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三十二章 木.野狐.禅之十:李成梁后人

李思恭斜靠在梨树城南城墙上,对着一里之外的尼堪大营发呆。

此时已经是半夜时分,不过今日月色很好,尼堪大营的面目依稀瞧得见。他是当夜的守城千总,不过自从尼堪率领大军南下围住梨树城之后,根本没有攻城的打算,倒是让梨树城的五千镶红旗汉军松了一口气——千总以上的将领可是得知了猫耳山城堡的下场了。

堂堂一个多罗贝勒、一个多罗贝子被烧死在城堡里,想想都令人不寒而栗。

李思恭也是这么想的。

他是以前的辽东总兵李成梁的孙子,当然了,并不是嫡支,嫡支的在老奴攻入辽东时不是全家殉国,便是主动投靠了,大多默默无闻。

在辽东沦陷后,李思恭只是一个不到十岁的娃娃,正好在舅舅家躲过了一劫,他的一家倒是“满门忠烈”,全部力战殉国,像这样的家族,在努尔哈赤看来肯定是要全族杀绝的,最后看在李成梁的面子上李思恭侥幸躲过一劫。

皇太极上位后,大力笼络李成梁后人,便又将李思恭找了出来,此时的他已经是岳讬长子罗洛浑旗下的一个包衣奴才,在皇太极的介入下,岳讬让他抬了旗,成了镶红旗汉军旗的旗丁,仗着祖先的余威,这几年没有什么战功还成了镶红旗的千总。

这也算是在满清八旗序列里为数不多的几个例外,也饱含了努尔哈赤、皇太极两代人对李成梁复杂的感情和用意。

李思恭今年三十一岁,虽然满清军法森严,不过在晚上像他这样的千总也是不需要亲自值守的,在城门楼里歇息即可。

在以前,李思恭是作为李氏家族的读书人来培养的,他六岁便开始发蒙,一直读到十岁遭逢辽东兵变。

家破人亡后,李思恭先后做过旗人的小厮、农户,直到被皇太极启用。

作为李家后人,以前不用说是过着纸醉金迷、烈火烹油的富贵日子的,偌大的家族旦夕倾倒后,长达十年的小厮、农奴生涯倒是让李思恭尝遍了人生冷暖,体会到了冰火两重天。

像他这样的人正是大夏帝国按察司最为关注的人,而不是像安巴手里那里盒子上所列的那些八旗的大人物,那些人一个个都有了满清的爵位,手底下有大量的田亩和奴户,岂舍得轻易改弦易辙?

李思恭,正是按察司在辽东发展的“内线”之一,也是真正名单上的人,也就是安巴看过之后全凭记忆写下来的人物之一。

当然了,作为镶红旗的旗丁,还是千总,李思恭的麾下也是有半个牛录的“前程”,不过这一切在李思恭看来都是过眼云烟。

他自忖资质平庸,想要在满清的战功序列里分下一杯羹,那可是需要豁出命来才行,而这一点他认为自己完全做不到,何况,自己一家两百多口都死在建州人手里,让他这样读过书后来加入汉军旗的人根本没有奋力杀敌以“搏个功名”的心思。

目前这个职位,对他来说也就是“聊以糊口”罢了。

故此,当大夏国的按察司找上他时,他稍微考虑了一下便答应了。

其实这也是夏清两国的态势使然,若是大明找上他,他打死也不会干。

“你们先下去吧,我想一个人待一会”

李思恭站在城门楼上,屏退了左右的亲兵,亲兵们也没有说什么,自己这位主子到底是读书人出身,时常有“凭栏远眺、悲天悯人”的“臭毛病”。

等亲兵走远了,整座城门楼只剩下他一个人时,他先是向四周看了看,接着从身上掏出了一物,然后扔了下去。

城下,似乎也有一个人正伏在暗处,见到上面有东西扔下来,摸索一会儿拾到后便消失在黑夜里。

尼堪大营。

此时已经是拂晓时分,尼堪接到了按察司送过来的密信。

信上只有短短的一句话。

“地道,城东,三日”

尼堪见到后一双眉毛也拧了起来,此时,朱克图、查克丹两人尚没有离开自己的大帐。

当他将情况向众人一说,包括查克丹在内的人都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城东?”

查克丹首先说话了,城东正是自己的大营,难道敌人想要将地道挖到自己大营下面?还已经挖了三日?

