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三十二章 白山黑水(四)通沟堡,鸭绿江断

离猫耳山约莫两百里地的鸭绿江下游北岸,有一地名曰通沟,名不见经传,不过在历史上却鼎鼎有名。

恒州或恒都,是他曾经的名字,高句丽、渤海、辽金元都曾经在此筑城。

据说此地一度还做过高句丽王朝的首都,还曾经是渤海国的西京鸭绿江府,后来迁至猫耳山,不过恒州城一直保留了下来。

如今,曾经的鸭绿江名城只剩下断垣残壁,不过满清收服此地后还是在断垣残壁的基础上修建了一座木寨,驻有两个牛录的军力。

这里,是另一条通往龙城道路的.asxs.,控制住了此地,上游的猫耳山便是瓮中之鳖。

还有,此地还是下游一百多里的镇江堡的重要支撑点,满清控制的镇江堡到猫耳山一带长达六百里,目前他们的水师在这一段江面畅通无阻,而通沟堡正好在中间位置,若是有一支奇兵突袭占了此地,六百里的鸭绿江将会断成两截!

六月初的某日傍晚,鸭绿江附近的气温罕见地升到了三十度左右,通沟堡的清国士兵有些焦躁不安。

天气热是一方面原因,上游的猫耳山被围则是另外一方面原因。

虎尔哈的部族原本在鸭绿江的对岸,明成祖年间被朝鲜人驱赶到对岸,当时鸭绿江两岸的女真人与朝鲜人是生死大敌,不过那时他们还是一盘散沙,不是拥有几百年传承的朝鲜人的对手。

但努尔哈赤崛起后一切都变了,女真人虽然还守着鸭绿江这条“国境线”,不过也时常过江去“打草谷”,弄得朝鲜的咸镜道、平安道两地怨声载道。

风水轮流转,何也?一个强大集体在背后的支撑在这里暴露无遗。

不过最近一两年,在皇太极的极力约束下,鸭绿江上的清军几乎没有过江劫掠的。

基于此,朝鲜那里,原本还是迫于努尔哈赤、皇太极的的威势,不得在鸭绿江南岸设置兵营的,丁口也后退三十里的,这一两年也渐渐恢复起来了。

在通沟堡的对面,原本是朝鲜咸镜道甲山都护府的哨所,最近一年突然修起了一座军营,还在江南岸修建了码头,布置了一些小型的板屋船。

对于这些,虎尔哈并不在意,以朝鲜人那孱弱的战力,肯定不会对通沟堡形成威胁,何况,如果皇上一旦解除了索伦人的威胁,那对岸朝鲜人储藏的物资船只不就是咱大清国的吗?

饶是如此,此时满清的军纪还是异常严格,无论白日夜晚,城堡的驻守一点也没放松。

虎尔哈的部族越过鸭绿江后便加入到佟佳部(通沟堡下游百里地有一条大江,此时叫佟佳江,后世叫浑江),故此他的姓氏也改成佟佳氏。

佟佳.虎尔哈,目前佟佳部少有的勇士,以巴图鲁的身份、梅勒额真的头衔管辖着通沟堡这六百鸭绿江勇士。

午后,正是一日最热的时候,连一向稳重的虎尔哈在屋子里也有些待不住了,他信步来到城堡靠着鸭绿江的那一面,准备享受一下鸭绿江江面吹来的凉风。

凡是在鸭绿江岸边建有据点的地方,一定是从西岸的长白山有河流流下的地方,这其中一个原因自然是交通往来的意思,另外修建城堡可利用长白山上的树木顺流而下也是一个原因。

通沟堡便建在两条河流之间,与猫耳山一样,三面环水、一面靠山。

虎尔哈来到木制的城墙上,见到自己的手下并没有因为天热、大汗淋漓而有所懈怠,这几日一直紧绷着的神色不禁略略松了下来,扶着寨墙上的木制栏杆眺望着对面。

可惜,此时的鸭绿江江面在炙热的烈日暴晒之下也是白花花的一片,并没有一丝的凉风,虎尔哈不禁有些失望,他干脆在城墙上巡视起来,此时,正是天气最热、令人昏昏欲睡之时,丝毫马虎不得。

“主子!”

虎尔哈也有些困倦了,他围着周长约莫一里的木寨转了一圈,正准备回屋睡上一觉,寨墙东边跑过来一个士兵。

虎尔哈跟着那人快步又来到靠近鸭绿江的那一面寨墙,这一看,不禁大怒!

只见对面有六艘板屋船突然开动了,还直接朝着通沟堡的方向!

按照以往的规矩,双方有时候也会互换有无,不过都是用小船,从来没有出动大船的时候,虎尔哈这边也有五六艘船只,隶属于猫耳山的博洛水师,不过是巡逻、遮护江面罢了,从来想到依靠它来攻城略地。

“呜……”

不用虎尔哈提醒,寨墙上的士兵已经吹响了牛角号。

这一段的江面约莫五十丈宽,在船桨的加持下,板屋船很快就来到了江心,此时通沟堡的清军船只还在码头边上靠着。

看着己方船只那手忙脚乱的模样,虎尔哈不禁有些生气,虽然这些水师船只都是多罗贝勒博洛的手下,不过如此不堪成何体统?!

等清军船只开动起来,那六艘板屋船已经抵近它们了!

此,站寨墙上面的虎尔哈才看清楚,那六艘板屋船的船头都摆着两门火炮,火炮不大,两三百斤的模样,可那毕竟是火炮啊!

镇江堡、通沟堡、猫耳山,是清军在鸭绿江西岸的三大堡垒,不过由于通沟堡夹在中间,清廷并没有特别重视,莫说火炮了,就是碗口铳也没有一杆。

“冲上去!夺炮!”

