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五十八章 收官(8):尾声(上)

1625冰封帝国 第五十八章 收官(8):尾声(上)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9:09 来源:笔趣阁

盛京,崇政殿。

眼下已是六月上旬,窗外的天空彤云密布,风势也一阵紧似一阵,辽东自入夏以来第一场大雨就在眉睫。

盛京的崇政殿是皇太极上台后修建的,最后整个盛京皇宫便以崇政殿为中心陆续建成,形成了前殿后宫的格局。

拿下整个辽东之后,尼堪一直住在铁岭,直到王文慧将盛京宫城拾掇一番后才搬到盛京,眼下他正在听刘若愚、王文慧讲述宫殿的规制。

此时,他的妻妾儿女以及文武百官都搬了过来,不过并没有具体分配。

眼下,盛京宫殿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东部分就是努尔哈赤时期修建的大政殿、十王亭了,西侧才是皇太极上位后以崇政殿为中心修建的前殿后宫的建筑群。

“陛下,豪格撤退之时,将宫里凡是爱新觉罗两代的后妃、子女全部带走了,宫女、内官也带走了一半,微臣仔细检视过后觉得还是不太稳妥,应该全部不用”

尼堪心里也是这个意思,豪格能不像史上李自成那样烧毁大明紫禁城部分宫殿,自然不是为了将其完好无存地交给自己,而是避免触怒自己,以便自己能带着大量的旗丁以及眷属安安稳稳退到朝鲜。

“若不是老子故意给你留下了本溪-凤凰城-镇江堡这条线,你能平安退到朝鲜吗?”

他心里腹诽了一下。

让满清余部退到朝鲜,让他们去跟如今丁口众多(千万左右)、等级森严的朝鲜王国争夺天下,本来就是尼堪的计策。

豪格退出盛京后,他亲领的正蓝旗还有一万青壮,代善的正红旗也是此数,加上抚顺的尚善、赫图阿拉的屯齐、萨尔浒的李国翰,以及镇江堡的英俄尔岱、金砺,兵马总计还有三万左右,其中精锐应该还有一半,这样的人马若不是自己作死,先拿下龟城作为基地,然后将整个朝鲜洗一遍完全不是问题。

待得过个三五年,朝鲜的丁口锐减一半,王公贵族消失殆尽时,自己再出来打着兴复李朝王室的旗号,让自己的某个儿子假冒李朝后人,兴兵南下,或彻底覆灭其余孽,或驱赶到日本,彻底将整个朝鲜纳入大夏国。

然后,再过了几年,自己那儿子假意退去国王之位,之后便可彻底纳入行省管理。

至于多铎那里,能成功自然是好事,就算不能成功,让日本恶心几年还是不成问题的,何况,有自己水师的协助,多铎在四国坚持个三五年不成问题,届时,再给他部分在朝鲜投降的满清余部,应该能多坚持几年。

如今的日本,实际上类似于满清的八旗制度,武士阶层便是旗人,专门负责打仗,战力强横,虽然在战事时各藩主也将农民征召上来,不过主力还是武士,假如日本此时有两千万丁口的话,其武士阶层应该在四十万左右,青壮最多一半,也就是二十万左右,这些人还分布在众多的藩国,仓促之下也难以聚集,正好给了多铎的机会。

何况,四国以山地为主,多铎若是能重拾祖先在长白山的感觉,没准还真能在那里创出一片天地。

嗯,等会儿得问问孙佳绩,看多铎在四国进展如何。

日本人口太多了,对大夏终究是一个威胁,必须越乱越好,只要消灭了他的武士阶层,剩下来的农户、商人完全不用理会,时机成熟后,将其全部纳入大夏国的范围也不在话下。

关键就要看多铎的能耐了。

不过若是能拿下大明的领土,或者一半的领土,自己能有足够的兵源,就算没有多铎,假以时日也能拿下日本,不过既然有像满清余部这样的生力军出手,何须自己操劳?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才是上策。

农户、商人,直接按照行省管辖就行了,看看后世的美国占领下的日本就知道了,解散其武士阶层,不出几年,日本将会变成一个普通国家,无论有没有明治维新都是如此。

不多久,刘若愚的汇报就完了,其实尼堪自从来到盛京后就对皇宫好好逛了一番,别的不说,就皇太极新建的那片殿宇,几百间宫室,再多的人也住得下,刘若愚无非是想让他做出具体的划分和安排罢了。

“这样”,尼堪开口说话了,此事他也想了许久。

“先说东侧,大政殿封存;左翼王亭给政务院,右翼王亭给枢密院;理藩院依旧设置在阳都”

“剩下的八间王亭分别给六部,多出来的两间给每天值守的官员晚上休憩时用”

“再说西侧,崇政殿自然是朕会见百官时用,不过也不用那么频密,五日一次就行了,平常事务就由政务院总理、枢密院枢密使、理藩院总理打理就行了,这三人有做不了主的事务,先报通政使司处理,通政使司处理不了的再报到朕这里”

“不过……”

