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七章 西伯利亚的临潢府之七:新临潢府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众人陪着尼堪又转了奥尔堡、特洛伊堡,最后才回到临潢府。

六月的临潢府,最高气温也就是二十出头,天气十分怡人,加上周围湖光山色,原本是大好的消暑避热之地,不过却被尼堪再一次破坏了。

在原本的计划里,考虑丁口的单薄,报上去的城池建设计划只有六里,也就是大明寻常县城的大小,被尼堪得知后改成了八里。

府城周围有大湖五个,最后按照其离城池大概的方位便称为东湖、西湖、南湖、北湖等,城池正好设在湟水(米阿斯河)以南,南湖以北的区域,典型的坐北朝南规制,考虑到此地的风向,冶炼、制作铜铁铅等物的作坊全部设在南边,最后加上皮具、麻布、毛毡、毛毯、木器、石器等作坊,单独作坊一项便占了半个城池,驻兵占了剩下城池的一半,最后才是衙署以及居住区。

萨日德格山的煤铁等物经过初炼之后运到府城进行进一步的冶炼、锻造、制作,这里,也是尼堪钦定的可以制作火器的地方,有了米阿斯的铜矿,尼布楚青铜炮便可以在此地大规模制作了。

如今萨日德格山什么都不缺,库尔干还有硝湖,一个完整的军事工业基地呼之欲出,不过美中不足的是此地的煤炭多为含硫较高的褐煤,冶炼金属却力有未逮,幸亏目前府城附近森林密布,暂时用木材来进行冶炼。

等到刘文献的火车正式建好之后,并将临潢府、定方城、定远城、阿钦城连接起来后,阿钦的优质、低硫、无烟煤便可以大规模运到此地了。

城里的工匠,除了大夏国自己的,从北京原大明兵部所辖的各大作坊迁过来的,以及从那些斯拉夫奴隶里拣拔的(不少也是各公国的工匠),林林总总几千人都在城池里做活。

如今在铁器冶炼、锻造、制作方面,大夏国已经有成熟的经验了,这里面原本乌扎部的孙老头也有不少贡献,不过眼下孙老头却早就退休了,他的儿子,原名孙老大,后来改名孙德成的,一个年约二十岁的年轻人又冒了出来。

孙德成,母亲是一个布里亚特蒙古人,从小跟着孙老头打铁,加上从大夏国各级学校出来,又在伯力高等技工学校“深造”过,如今却是临潢府一众铁坊的总管。

众人是从城池北面进城的,那里,湟水上,修有一座石桥,过了石桥便是城池的北门,远远望去,青砖黑瓦的城门楼,高大巍峨的城墙在夕阳映照下卓然而立,此时恰好是整点,城里钟鼓楼的钟声、鼓声都响起来了。

遍布上空的黑烟、钟鼓声,被钟鼓声惊走的鸟儿,四周优美如画的环境,让这一切都不太真实,不过尼堪却甘之如饴,他只是在桥上略略凝视了一会儿城池,便打马而去。

进到城里后,与周边那些城堡一样,四门附近都设置有马面,不过都是内马面,作为藏兵出击之处,过了马面的城门才算真正进到城里。

八里的城池,面积就可达一百万平方米,大夏国还是惯用的十字形大街规制,每一个坊区都由十字格开,这样的话,每一个大片区便有二十五万平方米右,按照周长,每一个片区便有博格达堡那么大。

故此,虽然作坊占据了半个城池,剩下来的面积依旧很大。

罗继志的三千骑兵占据了半个城池,处于城池的西北方向,本来设置有骑兵大营、步军大营两处军营,如今步军大营只有少数民兵在用,尼堪过来时,也带了三千护卫,此时罗继志的骑兵只得迁到步军大营,而骑兵大营则被尼堪的亲兵营占据了。

东北处,便是衙署所在以及大大小小的坊区了,少部分是商业区,大部分都是居住区。

在居住区的西南角,一溜连续建了三座寺庙,有道教的、中国佛教的,还有一座典型藏传佛教风格的寺院。

临潢府额尔德尼召,眼下这召庙的主持正是卫拉特部声望最著的活佛咱雅班第达。

话说咱雅班第达活佛愿意来到此地主持,除了身为蒙古人博格达汗的尼堪愿意封他为呼图克图活佛,与喀尔喀的哲布尊丹巴,青藏的**、班禅鼎足而立外,用大夏国发达的雕版印刷术印刷的包含了汉文、蒙文、藏文的佛教经典完整、精美、众多才是咱雅班第达愿意来此地的重要原因。

当然了,作为德高望重的大活佛,光有这一点是不行的,这就要说到此地位置的重要性了。

此地,不仅有原杜尔伯特部落托音部,还有巴图尔的阿拉克卓特部,东边,有苏都奎兄弟的部落,南面的广大地区,不仅有古木布的杜尔伯特部落,还有巴图尔浑台吉的绰罗斯诸部。

何况,南面的哈萨克中玉兹诸部,虽然眼下在明面上彼等都皈依天方教了,不过却并不像布哈拉汗国那些人已经修习几百年了,彼等接受天方教时间并不长久,在咱雅班第达看来,大元时期藏传佛教可是国教,这些汗国大多是从蒙古各汗国分裂出来的,重新接受藏传佛教依旧大有余地。

