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十六章 范家商队的秘密(三)傻鞑子的秘密

锦州城,位于小凌河东岸,原本的广宁左屯卫,周长约八里,其北面是广宁卫城,南面是宁远卫城,近处,东面是杏山堡,南面是塔山堡,实乃辽东的咽喉部位。

八里的城池,城内面积达百万平米,可驻军民五万,眼下满清为了稳固这个据点,在城里设置了大仓,仓里的粮食、军事物资是按照坚守一年来储存的,如此保守的安排,自然不是为了对付明军。

原本满清的假想敌是明军,故此,军力主要集中在西城,不过眼下却将北城的防御也加强了,自然是为了防御可能从北面南下的瀚海军。

虽然可能性不大,不过依照瀚海军那神出鬼没的实力,还是很有可能沿着大小凌河越过边墙的水关过来的。

满清拿下锦州后,除了安排多铎镇守此城,还将兵丁门的家属也迁了过来,小凌河以东的田地也全部分给了他的旗人,如今,满洲八旗的旗人肯定是不用自己耕种的了,全部是由劫掠过来的汉人或朝鲜农户以及一些个满人罪犯负责耕种着。

当然了,一万五千人的家属也不可能全部住在城里,一个牛录里面,尚有左右岱子(百夫长)、噶山(穆坤达,村长,哈拉达下一级)四人、管理后勤的书办(拔士库)四人,加上牛录额真,一共是十一人,一万五千人便是五十个牛录,一共有五千五百人的家属有资格住在城里。

每一户的家属按照四口计算,这便是两万多人,加上正兵一万五千人,正好接近五万。

有这么多家属,自然需要一些商铺买卖粮食、食盐、油盐酱醋等生活用品,这些商铺都设置在城池东南,这里除了商铺,也是大仓所在,城里大十字街的其它三面都被兵营包围着。

“傻鞑子”安巴旁若无人地走在大街上,没人理会他。

也是,安巴一幅宽面庞、小眼睛的长相,与蒙古人、女真人、朝鲜人大部分真正土著的长相完全一致。

加上他留着辫子,衣着普通、长相普通,当他走在大街上时几乎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何况,这是安巴第二次来到锦州城,来之前,锦州城的一些个布置都在脑子里记着呢。

城池西北角是多铎的王府所在,那里也是唯一一处有两层建筑物的地方,

“站在这街心,按照手指测距法,这座城池还是大约八里的规模,没有变动”

“附近两层阁楼上仍有士兵守卫,也就是说多铎的大本营依旧在那里,更进一步说,北面依旧有强大的兵力”

“我在西面城墙上见到了镶白旗的旗帜,这也就是说,西面也是防守重点,东面也是,只有南面是汉军旗的旗帜,刚才我又看到了汉军旗的祖可法从南面军营里出来,这就是说,祖可法负责南城,其它三城都是满洲镶白旗的防区”

这是安巴在心里默默念叨的话语,看到这里读者肯定知道了此人的身份。

没错,这世上能用眼睛、拇指、目标物连成一线的方法测定距离的,一定是大夏**校毕业的学生了。

安巴,没有更改名字,他就是原本的乌兰乌德索伦三部之一的纳哈塔部哈拉达阿林的幼子。

乌兰乌德索伦三部中,罗佳部就不用说了,如今独霸希洛克河中下游地区,其哈拉达罗锦的两个儿子,大儿子罗承志是帝国皇帝的妹夫,小儿子罗继志也封了爵位,贵为安西都护府下辖临潢府的骑兵旅指挥使兼知府,不可谓不位高权重。

而罗锦之弟罗秀则是帝国草原、林中笃信萨满教众人的“大国师”,尼堪并没有赐他封号,不过在一般人心中,罗秀实际上就是。

而图克塔纳部的哈拉达达哈苏将部落整体迁到了济州岛,如今他更是济州岛马场的管理者,他的儿子达春一直带着千骑驻守在芝罘岛,听说最近也升任了骑兵旅指挥使。

只有纳哈塔部一直默默无闻,故此,哈拉达阿林对他的幼子,自小便在乌兰乌德学堂读书的安巴异常重视。

最后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安巴竟然加入到了灰衣卫。

刚才安巴站在街心利用在学堂里学过的方法测定城池的方位、距离后,心里边笃定了,“这城池还是以前的模样,没有丝毫改变”

他向回走了几步,那里有一家商铺,那是多铎三福晋那拉氏的亲戚所开。

那间商铺原本是祖大寿长子祖泽润的,锦州整体投降后自然没有祖家什么事了,何况是一向跋扈的多铎?

安巴瞟了一下,柜台上有一个蓝色花瓶,花瓶里插着一根鸡毛掸子。

见到此物,安巴脸上略微紧张的神色便松了下来,他信步走到那里,大声用女真语说道:“买二斤烧酒!”

