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四十六章 山海关之十二:新一片石之战(7)

李自成想谈,这也是他一贯的做法,以前在山西、在汉中,还是高迎祥领导的闯营时,每当彼等陷入了绝境,虚与委蛇、假意投降一定是最自然的选择。

目前他虽然当上了皇帝,不过这样的事情在他眼里也并不过分。

不过,他想谈,对面的萧阿林却不给他这个机会!

萧阿林出动了,他接到了朱克图的消息,“山海关大部已定,汝部可展开行动”

萧阿林当即出动,他让南面的喀克笃礼只留下一个骑兵旅、一个步军旅镇守大营,自己带着五个骑兵旅、一个步军旅出发了。

目标,石门城寨!

近两万人马,人家这可不是来闹着玩的,李自成见状也犯起了嘀咕。

“全体出战吧,若是不敌,连后路也没有了,但若是龟缩在城里,自己这大顺皇帝的形象就一落千丈了”

最终,他还是决定出战。

不过就算是出战,也不是盲目的乱战。

他立即向谷可成、刘体纯两部下达了命令。

“只留下步军驻守,骑兵以出城监视的名头向石门城寨靠拢”

这是给刘体纯下达的命令,既然要大战或者要撤退了,将刘体纯、辛思孝他们留在一片石就是浪费了。

而给谷可成的命令却是,“或从长寿山经一片石关西边峡谷来到石门城寨,或干脆将两座木桥的木板架上,骑兵全体过河,敌军大部已经来到石门城寨,留在南面大营的人数肯定不多,你部可择机进攻大营,至少能扰乱前来进攻石门城寨敌军之心”

而石门城寨这边,李自成将骑兵全部带了出来,他们是:

李双喜统领的一万七千亲兵营;

李过的一万前营;

袁宗第的一万三千前营。

整整四万大军,至少在人数上己方还是占优,何况还是中权亲军最精锐的人马。

亲兵营这边,李自成身边还有一支人数大约在千人上下的精锐,这些人全部是从陕西开始便被闯营收留、掳掠得来的孩童,打小便跟着李自成学习骑马射箭、修习他独特的刀法,如今最小的也有十五六岁,大多数十七八岁。

这才是李自成最信任的力量,在他没有称帝之前,这些人多半以他的义子自居,不过当他称帝了,就不能有如此众多的义子了,于是这些人纷纷改回原姓,不过既然有这么一段缘分,肯定还是最忠心的。

闯王刀,类似于后世抗战用的大刀片子,不过此时用在骑兵身上,份量就没有那么重了。

还是骑、步两用的阔面大刀,全长三尺,刃长两尺,柄长一尺,大刀尾部有铁环,重两斤,即可双手握持,亦可单手拼杀。

陕北之人,在明末时有两个家族长期以武艺传家,一个是贺家,一个是马家,贺家就不用说了,前陕西总兵贺一龙是其中的代表人物,马家嘛,前山海关总兵马世龙算一个,老回回马守应也算一个。

当下李自成这一千孩儿营里,从朱克图手底下死里逃生回来的贺金龙是其中的一个头领,另一个则是马成龙。

两人都是二十岁模样,只比一众孩儿兵略大一些,不过一身功夫已经深得李自成的真传。

这些孩儿兵从小受训,虽然气力不见得高过成人,不过忠心、悍勇、技巧却一点也不差。

不多时,萧阿林、喀克笃礼两人率领的六个旅全部抵近到石门城寨附近,他们是:

萧阿林旅(兼);

姬甲杰旅;

戴青旅;(罗察达斡尔部的戴青)

吴应龙旅(步军旅)。

喀克笃礼旅(兼);

费扬阿旅。(富察锡伯部的费扬阿)

喀克笃礼下面还有一个骑兵旅,库楚克旅,一个步军旅,孙定辽旅,还在南面大营镇守。

李自成也带着大军出来了,与萧阿林不同,他将部队分成了四个部分,袁宗第的左营万人突前,李过的前营继之。

而李双喜带着一万人在袁宗第的后面,李自成亲自带领一万亲兵营在最后。

当然了,他这四万人也不可能全部摞在石门城寨前,那里,虽然是一大片开阔地,不过在放置了萧阿林的大军后,能够利用的空间也并不多了。

他与李双喜的部队在李过、袁宗第大军的侧后方,靠近石门城寨西侧大山——祖山(以前吴三桂打猎的地方),前文说过,贴着祖山有一条向西南的通道,可直达南面的官道。

李自成若还是以前的闯王,手底下有几万精骑,还是训练有素、服饰整齐的骑兵,就算碰到了杀神一般的瀚海军,其也会死战到实在支撑不了时才会撤退。

但眼下不同了,他已经称帝了,在陕西还有稳固的根基,西安城里还有从河南、陕西两地搜刮得来的两千多万两白银以及大量的粮草辎重,还有大顺军的家眷。

更何况,以前的他若是在一次战斗中战败了便是孑然一身,只有窜逃一途,而如今,除了身边的中权亲军,他在西安还有皇后、田见秀统领的五大标营,人马接近八万。

在陕北有高一功率领的前锋营,在甘肃有蔺养成统领的后劲营,加上刘芳亮的左辅营,刘西尧的右翼营,这四大营人数最多,有十万左右。

除此之外,镇守湖北的白旺手底下有七万人马,镇守汉中的贺珍有两万人马,镇守潞安府壶关一带的刘忠一万人马。

除了中权亲军,这些人马加起来也接近三十万,有了这些人马,李自成之后的作战就不像以前在河南那样了,动辄拖家带口的几十万大军,大战打到哪里,家也搬到哪里了。

故此,这一次,李自成留了后手,一旦不敌前面的人马,他会在李双喜万骑的护卫下从祖山东麓向西南撤退。

之后他的打算是,南下榆关,直奔刘西尧镇守的天津、沧州而去,之后是西去河间府与刘芳亮汇合,还是南下山东与赵应元汇合均可。

大战开始!