按照刚才尼堪所说,那各院的首领以及通政使司的通政使权力就太大了,尼堪虽然不想每日早早在大殿朝会那么辛苦,但也不想放任自流。

“三院、通政使司每日处理了何事,是如何处理的,必须在次日有条陈呈上,报内官监备案,咳咳,今后若愚就专门负责通政使司,文慧负责内官监以及灰衣卫”

这也是应有之意,能上三院、通政使司处理的肯定都是大事,次日列明呈报也不难,理藩院那里,每月汇总一次就行了,王尼堪自己有时间就看一下,没时间的话王文慧负责查看,有疑问的再向尼堪提出来。

将刘若愚与王文慧分开,按照时间来看,也应该到这一步了。

这样的话,加上五日一次的朝会,足够处理大小事务了,何况,他还有一事已经同他俩人有过商议了,那就是各省的布政使、镇守使、旅指挥使以上官员可以直接向通政使司上折子,加上布置在各地的灰衣卫,勉强可以杜绝一些个欺上瞒下的情形。

此时,尼堪不禁暗暗叹息。

“都说密折、内官、锦衣卫不中用,等自己真正做到这个位子上才发现没有比这些更好的制度了。不过,为了平衡这些人,必须加强孙秀节都察院的职能了,嗯,还真是赞叹古人的智慧啊,这不就是后世的某委吗,以及那些后世被骂的狗血淋头的言官,没有他们的存在,能有效监督百官的行动吗?”

“但也不能让言官占用太多的朝堂时间,必须得想一个法子”

“飞龙阁改成北书房,是朕处置军务、会见军将的地方,再设一些床铺,以便随时休憩;翔凤阁改成南书房,是朕处置政务、会见文官的地方,同样设置一些床铺”

这两处都在崇政殿的前面,飞龙阁是皇太极演武、珍藏兵器之处,翔凤阁则是珍藏书籍,查阅典籍之处,用作书房倒是能物尽其用。

“霞绮楼、日华楼、协中斋、师善斋四处,协中斋改做偏殿,其它三处依旧作为皇室子女读书之处,今后也可以让文武大臣中合适的子女进宫读书”

这四处,原本就是皇太极用来作为皇室子弟读书之处,如今将协中斋改做偏殿,也好在自己上朝时有休息的地方,或者自己将来闲暇时督导子女读书时也有个“备课”的地方,平常就当做教师休息之处。

“后宫嘛”

听到这里,刘若愚、王文慧两人都竖起了耳朵,皇太极的后宫还是很有讲究的,正中的清宁宫是他的皇后哲哲的居所,左边麟趾宫是其贵妃娜木钟的居所,麟趾宫南面才是庄妃所居的永福宫。

右边,上面是皇太极最钟爱的辰妃海兰珠的居所关雎宫,南面是淑妃巴特玛的衍庆宫。

不过,眼下尼堪这厮可是有六位妃子的,除了一开始那四位,新纳的苏泰、泰松眼下可是帮了大忙,苏泰是以前叶赫部台吉金台石的孙女,还是林丹汗的大妃,有她在,既能稳定察哈尔部,还能稳定海西女真诸部。

这不,听说苏泰有身孕后,原本已经加入到满洲八旗的海西女真诸部的旗丁留下来的还真不少,而由于南楚在大夏国的影响力,更是加强了这一点,同理,由于喀克笃礼的存在,鸭绿江、图们江的库尔喀人(东海女真的一支)留下来的人也不少。

当然了,林丹汗的妹妹,如今尼堪的另一位妃子泰松由于手底下的牧户本来就是察哈尔部中最多的,如今在尼堪的辛勤耕耘下也有了身孕,算是进一步加强了察哈尔部对自己的向心力。

可惜皇太极的妃子都被豪格带走了,否则,以尼堪的作风,至少要将布木布泰留下以稳定科尔沁部落了,如今只能另想他法了。

“凤凰楼的宫室建好了吗?”

凤凰楼是宫里最高的建筑,有三层,本来是皇太极在后宫的住所以及书房,尼堪却不想这么浪费了,还是将他改成了一座后妃的宫室。

“改好了,陛下”

尼堪点点头,这么一来,自己六位妃子就都有住处了。

“改清宁宫为夏宁宫,由皇后多西珲及其子女入住”

“改凤凰楼为夏静宫,由贵妃阿茹娜及其子女入住”

刘若愚、王文慧听了心里都是一凛,他们都暗暗想着,“皇上这是要将阿茹娜贵妃的位置进一步明确啊”

尼堪自然是有这一层意思,不过凤凰楼可以远眺,可以读书,还可以开家宴,这都不是以前目不识丁的多西珲可以做到的,而从小被土谢图汗衮布当做“圣女”培养的阿茹娜精通蒙、藏、汉三种语言,还阅读过大量的书籍,何况,只要她的兄弟哲布尊丹巴二世存在,尼堪对喀尔喀三部的掌握就如臂使指。

于是,阿茹娜的地位就卓然独立了。

“关雎宫由哈尔额敦及其子女入住”

在尼堪几个妃子中,单论相貌,无疑是他的“表妹”哈尔额敦了,何况她还是正经的索伦人,如此安排也是应有之意。

下面的刘若愚、王文慧也是心领神会。

“麟趾宫由格根塔娜及其子女入住”

“永福宫,苏泰;衍庆宫,泰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