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二十六章 木.野狐.禅之四:第四手

1625冰封帝国 第二十六章 木.野狐.禅之四:第四手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9:09 来源:笔趣阁

山东,莱州府,胶州。

朝廷新近在胶州设置了莱州副将,并罢黜原灵山卫、鳌山卫指挥使,而让新任莱州副将兼任这两卫的指挥使。

这一举措若是放在承平时期势必会掀起轩然大波,不过在眼下,随着李自成完全攻占了河南、湖北两地,收容了大量的明军精锐之后,已经拥有了近三十万正规军的偌大势头,放眼中原一带,只有如今仍在西安“厉兵秣马”的三边督师侯恂的五万人马,其中更有两万新兵,陕西眼看就要不保。

而加强了三千蒙古骑兵的张献忠部在先后两次破天荒地击败了以前彼等畏之如虎的左良玉部后,声势日渐雄壮,而原本除了李自成其它流贼根本没有放在眼里的左良玉却完全掉了个个,竟然不敢主动出击张献忠部了,只是紧守南昌、九江、武昌、长沙几个大城。

这人啊一旦胆气上来了,就一发不可收拾,张献忠从黄山、九龙山下来了,顺利地拿下了赣州,此时,他已经知晓了李自成在中原一带大显神威的讯息,于是,一直藏在他心里的“拿下四川称王称霸”的心思便更加迫切了。

东晓三年(1643年)年初的时候,张献忠率领大军向西挺进,连续拿下吉安、郴州、衡州、宝庆,拿下衡州府,俘获了桂王全家后,便将历史完全打乱了(朱由榔不幸身死),攻占衡州、宝庆之后,张献忠完全可以直接越过湘西向四川挺进。

可他如今已经从两次与左良玉大战得胜的战绩中完全恢复了信心,他的下一步目标也很清楚。

长沙!

半个国家残破,税赋又极度吃紧,崇祯帝便没有理会大臣、言官们的聒噪,在接受了郑芝龙以福建众商人的名义捐献的一百万两白银之后,立即任命其长子郑大木为莱州副将,并兼任灵山卫、鳌山卫指挥使,完全统管胶州沿海的防务,并将高密、即墨两地的税赋划入作为莱州副将所部的薪饷。

皇帝如此看重,作为福建总兵的郑芝龙自然也不能怠慢。

光靠十九岁的郑大木一人是撑不起莱州副将这个职位的,由于在上次海战中郑鸿逵、洪旭、陈辉都大败亏输,这次干脆都弃之不用。

在郑芝龙军中一直有“四大将”的说法,分别是洪旭、陈辉、张进、林习山,这次干脆让上次没有参战的张进、林习山北上辅佐郑大木。

其中张进协助郑大木统领步军,林习山统管水师。

对于郑芝龙来说,粮饷完全不是问题,他家的生意北到日本,南到广南、暹罗、吕松,珍贵的木材、粮食也不成问题,多年的海上王,钱财自然更不是问题,在泉州安平堡老家,传说他一直保有千万两左右的白银库存。

大明,不是没有粮食,也不是没有银钱,都在士绅、豪强手里,北京的库房里老鼠都饿得半死。

何况,自从郑芝龙来过胶州湾一次后便知晓这里完全是一个天赐的港湾,便准备在这里大干一场。

在银子、粮食的加持下,郑大木很快在胶州组建起了一支约莫两万人的陆师,其中更有骑兵五千!

其中郑家从浙江挖过来的陕西籍将领马信便成了这支骑兵队伍的当然人选,至于步军,除了张进外,郑家有名的悍将杨才、甘辉、丁镇悉数在内,水师方面,郑芝龙通过劫掠、购买,先后置办了五艘由盖伦商船改建的战舰,加上其赖以成名的大号福船(大青头)、二号福船(二青头),以及各种中小福船、广船,在胶州湾郑大木的麾下就有上百艘。

水师将领方面,除了林习山这位宿将,还有施福、施琅叔侄,更有海上悍将余宽。

郑芝龙更是将自己的心腹,文武双全的陈六御派到郑大木身边,以便他随时咨询。

胶州,副将府。

郑大木前几日先后接到了父亲的书信以及皇帝的诏书。

无论是诏书还是郑芝龙的书信,都备注了一句话。

“阅后即焚!”

