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三十章 喀啦契丹(一)萧承翰

1625冰封帝国 第三十章 喀啦契丹(一)萧承翰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9:09 来源:笔趣阁

哈萨克汗国小玉兹的首领来自哲德乌尔联盟,叫米扎尔,一个诺盖贵族,与江格尔有亲戚关系,全名叫米扎尔.穆罕穆德。

哲德乌尔联盟的牧地主要在里海、咸海北面,拥有大小部落几十个,丁口两万余户,常备军五千,王帐所在位于萨尔德格河流入里海的地方——阿特劳。

而契丹联盟的驻地靠近萨日德格山以及秋明森林,在那里,山地、森林、湖泊、草原等各种地形应有尽有,狩猎、捕鱼、放牧都可,土壤如同大夏帝国刚刚占据的阿拉宾低地一样,也是厚厚的黑钙土,非常适宜耕种。

耶律大石西迁时,除了跟随他的契丹、鞑靼、西夏骑兵,自然还有大量的汉人农户和工匠。

就是因为有了这些农户和工匠的支撑,耶律大石以区区几万骑兵便横扫西域一带,还建立了偌大的帝国。

西辽国灭亡后,国内的农户和工匠一部分融入到了当地部族以及后来的蒙古部落里,相当一部分被拔都征用随他一起西征,最后在萨日德格河附近留了下来,拔都以萨日德格河为大后方,对伏尔加河、第聂伯河、顿河流域以及莫斯科森林地带进行了征服。

金帐汗国建立后,这些这些农户和工匠便留在了萨日德格河流域。

似乎受到汉文化的影响,这些所谓的“契丹联盟”也号称十八部,又大致根据以前契丹最核心的两部迭剌部、乙室部分成两大阵营,其中号称迭剌部后裔的在萨日德格河中游,号称乙室部后裔则在中上游。

迭剌部的酋长多皈依了天方教,在自己的“耶律”姓氏后一般会加一个阿拉伯名字后缀。

乙室部的酋长也有相当部分皈依了天方教,在自己的“萧”姓后面也会加一个阿拉伯名字。

不过,时间过了这么久,依旧有保持了以前西辽国传统的部落。

喀喇契丹部,属于乙室部的一个大部,在十八部的最北边,也就是在刚才提到的车里雅宾斯克,他们自己叫临潢府的地方。

喀喇契丹部落有近三千户,约莫一半属于牧户,但有一半却是种地的农户和工匠。

时间发展到现在,所谓的纯正的契丹族、汉族自然是不存在的,这个契丹部落也只有少数人保持了父系的血统,大多数也只能同以前的的布哈拉人、撒马尔罕人、蒙古人、诺盖人通婚,如今光从面目上来看,你已经看不出他们的本来面目了。

若是按照正常的历史进程,再过几十年,这些依旧保留着儒家、萨满传统的契丹余部将全部融化在哈萨克大草原的天方教势力下,再过一个世纪,这里便完全没有“契丹人”的影子了。

在小玉兹部落里,像喀喇契丹这样的部落按说是不受欢迎的,不过由于他们的粮食、工匠源源不绝供应了小玉兹部落,让整个小玉兹在与萨日德格河流域的蒙古人、鞑靼人、哥萨克争斗中勉强保持了均衡的态势,于是,像喀喇契丹这样的典型汉文化传统的部落才能残喘至今。

再往后,随着俄罗斯农夫的大量到来,喀喇契丹的优势就不明显了,渐渐地他们就不得不先彻底融进天方教化的哈萨克,又逐渐融进东正教的俄罗斯。

这日,在因为湖底沉淀着大量黑色腐质层以致湖水表面呈黑色而被喀喇契丹人称为喀喇淖尔的湖水岸边,“临潢府”土城的城墙上,二十五岁的部落比,汉名萧承翰者手扶土墙眺望辽阔的湖面,久久没有离去。

萧承翰的祖上是汉人大将,后来被耶律大石赐姓萧,并掌管一个小部落直至今日。

与其他人不同,萧承翰身材修长,一身汉人士子的装束,面目也完全是东方人模样,他这个部落,也只能保证他这个家族堪堪保证了血脉的传承。

不过这也是掩人耳目罢了。

已经来到了如此遥远的地方,又过了这许多年,就算你要联姻,要找到纯正的契丹人、汉人也不可得,不过自从蒙古人来到这边后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于是萧承翰家族多半是与纯正的蒙古部落联姻的。

像这样的联姻,最近倒是大有可为了——土尔扈特部落西迁的有几万户,该部裹挟的杜尔伯特部落也有几千户(托音部)。

萧承翰自己娶的就是托音的女儿,算起来,他这一个部落既是参加小玉兹联盟的部落之一,又与十几年前来到此地的杜尔伯特部落关系密切,除了要小心应付北面的俄罗斯人、东面库尔干鞑靼部落,剩下来的倒是无须多操心。

九月份的“临潢府”已经很有些寒冷了,站在土墙上更是如此,不过萧承翰却浑然不顾,土墙上的士兵见了也是隐隐有些担心。

萧承翰最近心情似乎很不佳,常常跑到城墙上来眺望。

难道是因为北面的俄罗斯人?

