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二十五章 按图索骥(中)额尓齐斯河畔的篝火

罗继志能做出上述思考,自然与他在尼堪身边做过一段时间亲卫有关系。

尼堪经常在闲暇时挂起大幅地图他们灌输周边的大势,加上王文慧的灰衣卫不断从各方得来的情报,罗继志自然对一些情况有所了解。

否则,你让一个出身索伦部的小子能想到这一些简直是痴人说梦,就算他是来自以汉人为主的罗佳部也不行。

这便是尼堪的影响了,利用身边的亲卫以及学校去影响一些人,然后再利用这些人去影响更多的人,虽然从精神上来说,尼堪是孤独的,不过他的一些个东西还是潜移默化地发挥了影响。

在罗继志、孙德茂身上便是明证。

当然了,这也与罗继志、孙德茂两人本身很优秀,能深刻理解尼堪的一些想法也有关系,否则若是一个寻常资质的人站在罗继志、孙德茂的位置,恐怕也很难做出相同的判断。

这也是他们俩身上有着尼堪亲自颁给的黑木令牌的重要原因。

火种。

与牧仁、哈尔哈图等人比较起来,孙德茂、罗继志等更年轻一些的人才是影响更大的火种。

……

就在罗继志带着少数几人化妆成牧民沿着额尓齐斯河探索时,尼堪来到了红奇科伊。

他是来视察当地的秋收的。

由于楚库河的灌溉,今年又是丰收年,不但河南的黑麦、大麦、小麦丰收了,河北的玉米、土豆、烟叶的收成也不错。

这日,尼堪选择在张大根的家里就餐。

话说到今日,张大根的膝下已经有四个娃了,他媳妇儿给他生了两儿两女,已经担任乡啬夫有一段时间的他并没有放弃种地,自己的那五十亩土地被他一个人侍弄得油光水滑的。

午餐是肯特山大盘羊肉、楚库河白鱼、张大根自己腌制的猪肉,加上火鸡、白面馍馍,乌兰乌德出产的啤酒,这一餐丰盛的有些过分。

大汗,不,皇帝能在他的屋子里吃饭,那可是自己几辈子修来的福分,何况,按照尼堪的惯例,凡是在外面农户、牧户家里吃饭的,饭后他都会留下一两件“宫里”的东西,那些物件儿可是比一餐饭值钱多了。

当然了,像张大根这样的人是打心底感激尼堪的。

按他自己说的话,没有当今的皇上,他现在还在辽东当农奴呢。

“皇上让俺干啥就干啥,死也行!”

这是张大根的原话,还是当着尼堪的面说的。

“是吗?”

类似的话尼堪已经听过许多了。

张大根赶紧挠着头发说:“皇上您让俺死没问题,不过这些娃儿可得帮我养活了”

“哈哈哈”,尼堪不禁大笑起来,“你这厮!”

他不禁有些自豪。

像他这样与普通民户打成一片的,不能说后无来者,但绝对是前无古人。

“……”,尼堪兴致不禁来了,正准备再调侃几句,杨庭栋走了过来。

“陛下,乌兰乌德的阿林阿将军紧急求见”

……

在这个时代,若说是某人“控制”着某处牧场,或者说某处是某部落的牧场,肯定只能是一个大致的范围,不可能精确到某条界线。

再者,就算某部落的牧场有明确的界限,但在界线之内也不可能密布着牧户。

一个明显的例子,后世的蒙古国有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只有三百万人丁口,你想想,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有区区两个人。

当然了,牧民们平素多半集中在河流、湖泊附近,这样的地形就算只有三成,也就是四十五万平方公里,三百万的人口,铺在上面也只有六个人而已。

这还是后世在生活稳定、卫生条件大大改善,出生死亡率以及出生后夭折率大大降低的情形下,若是放在这个时代,偌大的喀尔喀,只有五六万户,加起来三四十万人,就更加稀疏了。

哈萨克汗国、准葛尔汗国都是疆域辽阔之地,但人口同样没有多少,具体到某处,你很有可能走上半天也碰不到一个人。

这便是罗继志沿着灰衣卫的标记追查,途中并没有受到多少阻碍的原因,当然了,他们一行都是蒙古牧民打扮,还都会蒙古话,就算有零星的牧民碰上了,也多半能打发掉。

这里你会说,那掌管部落的酋长不会巡视领地吗?

