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五十八章 尾声(4)人事(下)

1625冰封帝国 第五十八章 尾声(4)人事(下)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9:09 来源:笔趣阁

目前尼堪并没有将家属迁到北京,原因也很简单。

此时的北京实在太过脏乱,以前在阳都、上都时,在修建房舍时,虽然无法像后世那样将秽物通过管道集中处理,不过却通过天井、排水沟、铺设石板、砖石等措施让城市看起来至少还像个样子。

而此时的北京城,皇城稍好一些,其它地方却全部是土路,一到春季便是尘土飞扬,一下雨便泥泞不堪,而街道两侧并没有修建排水沟,大部分污水都直接倾倒在街面上,造成整个街道臭气熏天,加上人口众多,这让尼堪很难忍受。

于是,目前只有他、阿茹娜母子搬过来了,剩下的人还都在上都,而沈默接任工部尚书后,这头一件大事便是不计代价彻底修葺、建设、完善京城的相关设施,当然了,这也得与安巴的衙门配合起来才能行。

幸好在上次整编投降的两万步军后,尼堪最后只让孙传宇留下一万余人,与原来的步军旅一起整编形成了四个步军旅,每个步军旅三千五百人,还有一千五百专门的炮兵部队,由张隽担任炮兵旅指挥使,这样的话就还剩下近万人。

这万人尼堪也没有全部遣散,而是真正让他们成了工兵。

眼下这些工兵暂时由工部指挥,他们今年唯一的任务就是完善北京城的排水、排污、疏浚被污染的护城河的任务。

当然了,将内外城所有的路面全部硬化也是任务之一,若是放在以前这基本上不大可能,不过在掌握了水泥烧制之术的大夏国来说,一切就简单了。

给沈默分派完工部的事后,孙传宇出列说道:“陛下,先后几次大战,俘获将官无算,其中更有不少要人,您看……”

此事尼堪早有腹稿,他当即说道:“此事易耳”

“愿意投降我军的一律送到金州军政学校学习半年,不愿意的,比如永王、定王、德王、衡王、巩永固、倪元璐等人一律送走”

“像郑森等人,人家郑芝龙如此有钱,自然让彼等拿钱来赎,不过,将官可以赎走,普通兵卒还是尽量劝彼等留下来,不愿意的也同样拿钱来赎”

孙传宇说道:“这次俘虏里面有水师将领、参将余宽,听说此人也是郑芝龙手下的水师悍将,此人倒是愿意投降”

“哈哈哈”,尼堪不禁大笑,他说道:“你觉得可能吗?来我这里,是银钱比在郑芝龙麾下多,还是比在他那里更快活一些,都不是,此人明显是受了郑芝龙的指示,主动被俘诈降的,目的便是弄清我大夏国瀚海军水师的虚实!”

孙传宇心理一凛,“陛下亲自掌管着灰衣卫,多半手里头有了切实的证据,否则不会这么说”

赶紧说道:“那就按照被俘军将来处置,让彼等拿钱来赎”

尼堪继续说道:“郑森手底下的二青头在我瀚海军水师里没甚用处,还给彼等十艘,等赎金一到,立即让彼等连带永王等全部送走,剩下的船只就不用想了,其虽然远洋航行不行,不过贴着海岸线还是行的,就划给商部作为商船吧”

说到这里,他看向孙佳绩,“佳绩,如今佛林港的第四舰队眼看就要试航了,你这里可准备好了”

孙佳绩回道:“回禀陛下,原本确实是为了水手缺乏而挠头来着,如今俘获了郑森的船队,以及登州水师副将黄蜚投靠我军后,这一切就不是问题了,别的不说,就这两部的水手,再组建两支舰队都不成问题”

尼堪点点头,“水师紧缺,如是符合条件的就一并都收了吧,为着今后的打算,就算高配一些也值当,不过眼下你这里就有三支舰队了,具体如何分配,你可想好了?”

孙佳绩说道:“微臣是这么想的,有了旅顺港、胶州港这两处优质港口,再将水师衙门,不不不,按照陛下的要求,今后要称为海军衙门呢,再将海军衙门设在济州岛就有些不妥了,故此,微臣建议,并提请枢密院、陛下一并议定”

“海军衙门设在旅顺港,第一舰队也设置在那里,由微臣兼任指挥使”

“第二舰队依旧设置在济州岛,由苏纳担任指挥使”

“第三舰队设置在胶州港,不不不,应该是第四舰队,由杨承恩担任指挥使”

尼堪看向孙传宇,只见孙传宇想了想,开口说道:“微臣没有异议,只是,既然第一舰队设在旅顺港,那么金州海军学校校长一职就由孙佳绩将军来兼任好了”

尼堪点点头,又说道:“说起学校,雅丹,山西、河北、山东三省成为大夏国的领土后,每一省的县城的县学改成小学堂,府城的府学改成中学堂,省城则设置师范、技工高等学校,关内省份不比关外,要想将适龄孩童全部纳入学堂,非得从县城开始办学不可,饶是如此,也不能全部覆盖到”

“也罢,先从县里开始吧,等今后丁口多了,咱的实力也增强了,再考虑下乡的事,不过县学的规模要适当扩大一些”

“另”,他看向孙传宇,因为军事院校是由枢密院负责的,“在保定府设置一所步军学校,规制比赤塔的大一些,眼下先在三省适龄孩童里选拔,今后就从中学堂毕业的孩童里选拔”

“至于其它一些降官”

“洪承畴放到枢密院,暂任同知,辅助枢密使处理枢密院诸事宜”

说到这里,有必要将大夏国枢密院下设的机构分说一下了,枢密院设置枢密使一,副使一,同知一,佥事二,下设军团司、镇守司、民兵司、海军司、学院司等机构,分别处理野战兵团、地方镇守部队、民兵、水师、军事学校等庶务,目前副使暂缺,尼堪将洪承畴一下放到同知的位置上,实际上就是仅次于孙传宇的存在,这在降官里还是罕见的。

当然了,这里你会说像马鸣佩、王文奎、姚恭不都是担任了地方大员吗?