这便是密诏、密信了。

密诏的内容是:“济州岛乃大明属国朝鲜之地,你部视情形协助朝鲜收回”

郑芝龙的书信则露骨得多,“我儿,上次在日本海战中,我方大败,不过损失的多为船舶或人丁,钱财微乎其微,之后我方更是垄断了日本的贸易,虽如此,不足以报大败及你堂兄之仇”

“夏清战事,关我何事?一旦朝廷诏书下达,夏清战事开启,济州岛的防御必定空虚,别理辽东,直扑济州岛,记住,可不能一把火将岛屿毁了,朝廷已经答应,若是能击败夏国,此岛便转交我方经营,切记切记”

郑大木接到这两封东西后却陷入了沉思。

“夏、清两国开战,对大明有百利而无一害,让彼等开战好了,打的时间越长,打的越惨烈越好,届时大明可坐收其利,何苦一开始就插一杠子?这两家,随便惹恼了哪一家都不是好事,特别是那海上强横的瀚海军”

想到这里,他决定来一个“置之不理”,反正无论是诏书还是父亲的家信都说明了要“视情形”,那咱就慢慢等着呗。

他的下手坐着一位年约四十岁的中年文士,说是文士,却生得异常精壮,腰间还挎着一柄雁翎刀。

陈六御,如今郑芝龙的核心谋士之一。

“少爷,如何?”

诏书、家信陈六御都看过,不过在主家没有开口之前,他是不能说话的。

郑大木说道:“都让我等‘视情形’出兵,以我观之,等到双方陷入纠缠,战力都大为损耗时再出手不迟”

“非也!”

陈六御站了起来,“如今夏强清弱,作为旁观者,肯定要支持弱势的一方,让其均势得到巩固,若是长时间观望,恐怕届时已经有一方取得了优势,那时再想出兵恐怕就来不及了”

郑大木说道:“就算要出兵,也得新募之兵训练完毕之后再说”

“不然”,陈六御继续劝道,“新兵已经练了大半年,按说已经够了,虽不如九边明军精锐,不过比那些个卫所兵可强出太多,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些兵光练着是不行的,终究是要上战场检验”

“可若是直接进入辽东,小侄担忧我军力有未逮啊”

陈六御见他有些松动了,便接着说道:“辽东之地,我军自然是不能去的,不过帮助清军不一定去辽东,济州岛乃夏国在辽东附近最大的基地,不仅仅是贸易基地,还是其屯兵的重地,若是将此地拿下来了,夏国将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势必一蹶不振”

“有把握吗?听说夏国在济州岛的战舰也不少”

“少爷,按照我军布置在济州岛的探子密报,彼等在济州岛只有一支舰队,其中形制与我大青头相差无几的船只只有二十多艘,剩下的全部是中小船只,那些大船前不久为了攻占旅顺湾全部去了那里,按说现在济州岛只剩下不多的大船以及大量的小船”

郑大木还是一脸严肃,“陈叔,夏贼历来狡猾,从今年年初开始,彼等便断绝了外面船只进入济州岛,如今看来是早就在为攻打清国做准备了,那里的具体情形我军一无所知,我军在胶州打造这么一支舰队殊为不易,花钱倒是小事,这里可是汇集了郑家船队精干的一半人马,若是……”

陈六御却摇摇头,“少爷,俗话说得好,是骡子是马都得拉出去遛一遛才见真章,既然是精干,就得身先士卒,何况,这许多年过去之后,郑家船队根本没有遇到过战事,还有没有战力还是两说”

“再者,如今在胶州湾的船只已经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每艘大船都配足了从西夷那里购买来的火炮、火铳,更聘请了不少西夷前来教授,自从船队组建之日开始便日夜操练不辍,也该拉出去历练一番了”

“可如今还是北风当道……”

“少爷,如今虽是北风,不过若是戗风行驶,也可北上,何况,就是因为目前还是北风,就会让敌人麻痹大意,再者,现在是四月份,随时可能转入南风季”

“好吧,就依您的,兵发济州岛!”

这便是皇太极投靠大明得来的第二个好处,在大夏国统一漠北之后,大明明面上并没有与夏国翻脸,不过眼看着自己的北境又出现了这么一个强大的国度,说是没有半点戒心是不可能的。

何况,如今大夏正大举进攻清国,虽然以前一提起清国,在大明内部那必然饱以“建奴”、“满贼”、“东奴”、“老奴”、“贼酋”等蔑称,可如今此一时彼一时,面对如此强势的大夏,彼等在战略上终究是与清国走到了一起。

在陆上,他们肯定没有实力北犯,何况北境已经没有多少兵力了,整个京师大营号称有十几万大军,能拿出来作战的估计不会超过两万人。

两万人,想要守卫偌大的北京城简直是一个笑话。

南方的军队要对付张献忠他们不敢动,于是他们便打起了郑芝龙的主意。

在这个时空,郑芝龙愈发炙手可热起来,与吴三桂、左良玉一样,他不禁封了伯爵,还挂了一个“宁海将军”印,是大明硕果仅存的几个挂印将军之一。

而郑大木这一路兵马,也是皇太极说期盼的,也算是他应对尼堪大军的一步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