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二十八章 大夏驰道及新临潢府

1625冰封帝国 第二十八章 大夏驰道及新临潢府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9:09 来源:笔趣阁

大夏帝国的工部现在很忙,除了在新纳入管辖的国土上修建城池,如今又有了一项新的任务。

修建大夏驰道,所谓驰道,也就是能在道路上策马飞奔以及行驶帝国新出的四轮马车的道路。

这种道路在帝国境内已经修建好几处了,西边,从阳都到尼布楚、赤塔、乌兰乌德,东边,从阳都到到齐齐哈尔、哈尔滨、伯力。

南面,有两个方向,一个是从哈尔滨到长春,一个是从齐齐哈尔经白城、农安县到长春。

另外,阳都往西南,经内喀尔喀的牧场经上都到青城、九原、丰州。

驰道分包给各省、各州县,让他们利用冬歇时间修建。

大夏驰道标准宽度为二十米,双向,中间种植三排白桦树,每一侧道路宽十米,可并排跑两辆四轮马车还绰绰有余。

道路的路基用碎石加泥土夯实而成,两侧砌有排水沟,在低洼、河沟处大量使用了桥梁、水泥,由于帝国的领土大多深处内陆,干旱少雨,倒是对于路面浸泡、垮塌等无需多虑,每年使用碎石、泥土不断修葺便是了。

这种路面,在干旱的条件下可让马车装载最多的货物,而非像那种软质的草原,装载不多的货物车轮便会深陷地下。

这样的道路,在后世的中国,没有村村通之前,便是常用的道路,还能走汽车,若是在少雨干旱的地方将更加适用。

前面所说的几条道路,由于帝国自从瀚海国以来就在陆陆续续修建,原本只是简单地夯筑路面,两侧修排水沟,帝国在前年正式成立后,又加上了拓宽、栽树的任务,三年的功夫,像如今人口稠密的阳都-赤塔-乌兰乌德,阳都-上都-青城-九原-丰州,以及阳都-齐齐哈尔-哈尔滨-伯力-双城-海参崴已经完成了。

阳都-白城-农安-长春,哈尔滨-长春-吉林,尚没有最终完成。

乌兰乌德-恰克图-木伦-克孜勒-叶尼塞-阿钦正在进行中。

新纳入管辖范围的叶尼塞河以东、贝加尔湖以西,在没有封冻的时候,可利用安加拉河的河面进行运输,还可以通过俄罗斯人修建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图伦斯克-布拉茨克的道路进行交通,当然了,这条道路也要按照新的标准进行改建。

而阿钦到临潢府,这条长达四千里的道路却处于帝国层面优先统筹安排的序列。

从阿钦开始,以此划成了定远(新西伯利亚)、定方(鄂木斯克)、临潢府(车里雅宾斯克)三个府,都隶属于以定远为省城的安西省。

鉴于此地的重要性,政务院升任在山南省表现优异的前山西移民、李开富为布政使(只建国起,各省行政长官一律改称布政使,取消巡抚、高官等稍显杂乱的称呼),并兼任定远府知府,李开富的首要任务便是在工部交通水利司的指导下招募人员进行道路的建设。

其实李开富只需要先测定道路的长度,然后计算需要的土石方以及树苗,按照每百人一天的进度来统筹安排人力、饭食、住宿诸务即可。

测定后,他自己只需要负责面积最大的定远府(包含托木斯克、定远、陈汤、阿勒泰萨尔四个县)的建设,剩余的就责成其它两府的知府完成即可。

如今帝国官员奇缺,加上安西省又深处边境,四周都是异国,自从安西省成立后,尼堪还是将阿林阿调了过来,让他的西方军团变成安西军团。

目前他的安西军团下辖托木斯克旅,巴彦为指挥使、斛律金为副指挥使,驻地托木斯克。

定远步军旅,王承鸾为指挥使,两千人的火枪兵、五百炮兵驻扎定远,一千步军驻扎陈汤城(塞米伊)。

定方旅,阿林阿兼任,并兼任知府,定方城(鄂木斯克)也是安西军团总部所在。

临潢旅,罗继志为指挥使、萧承翰为副指挥室,罗继志兼任知府。

而郭天才九千骑兵分驻叶尼塞斯克、克拉斯诺亚尔斯克、阿钦、叶尼塞一带。

临潢府(车里雅宾斯克)。

萧承翰又回到了自己熟悉的地方,还是那座院落,不过已经物是人非,自己的部落大部分都迁到了定远附近,瀚海军大破阿明、达尔汗后,干脆将乌伊河以北所有的契丹联盟部落凑在一起,组成了新的部落,隶属于博格拉部,由政务院直接管辖。

