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三十章 风雨欲来(二)金陵春梦(中)

李邦华一出口,剩下的几个尚未出声的大臣也不好说话了,放在以前,作为都察院的黄道周无论如何也是要说上几句的,不过一来他对于战事并不精通,二来他对李邦华能够护卫太子南下,“挽大明江山于将倾”深为敬服,故此也没说话。

不过姜曰广此时说话了,“臣以为不妥,大凡决战,都是毕其功于一役,成功了自然好说,若是失败了就不堪设想!萨尔浒之战、河南之战、松山之战,莫不如是!万望陛下三思”

“好了”,朱慈烺终于出声了,他心里也很清楚,若是一城一地防守,自然能延缓敌人的进攻,不过最终失败的可能性更大,此时由于尼堪亲自带兵在雨季南下,一旦有一丝成功的可能,必将给大明带来至少几十年的平安。

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朕意已决,就在江淮与蛮贼决战!这决战如何展开……”

史可法赶紧说道:“凡战,生死之道,不可不查……”

朱慈烺这才想到如何调配兵马,如何行军都是眼下最机密的大事,岂能堂而皇之在朝堂上分说,便说道:“也好,首辅、兵部、户部留下继续商议,其他人暂时回避”

……

傍晚,华灯初上,莫愁湖一派热闹景象。

紧靠着莫愁湖的是外城大大小小的画舫,其中不乏包含伎馆、饮食、戏曲、说书汇杂繁盛之处,用后世的话来说,那就是一条龙服务。

孙临回来了。

对了,就是那个跟着大夏国的船只去瀛洲,并在后世西雅图建立了货栈的那位号称“飞将”的孙临,而他新纳的小妾,葛嫩娘,原本就是莫愁湖附近最大一家酒楼“汉宫秋”的头牌。

汉宫秋,其明面上的东主,正是与大夏国关系匪浅、纵横扬州府、应天府的扬州豪商杨文利,当然了,最为南直隶最大的盐商,他与朝廷诸位高官有道不清说不明的关系,别的不说,韩赞周、赵之龙每年都能从汉宫秋拿到不少银子。

眼下,赵之龙虽然明面上还挂着京营都指挥使的头衔,不过明眼人都知晓,最为勋贵之首,他这个头衔不过是一个虚衔罢了,但原本的镇守太监韩赞周依旧是内廷大太监,就凭这一点,杨文利依旧屹立不倒,何况,作为纵横南直隶几十年不倒的家族,杨文利也不会只攀上韩赞周一家,以前在南京盘桓日久的姜曰广、王铎都在他编织的网络里。

汉宫秋虽然赚钱,不过杨文利却几乎没有进项,赚来的钱全部用来打点文武官员了,杨文利也不在乎,对于他来说,食盐、粮食、当铺才是他最赚钱的生意。

这一节,在中国是久盛不衰,就像后世那些房地产老板做大后,纷纷做起了餐饮、酒店生意,是为了赚钱吗?自然不是,其中深意只有长期浸淫在官场、商场之人才会明白。

汉宫秋正好位于内城进出外城的城门石城门附近,拥有四进的大院,第三进中间的正房还是三层高的楼宇,那里,只有达官贵人才能抵达并享受一切服务。

莫愁湖上,最大的一艘画舫也是汉宫秋的,画舫的名字叫浣溪沙,倒是与汉宫秋登对得很。

当然了,莫愁湖附近画舫众多,远不止汉宫秋一家,能在此地设置画舫、酒楼,背景都不一般,实际上以杨文利的实力,将最大的几艘画舫都放到自己名下自然也可以,不过他不敢这么做,若是这样做了,肯定会吃不了兜着走。

山雨欲来,远处的惊雷阵阵,闷热如故,凉风习习,正是泛舟的好时候。

眼下,莫愁湖边所有的画舫都开出来了,一时,丝竹之声,昆曲之音,引吭高歌,络绎不绝,当然了,其中也掺杂着吆五喝六的声音,弄得周围自命清高的文人士子一阵腹诽。

浣溪沙是一艘两层的画舫,今日却被马士英占据了,与他在一起的还是那位阮大铖。

阮大铖在后世被刻画得一塌糊涂,实际上他是一位戏曲高手,眼下汉宫秋自己从苏州买来的、从几岁起便开始培养的戏子们正在演奏阮大铖的名作《燕子笺》。

浣溪沙日常也是有人打理的,这几年都是一个叫贾伟的二十出头的人在船上周旋,能在浣溪沙上喝酒、狎妓、弄月吟风者非富即贵,伺候者也无一不是伶俐之辈,这贾伟原本是杨文利的家丁,在家丁里面算是玲珑剔透者,加上又有一些身手,便在这浣溪沙长期呆了下来。

一曲终了,马士英挥挥手让戏子们、伺候的丫环们下去了。

“圆海”,马士英的声音既醇厚又悦耳,令人陶醉,“眼看这夏国就要打过来了,江南大震,你没有官身多好,悠游泉林,吟风弄月,岂不快哉,非得要投到这大缸里浸染?”