但地方大员与中央枢密机构完全不同,地方上,照章办事就行了,但在枢密院,却能掌握大夏国赖以成名的军事秘密,一下将一个降官提拔到如此高的位置,这合适吗?

看着孙传宇、孙秀节都是疑惑的目光,尼堪也不想过多解释,“就这样定了”

“秋季学习结束之后,将原户科给事中王章放到户部担任郎中”

“原兵部主事金铉放到枢密院担任佥事”

“原吏部郎中许直放到吏部担任右侍郎”

“原刑部右侍郎孟兆祥进入刑部担任左侍郎,其子孟章明放到安西陈汤州担任知州”

“原兵部武库司主事成德放到工部担任郎中,呵呵,他还有一个妹妹,叫成月华,听说以前还代替亲戚考过举人,芳儿,就将此人放在你下面,协助你办理女校诸事宜,职位嘛,新设女子教育清吏司,成月华就是郎中”

众人听了心里都是一凛,都想着,“皇上将这些准备死节的前明官员在完成军政学校的培训后纷纷放入各部衙门,现有的职位几乎都比以前都高了一级,结合陛下前不久所说的‘德才兼备’,看来今后对儒者之气节也是分外看重的呀”

“另”,尼堪看着孙德芳说道,“在京城新设一座女子军事学校”

又对雅丹说道:“如今我大夏国只在海参崴开办了一所大学,如今关内丁口众多,肯定不敷用,这样,将国子监改成京师大学堂”

众人一听,那些来自林中之人倒没什么,不过像韩承影这些人却是大吃一惊,不过令他们更吃惊的还在后面。

只见孙秀节说道:“启禀陛下,眼下有一宗麻烦事,尚需陛下亲自定夺”

“何事?”

“陛下,那兖州之处,有孔子后裔六十四代衍圣公孔衍植一名,得知皇帝天威驾临北京后,便欲北上面圣,山东布政使马鸣佩派快马来京奏报此事,您看……”

尼堪说道:“你的意思呢?”

孙秀节振振衣袖,施了一礼,“陛下,我等都是孔门子弟,这自不待说,不过这衍圣公一族盘踞在兖州一带,听说那里的土地以前基本上被彼等与前明鲁王一系全部霸占,这还不算,不但兖州是如此,其临近的济南府、青州府、东昌府的土地也有不少被这两家霸占,而学生却得知,这衍圣公一族在国家大事、地方政事上几乎没有什么功绩,就连在弘扬孔门学说上也建树不多”

“故此,微臣建议,衍圣公还可保留,不过这田地肯定是不能给彼等这许多了”

“万万不可!”,刑部尚书韩承影赶紧说道,“陛下,那衍圣公一族与士林的声望息息相关,若是恶了彼等,恐怕这天下士林的悠悠之口……”

“不妨”,尼堪却摆摆手,“我等尊师重教,崇尚名教,尊崇的是孔老夫子本人及其煌煌大言,而不是其门生后人,假如其后裔乃是一个沽名钓誉或者龌龊卑劣之辈,我等难道还要依旧将彼等高高供着?”

“衍圣公一族,在田亩上可适当放宽一些,不过最多按照族里丁口,以寻常百姓两倍来授田罢了,多余的一体收回!”

“同时”,尼堪此时的声音也有些紧张,他知晓他这一举动可能会对大夏国、对后世带来偌大的冲击,不过不试试如何知晓效果。

“朕倒是对亚圣有些言论颇为赞同,特别是他那‘民为重,君为轻’之言,大夏国以民为本,正是彰显亚圣言论的时候”

其实,就是因为孟子这句话,让他得不到历代君王的重视,到了明代,甚至在版书里将这句话去掉了。

“听说邹县的亚圣后裔还在,朕已经下旨让这一代的孟子主奉祀事孟贞仁进京,眼下他就在大殿之外候着,宣!”

不多时,只见一位约莫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走进来,其人长相普通,却是峨冠博带,气度不凡,一见这是亚圣后人,诸人只得纷纷见礼。

“孟贞仁”

“臣在”

“很好,如今朕封你为第一代兴圣公,原本在你孟门下面的田地依旧作为兴圣公的禄田,望你不忘祖宗遗训,大力弘扬孟子学说”

实际上,在孟贞仁名下的田地并不多,只是衍圣公名下的一个零头而已,尼堪乐得做个顺手人情,不过利用孟子来打压孔子后裔,其效果如何,还得观察观察,至少在天下人来看,自己虽然收回了衍圣公一族的田地,不过大大方方提高了以前各代君王不敢提的孟子后人的地位,大致可以堵住彼等悠悠之口。

可不,人家孟子可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始作俑者,老子这样干了,你等所谓悠悠之口还有何要说的?

至于剩下的,就要用实力来说话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