正在柜台的伙计却是一个多铎王府的汉人包衣,他见了安巴这模样,还以为他是一个城里士兵的家属了,或者本身就是城里轮休的士兵,这副宽脸面、小眼睛、身材强壮的模样如今在辽东的满人、蒙古人、朝鲜人中一抓一大把。

他能用这样的语气说话,肯定不是朝鲜人,那自然不是蒙古人就是满人了。

“好咧”

那伙计转身就准备从后面货架上取下一个装着二斤烧酒的陶罐,“扑”,正好与从后面出来的一人撞到了一起。

“哟”,那包衣奴才正欲发怒,不过一看眼前这人不禁咧着嘴笑了,“原来是二柜,小的得罪了”

“无妨”,那人约莫二十多岁,也是一幅汉人模样,不过长相也普通得很,他看了看站在柜台前面的安巴,略略点了点头,然后对小伙计说道:“国公爷府里要的茶叶我都包好了,你去后院取一下,这时候彼等应该会来人取了”

国公爷,自然是一直辅助多铎打理镶白旗的图尔格了,如今镶白旗的两个固山额真,就是满清开国五大臣之一的额亦都的两个儿子图尔格和伊尔登了,他们都在锦州。

不过在锦州,能称得上“国公爷”的只有一位,那就是后世被称为满清名将的图尔格。

那伙计一听赶紧去后院了。

那人拿出一瓶烧酒递给安巴,安巴接过酒瓶时明显感到酒瓶底下还有东西,他不敢耽搁,冲那人点了点头便拿着烧酒远去了。

回到客栈时,趁着上茅房的机会,他将酒瓶子底下那东西拿了出来。

那是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一行字。

那是用天干地支的顺序写就的一行数字,外行人来看肯定是摸不着头脑,不过安巴默默记了一遍后便将小纸条撕成更小的部分扔到了茅坑里,最后还用搅屎棍将所有的碎纸片搅到完全看不到才离去。

回到房间后,安巴从自己的包裹里拿出一套大夏国自己雕刻出版的《三国演义》,随便翻了几下,这心里便有数了。

“十王有异志”

十王,便是多铎了,多铎能有什么异志?安巴虽然系统接受过灰衣卫的训练,不过对于这样的“大事”依然是一头雾水。

想来想去,他也没个头绪,不过他们灰衣卫也不是什么都要弄明白的,只要将认为重要的消息传送出去就行了,何况,在沈阳,灰衣卫还有其他人在,几相印证之下才有结论。

至于刚才商铺那人,不用说就是上次皇太极大掠关内带回来的诸多“青壮”之一了,受过灰衣卫的培训,那察言观色是必须的功夫,加上还会一些书写,自然大受满清上层的欢迎,多半成了包衣奴才。

而之前与负责旅顺防务的宋国辅、石明雄接洽的那人还是内务府的包衣奴才,可想而知灰衣卫已经渗透到何等程度了。

这也是尼堪来到这个世界后除了军力、作坊超人一等外,另一个大大高出其它势力的地方,用“降维打击”来说也不为过。

次日,城门刚刚打开,范永和便带着大队继续向东进发了,虽然在锦州城卸下了粮食,不过依旧还有大量的其它物品需要运到沈阳,何况,大量的人参、皮毛也需要从沈阳运回来。

此时从锦州去沈阳,并非一条直路,而是先斜着向东北,最后从巨流河驿站(新民市)折向沈阳,路程长达四百里。

这么走,自然是因为眼下以满清的实力以及心思,根本没有放到水利建设上来,从锦州开始,大量的河流来到平原地带后,在辽河平原一带形成了大量的河汊、沼泽地、水洼子,想要顺顺当当沿着直线抵达沈阳抑或辽阳并不容易。

十日后,商队才抵达沈阳西郊。

这里,范永和需要盘桓至少半月才行,皮子、人参、东珠等物需要会见大量的满洲商人,而自己携带的布匹、茶叶等物也需要与城里的商人议定一个好价格。

时至今日,在上次柳川静云、王文慧之事发生后,虽然是“降维打击”,不过皇太极还是责成如今掌管细作的希福、鲍承先好好在沈阳等地搜索了一番,不过收效甚微,灰衣卫外围的线人倒是抓了不少,不过依着他们的水平,想要顺藤摸瓜抓到一个货真价实的灰衣卫还是很难的。

明国锦衣卫自然在辽东也有密探,当时没抓着灰衣卫,倒是将锦衣卫牵连出来不少,也算是无心插柳了。

不过自那以后,皇太极便下了严令,沈阳城里,不许汉人商家进来,最后城池的西门附近特许商家往来,几年下来,那里竟成了不亚于城里的繁盛之地。

紧挨着城门的地方,已经形成了一条宽约三丈,长约半里的街市,街道两侧,买卖关内货物、关外特产的商铺鳞次栉比,而范家在里面还是最大的。

范家商队抵达没有多久,内务府的人就首先上门了,商队里有十辆大车装载的全是绫罗绸缎,专供皇宫的。

作为采办伙计,安巴有幸参与了与内务府接洽诸般事宜,在这过程中,安巴又接到了一个小纸条。

“大酋沉疴难起”

这下安巴明白了,自从皇太极钟爱的妃子海兰珠病死后,他的身体便一日不如一日,最近更是时常晕厥。

如此来看,那多铎的“有异志”,便是夺嫡了。

可皇太极儿子也不少,肃亲王豪格更是春秋方盛,轮得到多铎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