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十八章 这个冬天很关键 中

1625冰封帝国 第十八章 这个冬天很关键 中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9:09 来源:笔趣阁

接着尼堪又对诸部其它一些事情进行了安排。

最后他大手一挥,众人正准备即刻进入大吃大喝环节,只见额尔特部的巴根脸上变了好几变,最后还是咬牙站了起来。

在尼堪随手处置部里的大小诸务时,巴根心里也是暗暗惊异,等到叶雷答应派一千人占据乌德河流域的以东地区,他心里隐隐有些明白了。

“这北山野人部迟早被尼堪吞了”

不过被吞并一事暂且不说,他这野人部落从今以后得到偌大的好处那是肯定的了。

自己这一部夹在卜库尔部与安加拉部之间,南面紧靠着车臣汗部,一直以来在诸部之间战战兢兢活着,不过在尼堪横空出世之后留给自己的选择就不多了。

无非是两个,加入索伦部,抑或车臣汗部。

不过他巴根占据的地方可是额尔古纳河以西达斡尔人的圣地——达虎尔山一带,达斡尔人一向以索伦别部自称,终究是亲近索伦人多一些,各方面习惯也接近索伦人,实际上就是索伦化了的蒙古人,当然了,这一点巴根等人自己却不知晓。

六千骑啊,就这么被尼堪这个年仅十八岁的小子化解了,特别是击溃衮布两千骑的壮举让巴根更是胆战心惊,这样看来,尼堪这小子几百茂明安蒙古人完全不是稀奇的事情。

他将自己从达拉宋请过来,难道只是观摩索伦人的大会的?

肯定不是,自己必须要做出选择了!

“大汗”,犹豫了许久,车根还是站了起来。

尼堪见了,眼里闪过一抹异色,嘴上却说道:“阿穆齐万万不可如此,您是博格拉部尊贵的客人,还是长辈,有什么话坐着说就是了,小子听着呢”

巴根讪笑道:“能有幸参与贵部的大会,实在与有荣焉,我部人丁虽然不多,不过也颇有战力,愿将族里适龄的小子派到你这里来历练一番”

尼堪赶紧说道:“阿穆齐何须如此?两千常备军我索伦一部也就够了……”

“尼堪”,巴根却说道:“你是看不起我达斡尔人吗?”

尼堪赶紧说道:“阿穆齐,小子口无遮拦,得罪了,既然阿穆齐盛意拳拳,小子也不好推辞,那就多谢了,诸位,我等一起敬巴根大汗一杯”

叶雷冷眼看着这一切,心里也是颇有所动。

不过最后尼堪还是让巴根等到明年开春以后在将适龄人员送过来,无他,自己现有的工匠分成两班日夜不停地赶制兵器,不过在年底之前之前能满足两千人的需用就不错了。

歼灭伊尔根、霍林两部后,尼堪又俘获了两部加起来约莫一百多户的工匠,多是乞儿吉斯人和汉人的后裔,只有少量蒙古人,尼堪将他们全部放到了依林卡,加上这一两年尼堪在各部抽调的人手,如今的依林卡工匠的规模在五百人左右。

尼堪干脆将这五百户的家属也全部迁到了依林卡,将额腾翼部迁到了克农湖,并让额腾翼暂时打理博格拉部的大小事宜,这样一来,他以前的阿拉尔部就消失了,不过额腾翼却是大喜过望,能打理博格拉汗本部的大小事宜自然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博格拉部自从成立后,尼堪便自任哈拉达。

五百人的工匠中,有一百人按照尼堪教的法子负责煮盐,一百人制作火药,剩下的三百人全部负责打制各种铁器,其中一百人负责打制、炼制冷兵器,两百人负责打制火铳、火炮。

以前尼堪一直压着常备军的规模,除了耗费太大难以支撑以外,就是兵器的出产跟不上,不过在尼布楚的工匠过来后,进度一下加快了不少,储存了不少兵器。

到年底以前,新增两千人需用的冷热兵器全部到位了,新征召的兵丁基本训练也已经差不多了。

到了现在,尼堪便以千人为一个单位,对兵种的构成进行了重新编制。

三百飞龙骑,以骑枪为主,骑刀、弓箭为辅,是战力最强的骑兵;

三百猛虎骑,以双手横刀为主,骑刀、弓箭为辅,除了骑战,可下马步战,适宜林中作战;

四百龙骑兵,以隧发火铳为主,骑刀为辅,除了骑战,还是步军的主力。

每千人配置五百斤重的火炮十门,每门火炮配置双马拉马车一辆,驮马十匹,炮手十人,一共一百人。

两千人便是六百飞龙骑、六百猛虎骑、八百龙骑兵

至于两百斤重的火炮,那是自己在长途紧急奔袭时以及山林作战用的,一般情况下还是五百斤的好使。

当克农湖全部冻上之后,赤塔城也全部完成了。

城池是典型的中原风格,周长约莫四里,比当初定下来的五里又削减一里,这也是尼堪考虑到林中的丁口实在稀少才改的。

城池在赤塔河的东岸高地上,坐东朝西,东西两侧长一些,约莫两百丈,南北两侧稍短一些,约莫一百五十丈。

城池分成四个部分。

住宅区在西北角,商业区在东北角,这两区的面积稍小一些。

西南区是驻军的所在,能满足三千常备军的日常训练,不过练骑战的话还是需要拉到城外进行。

东南区是工坊区。赤塔建成之后,尼堪准备将依林卡的工坊迁到城里来,冶坊还在那里,不过炼制、打制的地方则搬到城里,依林卡则是出产铁锭、硝粉、硫磺、木炭的地方,将其形成成品则在城内。

