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十四章 范家商队的秘密(一)可疑的人

范家商队进过长途跋涉后终于来到塔山堡。

塔山堡周围十里范围,明国、清国似乎约好了似的,都没有驻兵,但双方的侦骑都会抵达这一带探查。

原本在这一带,双方的侦骑明里暗里都在斗着,吴三桂麾下的夜不收享受的待遇与其家丁差不多,实力也是相当可观的,而满清的侦骑脱胎于巴牙喇,战力也相当强横。

塔山堡,原本洪承畴大战过的地方,很多没有来得及掩埋的明军尸体暴露在野外,早已白骨累累,此后又不时添上一两具新鲜的尸体。

不过在满清向明国臣服后,双方的侦骑虽然一如既往地深入到对方辖境里探查,不过当遇到对方的人马时大多是“嘿嘿”一笑而过。

范家商队抵达塔山堡后便准备在那里歇息一晚。

塔山堡,吴三桂虽然放弃了这个地方,不过堡垒、房舍却没有拆毁,最后范家在此处设置了一处类似于林中“仓库”的地方,储藏有食物和旅途用得到的基本物品,当然了,堡子正中那口水井一直好好地保存着。

吴三桂、多铎的侦骑累了、饿了的时候也会到这里歇息,取用食水,作为财大气粗的范家来说,那都是九牛一毛,还正是自家与双方拉近关系的契机。

自然也有一些毛贼、百姓偷偷跑到这里偷东西,若是被双方的侦骑碰上了必定射杀,久而久之,也没有其他人敢到这里来了。

商队,唯一的商队,加上双方的侦骑,这便是以前人烟繁盛的塔山堡的现状。

“这种日子何时是一个头?”

作为目前唯一被满清接纳的商家,还是唯一被接受的掌柜的范永和也有些无奈。

他的无奈不是自家做这独家的买卖,这样的生意没有旁人竞争,自然是多多益善,就这清国一家,他范家每年的毛利都在百万两以上。

当然了,抛开大明路途多如牛毛的打点,依旧有五十万两以上。

这还只是一家,范家如今依旧是漠北、漠南、安西最大的商家,还是唯一将生意做到了西海一带者。

他的身家,比历史上更加雄厚,说是目前大夏、大清、大明三家中最有身家者也不为过,有人已经传言其窖藏的常备银子平时都在五百万两左右。

五百万两,无论是哪一家帝国国库的余额都没有这个数。

但范永和还是有些无奈。

作为唯一能沟通大明、大夏、大清三家的商家,向他的队伍里扔进一两个细作也是应有之意。

但问题的关键是,他们并没有告诉范永和哪些是密探,哪些是正常的伙计、护卫!

眼下,在范永和的眼里就有这么三个人形迹异常可疑。

一个是护卫队长姬甲杰,那位号称“三晋第一枪”的心意**派高手姬际可的长子。

姬际可本来就是范家商队的总护卫,还是大掌柜范永斗身边须臾离不开的人物,他的儿子如今成为辽东商队的护卫头目,这也是应有之意,有什么奇怪的?

但对于已经成了千年的“妖精”的老商人范永和来看,此人依旧可疑。

为何?此人对自己的态度一直不咸不淡,在大明时,但凡抵达某一处较大的城池,这厮必定借口去吃花酒消失个半日左右。

此人好色吗?

姬甲杰是深得姬际可真传的大弟子,身材虽不高,不高却异常剽悍,平时不苟言笑,无论站立还是坐着都是一副渊渟岳峙的模样。

这样的人会是好色之人吗?

在京城时,范永和有一次还真偷偷跟着他进了城外一家大妓院,一直看见他进入到了一位瘦马的房间才离开。

一切都天衣无缝,也许这就是人的两面性吧,平素不苟言笑,谁知道到了那个地方是一幅怎生的模样?

还有那位大夏国安插进来的年轻汉子。

也就是二十岁左右,面相憨厚,大脸盘子、小眼睛,还像清国的人那样留着金钱鼠尾的小辫子。

说是跟着来学做生意的。

范家伙计的升迁是很有讲究的,一开始,柜台面是轮不到你的,必定是外派跟随商队,在商队你也是从最低级的打杂开始的,喂马、劈柴、烧火、做饭,都跟生意沾不上边。

约莫过了一年,当带队的掌柜感觉此人勤奋可靠,又尚有几分机灵劲儿后才转到采办组。

采办组的人自然是出去跟外人买东西,常言说得好,只要有钱,就没有买不到的东西,这一宗对于范家来说实属于最低级的活计,因为范家对于采买的对象几乎都是固定的,商家的信誉都没的说。

