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五十五章 尾声(1)收获

1625冰封帝国 第五十五章 尾声(1)收获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9:09 来源:笔趣阁

东晓四年,七月初,北京城。

一场淅淅沥沥的夏雨已经下了好几天了,这在当下的中国北境着实罕见,难道是北京又换了主人所致?

一场及时雨,对于刚刚搬到紫禁城不久的尼堪来说,无非是将城池内尘土飞扬的景象稍稍抑制住罢了。

大夏国占据京城之后,一开始城里明面上还是一派安宁,暗地里自然是潮涌不止。

不过大夏国不是大顺国,对于这座城池不仅暗地里经营许久,对于城池里的三教九流、各路人马都熟悉得很。

在山海关之战完全结束后,喀克笃礼带着李兴祖的汉军骑,一共两万多人,一路接手山西各城池,阿林阿带着额腾翼的博格拉部,尾随者刘芳亮、刘西尧,将整个京畿以及河南在河北的三府收入囊中。

而尼堪的大舅子阿克墩则带着一个军团从海路直抵登州,登州一战,基本上歼灭了明国在山东境内的有生力量。

这之后,尼堪才在紫禁城出现。

他出现后,立即做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事,自然是赴思陵拜祭了葬在那里的崇祯帝,一篇出自辽东大儒韩承影洋洋洒洒骈文规制的祭文肯定是少不了的。

作为后来居上者,大夏国击败了此时明国眼里的“逆贼”李自成,并将其赶到了大河以南,虽然未能赶尽杀绝,不过在拜祭过崇祯帝之后,大夏国至少在明面上有了“正统”的影子。

第二件事,施恩。

前面说过,李自成入驻北京城后,不管你是主动投降的,还是被迫投降的,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抑或厂卫成员,或者豪商巨贾,无一例外都要缴纳巨额的助饷款,一开始还是按照期初制订的规制进行收缴,后来随着部分军将下出狠手后由于收获“颇丰”,李自成便规定,除了吴三桂,其他人都按此办理。

可惜其手下大将刘宗敏并没有听从他的,还是对吴三桂之父吴襄施行了追赃助饷之策,自然,结果也是必然的。

这些官员、商人之家的钱财、粮食几乎被大顺军席卷一空,每家只留下了少量的粮食,大顺军将士多半出自穷苦人家,有的也没按照这个规矩办,将那些人所有的物资全部搜缴一空,一时,在被大顺军占据的那一个多月,城里的官员、商人饿死的不在少数。

当然了,作为号称“五年不纳粮”的义军,对于普通百姓还是颇为照顾的,不仅给彼等分发了大量的粮食、布匹等物资,还从中又招募了不少兵丁。

等到黄河以北大局已定,尼堪出现在紫禁城后,立时将有些状况更改过来了。

一是停止对那些官员、商人的骚扰,每户人家还视情况分发了部分物资,还说明,对于前朝官员,可以在通过大夏国礼部的考试之后继续留用,而那些商人则可以继续经商。

一时,这些惶惶然几乎三个月的人终于安定下来。

不过他们也不可能指望新来的大夏国皇帝为彼等“报仇”,尼堪紧接着颁发了另一道诏书,明令以前家里凡是接受了大顺军分发的物资、住所的,依旧保留这些东西,无须奉还。

当然了,对于那些趁着改朝换代侵夺了不属于自己的财产的,还是可以向顺天府告状的。

第三件事,肯定是立威了。

对于暗地里撺掇城里的地痞无赖闹事的,无论是官员还是商人,一律严酷镇压,为了立威,在宣武门大街上,连续十日,每日都是人头滚滚,而家属都被发配到这里的人都有些蒙擦擦、完全不明所以的“雅库茨克”。

后来这些人才知晓,那甚雅库茨克还在北京以北五千里以外之地,还在前朝苏武牧羊以北两千里之处,真正的边荒苦寒之地。

当然了,雅库茨克只是一个代称,像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叶尼塞河、勒拿河下游、阿尔丹河流域也是流放之地。

后来,雅库茨克四字在大夏国眼里就如同后世大清国的“宁古塔”那样有莫大的威慑力,这也算是无心插柳了。

像这样的行动,除了北京,在山西、河北、三地同样在上演,对于洪承畴等人苦劝要优待读书人,以收天下之心的想法尼堪却嗤之以鼻,并没有为所动。

这日,在文华殿,尼堪一系列举措,终于让这些人明白了他在前前后后所作所为的背后原因。

“根据户部以及三地布政使衙门的账册,崇祯初年的数目如下:”

“京畿,咳咳,按照陛下新定下的省份名字,应该叫河北省,当然了,刨除了顺天府,崇祯初年有丁口一千万,末年由于天灾、**、瘟疫等原因,丁口估计锐减到八百万左右”

哈尔哈图正在汇报,他首先汇报的便是户口数目字,这是尼堪最关切的,比他得到那七千多万两白银更感兴趣。

“顺天府原本有两百万丁口,如今估计只剩下一半左右,一百万丁口”