这些部落加起来也不算少了,接近三千户,也有大约千余的农户,大多是汉人以及布哈拉农户混血的后代。

他呆坐在自己以前的书房,久久未出一声。

以前,作为哈萨克汗国小玉兹契丹联盟里的一支,他的称号是“比”,手下还有好几个乌柔的巴斯,可惜这些人包括他的亲弟弟在内都烟消云散。

幸好自己的妻儿还在,否则他还真不知如何向死去的爹娘交代。

他还是托音的女婿。

罗继志兼任临潢府的知府后,萧承翰兼任了临潢县的县令。

实际上偌大的临潢府,如今只有三个县,临潢县、库尔干县、乌伊县,大部分县域都是牧户为主的地方。

临潢府北面、西面是沙俄帝国,南面是哈萨克汗国,四战之地,以前的土城肯定不堪用,故此,在完成修建驰道以前,罗继志、萧承翰他们还有修建城池的的重任。

孙德馨,是孙秀节的儿子,也是瀚海大学毕业的专攻交通、桥梁、水利的毕业生,放到后世也就是泯然众人矣,不过在这一世,他不得不独当一面,幸好身边有工部出身工匠的老人在,如今他带着工部的十个人正在临潢府指导罗继志修建城池。

“笃笃笃”

萧承翰还在恍惚中,他书房的门突然敲响了。

他看了看墙上的挂钟,立时醒悟到已经到了与罗继志、孙道成一起讨论城池、驰道修建的事宜。

地点就选在他的书房——罗继志还是很近人情的,知晓萧承翰的伤心往事,将老城那座他以前的院落依旧让给了他,自己住进来以前的“鸿胪寺”,也就是那位伊斯米尔.雅安曾经住过的地方。

罗继志进来后看到了萧承翰脸上的泪痕,便打趣道:“大约还有一个时辰吃午饭,这一顿就有劳嫂子了”

萧承翰赶紧收拾心情,“那里那里,她是蒙古人,哪懂得烹饪之术,幸好我家以前的厨子还在,就让他准备吧”

三人又随便说了一会儿,萧承翰一直很小心,眼前这两人,一个是大汗妹夫的弟弟,一个是大汗叔叔、安国公的儿子,虽然年岁比自己小,可都能独当一面了,还掌管着帝国最偏远的地方,更是令人肃然起敬。

很快便进入到商议修建城池、驰道的环节。

孙德馨说道:“陛下、政务院并没有对我等修建何种制式的城池,以及何等规模下达旨意或命令,只让我等看着办,时间紧迫,我就不客气了,我的意思是”

此时罗继志已经在萧承翰的书桌上摊开了一张地图,那是他的临潢旅在最近几个月绘制的。

“城池依旧修建在几个大湖之间,萧副指挥使以前的部落在建造老城时已经将湖泊周围的沼泽地处理完毕了,并且老城靠着北面的潢水”

这里提一下,潢水,也就是后世的米阿斯河,萧承翰的部落既然称呼自己的城池为临潢府,那一处潢水是少不了的。

“新城就往南挪一下,靠近斯莫利诺湖,我的意见,此城处于四战之地,必须建造的非常合适才行”

(斯莫利诺湖,后世车里雅宾斯克南面的湖泊,取自突厥语,此处仍用这个名字)

罗继志笑道:“如何才算适当?”

