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二十章 天下大乱(下)江南乱

1625冰封帝国 第二十章 天下大乱(下)江南乱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9:09 来源:笔趣阁

张献忠自己也是这么想的。

原本在他的心目中,少年时去过一次四川成都经商的经历一直挥之不去,以他来看,成都已经是繁华胜景了,不过自从到过“江南”之后,一切都是浮云。

但与四川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不同,江南可是四战之地。

很快他就领略到朝廷誓死捍卫南京的决心了。

没多久,他苦心孤诣、寄予厚望的水师船队被驻守镇江的新任水师总兵郑鸿逵、郑彩叔侄击败,让他打着的从长江来回流窜的如意算盘落空。

断绝了窜回江北的念头后,一个更加严酷的现实正在等着他。

南京方面,牟文绶带着刘良佐、张天禄共五万大军从东边围了上来,西边,武昌的左良玉手底下十万大军正翘首以盼,盼着在他身上多捞一些功勋,就是在南面的大山上,福建总兵郑芝龙也抽调了两万人马从江西广信府过来了。

几路大军的总指挥正是“戴罪立功”的南京兵部尚书孙传庭。

池州城下,一场大战之后,张献忠胆寒了,牟文绶、刘良佐、张天禄没一个善茬,西边左良玉部金声桓、徐勇还在步步紧逼,最终,对大山的熟悉和依赖让他再一次闯进了池州南侧的大山。

一战战胜郑芝龙的部队后,南侧的通道完全打开了,于是,一场以徽州为中心的追击战又开始上演了。

一旦回到熟悉的大山,张献忠的胆气似乎有回来了,惯用的游击战术又开始不断上演,期间他多次上演诸如佯攻杭州,实攻宣城的把戏,到次年三月份的时候,在以徽州为中心,北抵长江,南到衢州,东近杭州,西达九江方圆约五万平方公里的地方到处可见他们的身影。

这中间的地方,虽然多是大山,不过已经承平太久了,又是徽商的老家,民间还是很富庶的,米粮、金钱都不缺,可比北边的英霍山区好太多,何况,只要打破在衢州、金华防御的方国安部,大部队还可以突入浙江。

大山的东侧,无论是南京,还是长江下游、钱塘江下游,都是南直隶的核心地带,还是税赋、粮食的主要来源。

更是诸多豪商巨贾盘踞的地方。

一时,江南大震,穷苦人家惴惴不安,那是担心自己的性命,太多的富裕人家却是急急如惊弓之鸟——在张贼那里,丫环耳朵上的首饰都是要扯下来的。

不过,现在似乎有一个出路。

徽州豪商汪然明前不久放出话来了,“海外有一处形胜之地,遍地是黄金,只要付得起船票,即可到江阴沈家码头报名”

对未来局势的担忧,以及对那甚“黄金之地”的向往,大批的人从水路、陆路去往江阴。

当然了,这样的消息,也是有一定身价的人才能得知,正式的说法是:“新一年度生丝、棉布价格磋商大会在江阴举行”。

徽州医生、药材商人江希舜也接到到了这个消息。

他是旌德人,在张献忠的大军没有抵达之前带着家小跑了出来。

一家十余口先通过山路抵达宁国,计划从宁国去宣城,在从宣城到芜湖搭乘船只。

江希舜五十多岁了,由于是远近闻名的儿科医生,一路上虽然道路曲折,山路凶险,各方面的人马看在自家儿女的面上都放了他一马,就这样几日后他一家有惊无险地来到宣城。

尚未抵近宣城,只见到处是慌慌张张、携老扶幼、拖儿带女逃难的人群,一打听,原来“张大王”正在攻打宣城,到处都是兵荒马乱的,江希舜无奈,只得跟着大批逃难的人群改走广德州,那里有一条路可直通南京。

像江希舜这样年纪的人,按说,早没了发财致富的雄心,何况他还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医生,经营药材只是顺手为之,说是商人,骨子里还是一个医生。

但江希舜还是带着家人上路了。

也幸亏他当机立断,在随后的几年里,“献贼”祸乱徽州一带,几乎将这一带原本虽处大山却繁华昌盛之地弄成了白地,后来还将大多数民户裹挟远去。

当然了,作为医生的他除了自家安危的考量,更重要的是他认识的汪然明给他带来一个消息。

北境的大夏国如今全境里竟然几乎根绝了天花!

作为一个远近闻名的儿科医生,江希舜最拿手的便是“人痘接种法”,虽然成功率也不太高,终究是一条医治的法子,这个法子,对比以前完全束手无策的状况已经是好了太多了。

作为一个医生,他倒没有嫉恨别人竟然发明新的医术,而是想千方百计弄明白、学到手,于是不顾家人的劝阻,执意带着他们离开家乡远走异域。

如果是别人通知他,兴许他还会犹豫,但若是汪然明那就另说。

如今的汪然明除了挂着南京户部“库大使”的虚衔,在他的运作下,与江南的东林党人往来密切,给他们提供大量的资金运作“大事”,作为出资人自然也不会置身事外,他汪家已经连续出了好几个举人,进士也出了两个。

一门两进士,若是放到以往,那可是妥妥的名门望族。

另外,汪家与江阴沈家世代联姻,到了南京,还能方便地坐上沈家的船只出海。

沈家,乃杭州巨贾,毛文龙是他们家的女婿,除此之外,经商的、做官的层出不穷,乃是苏淞一带最大的商家,也是长江下游最大的船商,其造船作坊以及长江上最大的码头便在江阴。

从南京坐船到江阴,然后去哪里汪然明没说,不过他拗不过江希舜,只说了一句话。

“嵊泗岛,金鸡山,老虎石”

