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三十七章 中东欧纪行之五:波德拉谢之战(3)

波德拉谢城。

阿列克谢突然从睡梦中惊醒了。

作为一个有着虔诚宗教信仰的沙皇,他并没有像他的那些手下那样以劫掠、杀戮、奸淫为乐,不过对于他来说,他是君士坦丁大帝,大卫王,新摩西,在尼康对东正教进行改革后,在他眼里,其它所有号称基督教的宗教都是异端,包括此时在立陶宛大公国附属的明斯克地区(此时叫鲁塞尼亚地区,实际上就是露西亚地区,这个名称表明明斯克地区、乌克兰一部分地区与俄罗斯人实际上是同一个部族或祖先)、罗马尼亚等地信仰的东正教。

他的快乐来源于一种圣战的虚幻,既能掠夺异教徒的土地和人口,还能减少他们的力量,故此,他对着这些奸淫烧杀视而不见,同样的,波兰向他们进攻时,自己大量土地被夺,丁口被杀,也是毫无怨言,因为他们是天主教徒。

故此,阿列克谢一个人睡在波德拉谢城堡领主的房间里稳如泰山,直到被城外的喧闹惊醒了。

他睡在城里一栋三层的小楼的中间那层,在他的上面和下面都住着他视为亲信的近卫军,这样的安排,波兰人就算要图谋不轨也无法做到。

“咚咚咚”,楼梯上响起了俄罗斯皮匠制作的马靴那厚厚的靴底踩在橡木楼梯板上传出的声音。

阿列克谢皱了皱眉头,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两个人能够直接上楼来找他。

一个自然是他的近卫队总管,英格兰人萨缪尔.柯林斯,另外一个就是俄罗斯近卫骑兵的首领,他的表哥切尔卡斯基。

“嘎吱”,卧房的大门打开了,门缝里露出了阿列克谢那睡眼惺忪的面容,而在前面的楼梯上,有两个人正站在那里。

柯林斯和切尔卡斯基都来了!

“陛下”,此时,还是外国人好使,柯林斯大声说道:“请上三楼!”

其实,刚才阿列克谢在卫兵的伺候下穿衣服时已经听到了城外的喧闹声,一听柯林斯这话顿时意识到什么,他赶紧向通往三楼的楼梯走去。

不多时,三人便来到了三楼的阁楼上,站在这里,城堡周围的情况一览无余,此时,阿列克谢手里还多了一个单筒望远镜。

黎明前的凌晨寒风呼啸,在风大的三楼更是如此,不过阿列克谢却浑然不觉。

城外,此时已经变成了一个火场!

原本是哈巴罗夫接近三千骑兵的帐篷区,全部烧成了火海,非但如此,在火海里还穿梭着拿着长枪和马刀的骑兵,看那模样,明显是东方人,正对着没有骑马四散奔逃的渔猎民骑兵进行追杀!

阿列克谢很快就明白了。

自己的盘算被东方人识破了,他们也预料到了自己可能会从谢德尔采南下,经缅济热茨绕到他们的后面,没准他们打的也是同他一样的主意,经缅济热茨绕到他们俄罗斯人的后面!

黎明前的风势很大,大风席卷着燃烧的帐篷、草料漫天飞舞,有些火星还飘到了城里,阿列克谢似乎并没有感到寒冷,而是感受到了炙热。

“真是聪明的撒旦啊!”

阿列克谢喃喃自语了一句,说完他又来到阁楼的其它方向巡视了一圈,然后将望远镜扔给切尔卡斯基。

“城北的火势最小,立即派出骑兵,通知后面、前面的步军,让他们前来支援!”

他看到了城外太多的骑兵,单单依靠自己成立的近卫军和骑兵是不大可能打得过的,但骑兵想要攻破波德拉谢城也是痴人说梦,只要南北两路的步军一到,以刺猬阵压缩对方骑兵的活动空间,届时,自己的骑兵再出动,或许还有胜机。

切尔卡斯基与柯林斯两人对望一眼,都对沙皇这个“英明”决策感到由衷的佩服,此时沙皇若是大怒若狂,逼着他二人带着近卫军出城应战敌骑,一来他们没有用骑兵打过夜战,二来眼下城外的火势实在太大,他们不是那些从小生活在马背上的鞑靼人,并没有把握在烈焰里穿梭自如而保证自身不受损。

此时的尼堪已经在火圈外侧建立起来一个简易的阵地。

这里要说明的是,神武军号称有三千人,实际上是三千五百人,有三千人的装备几乎与瀚海军骑兵的骑兵旅差不多,而另外五百人则是大夏国最新工业科技用在军事装备上的首批受益者。

以前说过,这五百人来自各部族、各行各业的代表,其中有各游牧部族的贵族子弟,也有普通牧户的代表,还有汉军骑的代表,其它行业诸如文官系统、工匠系统、普通农户家庭,凡是有考入骑兵学校的子弟,都被尼堪搜罗过来了。

