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二十四章 挺进中原之二:爱恨仇杀(2)

就在牟文绶西巡时,在北面的归德府一带,有一支小部队也南下了。

为首竟然是袁时中和赵应元。

前面说过,以前袁时中的小袁营在李过的逼迫之下先后东去、南下,就曾祸害过许定国和李际遇,当时小袁营手里有十几万丁口,不是许定国和李际遇能够抵御的,故此,彼等只能目送袁时中“饱掠而去”。

何况,整个亳州是被许定国和李际遇两人掠过一遍的,袁时中来了只能抢掠他二人的,这也是他两人对小袁营恨之入骨的原因。

不过,此时,这两人带着大约百人左右的队伍南下,就不怕许定国他们报复?

非也。

前不久,当许定国得知瀚海军大举南下时,这心里便起了投靠他们的心思,当他与李际遇商议过后,两人一拍即合,当即向归德府派出了使者,尼堪略一思索之后,便命令熟悉亳州的袁时中带着赵应元南下去接洽。

原本被许定国恨之入骨的“毛贼”袁时中摇身一变成了大夏国的使者,许定国若是知道了,恐怕也笑不出来吧。

当然了,除了袁时中、赵应元两人,灰衣卫的大头目噶里也跟着,一百多人里面,除了袁时中的精锐,剩下的全是灰衣卫以及尼堪亲军。

于是,两支小部队一个向西、一个向南,目标都是许定国,但蕴含的心思却不同。

亳州,风云再起!

噶里等先到了已经掌握在瀚海军手里的鹿邑县,然后再从那里出发,到了那里又补充了宫文彩麾下一百多出身于榆园贼的骑兵,为首的却是一个彪形大汉,名唤张七。

话说这张七,若是放在原本的历史上,清军南下时榆园贼已经发展成一支强大的武装,清军可是花了好几年功夫才扑灭,榆园贼利用树林、地道与官军周旋,很是让明军、清军吃了不少苦头。

他们是地道战的先驱,最后清军采取了烟熏火燎、灌水等手段才最终剿灭他们,不过这一世,榆园贼自然有,不过并没有发展到大规模挖掘地道的地步,人数也不多,最后还是投奔宫文彩了事。

“榆园贼”本来是拥戴明朝宗室为王以反清为目的的大起义,如今没了清军,也没了剃发易服的命令,彼等就是想闹也闹不大,何况瀚海军自从来到鲁西南之后,打土豪分田地,干的活计与彼等相差无几,彼等又如何闹得起来?

于是,在原本历史上挖掘的纵贯鲁西南榆树繁茂地区几百里的地下交通道在这一世只挖了几十里便偃旗息鼓了。

在瀚海军剿灭榆园贼的战事中,大部分投靠榆园贼的农户都投降了——已经有田地分了,还窝在地下当耗子作甚?

连榆园贼的头目任七、范慎行也回家种地去了,就只剩下行伍出身的张七投了宫文彩,最后来到了鹿邑县。

张七跟着宫文彩,原本是想大展拳脚闹腾一番的,没想到彼等投靠袁时中后基本上都窝在归德府,并没有多少让他大展拳脚的机会,没多久又发生了李自成斩杀李岩的事情,此时,原本对李自成“万分敬仰”的张七也灰心懒意了,便在鹿邑县整日喝酒赌博。

得知宫文彩投降瀚海军后,张七想来想去,觉得这也不错,思忖着大夏国迟早要一统全国,自己是夜不收出身,没准还能捞着一些战功,于是当赵应元等南下时他主动向噶里示好。

张七此人,灰衣卫自然知晓,噶里答应了他,还让他带上一直跟着他的一百多榆园骑兵一起去亳州。

鹿邑县与亳州都在涡河岸边,两地相距仅仅五十里,而涡河是淮河的第二大支流,历史上,涡河可是连接河南与南直隶的重要水路,通过此河可直达黄河,如今却分属于不同省域管辖。

说来也奇怪,原本久旱无雨的中原大地在北境三省改朝换代后,连带着也风调雨顺起来,鹿邑县附近都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加上有涡河的灌溉,宫文彩和张七的部属早就在此地种上了粮食,今年若是不出意外的话又是一个丰收年。

对于大夏国将要在河南省实施的重新分配田地,张七并不十分在意,在他心目中,在战场上杀敌立功才痛快,而宫文彩的部属已经答应全部迁往那甚安西,张七就更加不关心了。

张七原本是刘泽清手下的夜不收,曹县人,夜不收出身,又是刘泽清的老乡,世袭军户出身,武艺高强,善骑射,按说应该很受刘泽清重视才对,不过他却加入到了榆园贼行列,可见刘泽清在山东一带名声臭到了何等地步。

有了雨水的滋润,原本赤地千里、风卷野草的景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前几日刚下了一场小雨,当噶里这三百骑在通往亳州的官道上疾驰时,卷起的灰尘并不大。

