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二十二章 中东欧纪行之一:将行

1625冰封帝国 第二十二章 中东欧纪行之一:将行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9:09 来源:笔趣阁

雅丹走了。

按照尼堪的吩咐,他带着新任驻勃兰登堡-普鲁士大公国总领事孙鲁一起走的。

孙鲁,那个在三十年以前被尼堪救过来的闻香教余孽孙老道、孙道成的儿子生于尼堪起事的那一年(1625年),今年二十五岁,母亲是乌扎部的寡妇,孙老道死后不久,那那寡妇也随之而去,只剩下孙鲁一人。

孙鲁,一看这名字便揭晓了孙老道的家乡,山东。

在父母双双离世后,孙鲁实际上是由乌扎部的哈拉达,尼堪的姑父墨尔根养大的,此子先后在赤塔小中学堂、步军学校、政务学校学习过,曾短暂在步军里服役,在二十岁那年,由尼堪做主,他成了韩承影的女婿。

在金州军政学校,里面除了对一些降将、降官进行半年的培训,还招收一

些学制长达两年的、有外交、语言天赋的学生,孙鲁正是其中之一。

眼下,孙鲁继承了他父亲、曾经云游四方的孙老道的狡黠,也继承了他那索伦母亲的坚韧,在金州军政学校学习时,专门学习了拉丁语、德语(得益于汤若望的教授),尼堪在答应柯尼斯堡大公弗里德里希.威廉在柯尼斯堡设置领馆后一直没有付诸实施,并不是他对威廉不重视,而是在等待三十年战争的结束。

因为他知道,在肆虐欧洲的三十年真正结束后,原本寂寂无名的柯尼斯堡大公便一跃成为有实力的选帝侯之一,还是真正的勃兰登堡-普鲁士大公,非但如此,他还正大光明了接受了马格德堡大主教辖区的领地,一个真正有着光明前程的普鲁士王国就要呼之欲出。

雅丹是送孙鲁去柯尼斯堡上任去的,他就是新一任驻勃兰登堡-普鲁士(一下简称普鲁士)大公国的总领事。

按照此时普鲁士这样选帝侯国大公的做法,在领地各处都建有行宫,并没

有固定某处作为“首都”的做法,像威廉长期游走在勃兰登堡、柯尼斯堡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倾向。

如果大夏帝国想要就近考察德意志诸国的状况,将总领事馆设在勃兰登堡最好,不过在尼堪看来,在他的有生之年,多半只能与中东欧发生关系了,特别是俄罗斯、以奥地利为中心的神圣罗马帝国、波兰-立陶宛王国,而柯尼斯堡夹在俄罗斯、瑞典(按照威斯特伐利亚条约规定,波罗的海东岸部分土地属于瑞典)、立陶宛之间,意义自然不一样。

故此,他还是将他在欧洲设置的第一个领事馆设在柯尼斯堡。

前面说过,想要从克里米亚去柯尼斯堡,无论从哪里走,在此时的中东欧,

没有比骑马更快的了,何况,这一次雅丹要顺道访问俄罗斯、普鲁士、奥地利、波兰,进行穿梭外交,最好的路线自然是先到俄罗斯,然后从再去波兰等国。

除了雅丹、孙鲁两人,还有几人也要提一下。

此次去欧洲,尼堪为他们配备了一百名神武军骑兵,全部来自索伦、满洲、蒙古、乞尔吉斯各部落贵族子弟,都在大夏国的各级学校学过,都学过突厥语,少部分也学过欧洲的语言。

这些人由出身梨树城骑兵学校的祖大寿的幼子祖泽洪率领,祖泽洪这人,别的不说,出身将门世家,从小读书,无论长相、学识、风度都不差,正好适合担任孙鲁的武官,而那些骑兵抵达后还可以以大夏国总领事馆职员的名义分散到各处游历、考察。

作为来自德意志的传教士,汤若望也在里面,这几年,汤若望是在异常惊骇中渡过的,原本他除了教授德语、拉丁语,还能教授数学、天文学,不过这几年他的知识明显不够了,无论是瀚海大学还是京师大学堂,凡是从这两所大学里毕业的,学识都在他之上,于是他便成了专门的德文、拉丁文教授。

他从北京出发后,一路上,都是在大夏的驰道上渡过的,与他的故乡科隆相比,大夏这里,无论是道路还是马车都强了太多。

在大夏的驰道上,三排整齐的白桦树是标配,排水沟、全部使用了小石子混合泥土夯实的路面是常态,部分雨水较多的地方还用上了大夏特产的水泥,每隔五十里还有一处工部所辖的“道班”对道路进行养护。

这几年,随着大夏水泥产量的提高,以及沥青的运用,在人烟稠密路段,也逐渐开始水泥化、沥青化,在那上面,载重马车可以跑到最高速度。

还有马车。大夏国的蒸汽机已经在国内用了一段时间了,在此之前,大夏工部的虞衡清吏司已经对炼焦、含硫高的铁矿、含磷高的高炉进行了专门的应对,钢铁开始大量生产了,若不是矿石供应不及,产量还能上一大块。

有了蒸汽机之后,真正的机床便出现了,那之后对各类金属制品的处理就上了一个台阶,弹簧,眼下在大夏已经不是一个大问题了,已经广泛使用到了马车上面,与之相比,此时的欧洲自然也有马车用弹簧,不过紧紧局限于贵族使用,对于广大的公共马车、普通马车,想要普遍用上减震弹簧还需要至少两百年。