城里是典型的中式风格,孙老道花了一年的时间才建成。

尼堪自己有一座三进的院落,前院是阿林阿亲卫居住的地方,扩军之后,尼堪将他的亲卫增加到了一百人,装备则是最全的。

这一百人都配置棉甲,武器则是短铳、弓箭、骑刀、横刀齐备,也是马上马下皆宜的兵种,另外这些亲卫都由尼堪亲自教授算术、汉语读写,将来也是中低层军官的人选。

赤塔城的学校也开张了,只招收各部十岁左右的孩童,男女不限,学校规模不大,只能容纳五百人,尼堪经过精挑细选,暂时将博格拉部的五十个适龄孩童纳了进来,正好凑成一个班,教授的课程也只有两门:汉语读写以及算术。

老师是从罗佳部那里找过来的,两个罗锦以前的账房和管家,专门负责教授汉语读写,至于算术,只能由尼堪自己硬着头皮上了,有时候哈尔哈图也可以顶一下。

以前从乌尔赫特那里搜集过来的笔墨纸张可算排上用场了。

自从学校建成后,尼堪基本上半日在学校,半日在军队里。

两千人的队伍全部配上武器之后,在冬日里,尼堪惯用的滑着雪橇练习体能的做法又开始推广了。

最远的一次,尼堪亲自带着一千人滑到了几百里以外温多部的驻地,茫茫雪地里,突然出现了这么一支队伍,将叶雷吓了一跳。

冬日里,北山中的沼泽地除了有热气喷出来的少数地方,大多数地方也是冻得结实,与春夏相比,倒是可以到处走动,叶雷叶雷见状,干脆也组织了一支雪橇队,跟着尼堪的部队到处巡视。

北山诸部一见叶雷大汗手下有这么多兵丁,还个个手持闪着寒光的铁质兵器,心里自是惊骇不已,残存的抵触供貂的心思也消了许多。

冬季里,尼堪带着队伍最远处抵达了勒拿河流域,先是去了设置在温多河口的那处木寨,那里还有四个帮着叶雷训练的本部士兵,又沿着勒拿河呼啸而下,一直抵达上游的乌斯季库特,让躲在城里过冬的俄罗斯人胆战心惊。

说到西边的俄罗斯人,自从得知东边有一个拥有火枪火炮的“强盛国度”后,负责西伯利亚事务的喀山府长官同意了叶尼塞斯克督军和利普诺夫的意见,再没有更多的哥萨克抵达之前,一切以稳住当前的基本盘为主。

此时,俄罗斯沙皇政府看中西伯利亚最关键的也是貂皮,这可是俄罗斯人出售给东西欧诸国最大宗、也是最值钱的产品,也是最好的“创汇”产品,可以说貂皮在为后续的彼得大帝的崛起中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此时,喀山府正在深处内陆的俄罗斯国境里四处征召愿意去西伯利亚的哥萨克、射击兵、渔猎民、农民,这些人大规模来到西伯利亚尚需时日。

由于尼堪的介入,哥萨克们没有继续向东扩展,而是沉下心来苦心经营已经被他们控制的鄂毕河、叶尼塞河流域,这下在这两条大河流域生活的的诸多蒙古人、索伦人、艾文基人、乞儿吉斯人、雅库特人就有些吃不消了。

在俄罗斯人的压迫下,贝加尔湖以西最大的一个索伦部落,纳米亚尔部落,首领是舍尔库特,原本生活在安加拉河的支流别亚拉河、基托伊河、伊尔库特河附近的丛林地带,主要内容以饲养驯鹿为主,也养有少量的马匹牛羊,两百多年来,渐渐占据了三条河流的谷地,与处在安加拉、勒拿河等大河上的布里亚特蒙古人大多数情况下都相安无事。

不过随着俄罗斯人的压榨、渗透,布里亚特蒙古人纷纷离开大河向小一些的河流迁徙,纳米亚尔人一开始还接纳了这些蒙古人,不过随着俄罗斯人开始“精耕细作”了,蒙古人除了屈服于俄罗斯的,相当一部分纷纷加快了迁徙到原属索伦人、乞儿吉斯人、雅库特人、艾文基人的领地。

如此一来,冲突就避免不了了。

最后还是有着大量马匹的蒙古人占了上风,于是大量的索伦人、雅库特人、艾文基人、乞儿吉斯人不得不又开始迁徙,向贝加尔湖以东、以南迁徙便在情理之中了。

就在贝加尔湖最西边的库尔图克地方,尼堪见到了正在向东迁徙的纳米亚尔部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