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四十四章 中东欧纪行之六:华沙的奏鸣(5)尾声

比亚维斯托克。

拿下霍恩、亚努什的瀚海军没有停歇,再次抵达俄罗斯步军盘踞的比亚维

斯托克城,此时,前往华沙与尼堪进行谈判的格里戈里已经被扣起来了,不过他却死活不肯让比亚维斯托克的步军投降。

既然这样,瀚海军也不客气了。

此时,叶布舒的那个步军旅已经从波德拉谢赶到了比亚维斯托克,加上姬甲杰军团的骑兵,已经将俄罗斯大军紧紧围住了。

此前,格里戈里的副手已经出城与瀚海军大战一场,自然不敌又退回到城堡里,比亚维斯托克是波兰东北大城,也是省府所在,由于与立陶宛、明斯克都很近,城堡建的很大。

不过此时的欧洲城堡,除了少数贵族的宅邸,大部分小贵族和平民家庭都是木质的建筑,这种建筑平时还好,不过一旦遇到大火便不可收拾。

“将军”,在城外击败俄罗斯步军后,瀚海军自然也接受了不少俘虏,眼下,叶布舒的步军指挥使正在向叶布舒汇报审讯俘虏得到的情报,“罗斯人占据此城后,立即展开了劫掠,不过此城却是波兰大贵族的城堡,当即也展开了反抗,俄罗斯人是两万大军,城里的居民加起来也只有两万多人,肯定不是他们的对手,结果罗斯人一怒之下展开了大屠杀,等我军抵达城下时,城里已经全部是军人了……”

“哦?”,叶布舒紧皱的眉头不禁完全松开了,刚才,他接到了尼堪一个命令,本来还在犹豫着,听完部下的话,面色顿时轻松起来。

“好!”,叶布舒站了起来,“让欧洲人见识见识我们大夏国热弹的厉害!”

于是,从那日开始,城外三十门青铜炮不断发射着烧得炙热的热弹,热弹落到城中后,一开始俄罗斯人并不在意,这样的攻城方法,他们在与波兰人、瑞典人的战斗中不止经历过多少次,早就熟视无睹了。

“敌人的炮弹总有用完的一刻”

这是他们普遍的想法,这个想法其实也没什么错,此时的欧洲,虽然大炮开始崭露头角,不过由于道路质量普遍不堪,很难将大量火炮或弹药运到前线,火炮若是连续不断的轰击,最多三日也就用尽了,火炮,对他们来说,是在一场双方都默许的大战中最为决定性力量使用的。

他们很快就失望了,当天下午,城里便燃起了大火,随着热弹不断射到城中,最后整个城堡成了一片火海!

比亚维斯托克城熟了。

自然不断有步军从火海里逃出来,不过都被严阵以待的瀚海军骑兵当场击杀,最后,大火已经烧了三日,就算城门大开,城里的俄罗斯步军也无处可逃。

或许是上天看不下去了,三日过后,一场大雨恰好袭击了比亚维斯托克,不过此时城堡里应该不会有活着的人了。

大雨涤荡了城堡,黑色的污水大量从城堡里流出来,空气中弥漫着难言的味道。

大雨过后,瀚海军进去了。

城里,除了烧得黑黑的条石,什么也没剩下,不过一些黑黑的躯体依旧显示着这是一座有人的城市。

……

华沙,圣约翰大教堂。

“咣当!”

卡尔身上的佩剑从楼顶掉了下去,将近三十米的高度,长达一米二的佩剑最终掉到大理石地面时发出了刺耳的响声。

此时的卡尔已经知道了亚努什、霍恩、格里戈里等人的消息,至于那位年轻的俄罗斯沙皇,已经作为俘虏在城下让他瞧见了。

而大夏人火烧比亚维斯托克城的消息也被大夏人专门放回来的瑞典俘虏知会了他。

“魔鬼!”

卡尔在楼上咆哮着,双眼赤红,怒火好像要随时从那里冒出来似的,周围的人都吓得偷偷溜到了二楼——卡尔的佩剑虽然不见了,可他手中却还攥着一柄原汁原味的斯堪的纳维亚长柄战斧!