从小到大没有出过宣城的江希舜如何知晓这是什么地方,不过无论他如何央求,汪然明就是不说。

“也罢,到了江阴就知道了”

一路上,像他们这样逃难的人逐渐多了起来,中间也夹在着一些不怀好意的人,有一次在晚上野外露宿的时候,江希舜正好听到了他们的说话。

“去海外挖金子去,听说三年就可以置换一套在南京城的三进宅院……”

接下来的话江希舜就没有听下去了,这些人,多半是落魄的、逃出来的军户,都藏着短刀,一个个都很剽悍,还是少惹为妙。

这在“海外”挖金子的事汪然明也提起过,不过估计他也知晓江希舜对这个不感兴趣,便没有细说,只是对他说了种痘的事情。

随着逐渐接近南京,路上准备去“海外”人越来越多,自然有大量的商户,这些人多半是为了避难,估计等江南平定了还会回来的,更多的是像江希舜遇到的那些准备去挖金子的人。

一路上,他还听到这样的言论,“头一年是白干,算是为汪家帮佣,说是为了支付船费,第二、三年才是给自己干的,其中的一年还得为回来的船费操心,真正为自己干的时间也就是一年”

“啊?这样?那我不干了”

“嘿嘿,你就别使气了,如今江南一带田地大多在官宦读书人手里,我等忙上一年上头,养活一家人都不行,哪里来的积存?这样的日子我可是过不下去了,何况,我可是听从海外回来的汪家伙计说了,就算是一年的所得,就能在南京城置办一套三进的院落”

“也罢,反正这样苦熬着也不知何时是一个头,反正我已经将家眷藏好了,等三年回来,就接他们去南京城居住”

江希舜听了之后不禁摇摇头,“有这么好挖的金子,人家大夏国自己不挖?巴巴地等你们去挖?”

不过又想到:“听说那大夏国国土广袤丁口却甚为稀少,估计就算是自己挖也力有未逮吧”

一路上,除了他们这样的“商户”以及怀揣着去海外挖金子发财的军户、农户、工户,随着逐渐接近南京,逐渐又多了一些人。

这些人多半是溃散的官军,人数虽不多,不过却蛮横得很。

很不幸,像江希舜这样一家十余口,没有家丁护卫的商家正是他们眼里的“肥羊”。

在溧水附近,一座小山附近,江希舜一家人被他们拦了下来。

拦着他们的是两个溃兵,虽说是溃兵,身上的服饰也很脏乱,不过却很齐整,都带着前檐卷起的灰色毡帽,棉甲、牛皮护腰,一人手里拿着一柄雁翎刀,一人则张弓搭箭。

“你,过来”

两个溃兵看上了江希舜的儿媳妇,还让她过去,再看时,只见那两个溃兵身边已经有了好几个包裹,包裹里还露出一些金银首饰,包裹上还隐隐有血迹。

江希舜一颗心怦怦直跳,他偷偷看了四周,不禁有些埋怨自己,刚才由于自己闹肚子,在一边的树林里耽搁了一会儿,等他再出来时,他跟着的那个大部队已经走远了,只剩下他这一家子了。

“就没有王法了吗?”

他唯一的儿子到底是年轻气盛,他拉住自己的婆娘不放,还恨恨地说道。

“王法?”

那个拿刀的溃兵是一个矮壮汉子,满脸横肉,他也向四周瞅了一下,此时正值傍晚,路上的行人或已经聚在一起准备过夜,有的已经提前去前面了,偌大地方竟只有他们一家人!

那汉子狞笑了一下,“如今朱家皇帝自己的江山都保不住了,何来的王法?麻利的,将你的婆娘让过来,保你全家的性命,若不然,明年今日便是你一家人的祭日!”

江希舜的徒弟,一个约莫二十岁的年轻汉子,手里正捏着一把切药的短刀,此时已经控制不住了,他猛地窜了出去,手里高举着药刀,对着的就是那矮壮汉子!

“咣当”,只听得一声刺耳的脆响,江希舜一看,只见自己徒弟的药刀不知飞到哪儿去了,而对面那人的雁翎刀闪电般闪过之后,自己的徒弟似乎站在原地没动了。

很快,跟了他八年的徒弟那脑袋从脖子上掉了下来,此时他的身躯依旧站着,大团的鲜血从没有脑袋的脖子上喷了出来,场景十分诡异。

“啊!”

江希舜媳妇儿吓得大叫。

那矮壮汉子不为所动,这时,江家药房的一名伙计准备偷偷溜走,却不想那名一直张弓搭箭盯着他们的弓手出手了,那伙计捂着脖子倒下了,又引起家人的一阵骚动。

江希舜长叹一声,他将手里的一个包裹递了上去,“这是一百两银子,我等最值钱的物件儿就是这个了,你都拿去吧,希望能放过我等”

那汉子一把抢过包裹,却一脚将江希舜踢到,紧接着又将雁翎刀架到他的脖子上,那汉子原本像放过他们一马的,不过连杀两人后这狠厉劲儿不禁上来了。

“一不做二不休”

那人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手上便欲使劲一划拉。

江希舜万念俱灰,心里还想着,“好好地留在徽州,就算伺候那献贼也好过全家横死在这里啊,都怪那汪然明……”

他闭上了眼睛,静等那一刻的到来。

“咻……”

一阵箭只呼啸在空中的声音传来了,江希舜还以为另外一名弓手正在对自己的家人下手呢,不过全半天没有动静,等他再次睁开眼睛时却看见那两个溃兵都歪倒在地上,胸口还插着一支箭。

一名浑身灰色衣服,长相普通,背着一个包裹,挎着一柄短刀,拿着一把短弩,似乎是一个老农的人正笑嘻嘻地看着他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