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一章 东晓元年的三院会议(上)

1625冰封帝国 第一章 东晓元年的三院会议(上)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9:09 来源:笔趣阁

东晓元年(1641年),7月,大夏帝国第一次三院合并的会议在阳都召开了。

“贼寇李自成已下洛阳,烹福王;贼寇张献忠下襄阳,烧死襄王……,大学士杨嗣昌自缢……”

按察司正在汇报内外形势。

与历史相比,丝毫不差,不过如今主政陕西的是孙传庭,不是傅宗龙,孙传庭会比傅宗龙厉害吗?

尼堪摇了摇头。

拿下半个河南后,李自成的兵力已经膨胀到“不可制”的地步,里面不仅有大量的步兵,还有几万骑兵,加上牛金星、宋献策以及大量明军的加入,部队、施政也逐渐正规化,加以闯营乃以成名“三堵墙”战术,此时,除非满清或者大夏帝国出手,已经没有任何人可以挽救他了。

当然了,如果此时只有李自成一股,大明还是很有可能将其剿灭的,不过还有张献忠、罗汝才、革左五营在捣乱。

这里面,又有故事。

一直在对付张献忠的左良玉在此之前确实是一员难得的骁将,一人便屡败张献忠,玛瑙山之战就不用说了,张献忠退出襄阳步入河南后又遭遇大败,首席大将沙黑被杀,骑兵几乎全军覆没,他自己也被左良玉砍伤。

此时,左良玉但凡稍微用点心,将张献忠完全剿灭也不是难事,然后配合孙传庭手下的秦兵,加上黄得功、周遇吉两人的兵力,遇上李自成,还是有可能扭转事态的。

但这只是假设,在第二次大败张献忠之后,由于自己家里也惨遭“兵败”,一家百多口除了儿子左梦庚其他人全部被杀,左良玉似乎像变了一个人,自那以后,他便成了大明的祸患,而不是国之干城。

“截止六月底,帝国中人口接近一百五十万,不过新近加入的定远、定方、临潢府三地尚需大量农户前往垦殖,特别是定方、临潢府两地,经过俄罗斯人撺掇的鞑靼人肆掠之后牧民丁口锐减,如今,托音部完好的户数仅有两千余,舍赫部相差无几,其它小部落则是几乎没有成年男丁”

此时按察司王文慧的汇报已经结束了,主管户部的哈尔哈图正在汇报帝国总体的形势。

尼堪将目光投向萨哈连、孙传宇,这两人主管枢密院。

萨哈连自从当上尼堪的国丈后,他将布拉姆部完全扔给他的弟弟噶里(另一个噶里)管了,自己一门心思在枢密院“当官”,可惜他既不识字,汉话也是刚刚学了一点,如何能处理大事,故此,一般情形下,都是孙传宇在打理。

其实,拿下南西伯利亚后,尼堪对萨哈连的去向便有了新的考量,那里,对他来说可能更适合一些。

萨哈连、孙传宇两人对望一样,结果还是孙传宇上前说道:“陛下,如今驻扎在临潢府的罗继志骑兵旅大多是单身,不如就近与契丹部落联盟那些失去成年男丁的牧户结成对子,一来彼等可以更好的护卫乡梓,二来嘛,也可以解决托音部独大的问题”

“就这么办”,尼堪点点头,“不过这如何结对还是很有讲究的,你等需要拿出一个妥善的办法来,结成对之后如何兼顾家里和军里,也需要妥善处置,嗯,驻扎在定方的巴彦部也按此办理”

“至于移民”

此时的大夏帝国,国土面积已经大大超过后世的蒙古国,人口却只有一百五十万,这样的情形是完全不保险的,尼堪认为这件事是元年最大的事情。

负责商部,兼管移民事务的雅丹出列了。

“陛下,如今山西边墙附近、京畿边墙附近、芝罘岛的移民已经很少了,一来这两地想要移民的人已经走得差不多了,另外与明国收紧了人口流动也大有关系,这一处,微臣倒是有一些建议”

“讲”

“其一,我等是否不要光看着大明的移民,能否将朝鲜、日本的人口也弄一些过来?那里的人也习惯了寒冷,弄过来应该能很快适应”

“其二,微臣郑重建议,在鄂尔多斯部落南部,前赫连勃勃大夏国都所在的白城,建设移民据点,大量吸收陕西移民”

“等一等”,尼堪打断了他,“此地眼下是何人所占?”

“回禀陛下,按照按察司的消息,应该是以前流贼神一魁的部下所占,其与当地的马贼合流,将鄂尔多斯沙漠以南的忻都城、察汗城、伊克席巴尔城都占了,彼等还招揽陕西农户、牧户在三地或种地,或放牧,俨然一个独立王国”

“哦?”,这个情况尼堪倒是不知晓。

王文慧不禁捏了一把汗,他赶紧上前奏道:“陛下,以前的移民,山西、京畿、山东一带的就不用说了,都有据点、规制,陕西的多半是从榆林卫那里偷偷溜过来的,大部分则是先在冬季越过黄河跑到山西,从山西那一带过来的”

“由于其它地方的移民够用,故此……”

尼堪有些明白了,山西、京畿、山东的移民已经够大夏官府忙乎的了,陕西那边一时半会儿肯定没有顾及到。

“那你可知晓白城附近的汉民如今有多少?蒙古牧民有多少?是何人为首?”