何况,大夏国马车的车轮已经进化到粗胶的阶段,远不是木质车轮所能比拟的。

最令他惊骇的自然是火车了,作为眼下在大夏国眼里已经是“友好人士”的他自然可以了解一个大概,用蒸汽机带动,利用铁轨进行滚动摩擦行驶,看起来很简单,可这后面却有着一整套数学、物理学、化学、材料学理论的支撑,以及大夏自立国(从1625年算起)长达二十五年的摸索。

当然了,尼堪那根若隐若现、无耻的金手指在里面起到了关键作用,不过若是没有瀚海大学、大量的高级技工学校,以及一大批有着丰富经验的汉人工匠支撑,光靠他一个人是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完成的。

不过在汤若望这样笃信天主教的人看来,这就是“神迹”。

此时,放眼整个欧洲,国家、民族刚刚有了雏形(得益于三十年战争后的威斯特伐利亚条约),而在他的家乡德意志诸国,只有领地、领民一说,并无国家、民族的概念,在那里,宗教信仰远大于居住地、族群。

故此,他选择了加入大夏国籍,今后,他便是大夏驻普鲁士公国的副总领事以及宗教事务代表。

除了汤若望、祖泽洪,还有一人也是不可或缺的。

戈仲文,那位大明河间天文世家之后,从河间一路乞讨到芝罘岛投奔大夏的少年,在瀚海大学毕业后,已经是在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哲学等方面卓有成效,并得到尼堪亲授书籍的几人之一(另外还有李光宗、陈文光、刘文献)。

这一次,尼堪让他也参加到使团里,并作为领事馆的科学、文化参赞,当然了,与此时欧洲的大科学家笛卡尔、帕斯卡、惠更斯、费马、伯努利交流交流科学与哲学的问题也是尼堪的设想之一(此时,笛卡尔已死,但尼堪并不知晓,而伯努利家族的几个人还没出生)。

“雅丹,此去中东欧诸国,朕并不是要与这些国家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眼下我国已经与普鲁士公国、罗马尼亚王国建交,从普鲁士公国那里基本上可以领略德意志诸国的情形了,从罗马尼亚那里基本上可以了解以马扎儿贵族为主的匈牙利以及波西米亚诸国了,这些国家,包括即将成立的乌克兰大公国在内,都有求于我国,并不会对我国产生非分之想”

“但俄罗斯、波兰、奥地利就不同了,这些国家,一来人口众多,二来信仰坚定,就算他们愿意与我国建交,肯定也会对我国的方方面面进行刺探,在这种情形下,若是基于贸易的需要建交还不如就维持目前的状态就可”

“眼下,俄罗斯、波兰都各有隐患,不足为虑,神圣罗马帝国是一盘散沙,法国离我们太远,奥斯曼正与热那亚对峙,境内又有大起义,想要集中精力来对付我国还没到时间,实际上,目前的中东欧,以信仰新教、重商、民风剽悍的瑞典最为强悍,不过他们与我们之间隔着大量的势力,也不足为虑”

“目前,荷兰人几乎垄断了海上的贸易,而法国在陆地上称雄,你在柯尼斯堡,自然无法直接影响到他们,不过他们既然称为强国,肯定少不了贸易,故此,通过贸易对欧陆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是大夏设置柯尼斯堡领事馆最核心的目的之一”

“注意,大夏国的科技已经是世界最强,也保不准流到了欧洲,仔细探查,追根溯源,也是目的之一”

队伍里还有一人。

那位能自如游走在俄罗斯、哈萨克、大夏以及欧洲诸国的俄罗斯商人——伊万.谢尔盖,与此时欧洲诸国的普遍做法一样,此人身上肩负着各种使命,并非单纯的商人那么简单。

(ps:俄罗斯商人谢尔盖,书中出现的各哥萨克,俄罗斯农夫托尔斯契希内等名字都来自苏联历史学家瓦西里耶夫所著的《外贝加尔的哥萨克》一书,其中谢尔盖更是在真实历史上与准格尔、大清首次接触的俄国人,此处一并回复读者,并非作者杜撰)

寒风中,雅丹骑在马匹上,脑海里回想着尼堪临行前的话,脑袋不禁有些大。

二十多年前,他不过是一个在外贝加尔丛林中挣扎求生小部落酋长的庶长子而已,唯一的爱好就是打铁,处在眼下这个位置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不过,作为大夏国历史上第一任礼部尚书,从接触黑龙江流域各达斡尔部落开始,一直到与明国、清国、准格尔汗国、哈萨克汗国、叶尔羌汗国、希瓦汗国、特兰西瓦尼亚大公国接洽,就算他不是专业的外交人士,此时也有一些心得了。

但与尼堪的要求比较起来,他自己也很明白,还是差的太远了,究其原因,出身蛮荒小部落,骤然见到外面更加广阔的世界,骨子里带来的自卑是不可避免的,就算他现在做到了这世界上最大强国的礼部尚书也是如此,不过在大夏国的二代,像孙鲁这样的人身上便没有这样的心理了。

幸亏他出身的安加拉部处在布里亚特蒙古、索伦各部落的环伺之下,自身又是贝加尔湖以东的唯一一个乞尔吉斯部落,别的不说,在语言方面倒是颇有优势,他这个部落,除了自身的突厥语,精通索伦语、蒙古语肯定是少不了的。

何况,到了眼下这个当口,身后站着强大的国度,就算他不是专业人士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一想到这里,雅丹面上紧绷的神色稍稍放缓了一些。

“驾!”

他喝了一声,马匹的速度陡然快了起来,周围的人赶紧跟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