自从当上两个军团的指挥使后,萧阿林也一改以前习惯于冲锋陷阵的做派,但他可不像李自成那么保守,他一下投入了四个骑兵旅:姬甲杰旅、戴青旅、喀克笃礼旅、费扬阿旅。

这四人在他眼里,都是骁勇之士,其中姬甲杰的实力还在他之上,而剩下三位不是出身满洲,便是来自黑龙江索伦三部,也都是悍勇难当之人。

而吴应龙的步军旅此时无事可做,当即利用跟过来的大量偏厢车组成了一个车阵,偏厢车上密布火炮、迅雷铳,孤悬于靠近长寿山的石河西岸,自然是为了吸引可能从一片石关或者关城过来的敌骑。

“呜…呜…呜…”

“咚!咚!咚!”

此时,在李自成的大阵里,先是响起了三声悠长的号角声,接着三阵短促的鼓声也响起来了。

处在最前面的袁宗第听了心理一凛。

像这种号声、鼓声,那边意味着,“三堵墙,有去无回!”

或者也可理解为,“全体压上,一战定胜负!”

袁宗第深吸了一口气,脸上却是一脸决毅。

刚才在排兵布阵时,按照惯例,本来是装备更好一些的李过前营打头的,不过却被袁宗第将这个位置抢了过来。

李自成、李过、袁宗第三人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故此也没有过多推让——李自成今年三十八岁,膝下却并无儿子,而刘宗敏死后,李过在闯营的威望一时无两,面对如此险峻局面,为了大顺国,总要有人做出牺牲。

就算大顺军在这次战斗中失利了,皇上也不幸遇难,还有李过!

自从谢君友战死后,袁宗第干脆将自己的大军改成了两部分,自己统领五千骑,另五千骑则由骁将田虎统领。

袁宗第与田虎同时催动了战马,一万骑放开了马蹄,渐渐迎了上去!

与袁宗第对着的是姬甲杰与戴青,而田虎的对面则是喀克笃礼与费扬阿!

在面对大顺军时,萧阿林还是采取了一千飞龙骑突前,两千猛虎骑继之的战法,此时,由于顾虑到袁宗第部后面的李过营,两边各六千骑都是正面迎着敌人,并没有包抄的迹象。

“呼……”

袁宗第部率先扔出了短兵器,一刹那,漫天的短斧、标枪、骨朵布满了瀚海军的上空,不过突前的飞龙骑并没有慌张,彼等只是稍稍伏低了身体,一手短铳,一手虎枪继续向前冲!

萧阿林此时已经策马冲上了一处山包,在山包上,在望远镜里,战场的态势一目了然。

在这里,可清晰地看到姬甲杰、戴青两部虽然都冲向袁宗第部,不过可以明显看出姬甲杰部是主攻,而戴青则在姬甲杰的侧后方处于辅助的地位。

那边厢的喀克笃礼、费扬阿两人也相差仿佛,费扬阿主攻,喀克笃礼辅攻。

萧阿林打的主意是,一旦大顺军不堪一击,一个骑兵旅便能将彼等击溃,则眼下处于辅攻的旅则顺势切入,将溃兵赶向敌人后面的大阵,若敌人很顽强,则处于辅攻地位的旅则从侧翼进行攻击。

事态与萧阿林想象的略有不同。

一开始,袁宗第、田虎两部不仅抗住了戴青、费扬阿两部的攻击,还凭着多出来的人马隐隐有反击的迹象。

不过最终在瀚海军远程、近程兵器的交相辉映下,你就算再悍勇,再视死如归也没用,迅烈的满清八旗都无可奈何,何况操练并不严格精细的大顺军?!

不到两刻的时间,袁宗第、田虎两部都止不住后退!

在大顺军的后阵,同样骑马站在一处山坡上的李自成也是一脸严峻。

在他眼里,自己的前、左、右三营就算不敌瀚海军,总能抵挡半个时辰吧,可眼下的事实却狠狠扇了他一记耳光。

三营里,悍勇实际上还超过李过的袁宗第没有支撑到哪怕小半个时辰!

眼下该如何行事?

按说,他这边还有李过的万骑以及亲兵营的两万人,此时若是将李过部全部投上去,谁胜谁败还真难说。

但“皇帝”那虚幻的荣光严重影响到了他,自己麾下最厉害的大将刘宗敏的战死也影响到了他,最关键的是,他身边的两名军师宋献策、李岩也开始影响他。

“皇上,趁着敌军尚未大举进攻,赶紧撤退吧”

李自成面上阴晴不定,不过最终一想到左近可能还有“贼酋”在,若是将自己的力量全部投入战斗,届时还真有可能脱不了身。

“唉,也罢,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