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二十七章 暴风骤雨之一:土地啊土地(5)

孙有田领着王松进了院子。

“哎呀呀”,一进院子,王松不禁叫了起来,“乡长,你等好歹也是朝廷命官,如何能住在这样的地方,您说,看中了什么地方,就算是本人现在住的地方都行,只要是在这堡子里,不就是一句话的事嘛”

“是吗?”,孙有田斜着眼睛瞅着他,这让一向跋扈的王松心里头着实有些恼火,最终他还是认为人家孙传库是当今皇帝的远房叔叔,还是比自己这个王朴的堂弟管用得多,这样的事情他倒是见多了,他王家以前在代县还是相当可以的,可惜一朝天子一朝臣,眼下明显是孙家更受待见。

这时,院子里阳明堡乡署尚在的人都出来了,除了孙有田,啬夫孙德铭等五六人都在,他们见了王松时面上都带着莫名的味道,让王松很是有些不满。

“王百户,找我等作甚?”,最后还是孙有田开口说话打破了沉默。

“乡长,听说新朝廷对仆役之事有新的规制,于是小的就想过来探听一下,若是合适的话,今日能否将这契约重新办了?”

孙有田尚未回话,他又叫道:“哎呀,你等好歹都是朝廷委派的官员,岂能没有仆役使唤,今日个我将我府里最得意的两人带过来了,乡长若是瞧得上的,便放在这院子里,为你等端茶倒水,伺候穿衣叠被都使得”

孙有田望向那两个,只见那少年约莫十三四岁,倒是长得面红齿白、眉清目秀,一般人不明就里的话,将他当做女子也是有的,而那女孩只怕年纪更幼,也是袅袅婷婷的,如此年纪,眉目间竟然有了一股风流味道。

王松见孙有田不停地盯着这两人看,心想,“凡是男人,没有不好这口的,这些人看来都是些老卒出身,若是放到以前,在大明,谁瞧得上?偏生在这大夏便嘚瑟起来了,也罢,等他收了这两人,一切都好说了,没准田地也会少收一些”

果然,只见那孙有田将视线从这两人身上移开后,他竟然说道:“也罢,你既然要办理雇佣契约,不妨将你府里需要办理的小厮、丫环一并叫来,将彼等的家长都叫来,办理契约,都要签字画押的”

王松心头大喜,“这厮还是装的,这明显是还要挑选使唤人等了,算了,县官不如现管,干脆将彼等一起叫来,若是此人瞧得上,他要多少是多少,自己手里头有的是钱,今后在花钱置办就是了”

不多时,王松将府里剩余的四个丫环、四个小厮都叫来了,孙有田一瞅,果然都是面容姣好之辈,而彼等之父母一个个灰头土脸的、神情紧张地瞧着乡署的人和王松。

其中一人正是李二愣,他的一个妹妹正在其中。

“办公!”

随着孙有田一声大喝,乡署里的人从里间抬出来一张长条桌子,桌子上堆着一些纸卷。

“没想到竟然如此顺利”,王松的嘴角不禁露出了一丝笑容,顿时又想到,“古往今来,这天下,凡是当官的,就没有不贪的,有了这些小厮、丫头,我再奉上一些银两,此人虽是一个瘸子,不过姓孙,多半与大夏的国姓有些关连,何况他手下那啬夫叫孙德铭,肯定是与皇帝有关之人,咱又送人,又送银钱,今后……”

“王松!”

一声大吼让王松这正遐想着的心思一下回到了现实,等他回过神来时,只见孙有田已经端坐在那张长条椅子的中间,左右还坐着两人,左边那人正是孙德铭,而右边那人明显也是一位老卒。

只见孙德铭站了起来,手里还拿着一张纸。

“王松,四十岁,代县人。二十岁那年袭了阳明堡百户之职,二十年来,先后侵夺堡里百姓上到副百户、下到普通军户、民户田地五千多亩!”

王松一听,脸马上白了,他赶紧扑通一声跪下了,“乡长,冤枉啊,那些田地都是那些人借了本人的钱,无力偿还,自愿以田地偿还,并与在下在县里小吏那里办了买卖文书的啊”

孙德铭没有理他,继续说道:“阳明堡自前朝洪武年间设置,迄今近三百年,已经由当初的一百户增加到如今的近六百户,田地,也有当初的两万亩增加到四万亩,抛开抛荒的一万亩,在册的有三万亩,其中上等的水浇地只有六千余亩,王松,这六千亩是否都在你的名下?”

王松面色大变,这下他终于明白了,这些人一开始只找孙传库,这几日也不搭理他,尽找那些穷户唠叨,原来是在收集自己的“罪证”啊,不过自己这些田地可不是自己一个人挣下的,其中还有自己的祖父、父亲的功劳啊。

何况,这些田地都是在县里有正式文书的,以前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如今谁料理的清楚?

