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十一章 美洲公司之四:俄勒冈新况

1625冰封帝国 第十一章 美洲公司之四:俄勒冈新况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9:09 来源:笔趣阁

“不如这样”

众人又七嘴八舌议了一阵子,最后还是许都一锤定音。

“我等不如分成四拨,我还是去菲沙河的上游,专门收集人参,这个活计不需要多少人手,用食盐、布匹与土人们交换罢了,让他们上山大肆挖掘,另外……”

“若是有合适的地方,也能让土人们种植此物……”

“土人们有多少?他们就这么听话?”,陈启新突然插道。

“咳咳”,许都略显尴尬,“土人们不多,多半以捕鱼、捕熊为生……”

“捕熊?”,陈启新突然意识到什么,“那肯定也是一个强悍的部落,你等还是要多小心一些”

他继续说道:“既然专务理事安排了,我这里还是去东边的大草原,说实话,上一个月我也只是去了一小部分地方,不过这些人多半是捕鱼和捕杀野牛的族群,那些野牛,少的几十头一起,多的有一百多头,非常凶恶,这些土人却敢以区区几人拿着长矛对付它们,哦,这些长矛的矛头大多绑着尖石头”

“彼等似乎很熟悉这些野牛的习性,只要唬住带头的几头公牛,剩下的便是驱赶牛群,一直等到不慎跌倒以及老弱病残落在后面的出现了再捕杀”

“靠近俄勒冈的这些土人还好,听说在靠近大草原的东端还有一个强大的部落,叫甚内兹佩尔,那是一个不屑驱赶直接捕杀公牛的部族,诸位,那些公牛我可是亲眼见过,只怕有两千多斤,身高体壮,更兼凶悍无比,连草原上另一种庞大的凶物灰熊也不敢随意挑战,可这些土人就是敢捕杀”

“你的意思是?”

一直没有说话的阮进此时似乎明白了什么,不禁插了一句。

“是的”,陈启新点点头,“这些部落虽然很荒蛮,器具也很简陋,不过还是很颇有战力的,加之人数众多,还是小心一些为佳”

其实他还有还有一句话没有说,他来到大草原后,就在靠近俄勒冈不远的地方便有大约上万的人挤在一个地方,那里附近并没有见到牛群,他一开始也有些奇怪,便询问跟着的“翻译”德克萨斯。

“你看到了吗?”

当时德克萨斯指着俄勒冈河(哥伦比亚河)一处瀑布说道,“每年到了这个时候,从大海洄游过来大量的大鱼,大鱼来到这些瀑布后都会跳着进入上游,此时便是人、熊、狼最兴奋的时候,这处瀑布最宽阔,还不高,每年有不计其数的大鱼从下面窜上来,这些东支奴干人站在瀑布上用叉子、渔网或叉或兜”

“大约一个月的时间便是冬季了,这些人就靠着这些鱼熬过整个冬季,这里便是最好的一处捕鱼的地方,故此人数最多,到了春夏季,没有鱼了,他们只能去野外捕熊、捕牛”

当时陈启新还见到有少量的土人佩戴者金属的短刀,便问德克萨斯。

“那是从肖肖尼人那里换来的,而肖肖尼人是大草原上有名的商人部落,他们的手里应该是从更南边的部落里换来的,而更南边的部落则是从西班牙人手里换来的,哦,这是安东尼奥说的”

不过越是艰险,陈启新就越感兴奋,“我就去俄勒冈河上游,寻找一处交通便利之地建设据点,主要收集土人们手里的牛皮、熊皮,那牛皮我瞧过了,都是上好的牛皮,无论是缝制衣物还是制作皮甲都是上上之选”

最后,众人达成了一致,许都去那处在当地土人嘴里叫鲁科科,后世叫乔治王子城的地方,以收购山里部落手里的人参为主,并尝试在当地种植此种作物,兼着收购一些名贵的木材、皮子、药材。

许都手下有三十多人,其中还有一些“东阳矿徒”,人人都有刀和弓箭,加上许都此人很是擅长交际,虽然去的地方很是偏远,不过应该问题不大,像那样的山上料想土人也不会很多。

而阮进则在昆岛(当地人语,后世夏洛特皇后群岛)靠近鸟粪较多的地方设置一处收集鸟粪、海兽皮子的据点,那里也是大夏帝国的船队返航必经之处,目前尚没有据点,除了收集鸟粪、皮子,还能成为船队补给的地点。

