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一章 土尔扈特(1)

1625冰封帝国 第一章 土尔扈特(1)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9:09 来源:笔趣阁

东晓十年(1650年),秋,土尔扈特大草原。

在后世的俄罗斯北高加索地区,其西北面是顿河,东北面是伏尔加河,两条河流之间最近处只有百余里。

南面是著名的高加索山地,在伏尔加河与高加索山脉之间则是有名的库马-马内奇洼地,洼地中河汊、湖泊纵横,最有名的便是马内奇河,由于炎热干燥,洼地所在的湖泊大多是盐碱湖。

为了行文方便,中间这处洼地我等称之为马内奇洼地。

历史上,马内奇洼地以北是游牧民族生息繁衍之地,千百年来,有名的部族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这些部族,有的东去融入了匈奴、突厥等部族,有的西去,与东欧的斯拉夫民族融为一体。

眼下,在马内奇洼地与伏尔加河之间,只有一个部族存在。

土尔扈特,独自享有这处孕育了众多欧亚游牧部族的大草原,如同久负盛名的额尔古纳河、鄂尔浑河流域一样,这个地方的游牧部族来来往往,几千年后,这里的土地退化严重,如今却成了一片荒漠草原。

在后世,这里是卡尔梅克共和国所在,草原、荒漠、沙漠各占三成,那是因为卡尔梅克人(土尔扈特人)加入到苏联后在土地上大力开发农场所致,饶是如此,眼下的这片土地草原依旧只占一半。

不过与后世逼仄的卡尔梅克共和国不同,阿提拉河与马内奇洼地之间广达十五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除了靠近里海的阿特拉斯罕城堡及其附近部分草场属于俄罗斯外,剩余的土地全部属于土尔扈特人。

前面说过,如果全部是草场的话,五亩地就能养活一头牛,像土尔扈特人占据的这处土地,保守估计,以二十亩土地养活一头牛计算,而一户牧民饲养的牛羊马匹全部折算成牛的话,还是以一户一百头牛计算,这样的地方可养活牧民十万户。

土尔扈特人自然没有这么多,和鄂尔勒克西迁时只有不到四万户,途中与哈萨克汗国、俄罗斯、诺盖人连番大战,折损了至少三成牧户,不过有损必有得,沿途也收容了不少愿意跟他们西去的牧户,比如杜尔伯特、鞑靼人、哈萨克、诺盖人,最后在伏尔加河流域稳定下来后牧户数还是达到了四万户!

四万户,按照一户四人计,这便是十六万人,其中的青壮按照三成计,这便是四万八千!按照五万人粗略估计,以蒙古游牧部落的传统,这就是五万精骑!

眼下的土尔扈特人确实有这么多骑兵,何况,在他们的蒙古马与顿河流域、第聂伯河流域的马匹杂交后,又孕育出了新的战马,多年过去后,如今的土尔扈特人既擅长游骑战术,还能进行大规模集群冲锋,可算是东欧南部大草原举足轻重的力量。

这样的部落,肯定不会拘泥于阿提拉河、马内奇洼地这样的自然分界线,阿提拉河以东他也占了一部分,与哈萨克汗国的小玉兹联盟接壤。

马内奇洼地南面是天方教化的高加索人,具体来说,有阿兰人、车臣人、印古什人、诺盖人,这些人都是半牧半农的部族。

由于土尔扈特的突然出现,原本马内奇洼地附近的高加索人纷纷向南迁徙,不少部族重新上了高加索山,假若没有后世强大的俄罗斯存在,土尔扈特人肯定会向克里米亚汗国那样在北高加索建立起强大的汗国。

这一世,由于大夏国的出现,欧亚结合部的局势大变,土尔扈特人,该去向何处?

在阿提拉河与马内奇洼地之间的这处大草原,名称变幻不定,当土尔扈特人进来后,周边部族自然又称呼她为土尔扈特大草原(俄罗斯人称呼她为卡尔梅克大草原),其正中间,后世卡尔梅克共和国首都所在埃利斯塔,就是土尔扈特大汗的王帐所在。

此时自然还没有埃利斯塔的名字,不过土尔扈特人给她起了个新的名字——阿拉坦,贯穿阿拉坦的那条河流也被称为阿拉坦河。

阿拉坦,是蒙古人、突厥人共有的名字,黄金的意思。

阿拉坦河北岸一处平缓的高地上,有一处占地约莫一亩的硕大帐篷,帐篷通体雪白,周边间或缀着金色的花边,这便是当今的土尔扈特大汗书库尔岱青的大帐,在阿拉坦河的南岸,还有一座略小一些的大帐,同样的规制,自然就是书库尔岱青的儿子、大夏人的老友朋楚克的大帐。

两顶大帐的顶部都有黑色的铁管子钻出,显然打上了浓浓的大夏风格。

在北岸的大帐里,五十一岁的书库尔岱青正在闭目沉思。

“二十二年了”