那张七身材极为雄壮,赤面长须,约莫三十出头,腰间一左一右挂着箭囊和弓曩,那是一把浑身漆黑,弓尾雕刻着云纹的开元大弓,看那规制,至少有两石力,在他的身前横放着一把大刀,那把刀长约两米,刀身制式与闯营里那种骑步两用的大刀很像,不过刀柄却长出许多,但又比这个时代有些骑兵将领使用的马上用的长刀不同(一种青龙偃月刀的弱化版),明显要短一些。

噶里试过这把刀,至少有二十斤重,张七却能用单手拿着冲阵,显见得是一员猛将,不过在瀚海军里,像这样的猛将不要太多,况且,随着短铳、弗朗机铳等骑兵用火器的出现,你就算有万夫不当之勇也没用。

饶是如此,尼堪对于张七这样的人物加入还是高兴得很,还让他陪着噶里一起南下去亳州。

五十里的路程,骑兵快的话,一个时辰也就到了,不过由于许定国、李际遇都将自己的幼子押在了尼堪那里(就跟历史上许定国将自己的儿子全部压在豪格那里一样),此去亳州,无非是与彼等谈条件而已,并不需要厮杀,故此,有三百骑也足够了。

三百骑大摇大摆,以中等速度向前迈进,大约花了一个半时辰才看到亳州城墙。

此时太阳在西边几乎要完全落下了,正是一日之中较为凉快的时候,众人都很高兴,不过噶里却是心里一惊。

不远处也驶来一队骑兵,当先一人年约五十许,全副武装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颌下一蓬花白夹杂的长须,一左一右两名年轻的将领,左边那位身材雄壮,右边那位身材颀长,英俊挺拔。

对赵应元、袁时中来说,明军在他们眼里并没有什么两样,不过在噶里这位灰衣卫大头目眼里却是不同。

那老者一身山纹甲穿在身上,他左侧的将领身后却背着好几面令旗,还举着一杆大旗。

按照明军时下的规制,像这样身背令旗,还是多面的情形只会在一种情形下出现,那就是受封为伯爵以上爵位的勋戚武官才能拥有,像这样的武官,手底下可以拥有多名总兵,而普通总兵的亲兵身上只能背一面旗帜。

关键是那面大旗。

“钦封东平侯牟”

牟文绶!

噶里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

此次南下,虽然是联络许定国,不过众人都是寻常明军的打扮,但没有打旗子,前面的那名老者自然就是牟文绶了,实际上他比噶里早一日抵达亳州,抵达后当日并没有什么动静,由着许定国陪着用完晚饭后就睡下了。

不过第二日一早,他便拉上许定国出发了,在亳州靠近归德府的地方四处巡视,巡视了整整一日,这一日下来他才发现情况很不乐观,在靠近北面的夏邑县、西边的鹿邑县附近,亳州都设有军堡,不过许定国到任后却全部撤掉了,将所有军卒全部撤到了亳州城里。

“亳州附近都是一马平川,设置小小军堡完全无用,还不如多派夜不收,加大巡查力度”

这是许定国对牟文绶说的话,牟文绶听了之后没有说话,他决定眼见为实,今日转了一圈后他觉得许定国说的有些道理,便没有多说什么,正想从西门入城,恰好碰到了噶里一行。

作为联络许定国的使者,噶里的队伍里自然有许定国的人,那人见了赶紧越众而出前去向许定国见礼。

在牟文绶的大队里面,许定国也带了一百骑,其中有他最为信任的勇将、自己河南总兵麾下仅仅五百骑的将领庄子固,别看他只有五百骑,却已经是一个参将了。

当许定国见到噶里一行时,先是吃了一惊,不过见到自己的人从队伍里出来了,便笑着对牟文绶说道:“那是李际遇设在边境的巡骑,赶巧了,他们也回来了”

牟文绶点点头,不过当他发现那身材惊人的张七时不禁愣住了,那人是寻常明军装束,不过身边的大刀、弓箭无一显示出此人是一员勇将。

“将那人叫过来,本侯有话要问”

许定国一听不禁大惊,那人他也不认识,若是露出了破绽可如何是好?

此时的许定国,并不是历史上在睢州一带作威作福的许定国,当时由于高杰从陕西逃出来时劫掠了睢州一带,还将许定国的家属杀死不少,故此,许定国此后便与高杰成了大仇(当然了,劫掠惯了的高杰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结果被许定国所杀,几乎彻底决定南明小朝廷的命运,因为在当时的江北四镇中,以高杰的战力最强,还在黄得功之上)。

许定国打的主意是暂时将牟文绶蒙骗过去,等牟文绶回徐州了,自己再投降瀚海军,最后如何行事就一切以瀚海军马首是瞻,在这之前,少惹是非为好。

张七听说眼前这老头要见自己也没有多想什么,在戏文里,一员老将乍逢年轻的勇将自然是欣赏的。

不过他错了,现实是很残酷的,牟文绶叫他是因为他依稀见过张七,而在他的印象中,张七就是流贼!

在张七出发前,噶里也对他说了一句。

“趁其不备,杀死那老头!”

张七一时有些迷糊了,半晌,才慢吞吞地策马朝牟文绶奔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