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三十二章 秋风秋雨愁煞人

1625冰封帝国 第三十二章 秋风秋雨愁煞人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9:09 来源:笔趣阁

尼堪让这支舰队开到大沽港,并不是仅仅阅示那么简单。

大夏国在长江出海口不远处的乘泗岛上的基地如今已经完全建好了,那里,不仅有一个团的步军在镇守,还有十艘军舰巡弋在附近海域,其中更有大夏国尚未完全淘汰的明轮战舰。

这支舰队来到天津之后,其下一步的目标便是南下到长江口附近探查一番,“没有船帆,能够自行行走的巨舟”,对于如今在朱慈烺上台后有些跃跃欲试的小朝廷多少是一个警示。

当然了,偌大一支舰队,光用来做这个肯定也是浪费了,这次南下,除了试航,还担负着其它的任务。

当舰队停靠在大沽港后,一场秋雨不期而至。

秋雨一下,天气便陡然转凉了。

吴三桂也来到了大沽港,不仅如此,还包括大量的前明文武官员和士绅。

这些人都是准备离开大夏国,去投奔南面的小朝廷的。

原本彼等是准备利用沈家、杨家、汪家的船只乘着北风南下的,不过不知怎地,此事竟然被尼堪知晓了,对于其中的一些个有头有脸的人物,尼堪决定让彼等乘坐第五舰队南下。

吴三桂便是其中之一。

在金州军政学校学习半年后,吴三桂再也回不到以前的关宁军了,不不不,此时已经没有关宁军了,以前的关宁军军卒全部拆散分到了各个军团。

这让一向心高气傲的吴三桂暗地里有些气恼,虽然在他如愿以高成绩从金州毕业后得到了一个军团指挥使的职位,不过在他看来,这些军将、军卒已经不是以前的军将、军卒了,他只能按照大夏国枢密院的规制按部就班地行事,想要将这支军队弄成自己的军队想都不要想。

这样的军队,是他不想要的。

何况,此时的南明小朝廷在得知了他的情形后又与他取得了联系。

条件很好,如今云南出了沙定洲叛乱的大事,让他去云南,以平西候的爵位兼任云南总兵。

当然了,小朝廷打的主意是,除了平定沙定洲的叛乱,还要时刻警惕对面一江之隔的四川张献忠部才是主要的,而以现在的云南明军肯定是办不到的。

吴三桂权衡再三,还是主动将此事向尼堪做了汇报。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尼堪一口便答应了。

“也好,你去吧,以前你在北京府上的钱财可以全部带走,家属也是,除此之外,王屏藩、吴应麒、胡心水、夏龙山、方光琛等人都可以跟你走,你还可以带走三百名家丁,足以让你作为班底在云南招兵买马了”

吴三桂一听大喜,没想到眼前这人竟然如此通情达理,不过尼堪接下来的一番话也是让他大吃一惊。

“云南的兵马,杂七杂八,最多五千步骑,以你的才能对付沙定洲自然够了,不过想要对付张献忠可是远远不够,朕可是听说了,那沙定洲在昆明得了沐天波积累几百年的财富,你若是能将这些财富弄到手里,并在短时间里招兵买马的话,还是有可能对四川的张献忠部进行威慑的”

“你的运气不错,在四川西部、西南部,还有大量的明军在那里与大西营对峙,在重庆府还有曾英的人马,彼等肯定是要先解决好境内的事才会南下经略云南、贵州两处,那之前,你还有大把的时间”

吴三桂却暗忖:“此人如此大方放我离开,肯定不是那甚胸怀大度,而是另有企图,多半是觉得明国懦弱不堪用,迟早要被张献忠、李自成两贼祸害了,若是届时南边统一成一国,这大夏国就算实力强横也要花费好一番功夫,不如让彼等三足鼎立以便大夏国从容上下其手”

没想到尼堪却说出了这样的话:“以大夏国的实力,不出五年,自当一统全国,不过以将军的实力,屈尊于任何一方势力都可惜了,吴将军,你虽然厉害,不过还远不是朕的对手”

“在云南的南边,有缅甸、南掌、安南三国,都与中原王朝有些牵连,南面的缅甸更是如此,你去之后不妨多多留意,将来若是不敌张献忠,可退入缅甸,以你的能力,将缅王大败,占据整个缅甸也不在话下”

“俗话说得好,人生在世恍如白驹过隙,你吴将军心里难道就没有诸侯一方的打算?”

“缅甸南边便是大海,若是大夏国将来一统全国,绝对不会再南下征服以南诸国,届时,你我两国友好,有大夏国在北边坐镇,你大可徐徐将这中南诸国征服,让华夏的语言、服饰传遍湿热之地岂不更好?”

吴三桂听了心理一凛,他自然不会想去那甚湿热遍地、瘴气横行的中南诸地,奇怪的是眼前此人是如何得知这许多讯息的?