与马士英相比,比他年长几岁,以大才子著称的阮大铖的声音却粗糙、沙哑,只见他冷笑道:“大震?你看这满湖的画舫,有一点大震的迹象吗?何况……”

只见阮大铖凑近了马士英,轻声说道:“我观这夏国与寻常胡人国度都不同,彼等战力如此强横,本来有一举拿下天下的实力,却蹉跎至今,何也?彼等每拿下一地,必定细细耕耘,待得稳固之后再谋他图,稳扎稳打,每一步都异常踏实”

马士英知晓眼前此人异常聪慧,肯定话里有话,便说道:“圆海,你我不是别人,有何高论赶紧说出,在下洗耳恭听”

“呵呵”,阮大铖笑道,粗哑的声音与周围的画风颇为不宜,“我大胆估计,彼等拿下长江以北之地后必定跟以前一样会稳固几年再提渡江的事,何况,在湖北,还有李贼的几十万大军,彼等也得掂量掂量”

马士英心里一惊,暗忖:“这一节我怎地没想到?”

阮大铖接着说道:“五年,我大明最少有五年的时间,届时,只要君臣一体,勠力同心,未尝没有反败为胜的机会,最少也要将江南的诸流贼剿灭干净,此诚大明危难之秋,作为饱受国恩者,闲居在家,不能为国分忧,真正是忧急如焚啊”

马士英腹诽了一下,不过眼下的他虽然勉强进了中枢,不过“阉党余孽”的名声却跑不了,就算他想要亲近其他人,也得别人给他这个机会才行,最后看来看去,也只有眼下这人愿意跟他交往,还是一个白丁。

“好吧,此事我同首辅讲过了,京畿已经没有位置了,不过地方上还是有的,比如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按察副使、巡按御史的位置还有几个,你看……”

“这……”,阮大铖一阵失望,他一直觉得他才高八斗,大可上达天听的,自己年事已高,在地方上就算再位高权重,已经没有多少诱惑力了。

作为阮大铖的“密友”,马士英岂有不知晓了,他将杯中的酒水一饮而尽,笑道:“留在京城也不是不可能,刚才听了你一席话,圆海在兵事上颇有造诣啊,不如去兵部,不过只能做一个郎中”

“行!”

没想到阮大铖一口答应了,郎中可是各部的中坚啊,也是有位列朝班的机会的,何况这个职位,不像侍郎、尚书,需要庭推,由侍郎或尚书提名,皇帝批准就是了。

“圆海”,马士英看看周围无人,便轻声说道:“今日议了出兵江淮的事,我虽曾督抚一方,不过依旧拿不准,心里也颇为忐忑,今日一谈,没想到你对天下大势颇有心得”

“你说来听听”

“嗯,今日早朝时已经议定了出兵江淮,就在凤阳府附近与蛮贼决一死战,原本我是没机会参加的,不过因为之前担任过凤阳庐州的总督,熟知周遭地理,最后还是留下来了”

“如何?”

“嗯,史可法挂帅,牟文绶辅之。高杰、黄得功各出两万精锐,牟文绶出动三万精锐,刘良佐出动四万精锐,牟文绶、刘良佐约定在差不多相同的时间抵达亳州,相互掩护扎营”

“黄得功、高杰部由史可法亲自督抚,在离主战场不远的地方隐藏,相机出击”

“左梦庚部出动五万精锐,由金声恒统领,以骑兵为主,也是秘密北上,据说如今蛮贼在河南的军卒都布置在湖北附近,靠近凤阳府的地方兵力薄弱,如是有机会从那里突入,便能抄了蛮贼的后路……”

“谁?!”

马士英突然断喝一声。

在这画舫的二层,两头都是舱室,是用来有需要的客人就宿的,而在中间的舱室壁板都可以卸下来,以便客人享受凉风和美景,随着马士英的断喝,从船头的舱室闪出一人。

只见那人年约二十许,身材中等,穿着一身文士服,身形却很矫健,面相俊美,面上带着一丝微笑,双手托着一个紫檀木的托盘。

一条切成薄片的鳜鱼盛在一个青花瓷碟子里,旁边还有三个小蝶,装着调料。

“员外,浣溪沙的鱼娘刚好吊上一条肥美的鳜鱼,赶紧做了鱼脍,一做好小的就端上来了”

“是吗?”

那人正是浣溪沙的主人贾伟,来画舫饮酒作乐的人是不会堂而皇之称呼自己是“某某官员的”,多半以“某员外”相称,当然了,来的次数多了,人家也会知晓你是谁,不过依旧会以“员外”相称,算是画舫的一个规矩。

贾伟此人马士英自然也了解过,不过是杨文利豢养的一个家丁罢了,无非是嘴上伶俐一些,这样的人在马士英看来应该无关紧要,何况此人明显是讨好他才做好鱼脍后赶紧端上来孝敬。

“放下吧,记住,今后在没有我的吩咐不得上来!”

“小的知晓了,这就退下”

贾伟退下后,两人又谈了许久才散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