再者,土尔扈特部落孤悬于东正教、天方教包围着的伏尔加河流域,那更是要受到佛光普照的地方,历史上的咱雅班第达念念不忘的便是这一支土尔扈特部落,曾不辞辛劳多次穿越南西伯利亚大草原去伏尔加河流域传教。

如今有了临潢府的额尔德尼召,倒是方便了,土尔扈特部落可以选派子弟来此处学习,学成之后再回到草原传教,对于咱雅班第达来说那自然是事半功倍。

于是,咱雅班第达在接受了这座寺庙后,便将拉萨大昭寺的那一套完全搬了过来,想要从寺庙里毕业也是不简单的。

而对于尼堪来说,有了出生于卫拉特高僧咱雅班第达的加持,他大夏国在绰罗斯诸部里面也隐隐有了“凛然不可侵犯”之感,当然了,这就要看巴图尔、固始汗等人的做法了,像他们这样的人物,虽然都尊崇藏传佛教,不过自身的利益依旧是最重要的。

再者,有了咱雅班第达,尼堪便有了与土尔扈特部落“友好”的契机。

这不,随着春夏的到来,临潢府一年一度的交易盛会即将到来,俄罗斯人、土尔扈特人、绰罗斯人、哈萨克人、克里米亚人、乌克兰的哥萨克都派了代表来此地办理各类货品,并与大夏国商部商议地区代理权的事宜,这也是尼堪悄悄来到此地的另外一个原因。

而土尔扈特部落也是派出了现任大汗书库尔岱青的长子(首任大汗和鄂尔勒克已死),与尼堪同岁的朋楚克前来交易,当然了,除了前来交易,拜会咱雅班第达大活佛与大夏国高官也是目的之一。

在历史上,朋楚克是伏尔加河,不不不,在土尔扈特人眼里,这条河流叫阿提拉河,曾是那位被欧洲人称之为“上帝之鞭”的匈奴人大汗阿提拉的主要基地,在蒙古人眼里,他们是匈奴人的后裔,自然称呼此河为阿提拉河,若无特殊情形,今后我等也以阿提拉河称呼此河。

朋楚克,便是继和鄂尔勒克、书库尔岱青之后的第三代土尔扈特大汗,他与他的儿子阿玉奇一起将土尔扈特部落带到了部落的高峰。

这样的人物,尼堪自然要亲自见一见,在这之前,尼堪也见了那位号称“摩尔多瓦公主”的伊芙琳,他试着用俄语与她交流过后大致弄明白了她的身份。

此时,他正与罗继志说着话。

“此女确实是一位公主,不过不是摩尔多瓦的公主,却是来自一个叫特兰西瓦尼亚大公国的公主,在里海的西边有三个部落,号摩尔多瓦,号瓦拉几亚,号特兰西瓦尼亚”

“克里米亚汗国是奥斯曼帝国的属国,而那摩尔多瓦、瓦拉几亚也是奥斯曼的属国,克里米亚汗国怎能攻击他们?故此,彼等攻击的是臣服于更西边一个叫做神圣罗马帝国的特兰西瓦尼亚”

“那特兰西瓦尼亚境内对于宗教甚是宽容,境内天主教、新教、东正教、天方教各有寺庙、人马,不过都相安无事,这也是此女愿意嫁给你的原因,若是一个完全的天主教、新教、东正教抑或天方教教徒,恐怕就没有这么简单了”

“嗯,她的父亲正是当下特兰西瓦尼亚大公格奥尔格一世,呵呵,人家还真是一个公主”

说到这里,尼堪不禁想起了见到那位伊芙琳时的情景。

伊芙琳今年十八岁,有着褐色的长发,白皙略有些雀斑的面容,容貌确实美艳,也就是罗继志这样出身林中,见惯了大大小小突厥部落的人才会稀罕,若是中土之人,恐怕就不会喜欢这般模样了。

“这次来的乌克兰哥萨克的代表听说与特兰西瓦尼亚人也有些勾连,你若是愿意的话,不妨将公主身边的一人放回去,也好让她家里人安心”

乌克兰哥萨克的代表叫伊万.博贡,眼下没甚名气,不过若是说起他的主子,如今东乌克兰的盖特曼,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便大大有名了,此是后话,容后再说。

尼堪说话的地方在坊区的正中间,那里有一处三进的院落,那,自然是为了方便尼堪喜欢四处巡逻之用,眼下,在院落第二进的大厅里,众人在用过晚饭后都汇集在一起,眼看着皇帝陛下是要连夜办公了。

跟着尼堪一起来的除了亲兵营的两个统领叶连纳克、拔都,还有工部尚书沈默、按察司指挥使王文慧。

在大厅的旁边,有一间书房,那里,尼堪正与罗继志说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