身材矮壮,一脸横肉的书库尔岱青一幅典型蒙古人的打扮,头发编成了两个大辫子,一左一右放在胸前。

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在原本的历史上,俄罗斯人为了紧紧看住这一部,让他们将大帐设在阿斯特拉罕附近,而不是在大草原深处。

一旦让土尔扈特人来到大草原深处,那就是龙入大海,鱼翔浅底了。

这样局面的出现,只有一个原因。

大夏。

自从上一任土尔扈特大汗和鄂尔勒克于1628年西迁,迄今已有二十二年,西迁那年,书库尔岱青已经是三十八岁的中年人,更是西迁队伍的先锋,一路上与各部族很是打了不少仗,族人、牛羊被其它部族抢了不少,不过自己也抢了不少其它部族的丁口和牛羊。

与历史上一样,大夏的超然崛起,让书库尔岱青在去年便远赴北京朝贡,向尼堪俯首称臣,而在历史上,他向大清的摄政王多尔衮表示臣服则是在今年,不过两者之间相距实在太远,而大清也不像历史上的汉唐,有野心将疆域拓展到黑海、里海一带,接受土尔扈特部的纳贡,不过是历代中原王朝的惯性罢了。

当今的沙皇,阿列克谢一世,也二十一岁了,同历史上一样,年过二十岁的他开始在军事上崭露头角,趁着如今朕风起云涌的波兰哥萨克大起义的机会在前不久一举攻下了自己的父亲历经几十年也没拿下的斯摩棱斯克,将疆域推进到第聂伯河南岸。

何况,在驱逐了自己贪赃枉法、骄横跋扈的老师莫洛佐夫以及专横的神父尼康(发配到西伯利亚担任总督)之后,阿列克谢大权在握,朝中几乎没有掣肘,可以随心所欲地干着他想干的事情。

前面提到过,阿列克谢唯一的姐姐,历史上孤老一生的老公主伊琳娜,这一世却嫁给了柯尼斯堡大公,身后有着整个条顿骑士团财力支持的弗里德里希.威廉。

有了姐夫从柯尼斯堡那里运过来的火枪、火炮、机械、银币的支持,在去年,刚满二十岁的沙皇带领大军与瑞典王国大战一场,击败了瑞典人,提前几十年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后世圣彼得堡)拿下了,并利用波罗的海的黄金水道与柯尼斯堡做起了生意。

与历史上一样,阿列克谢依旧将此地命名为圣彼得保罗堡(与彼得大帝没有关系,基督教的圣徒),为了行文方便,我等依旧称呼为圣彼得堡。

拿下斯摩棱斯克、圣彼得堡这两处至关重要的地方(前者是对抗波兰的要地,后者是对付瑞典,打通与中西欧诸国联系的要地),阿列克谢一下在帝国拥有了偌大的声望,加上自己的帝国在西伯利亚吃瘪之后,其在国内内政上并没有犹豫不决,而是提前施行了让后世历史学家很是诟病的农奴制,将农户牢牢地锁在土地上,让户口管理、税赋管理都有了基础。

俄罗斯帝国,比历史上更早一些有了复兴的迹象,而在历史上,在阿列克谢的儿子彼得大帝在位时,俄罗斯帝国才让欧洲、奥斯曼诸国刮目相看。

就在不久前,阿列克谢向书库尔岱青发出了两个邀请。

一是正式承认他阿拉坦大汗的地位,作为俄罗斯的附属国存在于里海左岸,俄罗斯人对他唯一的要求就是兵役。

骑兵,大量的骑兵,是阿列克谢急需的。

二是召他去莫斯科,他这阿拉坦大汗的称号需要经过他阿列克谢大帝的正式册封才算数。

他不去也可以,那样的话,他就不能对外宣称是里海之滨四万户蒙古人的大汗,二是直接归属阿斯特拉罕督军府管辖下的游牧部族首领,需要缴纳赋税的。

可他今年夏天刚刚从北京回来,接受了大夏国皇帝尼堪的册封!

半晌,书库尔岱青突然睁开了眼睛。

他想明白了一件事情。

“不是俄罗斯人突然善心大发,对他这个部落突然好了起来,一切都是因为其一旁的大夏!”

又想到,“大夏人,怎么说也是出自北境林中,与我等的祖先实为一体,何况其境内,虽然没有独尊喇嘛教,不过博格达汗的小舅子是喀尔喀三部的哲布尊丹巴活佛,而卫拉特人的活佛咱雅班第达的大召却在大夏人的临潢府,足见博格达汗对喇嘛教的重视”

(大召,活佛所在的寺庙)

“可那沙皇不久前大败波兰人、瑞典人,其动用的兵力达到了二十万步骑,还是火器众多,骑兵兼杂的部队,这样的军力,可不是区区土尔扈特一部所能抗衡的”

“怎么办?”

正在想着,大帐的门帘突然打开了,露出了他儿子朋楚克那张脸。

“父汗,人来了”

“哦?”

书库尔岱青猛地站了起来,能让威震里海的人如此做派已经不多了,此人是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