其中就有尼堪的大舅子阿克墩的长子阿楚珲,以及另一个大舅子、车臣汗幼子巴布的长子诺尔布,就是那位尼堪第三子孙德安玩伴,在南下转场中侥幸未死的诺尔布,两人都是十**岁的模样,加上北海道阿伊努人大酋斯兰奇的儿子沙牟奢允,这三人便是这五百骑的统领。

说起这五百骑,是按照飞龙骑的标准来配置的,不过在大夏国的蒸汽机大量使用之后,在板甲上也有了优化,眼下的这五百骑使用的也是板甲,不过分量却比以前的板甲轻很多,在板甲里面是一件同样用机床生产出来的棉甲。

武器方面,既然是尼堪最核心的护卫,自然也是煞费思量。

考虑到尼堪一旦遇险,又不能骑马跑掉,就需要依托某种地形、屏障进行抵抗以等到援军的到来,这五百人就不能全部使用马上的武器了。

故此,他们的标准配置是:

一人双骑;

人手一柄三连发短铳,一杆大夏国新出的拉了膛线的后装燧发枪,燧发枪带有刺刀;

人手一杆虎枪,一柄马刀;

人手一柄可折叠的工兵铲,十条草袋子;

有一个可随时转到炮兵序列的小组,人数一百,三人一门两百斤小炮,一共三十门。

来到东兴元年后,大夏国在火炮上的技术自然也有了进步,以往无论是明国还是清国,抑或欧洲人,他们在火炮的制造上,由于不能有效解决含磷、含硫的矿石,只能将火炮炮壁弄得厚实无比,结果便造成炮身沉重无比。

由于厚实,便造成炮管散热慢,需要时不时淋水对管壁进行了降温,若不是否则,须臾之间就有炸膛之虞。

就算他们能将钢铁的软硬度控制在合适的比例,那也是经过长期的试验,通过类似“渗碳法”(将木柴在铁水里搅拌,将木柴里的碳慢慢渗透到铁水里,通过观察铁水颜色的变化来判断铁水的质量)等法子勉强达到的,这样的法子无论在东西方不仅制造时间漫长无比,成品率也低的吓人。

但有了专门来应对含磷、含硫高的矿石的高炉以及焦煤的使用,这一切都不是问题,有了蒸汽机和机床之后,在对炮、铳粗胚的处理上也比以前有了质的进步,不但时间大为缩短,质量还高出不止一个级数。

故此,这三十门可以用战马驮着走的小炮,虽然只有两百斤,不过却能发射四斤重铅弹,射程可达一里!

这五百神武军,尼堪命名为虎贲营。

眼下,虎贲营已经在火圈的外围用装满土石的草袋子垒成了一个简单的营寨,并在营寨中间搭建了一个一丈高的瞭望台。

尼堪正站在这座高台上用望远镜眺望着,身边站着虎贲营的指挥使沙牟奢允。

当他见到敌人向城堡外面大道的两侧派出了大批的骑兵后,他的嘴角不禁露出了一丝微笑。

他心里也乐开了花。

“此时的欧洲人,肯定还不知道,就算知道也不会有太多的兵力来实施‘围城打援’这个战术的,我还担心敌人挤成一团我军不好下手呢,这下好了,敌人的步军从南北两侧赶到波德拉谢来救援他们的皇帝,就不会组成刺猬阵,那时我瀚海军的骑兵就能从容应对了”

“哈哈哈”

想到这里,尼堪不禁一阵得意,仰天大笑起来。

“通知赵良栋、穆占,让他俩人按照原定计划行动!”

“是!”

等沙牟奢允下了瞭望台,尼堪暗忖:“最后面有巴图,此时应该打败了米哈伊洛夫吧,他如果不笨的话,就应该按兵不动,等到沙皇调兵的命令下达后再在大陆上从南向北打”

“而赵良栋、穆占两人一个从北向南打,一个从南向北打,以全副武装的具装骑兵飞龙骑在大路上突击,应该没有对手才是,将路中间的敌人冲散后,再以猛虎骑突入两侧的田野或森林进行追杀,完全没有失败的道理”

“只是自己的兵力太少,否则倒是可以给敌人一个歼灭性的打击”

想到这里,他将视线投向了东南方向。

“此地离乌克兰边境还有约莫五百里路,叶布舒就是再快也不可能在一日内赶到,若是能在三日赶到就算是意外之喜了”

“按照之前的推演,先将两侧的步军击溃,不过由于他们人数太多,周围又密布森林,总有那么一些兵卒在有能力的军官的号召下聚拢,那时,他们就可以依托屏障对我军对峙,虽然实力不如以前,反倒是给我军造成困扰,不过有沙皇所在的波德拉谢城在,我等就不用理会它们,静等他们前来进攻就是了”

“而那时,他们肯定会采取刺猬阵型,北面的新军还会采取古斯塔夫的大方阵,届时如何对付倒是煞费思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