最近常常有哥萨克骑兵从北面窜到“临潢府”一带,隐隐对喀喇契丹形成了威胁。

或者是南边的米扎尔汗?

米扎尔汗最近常派人过来要喀喇契丹部落全体皈依天方教,还威胁若不遵从的话就将他们他们逐出十八部联盟。

或者是他的岳父托音?

同卫拉特诸部大多数人一样,托音也是喇嘛教的信徒,咱雅班第达来过之后,他还自称“额尔德尼珲台吉”,还在领地上(乌伊河流域,后世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的界河)建起了召庙。

最近托音倒是有劝自己的女婿改宗喇嘛教的想法,但他不像米扎尔,对于这样的事情倒是没有强求,能信最好,万一不愿信也没什么,他觊觎的是女婿的领地和户口。

他在等待一个机会,一旦萧承翰有什么不测,他将以外公的身份将喀喇契丹部落整体纳入到杜尔伯特部落里来。

他也有这个自信,五千帐的大部落,在这乌伊河一带还是相当有实力的,何况他与阿提拉河流域的土尔扈特部落的鄂尔勒克珲台吉也是亲家。

土尔扈特部,西迁时就有三万余帐,十五万丁口,这几年下来,沿途通过裹挟、压服,又有不少小部落依附于他们,如今丁口接近二十万,独立于阿提拉河流域,不时与北边的俄罗斯人、南面的克里米亚人发生战斗,至今屹立不倒。

实际上,是一支商队的到来萧承翰原本波澜不惊的内心泛起了涟漪。

商队是从突厥斯坦过来的。

商队的首领叫伊斯米尔.雅安,回想起自己与此人见面的一幕,萧承翰的心思久久不能平静。

“我叫雅安,来自突厥斯坦,这几年,带着商队往来于大夏帝国的阿钦城堡到额尓齐斯河、突厥斯坦、布哈拉一带”

“哦?”,对于离阿钦城近四千里,大夏的商队尚未抵达的“临潢府”,这突然冒出来的“大夏帝国”自然很新鲜。

萧承翰便向他询问大夏帝国的一切。

听完雅安的讲述,得知这大夏帝国乃是索伦人建立的一个庞大帝国,并已经占据了西拉木伦河、老哈河一带时,萧承翰不禁有些悠然神往。

“索伦人?严格意义上来说,与契丹人还颇有些渊源呢”

按照西辽国的历史,萧承翰可是知晓,大辽国被金国灭掉后,部族星散,强壮的部民被女真人纳入到军队里,忠于契丹的部落像历史上无数次循环那样,纷纷向北逃入林中,这索伦诸部没准也是北逃的一些个契丹部落的后裔。

但又听说这大夏帝国尊崇文教,前不久还开科取士时,萧承翰不禁动心了。

作为喀喇契丹的唯一传人,其父辈一直是按照一个“会骑马打仗的文士”来培养的,否则,若是一味逞勇斗狠,在草原上与诸部角力,如今的喀喇契丹部落早就是泯然于诸多契丹小部落、笃信天方教的部落了。

作为萨日德格山附近唯一的“异教徒”部落,虽然由于农户、工匠的存在勉强保持了独立,不过萧承翰也知晓,自己若是再这样下去,不是被小玉兹联盟赶下世袭比的大位,便是被自己的岳父,那位看起来人畜无害的矮胖子吞了。

更不用说北面虎视眈眈的俄罗斯人了。

这便是读书的坏处了,若是喀喇契丹部落还是一个传统的游牧部落,没准他们现在已经是一个在南西伯利亚草原普通的“鞑靼”部落了,部落没有文字,没有传承,再过几百年,还有没有人记得还有这样一个部落都是问题。

可惜,自己周围强敌环伺,就算想回到东方,以这三千余户,万余丁口,想横穿这大草原完全没有可能,他们可不是土尔扈特部落,那可是一个强大的的部落啊,一个部落就几乎与小玉兹联盟差不多。

“唉”,萧承翰叹了口气,蔫蔫地走下来城墙。

刚才一阵冷风吹过之后,他已经打定主意了,举族彻底投靠托音,在他心目中,喇嘛教毕竟也是佛教的一种,与他的祖辈在他的身上灌输的东西多少有一些相似的地方。

但这样一来就会彻底得罪小玉兹联盟,得罪哲德乌尔诺盖联盟倒是无所谓,得罪了同样自称“契丹后裔”的契丹联盟倒是有些遗憾。

也罢,终究是要做出抉择了。

等他回到城里自己的院落,立即派人去通知各个小部落的首领,诸巴斯们(按照小玉兹的说法,比下一阶的部落首领叫巴斯,他这一部喀喇契丹下面便有九个巴斯)前来议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