若是要考察新的商家,自然也轮不到新来的活计,那非得老成持重之辈出马不可。

接着便是卖东西了。

与采办相比,这一宗自然难一些,饶是范家这样的巨贾也是如此,在售卖组一年后,掌柜就会大致知晓所有的伙计中,谁有天分,谁愚不可及,谁需要进一步历练。

接下来就是参与处理账务了,这可是商户的机密,非一般人可以参与,你能参与到这一步说明已经入了高层的法眼,前途已经“不可限量”了。

接下来便是柜台掌柜,最后是商队掌柜,做到坐镇一方的大掌柜在范家已经到头了,不过到那时基本上在范家都有身家银子,也就是股份了,可以坐着带徒弟,慢慢享清福了。

范永和早就做到了这个位子,不过由于满清指定只跟他接洽,他也不得不辛辛苦苦跟着商队奔波。

那个蒙古鞑子叫安巴,蒙古话能讲,女真话也能讲,如今还是商队的一个采办伙计,不过这厮非常勤快,已经做上采办了,等商队一歇下来,寻找柴火、生火、做饭,照样忙个不停,最后商队上下对他都很喜欢。

他平时喜欢“嘿嘿”傻笑,商队的人都叫他“傻安巴”。

“他是真傻吗?”,范永和坐在塔山堡最高处,用铜烟袋吧嗒了一口从大夏国那里得来的用上等烟丝卷成的卷烟后暗自说道。

此人不仅识得蒙、满话语,还能说一口标准的南京官话,不但如此,还能看懂蒙、汉文字,范永和看过他写字,作为一个伙计来说也是相当了不得了。

此人虽然一幅傻呵呵的模样,不过正式说话时却一点也不傻。

他身边还经常带着一把短刀,大夏国、满清都不禁刀,大明对民间的刀具有不超过两尺的规定,这厮配着的一把刀正好一尺九寸,不过却颇有分量,那是一把用乌兹钢打制的大马士革弯刀,在范永和看来,这把刀不仅能防身,还能砍骨头,可见其分量。

除此之外,还有一人让范永和也有些怀疑。

范辰沫。

一个只有十九岁的少年,十七岁就加入到范家商队来了,如今已经做到商队账房的位子,在商队里,除了大掌柜范永和以及几个带队掌柜就是他了,听说他是范家自己的人,不过范永和却从来没有听说过。

不过此子人品、相貌、悟性都没的说,待人又和气,对掌柜们伺候的也很好,让任何人都挑不出毛病。

此子还有一股浓浓的书卷气,范永和问过他,十五岁以前都是在私塾里渡过的,六岁就发蒙了,整整读了十年的书。

唯一可疑的便是他的口音。

虽然他强自憋着京腔,不过有时还是会露出些许“乡音”。

辽东的口音!

这么看来,此子不是永平一带的,便是以前辽东地界的。

由于是独家生意,商队的规模非常大,每年春秋季有好几次,每一次的骆驼都超过一百头,大车超过一百辆,护卫一百人,都是能骑马射箭的自家护卫。

跟随的掌柜、伙计、马夫超过三百,这样的生意,赚头自然不少,不过这路上的开销也着实不小。

这一趟,范家的货物主要是粮食、布匹,这也是如今辽东缺少的。

他这一趟其实也装载不了多少粮食,对于有着一百多万丁口的清国来说属于杯水车薪,不过满清依旧让他们前来,内中实情自然不简单。

果然,等大队抵达锦州后,城里的将军说这批粮食全部留在此地,布匹、铁器等物继续运往沈阳。

当天,在锦州歇息时,范永和发现他所关心的那三人:护卫队长姬甲杰、采办伙计安巴、账房范辰沫都不见了,问其他掌柜时,都说同他们说过了,出去瞎逛去了。

不过,那姬甲杰可是直接对自己负责的!

他正恼怒着了,客栈门外传来一阵喧闹,不多时,一个小伙计跑了过来。

“大掌柜,不好了,姬甲杰被清兵抓了起来!”

范永和心理一凛,“这里已经不是以前祖大寿管着的锦州城了!早就告诉过彼等,不要四处瞎逛!”

饶是如此,他还是来到了门外。

那里,只见姬甲杰五花大绑着,身旁还站着两个清兵。

一旁还有一个骑马的军将,那人范永和认识。

祖可法,祖大寿的养子,原本是汉军旗正黄旗副都统,目前改任镶白旗副都统,是城里五千乌真超哈步军的首领。

“老范”

祖可法能成为祖大寿的养子,手底下还是有两下子的,三十出头的年纪便成了副都统,除了以前的张存仁,在祖大寿一脉中算是爬的最高的了。

范永和此人可是受到过皇太极接见过的人物,须臾怠慢不得,何况他的商队如今是唯一联通大明、大清的渠道,若是断了,后果不堪设想,故此,祖可法虽然骑在马上,不过嘴里还是客客气气的。

“此人竟敢四处偷窥,原本是要押到王爷那里去的,不过终究是你的人,我可是丑话说到前头,下不为例!”

说完,向范永和略略拱了拱手便欲策马离去。

“慢!”

正在这时,一阵喝声从远处传来,随即还有一大阵马蹄声。

一听到这动静,祖可法赶紧从马上下来了,范永和也赶紧弯下腰候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