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四十七章 玄武青龙决之十:大对决(2)

开原城。

就在前几日,留守开原城的汉军镶红旗梅勒额真金俊接到皇太极的密令——除去城池东北边扼控大清河(叶赫河的下游)的镇北关以外,开原城周围的十个小堡、关隘的军力全部撤到开原城等候下一步命令。

在开原城周围,最大的一个城堡,便是扼控北上梨树城要道的清阳堡了。

清阳堡,原本是大明在辽东最北面的堡垒,又称清阳所,乃是一个千户所,以前的明军为了防备蒙古人,在清阳堡可是设置了实打实的一千马步军,这里的守御千户还多半挂着辽东都指挥使司都司一职,开原兵备道的衙门也设在这里。

如今这里也有汉军旗三个牛录的兵马在此镇守,其守将却是上次在辽阳大言不惭被代善一封书信发配到这里的夏承德之子夏舒,他手底下的这三个牛录正是夏承德所获爵位名下的一千汉人青壮。

其实按照皇太极的心思,像夏舒这样不安分的人,应该打发到一个不紧要的地方去才是正经,不过如今清阳堡北边有孟乔芳五千精锐镇守的梨树城,东北边有恩格图五千蒙古骑兵,西北边是科尔沁的部落,他区区一个正红旗的三个牛录着实翻不起大浪。

何况,自从他亲自带着大军北上之后,根本就是打着只许胜不许败的主意去的。

于是,一个潜在的不安定分子就这样调到了清阳堡。

当然了,这也是在向汉军正红旗两个固山额真之一的夏承德示好,否则一味猜忌的话,你让境内众多的汉军怎么想?

清阳堡接到命令后立即行动了,在当天晚上便抵达了开原。

此时,开原城已经关门了,金俊得知夏舒竟然在一日之内就赶到了开原,这心里又是高兴,又狂骂不止,“虽然皇上说要在三日之内赶到,不过你小子一日功夫便赶到了,你不是故意邀功便是别有用心!”

不过人家早早地赶到开原城协助自己守城,人家父亲还是兵部右侍郎,这面子上总要给几分——虽然在皇太极眼里,金砺比夏承德重要多了,而金砺没有儿子,今后这爵位、职位最终要他这位弟弟来承袭。

金俊赶到北城门,下面正整整齐齐排着夏舒的一千正红旗步军,而大队的前面也有几骑,当中的那位不是夏舒是谁?

此时,八面城战事的消息并没有传到开原城,不过济尔哈朗七千骑在大黑山东麓几乎全军覆没的消息却传到了他这里——因为也有溃兵逃到了开原。

“难道是这厮听到大黑山战事的消息后畏惧了,接到命令便迫不及待地跑回像开原这样的大城?”

“多半如此”,金俊一声冷哼,不过他也挑不出半点毛病,这按照以前的规矩,还必须嘉奖才是。

“开门!”

随着金俊一声令下,北门打开了,夏舒带着一千正红旗汉军进来了。

看着夏舒那张略显得有些疲倦的脸,金俊略有些过意不去,心想:“没准人家就是因为前不久调动的因素而极力想表现以挽回皇上的信任呢,自己保不准错怪了他”

果然,夏舒见到金俊后赶紧下了马,行了军礼后又问道:“大人,今晚我部住在哪里?可有值守任务?”

这下金俊更是过意不去了,人家风尘仆仆从清阳堡赶过来,如此之晚还问着值守的事情,还真是让人感动啊。

“算了,你等进驻南大营,明日再说值守的事情,等会儿在我府里给你等接风洗尘!”

“不用了”,夏舒却是一脸肃然,“军情严峻,我等也就是赶了四十里路,些许疲累何足挂齿,今晚无论如何也要我部上墙值守”

金俊心里愈发感动起来,“都说夏承德的儿子是一个浪荡子弟,不过经此一变后他还真是懂事了,知晓给自己父亲分忧了,嗯,也罢,等此间事一了,我一定要上书郡王爷,像他这样忠于职守之人朝廷应该大力褒奖才是”

“也罢”,金俊说道,“开原城太大,自从郡王爷的大军北上之后,本将手下这三千人马几乎每晚都在城头值守,确实也疲累了,今晚你等就镇守南门,明晚等其它堡子的人到了再轮换下来,如何?”

“遵命!”

夏舒毫不犹疑地答应了。

其实,金俊也藏了一个心眼,他不让夏舒镇守北门、东门、西门,而是南门,就算这厮有什么不好的勾当,也影响不大。

因为开原城就建在大清河的北岸,其防御重点就是北、东、西三边,那里是靠近边墙的地方,而南面是腹地,又面临大河,一般情形下完全不需过多关注。

金俊见夏舒接受命令如此爽快,自己更加过意不去,他拍拍夏舒的肩膀,“今晚杀一头猪,犒劳你部”

“多谢大人!”