而孙临还是选中了西雅图,他决定向度瓦米徐部落的酋长西雅图购买一块地,用于作为船坊以及收集木材、药材的基地。

比较起来,俄勒冈河中上游的大草原地带地带还是最凶险的地方,那里的人以捕牛为生,人数众多,战力强悍,虽然能够收集皮子,不过眼下已经有肖肖尼人开始做这件事了,美洲公司现在加入,除了应付这些捕牛的部族,还得小心肖肖尼人。

陈启新出发了,他与孙秀茹坐上了一艘往返俄勒冈、瀛洲之间的以载人为主,顺带运送少量货物的改进后的石勒喀级船只。

陈启新这个团队是一个实打实的商业团队,除了孙传廊派出的十余人,尚有王大宇、梁嘉宾、田生兰、翟堂、黄云发家,也就是说除了已经在草原丝绸之路赚得盆满钵满的范永斗、靳良玉、王登库三大家,没有多少动力跑到万里之遥的什么美洲做生意,“八大皇商”中剩下的五家都来了。

每一家都派出了掌柜和伙计,加上少量的护卫,每一家也就是十余人,这些人刚刚经历了在海上长达一个月不见陆地的“折磨”,又领略了宛如仙境的瀛洲,还在恍惚中呢,便要进入到为东家“赚大钱”的活动中来。

由于这五家都错过了草原丝绸之路,便将宝压在了这“瀛洲”上,虽然路途漫漫,还是相信大夏国的实力,这次派出来的人都是精兵强将。

孙传廊给陈启新派的人自然也不弱,作为大夏帝国的延熹郡王,着实收容了不少从瀚海军和官府退出来的人,另外,孙秀茹的身份摆在那里,灰衣卫也有人跟着,当然了,这些人也不光是保护孙秀茹来着,探查瀛洲、俄勒冈两地有没有违法乱纪的行为也是应有之意。

故此,孙传廊这一路的人马最多,达到三十多位,加上其他五家的,总数接近一百人。

三年过后,俄勒冈已经大变模样了。

由于维拉米特河在汇入俄勒冈河之前有一段激流瀑布,后世美国人倒是修建了一条运河避开了这一段,不过眼下孙德茂既没有意愿也没有能力去做这个。

幸好在维拉米特河以东,俄勒冈河以南,那一处庞大的三角洲地带最窄处不到十里,干脆将城堡迁到那处半岛上(夹在两条河流之间,后世波特兰市的主要市区所在),经过差不多一年时间的艰苦卓绝的奋斗,终于将那处杂草丛生、沼泽遍地、毒蛇蚊虫横生的地方改造好了。

等陈启新他们过来时,一处呈东北、西南走向,周长约莫六里的大城已经建起来了。

在这里,并没有什么大敌可以担心的,以土人现有的装备,不可能攻破任何稍微坚固一些的堡垒,故此,城池也可能像本土那样一步一个脚印建造的有板有眼,城墙高两丈,厚六尺,包有砖石,砖墙之间用在半岛上挖出来的泥土晒干后回填、夯实。

于是,一处正方形的城墙就矗立在俄勒冈河与维拉米特河之间狭窄的那一部分,在此之前,整个半岛靠近河岸的地方已经用大量的石料、水泥修建了堤坝、码头、引水渠。

还别说,通过修建这座城池、兴修水泥,孙德茂他们储藏的布料、铁器套件、食盐几乎用完了,幸运的是,前来帮工以交换这些物品的印第安人隐隐形成了一支人数大约八百人、以青壮为主的务工队伍。

边长七百五十米的正方形城池里面可以建造建筑面积五十万平方米的设施,抛去街道、城墙周边的区域,至少有三十万平方米可以修建房屋,俄勒冈周围此时还是以丛林为主,木料一点都不缺,加上自己烧制砖瓦、水泥,整个工程进行的很快。

等到第二年秋季时,也就是第一拨两千户农户移民抵达时,城池的框架已经搭建起来了,等农户抵达后,城池里一千套大小不一的的院落已经规划好了,农户一到立刻在基础上开干起来。

按照孙德茂的规划,一千套院落,抛开仓库、作坊、军营、商业所用,还可剩下一半,也就是五百套,按照一套可住四户人家计算,这就是两千户、一万人,加上军营、工坊,整座城池可住一万五千人。