维京战斧,非身高力大的勇士不能使用。

只有一个人依旧毫不畏惧地待在三楼。

波兰国王的王后玛利亚。

这些日子,两人可说是同病相怜,一个焦头烂额,一个欲火焚身,如同此时波兰境内的几场大战一样,卡尔与玛利亚也是连番大战,多日下来,原本就娇艳如花的玛利亚更加明艳了,而在三十岁的卡尔却像一颗壮硕的大树突然遇到了百年不遇的干旱,倏地萎缩了下来。

原本是典型北欧大汉的他,眼下神情、面容很是吓人。

头发散乱,才三十岁的年纪,已经有一小半开始变白了,原本棱角分明的面庞倒是更加“骨感”,几乎没有太多的肉在那上面,上面布满了胡须,一双大而无神的眼睛嵌在中间,就像两口没有止境的深井,不不不,两口枯井。

卡尔听到了背后的声音,那是这些惶恐无措的日子唯一能给他带来慰藉和兴奋的声音。

听到这种声音,他手里的长柄战斧攥得更紧了。

“亲爱的,我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哦?”,卡尔依旧没有转过身来,不过一听到这柔美的声音,他攥着战斧的手似乎有些松动了。

“我有了”

一听这话,卡尔的身躯在微微颤抖,他握着战斧的右手也在颤抖着,不过明显看得出来他握得更紧了。

一刹那,他的颤抖停止了。

他转过身来,面带着微笑看着玛利亚。

“过来,让我瞧瞧”

玛利亚不疑有他,赤着脚,抱着肚子慢慢走了过去。

当玛利亚逐渐走进卡尔时,卡尔的那双枯井一会儿睁开,一会儿闭着,似乎在进行某项重大的、犹豫不决的决策。

玛利亚走到了卡尔面前,卡尔蹲了下来,用左手轻轻抚摸她的肚子,嘴里也满是甜蜜的词语。

“滴滴滴……”

大雨也传到了华沙,刚才雨势稍歇,此时又大了起来,落到瘦骨嶙峋的教堂外墙上,传出了滴滴答答的声音。

玛利亚闭上了眼睛,享受着卡尔的抚摸和甜言蜜语。

就在这时,卡尔慢慢慢慢站了起来,与此同时,玛利亚逼着的眼睛里隐隐约约闪现出一抹亮光。

亮光过后,玛利亚倒下了,与此同时,还带着大片血迹的战斧也落到了橡木楼板上。

“玛利亚,对不住了,我是瑞典摄政王,马上要做瑞典国王,我家里还有夫人和儿子,我们俩不可能的”

卡尔跌跌撞撞下楼去了。

当他走出大教堂时,他下达了烧毁教堂的命令。

半日后,在圣约翰大教堂的尖顶烧得整个落了下来后,华沙城的大门打开了,卡尔捧着自己的纹章、佩剑出城了。

那里,尼堪带着阿列克谢、亚努什、卡齐米日、腓特烈.威廉等人正等着他。

……

一个月后,各方达成了以下协议,史称《华沙条约》。

其一,俄罗斯人全部退出明斯克,并将伏尔加河以东、萨马拉-萨拉瓦特以南的土地全部割让给大夏国。

其二,俄罗斯赔偿大夏国银条三百万两,可用貂皮代替,分三两还清。

其三,瑞典人退出拉脱维亚,拉脱维亚由波兰王国管辖,瑞典人继续保留爱沙尼亚。

瑞典赔偿波兰折合白银三百万两,也是分三年还清。

其四,普鲁士大公国退出波兰北部港口城市格但斯克,由波兰王国管辖,不过依旧控制什切青。

其五,明斯克地区单独成了大公国,由大夏国皇帝的第三子孙德安担任大公,瀚海军俘虏亚努什后与他达成了协议,将拉齐维乌家族在明斯克地区的城堡和庄园全部让出来,全部交给孙德安。

在特地赶来的希腊东正教大主教的安排下,孙德安决定皈依东正教,而斛律恭一千景教骑兵也全部皈依东正教。

尼堪这样安排也是有原因的,此时明斯克地区、利沃尼亚地区、乌克兰地区普遍信仰东正教,你想要在欧洲的腹心位置站住脚,继续采用大夏国那一套是不行的,信仰东正教,还是与俄罗斯不一样的东正教,才是最佳选择。

当然了,孙德安治下的莫斯科,号称宗教自由,除了基督教,来自东方的佛教、道教、萨满教都可以立足。

其六,孙德安的明斯克大公国大公享有与卡齐米日、费迪南德一样的选举国王的权利,加上立陶宛的亚努什,乌克兰的博格丹,就像神圣罗马帝国一样,波兰联合王国此时就有五个选帝侯。