……

一夜无话,不过就在夏舒部酒足饭饱后在城头值守起来时,在开原城的东边,离城池约莫六十里的边墙附近,一支大军正藏在那里。

说起这开原附近的边墙,以前在李成梁时代就已经残破不堪了,不时有边墙之外的蒙古人、女真人翻越边墙进入关内劫掠的事发生,不过在那时摄于李成梁三千家丁的威力,彼等并不敢大规模地入关。

在老奴崛起,建州与大明战事频仍时,这边墙根本是四处透风了,等建州人完全占据了辽东,并与北边的科尔沁部落交好,这边墙的用处就更不大了,彼等肯定不会耗费人力财力去修葺,真正的修葺还得等到康熙年间修建“柳条边”时。

边墙底下,一人身穿清兵服饰,正在向另外一人说着什么。

那人头戴大帽,身穿棉甲,赫然是如今大夏国瀚海军步军的装扮!

不多时,当那人转过脸来,在月色下,一个约莫三十多岁中年汉子的面目便显露出来。

吴应龙!

孙传宇大军那支唯一步军的统领。

……

不多久,吴应龙的大军全部越过了边墙,来到了关内,从这里,径直向西行走约莫六十里便是开原城!

六十里,想要一个晚上就奔袭到位,如今也只有长期进行体能训练的瀚海军能办到。

吴应龙的队伍里还有一百骑兵,他们都是清兵打扮,他们今晚的任务也很重要——肃清前面这六十里路上开原城清兵的侦骑。

一开始,吴应龙还在忐忑着,生怕在半路上碰到清兵的大队人马,不过走到一半时他便放下心来,前面的侦骑不时传来情报。

“将军,敌人侦骑大多在开原城北面游弋,东面的侦骑很少,寥寥数骑都被我等击杀了,可放心前往”

寅时末刻开始的时分(凌晨四点左右),开原城灰蒙蒙的身影已经出现在众人面前了,不过他们想要进抵南城门,尚有一道关口——大清河。

不过,兴许是敌人没有想到瀚海军能从东边几乎没有道路的大山穿过来,南面又是通往铁岭卫城的官道,大清河上唯一的一座木桥此时并没有拆掉,吴应龙的三千人马有惊无险地越过了大清河。

时间来到寅卯之交时分(凌晨五点左右),东边的天空已经有些蒙蒙亮了,此时,开原城墙上的所有清兵几乎都在沉沉睡着,在城头值守的人也抱着长枪、短刀靠着女墙打着盹。

当然了,除了镇守南门的夏舒部。

夏舒,本来不是大夏国名单上的人物,不过当他的父亲被取消了兵权,调到了沈阳担任兵部右侍郎,而自己也被调到偏远的青阳堡镇守时,灰衣卫在第一时间便找上了他,一开始,夏舒打死也不同意投降大夏国。

也是,他若是降了,他的父亲怎么办?

不过随着孟乔芳以及岳讬麾下众多汉军、满洲军将看向他时露出的那种不屑与嘲讽让他这位原本是汉军正红旗固山额真长子,在辽阳过着舒舒服服小日子的公子爷一下从云端跌落。

最后他答应了灰衣卫,至于自己的父亲,他在内心里还巴不得他早早死了,因为这厮与夏承德的一个小妾一向眉来眼去,若是夏承德一死,他的那些小妾不都是自己的了吗?

什么?伦理道德?自从加入八旗之后这些东西还有吗?按照满洲八旗的风俗,父亲的小妾里,凡是没有生下儿女的,在父亲死后再嫁给儿子们也很普遍。

于是,在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吴应龙的三千瀚海军大大方方从南门进了城池,并利用城里金俊兵马熟睡困顿之际一举拿下了开原城!

开原城一下,皇太极大军向南撤退的难道便被封死了,到时候,彼等若是败退了,就只有继续向西行走,沿着大清河南下到铁岭了,何况,由于事出突然,包括金俊在内的三千汉军八旗兵没怎么抵抗便束手就擒,整座城池没有一个漏网之鱼,就算皇太极带着大军南下,还不知晓开原城已经失守!

拿下开原城后,吴应龙将金俊军队里的“旗丁”全部斩杀,只留下阿哈、披甲人两类——按照八旗规制,一旗之中的丁壮包括三类:旗丁、披甲人、阿哈,旗丁自然是主子,披甲人没有入旗,但还是有土地的,不过在没有自己的阿哈之前需要自己耕种,而阿哈则纯粹是农奴。

汉军旗不像满洲八旗,披甲人目前根本没有像历史上索伦人那样的犯官家属奴隶,只有分发的少量田地,需要自己耕种,不过若是他们获得了军功便能入旗籍,一旦入了旗籍便可以拥有阿哈奴才给自己耕种。

按照尼堪初步的想法,若是能顺利拿下辽东,所有的旗人都在他的“消灭”之列,而披甲人和阿哈则是他争取的对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