭跟着。

“还真是一个不安分的皇上啊”

此时的萨日德格河上空,绝对是天高云淡,不时有北边来的天鹅从上空飞过,它们的目的地自然是黑海。

罗继志偶尔抬头看见了迁徙的天鹅,不禁从心里发出了一阵感叹。

那五辆马车,不用说,有一辆坐着他的夫人,特兰西瓦尼亚公主伊芙琳了,另外一辆嘛,自然是当今大夏国尼布楚公主殿下孙德昭,与她坐在一起的则是那位从遥远的乌厄连过来的霍尔敦了。

霍尔敦,最近几年是从梦幻里渡过的,十岁“觉醒”成了萨满,然后遇到了两个索伦人被族人分食,接着索伦人反击,部落覆灭。

每一件事情都是大事,还都是触目惊心的大事,对于能逃离那个远离文明之地,霍尔敦深感庆幸。

“或许灭在索伦人手里,还是一种幸运吧”

听着族里那充斥着与其它部落争斗、与野兽争斗、与恶魔争斗的叙事诗长大的霍尔敦看着窗外的景色,心里也喃喃地想道。

而孙德昭却是有些好奇的看这位在两年前还大字不识一个,嘴里的索伦语还含混不清,如今却出落得能讲一口流利的汉语、还能写下几百个字,完全胜任她尼布楚公主侍女的十四岁少女。

在另外一辆马车里,坐着伊芙琳和他的儿子,作为被克里米亚鞑靼人掳掠过来的异国公主,能遇到罗继志这样的人是她前世修来福分,否则按照克里米亚汗国通常的做法,将她卖到伊斯坦布尔的奴隶市场是她必然的结局。

那之后,运气好的被送到苏丹的宫里,运气不好的便会在伊斯坦布尔的妓院老死了。

千里迢迢去特兰西瓦尼亚,尼堪并不是吃饱了撑着,而是经过了仔细的思量。

从临潢府出发,先后经过萨日德格河、阿提拉河(伏尔加河)、顿河、第聂伯河。

目前萨日德格河北岸,哈萨克人除了那座孤零零的奥伦堡,基本上没有牧民在此地游牧了,只有常驻在此地的三千骑兵以及他们的家属,除此之外,整个萨日德格河北岸,向北一百里的地方几乎空无一人——又一处“边荒之地”。

到了阿提拉河流域,那是土尔扈特部落的天下,唯一有些隐患的是顿河流域,上次阿明、达尔汉战败后全部汇聚在那里,不过按照灰衣卫的情报,喀山鞑靼部、诺盖部在上次战败后已经没有多少人马了,青壮加起来恐怕也只有三千人。

到了第聂伯河,便是目前大夏国的熟人伊万.博贡的地盘,目前第聂伯河哥萨克的大头目自然是赫梅利尼茨基了,他手下有两员悍将,在扎波罗热一带的正是伊万博贡,而在靠近特兰西瓦尼亚的则是歪鼻子马克西姆.克里沃尼,相信有伊万博贡的引领,彼等能顺利穿越哥萨克大草原。

除了阿明、达尔汉,目前的乌克兰南部,靠近黑海之地,后世尼古拉耶夫到敖德萨一带却是克里米亚鞑靼人的天下,不过自从临潢府取代奥伦堡成了欧亚大草原最大的奴隶市场后,镇守克里米亚地峡以及乌克兰南部的克里米亚汗国大将图阿伊贝伊与大夏国的关系也不错。

当然了,草原上的事情,只有利益是永恒的,目前各方势力由于临潢府的交易勉强凑在了一起,若是有利可图,随时反目也是有的是。

不过此次大军名义上的总管,商部尚书雅丹身上却有如今在黑海、里海附近混得风生水起、灰衣卫目前最大、最神秘的密探天狼带来的情报。

“黑海、里海诸国,势力最大的还是克里米亚汗国,不过其号称有五十万人,实际上只有十万人是真正的克里米亚人,剩余的四十万全部是奴隶,而那十万人中,真正能用于作战的最多四万,里海西岸,高加索山以北历来是是非之地,汗国在那里驻有重兵,这样的话,能够用于乌克兰方向的只有两三万人,还分布于各地,想要聚集的话,至少要三个月”

“目前俄罗斯在顿河、阿提拉河下游完全靠游牧部落,原本就是为了防备克里米亚汗国的,特别是土尔扈特部落来了后更是如此,彼等的射击兵并没有在此地设置”

“在抵近特兰西瓦尼亚时,需要防备波兰人和摩尔多瓦人,不过有伊万博贡的引领,问题应该不大,而那摩尔多瓦公国目前是奥斯曼帝国的属国,不过国力有限,何况有大公长子带领,想必彼等也没有什么话说”

“何况,按照陛下的筹划,摩尔多瓦公国、瓦拉几亚公国不正是目标之一吗?”

今年三十五岁的雅丹正想着那位灰衣卫密探提供的情报,心里也是震撼莫名。

想到这些时,他突然想起了小时候在尼布楚河的支流乌尔杜佳河流域时的情形,那时候,他沉迷于锻冶之技,又是庶出,很不受他父亲乌热斯器重,乌热斯最器重的还是那位小他六七岁的嫡出弟弟。

结果,由于尼堪的横空出世,连带着雅丹也风生水起,如今已经是大夏国屈指可数的高官之一,而他那位弟弟却迄今还是泯然众人矣——当然了,他那位弟弟也是在大夏国各级学校历练过,不过此后便没有踪迹了。

由于雅丹在语言上颇有天赋,北境的索伦语、蒙古语、突厥语,没有他不会的,跟着尼堪后,更是学会了汉语,如今又得加上德语了——一种来自汤若望家乡的语言,汤若望自己称为“科隆语”,尼堪却称之为德语的语言。

按照汤若望自己的说法,没有什么德语,只有各公国和城堡的语言,若不是马丁路德,这世上还没有没德语、德国人还是一个问题,对于这一点,信仰天主教的汤若望也是没有办法否认的。

不过令他好奇的是,这大夏国的皇帝陛下为什么把他家乡的语言称为“德语”?

他曾经亲自问过尼堪,不过尼堪却是笑而不语。

无论如何,用拉丁字母书写的德语在此时已经有了,不过大多在贵族里流行。

一路上,有汤若望这位基督教修士的存在,也会少很多麻烦,何况,如今的格奥尔格家族,也是信奉天主教的。

对于这位一早便跟着尼堪起家,还是一早的龙骑兵的首领之一的雅丹,罗继志也不敢怠慢,见他在想着事情,便伸手将他的缰绳抓了过来。

不过这一抓便将雅安惊醒了。

当他睁开眼睛时,前面正好传来了一小队快骑。

罗继志的侦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