“回禀陛下”,王文慧终于安定下来,“刚才雅丹部堂说过,鄂尔多斯沙漠以南,主要有三处城池,都是残破不堪,都沿着红柳河分布,每一处大约有一千多户农户和牧民,原本是鄂尔多斯蒙古部落济农萨囊的领地,卫拉特和硕特部饱掠之后,其丁口损失严重,如今额璘臣、萨囊两人都将牧场收缩到鄂尔多斯的核心地带”

“也就是乌拉木伦河一带”

“白城如今的首领却是一个叫张三的人,原本是边军夜不收,后加入神一魁的队伍,兵败后又窜入边墙外做了马贼,如今倒是没有那马贼行径,控制了三座废城,招揽流民,就像是介于鄂尔多斯部落与明国之间的独立势力”

尼堪点点头,“派人去联络,将这三地拿下来,然后修葺白城,作为大的移民据点,另外”

他看着自己的另一个岳父乌力吉,“理藩院去一趟鄂尔多斯,你亲自去吧,告诉额璘臣、萨囊,今后该部落将正式接受帝国的管辖,再不能像以往那样‘羁縻’了,洽谈好此事后让彼等合适的孩童过河到九原读书”

“同时,在乌达设置移民据点,准备接受可能来自宁夏、甘肃的移民”

乌达,也即是后世的乌海市,原本也有一个部落在此驻牧,固始汗西进时将这个部落也席卷过去了,如今是一个空地。

尼堪又看向孙秀林、刘若愚,“你两人商议一下,统筹安排此事”

“对于白城附近的马贼,能能劝降自然最好,若是不能,灭之!当然了,对于那里的农户、牧户还是不要惊扰到,此事……”

自从孙传宇上调到阳都后,原本在九原附近驻扎的骑兵被分散到丰州、九原、青城三地作为守兵,每一处也就一千多骑,不过为了经略鄂尔多斯一带,就不能如此办理了。

他看向孙传宇,“从以前驻守九原的骑兵,加上五原骑兵学校的学员,新组建一个骑兵旅,由杨庭栋担任旅指挥使,马上着手此事,组建完毕后立即南下白城,白城的事情一了,即去乌达……”

“陛下”

刘若愚出列了。

“去年冬季,黄河冻得结实,在山西一带的苏布地部落有不少越过黄河到了鄂尔多斯附近,额璘臣自然不同意,双方起了冲突,额璘臣不敌,最后还是在萨囊的帮助下勉强击退了苏布地”

“不过苏布地的部落却在其左翼,当地人俗称准格尔一带留了下来,看那情形,是准备以此地为根据,徐徐进图整个鄂尔多斯”

“嗯”,尼堪点点头,此事他已经得知了,“还是那句话,杨庭栋的骑兵旅组建完毕后从丰州出发,沿着黄河西岸一直向南,从乌达附近越过黄河,然后进入鄂尔多斯大草原,再抵达苏布地的牧场,他投降便罢了,若是负隅顽抗,彻底歼灭之”

“之后再沿着黄河西岸边墙附近南下直抵白城,之后杨庭栋就待在那里”

孙传宇回道:“这样一来,整个山南省的防御就空虚了”

“你的意思呢?”

“陛下,山南省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无论是牧户还是农户,丁口都增长很快,以前微臣麾下有五千骑兵,五原骑校抽出一千,老骑兵抽出两千,可为杨庭栋旅,剩下的三千骑还是单独组建一个骑兵旅吧,就是这地点……”

“说你的建议,不要事事都想着由朕来决定”

“是,陛下,如今已决定将鄂尔多斯部纳入北院的正式管辖,则在九原就无须驻扎太多人马了,地方守军驻扎即可,有事还能抽调民兵、牧民,不过眼下大明的形势风雨飘摇,不如将新组建的第二个骑兵旅驻扎在青城以防万一”

“嗯,就依你,枢密院具体操办吧,这新骑兵旅的人选你可有腹稿了?”

孙传宇看了看萨哈连,萨哈连沉默不语,他只得继续说道:“陛下,既然有五原骑校的人加入,不如让曲承恩、吴茂春之一来担任吧,曲承恩如今还在海参崴,就用吴茂春吧”

尼堪点点头,“好吧,说起移民的问题,朕倒是又有新的想法,刚才雅丹也提到了朝鲜、日本移民的问题,这两处移民,责成海参崴的曲承恩、宇久岛的柳川静云二人完成,在今年内各完成,嗯,三千户,由雅丹统筹”

“诸位”,尼堪的精神头一下又高涨起来。

“眼下长江以北之地民不聊生,残破不堪,不过以南的地方还是不错的,我等也不能光顾着北边,南边也可以想想办法”

“陛下”,孙秀林说道,“南方都安安稳稳的,若不是确实没有办法,谁愿意移民啊,何况是一个陌生的国度”

“不然”,尼堪毫不犹豫打断了他,“南直隶一带地少人多,还有大量的工匠,不如委托沈默、汪然明就在淞沪一带招揽,条件大大优厚,告诉他们,每户不但有五十亩上好的田地,还有一套官府协助建造的院落,田赋还大大低于明国”

孙秀林心里一凛,他知道这事不简单,皇上这么做肯定另有原因,不然不从哀鸿遍野、民不聊生的北边移民,巴巴地跑到南方去作甚?

他试探地问道:“可要在长江出海口附近的地方建设据点吗?”

尼堪摆摆手:“无须,汪然明他们自有办法,他们往来济州岛贸易的的船只每次多一些就罢了,告诉他们,为了鼓励他们,凡是每迁移一户,等该户正式落户大夏后,其上缴的税赋每年可酌情提供一些给他们,以十年为限”

“若是移民占据的仓位超过三成,再酌情减免关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