一万五千人,足以控制维拉米特河以及俄勒冈河下游一带了。

城池设有城门三座,朝向两条河流交汇处的地方并没有设置城门,也是为了让顺着俄勒冈河闯进来的敌船摸不着头脑。

南、北两座城门都朝着码头,由于靠近维拉米特河的码头要运送煤铁矿石,而朝向俄勒冈河的要从上游运送木料、火山灰(后世波特兰以东的胡德山不仅是一座火山,山上还出产巨木),这两座城门靠近码头的道路,都是约莫三四里的模样,都用上了水泥。

两千户农户抵达后,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农田水利建设,又花了约莫一年功夫才将整个两河之间的半岛拾掇完毕,去年才种上第一季粮食,首先种的是黑麦、小麦,今年上半年又种上了水稻。

俄勒冈这个地方,除了两条河流的哺育,降水量也不少,进行农业生产完全不用愁,常年气候温暖,冬天不冷,夏天稍热,与本土相比,那简直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

目前,孙德茂在城内设有三处作坊,一处铁坊,一处木器作坊,一处鞣制皮子的作坊,在陈启新他们来到之前,他们已经与东部草原的土人开始交换皮子了,当然了,事情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紧靠着俄勒冈的东支奴干人也觊觎起了他们的财富,不过在李成功手下火枪兵的枪声响起之后,他们再也不敢打这个主意了,如今额图珲一百骑来了之后,孙德茂更是高枕无忧。

在维拉米特河的东岸、俄勒冈河的南岸,孙德茂也设置了两处船坞,不过按照帝国的规矩,若是要建造石勒喀级以上的大船,必须得本土批准,加上从瀛洲那边拨过来的船工不多,目前也就是进行小船的建造、修葺。

在陈启新他们过来时,维拉米特船坊已经建造了专门用于运输矿石的因果达级船只五艘,这种船只约莫三百料,折合排水量约莫一百吨,实际能装载各类矿石约莫五十吨,以帝国现有的冶炼、处理能力,完全够了。

俄勒冈河的船坊目前建造了两艘因果达级船只,却是用于在俄勒冈一直到出海口约莫三百里的河面上巡逻,配有多门小炮,孙德茂从老兵、土人里面抽调了几十人在上面练着,目前刚刚成型。

至于从俄勒冈城堡往俄勒冈河上游走,河上却有几处小瀑布,都是土人在大马哈鱼季捕鱼的地方,船只是不能上去的,想要过去只能沿着河岸走。

目前,铁坊制作的铁锅、菜刀、炉子在东部草原异常受欢迎,除了一部分冷兵器的打造,算是一大宗热销的产品,木器主要供应俄勒冈城居民及其维拉米特河定居的土人用,皮子作坊主要鞣制牛皮、海狸皮,部分已经做成了皮甲。

在维拉米特河上游,孙德茂的大舅子安卡所在的卡拉普雅部落附近的山上,设有两处矿场,一处铁矿,一处煤矿,同样利用卡拉普雅的人,在少量帝国工匠的指导下进行挖矿、洗矿的、搬运的工作以换取食盐、布匹、铁器等物。

而位居中游的维拉米特部落,在帝国农户的指导下开始了正轨的农业作业,虽然效率远不如帝国自己的农户,终究是聊胜于无。

加上吸纳的船工,在孙德茂的领导下,维拉米特河流域的三大部落,俄勒冈孙德茂自己的约莫一千五百户的阿斯兰部落,中游近三千户的维拉米特部落,上游也是近一千五百户的卡拉普雅部落渐渐走上了与帝国比较合拍的步调中,在铁器、布匹、食盐,以及更好的居所的诱惑下,后世城市林立的维拉米特河流域渐渐有了工业革命的曙光。

这与后世美国人西进后一味伐木、淘金、猎杀野兽,与土人不断冲突的血色之路相比不知强到哪里去了,当然了,这里面也有帝国人的长相与当地土人相近的缘故。

孙德茂的学校正在筹备之中,届时若是将流域的部分适龄孩童纳入帝国的体系,三五年之后,以维拉米特河流域为基础,以俄勒冈为基点,徐徐进图东部大草原完全不是问题。

在陈启新看来,虽然俄勒冈隶属于瀛洲,其发展却已经超过了瀛洲,不禁对孙德茂这个孙家德字辈的年轻人大感兴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