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二十一章 狂飙(4)插曲

1625冰封帝国 第二十一章 狂飙(4)插曲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9:09 来源:笔趣阁

宁武关拿下了,比历史上轻松的多,在辛思忠的“筹划”下,随着那一声震天动地的轰响,加上所有步军的突然发力,特别是杨廷玉亲自带着的一千精锐最后的一击,周遇吉还没有来得及退回内城便战死在南城门附近。

宁武关拿下了,比历史上简单得多,周遇吉战死后,副将姜瓖立即投降了。

不过这样也好,由于周遇吉并没有像历史上那样给大顺军造成巨大的损伤,李自成事后并没有屠城,还对周遇吉进行了厚葬,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而李自成进城后并没有看到杨廷玉。

在宁武关的北关附近,已经补充了骑兵的杨廷玉、岳镇邦两支大军在禀明辛思忠后北上了。

“制将军,大同总兵打小与末将熟识,趁着其它各营没有反应过来,由我两部立即北上,劝降王朴,届时制将军便立下大功,李过他们再也不会对将军不敬了”

按说像这样的大事,辛思忠应该禀明李自成后再决定,不过对于立下这“惊天之功”的贪恋最终还是在他脑海里占了上风。

又过了十日,岳镇邦带着王朴以及宣府总兵王承胤来了。

他这一路,不仅劝降了王朴,还顺带去了宣府一趟,让宣府总兵王承胤也亲自来到宁武关投降。

而那大同总兵王朴的麾下还有三千骑兵,王承胤的手底下也有五千马步军,虽然远不如王朴的精锐,不过对于拿下北京终究是大有裨益。

辛思忠立下这惊天之功后已经再也不敢出头了,否则就会欺到刘宗敏、田见秀头上了,那是整个闯营都不可容忍的。

李过等人都是无话可说,就连李岩看向他们时,那眼神也是十分热切,当然了,那里面还有其它的意思,这就不足为外人道了。

为了嘉奖辛思忠,李自成将王朴的三千骑兵划到了他右营下面,不过却让王朴继续带着步军,加上大顺军大将张天琳三千人马一起镇守大同,这样一来,右营摇身一变成了与李双喜的亲兵营一样的大营。

不过自那以后,李自成便让辛思忠带着整个右营殿后,顺带打理辎重,这种情形一直维持到抵达北京附近。

拿下大同、宣府后,大顺军杀向北京的通道就完全打开了,此时,刘芳亮、刘西尧带着大军从怀庆、彰德两府出发后,已经杀到保定府!

而赵应元的部队也进入了山东!

得知刘芳亮、赵应元两路都很顺利后,李自成便中权亲军分成两拨,一拨亲自统领,带着亲兵营、前营、左营、中营沿着大同、万全都司,计划通过宣府、怀来卫越过边墙进入京畿。

而立下惊天大功的辛思忠右营则与党守素的后营一起沿着浮沱河向东北挺进,彼等将越过平型关、紫荆关直抵京城西部。

大顺军拿下大同、宣府之后,留在山西、宣府当地的大顺军立即展开了追赃助饷的活动,不过两地最值得盘剥、王府设在大同的代王朱传齐却如同兰州肃王一样提前跑到了关外大夏国,不过还是给大顺军留下了大量的金银财宝和粮食。

到了此时,李自成也对这关外突然兴起的甚“大夏国”来了兴趣,在他的情报系统里,这关外之地不是蒙古鞑子便是建奴,如何又来了一个大夏国?

听说王朴还将亲妹妹嫁给了关外的人,李自成的疑心更重了,便盘问了王朴,王朴自知躲不过这一劫,便跪下哭道:“启禀皇上,那大夏国兴起于蒙古之北,先后灭了蒙古诸部,最近又灭了建奴,实力之强远胜于以前的瓦剌,贼酋的亲戚看上了我家小妹,说不送给他便要尽起大军入寇”

“末将麾下只有五千人马,如何是彼等的对手,为了大明的安危,何惜一个女子?只得亲自将妹子嫁到草原上”

李自成冷冷地盯着他瞧了半天,最后才说道:“罢了,这么说,这大夏国轻易沾惹不得?彼等手底下有多少人马?”

王朴答道:“具体不知,但是按照以前的蒙古诸部来看,最少得有二十万精骑,不过彼等最近虽消灭了建奴,想必也是死伤惨重,一时半会儿不会对关内有什么想法,最少要一两年、彻底消化了辽东地盘后才有可能将目光投到南边”

那牛金星冷哼一声,“大胆!那大夏国如此强势,大同离彼等也只有咫尺之遥,你为何不直接降了彼等,而是巴巴地投靠我大顺?”