还有,此人明明是一个蛮夷,为何对华夏的名分如此看重?

饶是如此,他还是面不改色,“是,陛下”

……

有了吴三桂带头,又有不少官员愿意回到南明的怀抱了,这些人多半是属于以下情形:

一是在与大顺军的作战中并没有投降或被俘,否则的话,南明朝廷是不会接纳彼等的;

二是彼等对大夏国没收士绅的田地分给百姓甚为不满,同时对朝廷对于士人并没有任何优免颇为不满;

三是自己家里遭受了大夏国“打土豪分田地”运动的波及,面上虽没说,暗地里却怀恨在心。

这些人要走,尼堪巴不得,还大大方方让彼等带上家属,乘坐自己的军舰南下,一来让彼等尽早离开,二来嘛,让彼等坐上这没有风帆也可以行驶如风的船只,示威的意味也是浓浓的。

于是,在凄风苦雨中,约莫千人的队伍扶老携幼踏上了这九艘大船。

当然了,对于大夏国不满的人自然不止这些,剩下来的那些人只能花大价钱乘坐汪然明、杨文利、沈家的商船南下了。

为了示威,所有船只的蒸汽机一早就发动了,于是在所有人的瞠目结舌中,船只倒退着开到了卫河之上,最后又以常人难以想象的速度完成了掉头的动作驶向大海,在大海上又在没有风帆的情形下行驶了大约百里,才将风帆升起来。

作为在金州学习过半年的军将,吴三桂在金州湾见过瀚海军的明轮战舰,不过那样的战舰,腰间有两个大包鼓起的模样,虽然也能不需要风帆行走,不过那模样着实可笑。

但就是这样的模样,别说大明了,就是眼下以船坚炮利著称的荷兰夷也摸不着头脑,一波又一波的间谍、细作派到了大夏国境内后,这些人无一例外都人间蒸发了。

多年以后,有人见到了他们在遥远的北境某处矿场劳作,有的人则永远躺在了附近某处。

作为皇帝亲自接见过的人,吴三桂与方光琛两人有幸被孙佳绩邀请到他的旗舰金雕号上乘坐。

船只是一早就出发的,如今正是中午时分,前面岛屿纵横,应该是到了登州附近的海面了,吴三桂、方光琛两人站在依旧细雨绵绵的甲板上,一面看着瀚海军的水手操帆,一面小声地说话。

“方兄,这大夏国国力如此强悍,别的不说,就说这水师,就这一个舰队,估计整个中国海面难逢对手,原本还有郑芝龙那厮可以抗衡,可惜彼等数败之后已经完全是惊弓之鸟了,听说彼等虽然独霸日本的贸易,不过还是巴巴地每年到济州岛一趟,为的就是不激怒大夏国”

“如此实力,只要将长江封锁住,其占据整个长江以北之地也无甚难度,为何还让李自成、大明都好端端待着?”

方光琛说道:“大夏国虽然强横,不过一来彼等规制与中原大不同,吃下河北三省后,自然要细细消化,以前无论是大唐还是大宋,都是在稳定北方的前提下厉兵秣马多年才突然出兵南下,一统全国的,那大夏国的皇帝虽然是武夫出身,不过一看就是饱读诗书之人,对于这一节不可能不知晓”

“那大辽、大金倒是来势汹汹,可惜最终不是被大河阻隔,便是被大江阻隔,作为饱读史籍之人,彼等自然要引以为鉴”

“那你的意思是再过个三五年彼等就要南下了?”

“多半如此”

“……,唉!”

“将军,留在大夏国虽然不如以前关宁军那样如意,不过真就是位高权重,若是三五年后……”

“唉,一句话很难说清楚,咱终究是大明的臣子!”

其实,在说这句话时,吴三桂的脸上隐隐有一抹红晕,他自己也知晓这句话实在言不由衷,不过他为何愿意接受南明朝廷的邀请南下,并去那遥远的云南担任总兵?

“没了辽东,还有云南”

抓住一切机会称王称霸,这才是像吴三桂这样的枭雄心底的想法吧,何况那人所说的缅甸也未尝不是一条出路。

“宁为鸡头不为牛后,谁说不是呢”

秋冬之交,北风渐渐占了上风,不过南风尚未彻底退去,最终的结果便是雨势越来越大,风雨交加,海浪滔天,船只此时重新发动了蒸汽机,在风力、蒸汽动力的双重作用下,勉力破开巨浪向南驶去。

吴三桂两人一身衣服早已湿透了,等他回到船舱换衣服时,终于体会到了“白浪滔天,风雨凄寒”的味道了。

吴三桂病倒了,他得了风寒。

晕晕乎乎中,他居然还有意识想着。

“自己这一步,到底走对了没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