尼堪将目光投向王文慧。

王文慧见状便施了一礼,“陛下,此人的身份我等周密调查过,有七成的把握是可信的,以职部陋见,像挖地道破敌这样的事情,敌人能想到,也会猜到我等也能想到,如今大汗的大纛在南大营,就算我等会想到,肯定也是在第一时间想到南大营,也会将注意力放在南大营”

“于是,东西两座大营便成了彼等真正的目标,这次南下,我等只有朱克图将军的一个军团,大汗的步军大营固然重要,不过若是消灭了东西两个骑兵大营的任何一个,在彼等看来,其胜算将会大大提高”

“梨树城的东边、西边都靠着河水,底下水位比南大营都高一些,一丈半都可见大量的积水,嗯,一丈半便是十三尺左右,敌人若是要挖掘地道,便只能在十三尺以上下功夫,如今天气虽然不如隆冬,不过地下一丈以下依旧冻得结实,打水井自然使得,不过想要开挖地道难度实在太大”

“这样看来,彼等就算要开挖也在地面以下不远的地方,若是讲究速度的话,三尺左右将最省时省力,职部亲自勘察过,那里的土壤最好挖”

“直接说出你的破解法子”

尼堪此时心里已经有了应对的法子,不过王文慧既然说的如此清楚,肯定也有自己的想法。

“陛下,以往破解地掘之术,无非是灌水、灌毒烟、反向挖掘,可惜东大营离梨树城有近八百米,宽度也在一里以上,无论哪个法子实在太费时费力,不过若是坐视敌人将地道挖到大营下面也不妥”

“故此”,王文慧顿了一下,其实他也有一些忐忑,以前他以不足十八岁的年纪便作为镇守内官在通州管理大运河上的漕船,还是因为他对于数目字非常敏感,无论是工部的船坊,还是户部的粮船,里面的人都糊弄不了他。

跟着尼堪之后,王文慧倒是将这个特长愈发发挥出来了,这也是他以文弱之身能凌驾于出自北山野人部落的噶里之上的原因。

“职部也是猜想,并没有十足的把握”

“若是只有三尺的话,其实中途是不用做大量的支撑的,只有挖到了查克丹将军大营的附近才会做一些支撑,如此的话,其必定承受不了大量的马匹”

“若是那样的话”,查克丹说话了,“岂非会损失一些马匹?”

“也只能这样了”,尼堪却是一锤定音,“只要能试出来敌人地道的方向和数量,牺牲一些马匹也值得,何况,还要赶在敌人骑兵大量出来之前将地道试出来,还必须抓紧时间!”

次日一早,满清这边居然停了下来,完全没有继续攻打尼堪大营的意思,尼堪见了却是有些不安,他们能这么干,肯定是得到了某个消息。

地道快要挖到查克丹大营面前了!

不过查克丹也出来了!

不光是查克丹,朱克图也出动了,两人都只留三千骑镇守大营,各自带着六千骑冲向梨树城!

与此同时,尼堪大营四周的青铜炮、短管炮都准备好了,一旦多尔衮、济尔哈朗的骑兵冲出来便展开轰击。

不过,让尼堪欣慰的是,或许是敌人也没料到这一日瀚海军能率先冲出大营,等查克丹的骑兵在折损几十骑试出了敌人的地道所在后便打道回府了。

敌人果然在查克丹的东大营附近挖掘了地道,也果不出王文慧所料,地道挖得很浅,一共挖了三条,分别通向查克丹大营的北、中、南三个方向!

在步军大营的中央,尼堪举着望远镜瞧过之后这内心不禁狂跳不止——那三条地道离查克丹的大营只有不到一百米了!还有一日便能抵达大营下面!

好险啊,他这才发现自己已经出了一身冷汗。

幸亏自己发现得早,否则敌人在天黑之后必定能讲地道挖到查克丹大营的下面,届时,其必定在加强支撑的前提下将整座大营下面挖空,再过几日其对面的岳讬大营里的骑兵突然发难,再拆掉支撑地道的木桩,在大营塌陷之下,惊慌失措的查克丹九千骑很难幸免!

但幸运之神终究是眷顾有准备的人的,若不是自己花费大力气在辽东建设密探网,怎能提前发现敌人的阴谋?

见自己的“地道密谋”破产后,皇太极立即下达了继续攻击的命令。

这一日,或许是受到了密谋被识破的刺激,不仅是步军,多尔衮、济尔哈朗的骑兵分出来一部分加入到进攻的行列,而在他们的身后,皇太极的两黄旗也出动了整整一万人马监视朱克图、查克丹大营的动静。

可惜他们最终失望而归,在加农炮、短管炮、迅雷铳、燧发枪、震天雷密不透风的打击下,他们除了留下一地的尸体之外没有任何收获。

皇太极大营。

爱新觉罗.皇太极,再一次罕见地晕倒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