“山东省的丁口以前包括了辽东的,刨除这些,崇祯初年账册上有两千万丁口,是仅次于南直隶的丁口大省,这几年由于干旱、瘟疫、建奴入寇、孔有德叛乱、闻香教作乱,丁口损失最多,不过按照微臣与原山东巡抚颜继祖、登莱巡抚杨文岳合计,应该还有一千五百万左右,仍是丁口大省”

“山西省在崇祯初年原本有八百万左右,这些年由于天灾**,加上已经逃到咱大夏国的,如今估计只有七百万左右”

“原属河南省的彰德府、卫辉府、怀庆府三府原本有丁口约莫百万,如今估计还剩下六十万左右”

“以上总计约莫三千两百万左右,若是加上我国以前的丁口,目前我国总丁口应该在三千六百万左右”

尼堪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实际上他心里在狂喜。

由于他的介入,皇太极只入关两次,波及的范围远没有历史上那样大,故此,北方各省由于干旱、瘟疫、流贼而减少的丁口远没有历史上那样大。

三千多万人口,除了长江以南,依旧是这个世上排名的第二的大国,当然了,与明国还是没法比,别的不说,此时的南直隶、浙江、江西三地的丁口加起来就有六七千万。

不过,长江以南一个明显的趋势便是要分成三股势力了,依照明国的德行,彼等能不能保住江南丁口众多、物产丰饶之地还是一个问题。

从这个角度上说,他大夏国虽然不是这世上人口最多的国度,不过肯定是最强大的国度!

“留在皇宫两大库的白银总计七千五百万两,其中约莫有三成已经被彼等融化铸成了大锭,若不是有我大夏国介入,恐怕彼等要将这些白银全部化成大锭,每锭五十斤……”

对于这一节,作为后世穿越过来的人,自然知晓究竟,还不是这李自成在出发进军山海关之前,并没有抱着必胜的信心,打着若是打不过便撤回陕西、带着大锭的白银做他的土霸王的主意。

其实,在拿下山东之后,大夏国又在刘泽清、德王、衡王那里缴获了折合白银约莫五百万两的财物,这些财物尼堪全部收到了自己的内库,作为一个帝国皇帝,遇到重大节日以及做出特殊贡献的有关人等,打赏也是必须的,就算他是后世过来的也不能免俗。

在拿下关内之地之前,大夏国每年的开销折合白银大约三百万两,拿下辽东、山西、河北、山东之地后,由于管辖的土地、丁口大幅增加,况且这三省都是急需赈济之地,加上必须增加的兵力,这开销肯定会大幅上升。

按照尼堪初步的估计,他一个军团每年需要二十万石粮食(主要是骑兵太多所致),若是加上薪饷,几乎要翻一番,这便是四十万石。

眼下他的手里有孙传宇、朱克图、查克丹、喀克笃礼、阿林阿、萧阿林、阿克墩、恩索、郭天才、曲承恩十个军团,以及阿尔泰(拔野风)、库苏古尔(安童)、秦王川、白城(陕北边墙附近那座)、乌达五个独立旅。

安西的军团在大顺国的序列里属于特殊的情形,以后再做详细介绍。

先不说独立旅,十个军团一年就需要四百万石,若是加上独立旅、水师,这花费肯定要超过五百万石,若是加上服装、弹药、武器等物,这开销更是又要向上一大截。

幸好,这几年在尼堪苦心孤诣的维持下,北境五十万户汉人手里几有两千万亩田地,虽然多处高寒地带,不过却是土地肥沃之地,每年的粮获高达四千万石,田赋也有一千二百万石,满足每年五百万石的军事开支还是绰绰有余。

非但如此,每年还有大量的盈余。

不过拿下关内三省后,别的不说,至少在今年这一年,北境就需要向这三省补贴大量的粮食,加上三省多出来的兵丁(三省各一个军团,山海关正在整编的又是三个军团,这便多出来六个军团),每年光是军事支出估计都在八百万石左右,当然了,三省的田地稳定产出后将可大大缓解这一负担。

“好”,尼堪说话了,“在山海关、北京以及三省新增兵丁完成整编之前,先不要惊动农户们”

“以朕估计,待到秋季时,整编基本可以结束了,那时秋收也开始了,传朕的旨意,今年秋收的粮食不用上缴,也就是免赋役一年”

“秋末时分,各地布政使的首要任务便是重新丈量田地,如今三省各县已经都是我大夏自己的人,退役的士卒也占据了各衙门的关键位置,应该问题不大,何况各县户口簿、田册都在官府手里,用好以前的那些小吏,加上我等之人,从九月份开始,一直到明年春耕之前,大约半年时间,务必完成此事”

这些地方,想要按照在北境那样每户分五十亩田地肯定不行了,不过每人五亩还是可以做到的,除此之外,尼堪还有一个大的计划。

“在清丈田地之前,尚有一件大事要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