“非但如此,这二十年,凡是被你瞧上的贫苦人家儿女,都被你以看病、借钱、帮忙摆平官司为借口,巧立名目,无一不被你逼得家破人亡,最终只得将儿女送到你府里”

“这二十年,先后有三十名不足十三岁的男女孩童被你搜罗到府里,其中被你或者你的夫人、小妾欺辱致死的有二十人,如今只剩下这十人,可是事实?!”

听到这里,王松突然心一横,他将头抬了起来,又恢复到以前的狠厉模样,眼神扫过一遍后,那些小厮、丫环以及他们的父母、兄弟都吓得瑟瑟发抖,除了那李二愣,倒是一反常态地与他对视着。

他狠狠瞪了李二愣一眼,接着冷哼一声,“这样的事情,在整个代县都是寻常事,上到县令、县丞、主簿、典史,振武卫的指挥使、同知、佥事,下到与彼等有勾连的大小千户、百户、乡绅,没有一千也有几百,像我这样的还是小的”

“何况,大凡办案,莫不在县衙,你等……”

“哈哈哈”,孙有田不禁仰天大笑,他突然指着一个小厮说道:“此人叫李二,几年前才十岁,你瞧上了他姐姐,姐弟俩都长得不错,你趁着他母亲生病的时候,借给他二两银子看病,当时办理契约时,欺负他们不识字,将利息由月息改成日息,结果到了还钱的时候,本息由三两一下变成三十两”

“这李二家去县城告状,可你有契书在手,你父亲又是振武卫的世袭千户,与县令交好,自然告不赢,不仅如此,李二父亲还得了一个‘诬告’的罪名被关入大牢”

“李二家无奈,只得将家里的十亩上好的水浇地全部给了你,不过你并没有罢手的意思,在你的淫威下,李家只得将李二的姐姐送到你附上,可惜,就在去年,他姐姐就被你家夫人折磨致死,在此之前,奄奄一息的她被送回她家,李二家无钱治病,只得又将李二送到你附上供你淫辱,你说,这是不是属实?”

“哈哈哈”,王松也是仰天大笑,“啬夫,啬夫大人,你可知此地是甚地方?”

孙德铭不明其意,“甚地方?”

王松冷笑道:“这是雁门关!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历来是民风剽悍之地,刁民层出不穷,这些泥腿子都是诬告!诬告!你想啊,若是我要赶尽杀绝,能有彼等的活路?还能在堡子里安安稳稳住下去?!”

“何况”,到了这个地步,王松豁出去了,他决定将孙传库也拉上,“那孙传库,本来是本堡的一个泼皮无赖,这几年,为何大富大贵起来,难道都是靠自己得来的?哈哈哈,谁瞧得上他?!”

“以前孙传庭高中进士后,这家势自然在本堡最大,这孙传库是他的远房亲戚,不过并不是嫡脉,也并没有人搭理他,何也?并非孙传庭实力不够大,而是亲疏有别”

“只有到了大夏国崛起北境,且孙传廊……咳咳,延熹郡王回过阳明堡一次后,这孙传库才嘚瑟起来,那时,大夏国还在北境,并没有了入关夺取天下的迹象,不过那时太原府的几大家豪商早已经同大夏国建立起大好的关系,到那时,这些商户才开始关注到孙传库”

“孙传库虽然是孙传廊一脉,不过依旧是庶支,饶是如此,山西的商户依旧将他当做重要人物来对待,哈哈哈,乡长,乡长大人,你可知道这孙传库为何能在区区五年里从一文不名到腰缠万贯,名下甚至有高达万亩的田地?”

孙有田冷笑道:“还不是你等这些趋炎附势之辈送的”

“哼!”,王松也是冷哼一声,“整个阳明堡一共才三万亩田地,就算他孙传库是皇帝陛下的亲戚,可那时尚在关外,关内仍是大明的天下,像阳明堡这样的地方,莫说孙传库了,就算孙传庭在此,也不可能在短短五年里弄下一万亩田地!”

这下连孙有田也有些沉吟不定了,眼前这人明显是将孙传库一起拉上,自己若只是办理此人,而不理会孙传库,不用说这堡子里的人也是不服的。

“乡长!”

门外突然传来一声大喊,孙有田一听,面上不禁露出了一丝为难。

那正是孙传库的声音。

孙传库,与孙传廊是一个曾祖父,与当今皇帝确实是一家啊!

“嘎吱”,前院陈旧的院门被推开了,只见孙传库上身**着,背着双手,还背着一捆藤条,后面则是一位年纪轻轻的大夏国七品文官。

孙有田、孙德铭两人一见那文官,赶紧弯腰施礼。

“阳明堡乡署乡长孙有田、啬夫孙德铭拜见县尊”

原来这位七品文官正是上任不久的代县知县,最近一届大夏国开科取士名列前一百、原来的山西汉人移民后代,几年才二十五岁的令狐有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