尼堪打的算盘是,博格丹出身哥萨克,绝对不可能选得上国王,而经过那场战事后,亚努什与卡齐米日不共戴天,双方绝对不会让对方家族继续登上王位,故此,假如卡齐米日有什么不测,孙德安大有可能成为波兰联合王国的新国王。

其七,作为对普鲁士王国的补偿,波兰联合王国出产物资在欧洲其它地方销售的代理权由普鲁士王国全权负责,为期十年,十年之后,双方再视情况签订新的协约。

这日,协议正式签署后,亚努什、博格丹、阿列克谢、威廉等人都走了,尼堪将孙德安叫了过来。

尼堪在华沙对孙德安的一番话被身边的张文俊记录下来了,后世史书称为“华沙诏对”,他这番话为明斯克大公国今后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老三,不要埋怨为父将你留在遥远的欧洲,眼下明斯克经过瑞典人、俄罗斯人先后劫掠过后已经是满目疮痍,原本这里的大贵族不是被杀便是跑了,记住,如今明斯克这里的城堡和庄园都是你的”

“今后几年,我会让安西、克里米亚逐渐向此地移民,在此之前,你可将境内的城堡和庄园的世袭制废除,全部变成郡县制,设为府、县两级”

“逐渐废除农户的奴隶身份,在此之前,先从他们中间抽调年轻力壮者加入瀚海军,这些人的家庭当即废除奴籍,这之后,可以分五年,逐渐视情况废除奴籍,不过在此之前,可以减少他们的赋税,记住,他们当惯农奴了,加上宗教的影响,你骤然废除奴籍,他们绝对不会向你感恩戴德,慢慢来,分化他们,让他们逐渐感受到新大公的恩惠才是上上之选”

“接下来,我会将大夏国内所有信仰景教的牧户全部迁到这里,加上汉人工匠,以及施行的宗教自由政策,人口会大量恢复的,对于德意志、波兰等地过来受到宗教压迫的欧洲人,尽量接纳”

“再过几年,我会让你迎娶博格丹的女儿”

“父皇,可是孩儿已经答应了额腾翼”

“老三,这个你不用管,额腾翼的女儿我会收她为义女,按照公主身份为她选择夫婿,为什么要迎娶博格丹的女儿而不是其它几家,为父自然有道理,不管是卡齐米日、亚努什还是威廉、卡尔等,都是历经几百年的大贵族,他们不可能会与我等这从东方来的人一条心,眼下不过是迫于大夏国的军力勉强签了协议而已”

“而博格丹不同,之前他也只是一个百夫长,眼下在新贵族里站稳脚跟,别人肯定不会搭理他,我大夏伸出橄榄枝他绝对会喜不自禁,加上他乌克兰大公国完全是在大夏国的扶持下才能成立的,哥萨克粗鄙,打仗尚可,治国就有些勉强,一时半会儿肯定离不开大夏国,你与他交好,有百利而无一害”

(明斯克,泛指后世的白俄罗斯地区,土地还是很广袤的)

“父亲”,孙德安突然大哭起来。

尼堪也有些不舍,此子今年才十六岁便要独自一人在遥远的欧洲独当一面,自己今后不用说也不能时时见到他了。

半晌,他还是狠下心肠。

“自己十五岁就起兵了,并打下了眼下偌大江山,自己几个儿子中,只有此子既聪明又能笼络人心,还有决断力,是最合适的人选”

“老三”,尼堪拉着他的手,“罗马尼亚的储君安德烈对我国深向往之,我让他留下来辅佐你,加上汤若望、王骘、孙思克、斛律恭,一个骑兵旅,足以应付大小事项了,等你稳住国内形势后,立即按照大夏国的安排在境内开办学校、工场、军校”

王骘,原本是安西总督辖区的左参政,熟悉西域事务,这次也抽调到明斯克辅佐孙德安,至于孙思克,尼堪认为他是后世河西四将中文武双全的佼佼者,还是比斛律恭牢靠,便让他的骑兵旅留下了,加上斛律恭的一千景教骑兵,一共四千人,在眼下也足以稳住明斯克了。

“父皇,能否开办大学?”

“还不行,就算开办学校,也只是将此时欧洲已经有的知识传授下去,无非是受众更多而已,大学那些课程再缓缓吧,包括后装燧发枪、蒸汽机等,也不能传到明斯克来,这一点,你要明白”

“对了,你若是想念你母亲和妹妹,我会安排让她们过来见你”

“父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