王朴一脸肃然,摇摇头,“自古胡汉不两立,我王家终究是汉家男儿”

听到这里,李自成微笑着将他扶了起来,“好了,朕已明白了,不过原本并不知晓还有这么一出,如今看来这大夏国不可小觑,我等进攻北京的步伐可得加快了,千万别被那大夏国占了便宜”

……

就在李自成带着大军还在大同盘桓时,密云北边不远处的慕田峪关也迎来了一个颇不寻常的黄昏。

慕田峪关,原本是密云附近的一个小关,不过考虑到此关离京城最近,在戚继光镇守蓟州一带时,重新对其进行了修葺,让其形成了一个能容纳三百兵丁的大关。

时至明末,边关废弛,慕田峪也不例外,原本三百人的边关重地,实际上只有不到一百人,这一百人还多以老弱为主,镇守把总也是戚继光从浙江带来的东阳兵第三代,三十大几了,在这边关重地已经守了十几年,若不是他经常去密云讨要粮饷,恐怕朝廷、密云总兵早已忘记了自己的国度还有这样一个重要关口。

幸好,这里自女真人崛起,蒙古人衰败之后一直相安无事,大夏国崛起之后更是平淡如水。

这一日,又是把总熊文去密云讨要粮饷的日子,熊文点了十几个身形还过得去的“青壮”,备了十几辆独轮车,准备第二日离开边关去密云。

黄昏时分,南面突然来了一群人,看模样是密云总兵府的兵丁,为首的那人正是密云总兵唐通手底下的旗鼓张云,一个二十多岁的军将世家子弟,正带着十几骑站在关外。

“难道是唐总镇终于想起了他的身边还有一个慕田峪关?让他的旗鼓前来巡视了?”

把总再看时,只见张云的身后还有一些夫子,那些夫子的身边还有一些独轮车,独轮车上各有一两个草袋子,草袋子里鼓鼓囊囊的,也不知是什么东西。

“熊文,打开关门!如今局势紧迫,总镇大人让本将四处巡视,并给你等带来一些给养”

熊文大喜,真是瞌睡来了有人送枕头,自己还准备明日一早去密云讨要呢,以前这张云也打理过粮饷,可是难缠得很,没想到今儿个主动将粮饷送来了。

张云见熊文还愣着,不禁骂道:“还愣着作甚,难道还要老子给你等扛上去?!”

熊文一拍自己的大脑袋,骂自己道:“旗鼓,是小的迷瞪了,事情太突然了,在下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赎罪、赎罪,我等这就下来搬运”

等熊文带着关城所有的人来到下面,并将所有的物资搬运完毕,将关门关闭,正要给张云他们准备饭食时,张云突然大手一挥,将熊文他们全部围了起来。

“旗鼓,您这是作甚?”

熊文还以为张云是来找麻烦的,急的大叫道。

张云却淡淡一笑,“熊文,你虚报兵卒数目、克扣军粮的事已经被总镇发现了,本将今日来便是问话的”

熊文正欲反抗,不过一来他们刚搬完物资,一个个累得气喘吁吁,二来此时他已经瞧见了,跟在张云后面的哪是什么“夫子”,一个个都除掉了外面的破烂衣衫,露出了里面的锦衣。

“锦衣卫?”

熊文一下有些天旋地转,脑子里还想着:“不过是吃空饷,边关处处如此,怎地拿我开刀?”

可是眼下张云有十几骑,加上那十几名锦衣卫,任何一方自己都惹不起,只得跪下喊道:“大人,冤枉啊”

“全部拿下,冤不冤枉,等本官审问过后自有分晓”

只见那穿锦衣的一人说道,见他如此说,熊文如同抓到了稻草,他一下跪倒在地,“大人,在哪里审问?”

这里面就有讲究了,若是将彼等为首的几个军将拿了,带到京城审问,一旦进了锦衣卫的大狱,不死也要脱一层皮,故此熊文有此一问。

“自然是就在这里,去京城,你等配吗?”

熊文大喜,赶紧答道:“不配,不配,自然不配”

既然在关城审问,那就大有周旋的余地了,熊文使了一个眼色,所有人都放下了兵刃,都跪倒在地任凭锦衣卫捆人。

拿住熊文等人后,锦衣卫却并没有当即审问。

第二日,当熊文在忐忑中睁开眼睛时,发现关城里已经来了许多人,都是些不认识的人,不过那穿着打扮倒也熟悉。

瀚海军!

熊文一下明白了。

什么密云总镇,那张云敢情早就暗地里投靠了瀚海军!

投靠瀚海军却也是像熊文这样苦兮兮的边关小将所愿意的,他挣扎着爬到一个看起来好像瀚海军军官的人。

“将军,我愿降,我愿降”

那人笑了一下,“也好,本将正需要人手”

当日,瀚海军占领慕田峪关城后,立即对关城进行了改造——在通向北边的那一侧开一个关门(以前并没有),目的不言而喻。

与此同时,同样的事情也在几百里之外、蓟州镇所辖的喜峰口、潘家口上演,不过方式有所不同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