虎尔哈大急,不禁拼命向下喊道。

可惜已经晚了,六艘板屋船上面的火炮开始发射了!

清军船只还是如今这鸭绿江江面以及辽东海面常见的平底、平面沙船模样,大量的水手都堆在甲板面上。

一阵轰鸣声过后,虎尔哈见到己方的船只几乎有一半的水手都倒在甲板上。

“散弹?!”

虎尔哈大惊,此时,想要顺利发射散弹依旧是一个技术活,他不像实心弹,可以很好地控制炮弹与炮膛之间的距离,而散弹由于是大量小弹挤在一起,装填不好的话由于漏气严重,威力就会大打折扣,故此,在这个时代还很少有人采用。

中国大规模采用,那还要等到满清镇压太平天国时候曾国藩由于“长毛军”人数实在太多,才想出了大量使用散弹的法子。

闲话少说,正在城墙上的虎尔哈错愕之时,船头另一门火炮又发射了,又是一阵令人心悸的轰鸣声过后,满清留守小船几乎失去了战斗力。

“砰!”

那是板屋船装在己方沙船上的声音,此时,那些沙船刚刚驶离码头没多久,被划着船桨的板屋船推着推着再次靠向码头。

虎尔哈突然意识到了什么,“索伦蛮子!”

一个照面之下就将己方的“水师”全灭,如今这个世界上只有一支军队能够做到,那就是装备了大量散弹的瀚海军!

如今已经来不及思考到底是索伦人神不知鬼不觉地夺占了朝鲜人的营寨和船只,还是朝鲜人又和蛮贼勾结在一起了。

眼下要防备的是蛮贼上岸夺寨!

不过,等虎尔哈纠集了三百骑兵冲出大寨来到码头附近的开阔地面上时,敌人已经上岸了,只有几百步军!

不过,令虎尔哈心悸的是,那些索伦蛮子的身前已经一溜摆开了大量的比船头上更小一些的小炮!

“佛郎机!”

那样的小炮清军手里也有,不过虎尔哈的通沟堡却一门也欠奉。

事到如今,只有拼死上前了,骑兵的速度,拼着死伤一些兵马也要将索伦蛮子赶下鸭绿江!

码头上,一人正在神色严峻地指挥着,正是叶铎!

原来他这一路竟然是奔着通沟堡来的。

如今上岸的火枪兵已经有四百多人了,上岸时,每四人抬着一门两百斤重的可以快速更换子铳的佛郎机炮,一共四十门!

正面一字摆开了十八门,两侧各十一门,装填的全是散弹。

在火炮后面,大队的步军又分成了三排,一排士兵单膝跪着举着八斤重的隧发火铳,后面一排弯着腰也是端着八斤重的火枪,最后一排手里则是十斤重的火枪!

这也是在仓促遇敌的情形下瀚海军步军的标准作战模式,火炮发射一半,火枪三排一起发射,与剩下一半的火炮形成新的“三段击”,若是遇到大规模的骑兵自然无法自保。

不过叶铎却对此处的兵力清楚得很。

“砰!!”

三排的火枪发射了,像两百斤重的佛郎机炮发射散弹时有效射程只有三四十米,除了火药的原因,使用子铳装填的技术导致的漏气则是另外一个原因,故此,在仓促遇敌的情形下,一般来说射程更远的火枪首先发射。

虎尔哈在这一波的打击中侥幸逃过一劫,不过他也看到,就是这一阵火枪的攒射就使他的骑兵几乎丧失了三成的战斗力——有的是被火枪直接命中,但大多数是体积更大的战马被射中倒地后连累的。

“嘶嘶!”

现在赶得就是时间!虎尔哈不禁用马靴后面的倒刺猛戳了战马一下,双腿也夹得紧紧的,战马吃痛之下不禁大声嘶鸣了一下。

“轰!!!”

几十步的距离,几个呼吸就到了,不过此时也到了佛郎机炮的射程,一阵令人心惊胆战的轰鸣声过后,佛郎机炮终于轰响了!

很不幸,一向以“骁勇”自诩的虎尔哈此时并没有躲过一劫,细小的散弹上下左右各四十五度的喷射不仅击中了他的战马,还直接命中了他,如此近的距离,还是从火炮里喷射出来的,这动能就不是火枪能比的,就是你身上有两层铠甲也没用!

开阔地面上,依旧还有战马在奔驰,不过已经稀稀拉拉了。

“轰!!!”

与第一轮火炮的轰击几乎只相差几个呼吸,剩下的火炮全部轰响了。

这一轮过后,场中除了少量四散惊逃的马匹,已经没有骑在马上的人了。

不过从战马上掉落的少数骑兵此时竟然从身上抽出马刀扑了过来!

“螳臂当车!”

叶铎冷哼一身,他的右手向下一挥,三排火枪手此时已经是蓄势待发。

“砰!!!”

整个世界清静了,连在堡寨上看热闹的清兵也惊呆了。

与此同时,对面所有的板屋船也开动了,每一艘船只上还装载着十匹战马!

……

一个时辰过后,城堡上已经没有再愿意下来作战的清兵了,全部龟缩在城上守着。

而此时,叶铎手下已经有了三百匹战马!五百步军!

战马、火炮、火枪、步军。

通沟堡的陷落只是时间问题。

通沟堡,才是恩索、叶铎商议出来的重点,此堡一陷落,瀚海军就可以直扑龙城,或者顺流而下镇江堡,抑或像以前毛文龙做的那样从山上小道直扑抚顺!

白日里,大摇大摆在通沟堡战斗,自然也是好让通沟堡的敌军有充分的报警时间。

这里,只是一个大战役的序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