孙德馨继续说道:“离国土核心最远,又处于四战之地,只有区区一个骑兵旅驻扎,就不能建造的太大,太大了防守不过来,太小了一旦遇敌,又守不住,故此,一个中等规模的城池是最合适的”

罗继志点点头,“有道理,不过自从我国在南西伯利亚一带大显神威后,似乎出现了连带的效应,四周一些个原本依附于西伯利亚汗国、喀山汗国的小部族,特别是操着突厥语、索伦语的部族纷纷向我等靠拢”

“这几个月,我与副指挥使都在安排此事,算起来也有一千多户了,如今都放在北边,本将也推演过,依着我等平价的铁器、布匹、粮食、食盐诸物,势必会吸引不少乌伊河以南的部族,特别是原本属于契丹联盟的部族前来投靠”

“这样一来,在未来的一年,恐怕又有一千多户前来投靠,我等一方面要做好接应,另外修建城池、驰道时也要考虑这个因素”

孙德馨点点头,“那就是说人手是足够的,如此,趁着天气尚好,立即开工,这中等规模嘛,我看就以方圆十里为佳,考虑到防御的因素,用两层的菱堡最好”

“不”,萧承翰此时说话了,“两位,你等初来乍到,恐怕不大晓得周边部族的情形,如今,周边大大小小有几十个部族,不是信仰那什么基督的,就是信仰真主的,其建筑物也是别具特色”

“大夏帝国以汉人、汉话立基,怎能少了独具汉人特色的建筑物?职部建议还是汉家制式,马面、城楼、女墙、飞檐,那才是汉家形制,若是此地大兴,嗯,不用想也是了,将来俄罗斯、哈萨克等必定大量前来贸易”

“如何彰显帝国的特色?最明显的莫过于城池了”

“好!”,罗继志出声赞道,“我也同意建造汉家城池,方圆十里的话,嗯,我算一下,十里就是五百万平方米,抛去街道、城墙、校场、天井等地,至少还有三百万的面积”

见到萧承翰一幅莫名其妙的表情,孙德馨便笑道:“这是在帝国至少上了两级学校之人才能通晓的算术,不妨,等闲暇时让继志教教你就是了”

“三百万平方米,按照一套一进的院落三百平方米计算,那那便是一万套,一套可住四户人家,这便是四万户,呀呀,是不是太大了”

孙德馨笑道:“自然没有一万套那么多,你想想啊,还得有多少二进、三进、甚至四进的院落?不可能全是一进的,充其量五千套罢了,五千套便是两万户,十万丁口,差不多了,此处深处帝国要冲,将来大量移民是少不了的”

“何况此地冬日并没有那么冷,我仔细勘察过,附近就有石灰石、黏土,就地烧制砖瓦也不成问题,此地靠近萨日德格山的地方还有不少金银铜铁矿物,这么重要的地方,肯定也是要采掘冶炼的,加上工坊及其匠户,恐怕也需要大量的住处,放心吧,不会空下来的,何况你还有三千骑兵”

“好”,罗继志一锤定音,“就这么定了,现在是五月份,争取在工部的匠人大量来到之前,我等将建造图纸拿出来,对了,你刚才说道与俄罗斯人、哈萨克人、甚至那克里米亚汗国的贸易,这城里是不是还要设立商铺”

“不”,孙德馨摇摇头,“那太危险了,城里的商铺必须安排帝国熟悉的商户入驻,大量的贸易肯定要安排在城外,在制作图纸时我肯定会考虑到这一点的,放心吧”

“咳咳”,萧承翰插道,“两位上官,职部倒是还有一个建议”

“哦?”

“这临潢府周围,几个大湖之间,在以前的时候就修建了好几处水渠,按照帝国这么便利的法子,再修建几处也使得,二位,老城附近大湖众多,又多是平地,地上掺杂着落叶、泥土、牲畜、禽鸟粪便的泥土厚达三尺以上,有些靠近丛林的地方竟有一丈厚”

“这些地方,除了灌溉,根本不需要如何照管,撒下种子就有可观的收获,职部还是建议帝国能大量移民,别的不说,这老城附近就可开辟良田几百万亩”

“这……”,罗继志挠挠头,“好是好,可惜帝国国土面积太过广袤,处处都需要移民,也不知晓轮不轮得到我等”

“无妨”,孙德馨说道,“先报上去再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