答案是,真不会。

像额尓齐斯河、鄂毕河两岸的部落,原杜尔伯特部落**台什、噶勒当兄弟的牧场,如今分成四个部分,噶勒当的两个儿子苏都奎、扎布位于鄂毕河两岸,**台什的两个儿子则沿着额尓齐斯河两岸游牧。

他们每人所辖的牧场放在后世中国,那都是一个省级的范围,而他们中丁口最多的俄木布岱青手里也仅仅只有上万户的牧民,五六万丁口铺在一个省级范围上,妥妥的地广人稀。

这样的情形,你让他们如何巡查边界?

一般来说,这些大酋长也就是让自己的少量常备军巡视自己大帐周围一百里的范围而已,因为那里是他的“本部”所在,剩下的、依附于他们的部落,完全要靠自己来护卫。

故此,当罗继志一行五人沿着额尓齐斯河向西南追踪了约莫两百里,在一个背风的山丘发现了满海他们一行时,一路上他们完全没有受到任何阻拦盘查。

不过再往下走就不行了,再往前面约莫百里的地方便是原来杜尔伯特部落珲台吉**台什的“王旗”所在——额尓齐斯河南岸的阿克苏(此阿克苏非后世新疆的阿克苏)。

总的来说,哈萨克汗国人丁最多的中玉兹所处的地方虽然也是大草原,不过却是以丘陵地带为主要地形的草原,这样的草原实际上最受牧民青睐。

原因也很简单,有丘陵便有树木,可以就近砍伐制作帐篷、马车所用的木材,何况草原上多风沙,有丘陵的话也能方便地找到地方躲避。

这也是罗继志他们顺利南下的另一个原因了——有了丘陵,他们这一个小分队就不会完全暴露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多少有些遮挡。

罗继志这支小分队虽然只有五个人,不过按照孙传宇交给他们的规制,罗继志还是对小分队进行了合理的安排,一人突前,一人拖后,三人居中,而不是全部挤在一起。

他们这样做很快受到了效果。

突前的那名侦察兵在额尓齐斯河南岸一处山丘附近发现了正准备在那里安营扎寨的满海一行。

说是安营扎寨那是高估了他们。

这处山丘附近恰好有一户牧民,他们残忍地将那牧户杀了,占据了他的帐篷,霸占了他的妻子和牛羊。

此时若是罗继志他们五人突然出现在附近必定会受到他们的重视,不过一个牧民骑着马在附近就不打紧了。

“这里靠近俄木布岱青的驻地,这里的牧民也肯定是他岱青的牧户,满海他们这样做不怕得罪岱青?”

等这名侦察兵回来汇报时,罗继志一听之下不禁有些奇怪。

“不”,那名侦察兵脸上露出了严肃的神色,罗继志一见便知晓他还有更加重要的发现,赶紧收拾心情,全神贯注听他的叙说。

“队长,您知道跟着满海他们的是什么人?”

“除了那些巴雅喇,难道还要别人?”

一路上,罗继志将自己的分析也跟手下说了,目前小分队达成一致的分析是:来自满清的代善幼子满达海率领的巴雅喇分队混到了这里,除了结交俄罗斯人外,更重要的是结交准葛尔汗国的巴图尔,以对大夏帝国形成东西夹击之势。

“不,我见到了一个人,说出来你等肯定都不会相信”

“谁?”

“阿尔斯楞”

众人一听都大惊失色。

阿尔斯楞,实际上就是阿尔斯兰,蒙古语、突厥语都是狮子的意思,双方语言的交织可见一斑。

这阿尔斯楞是已经投靠了尼堪的古木布的亲卫之一,还是他贴身的护卫之一。

“阿尔斯楞有多少人?”

“十人,满海身边也有十人,原本在商队时他们可是有十五人,可见在那场战斗中,他们也不是没有损伤”

……

深夜。

在山丘的背风处,一团篝火还在熊熊燃烧。

有两人正在说话,其他人或在警戒,或在睡觉。一人赫然是满海,另一人则是古木布的亲卫阿尔斯楞。

有两个女人正在他们怀里趴着,估计都已经给睡着了。

“……”

他们聊得大多是一些有关杀戮、女人的话题,藏在暗处的罗继志不禁有些不耐烦了。

“…尼堪…”

一听这两个字,罗继志赶紧打起了精神。

“尼堪那蛮子浑没有想到,光凭蛮力岂能将蒙古人纠集在他的麾下?几百年前整个蒙古大地便都是喇嘛教的天下了,我等女真人虽然多在林中过活,不过也深受喇嘛教的影响,我家大汗说过了,我等两家与尼堪那厮都是生死大敌,还都沐浴在佛祖的光辉里,唯有联合起来才是正经”

“……”

满海与阿尔斯楞接下来下的谈话罗继志就没有细听了,不过到了这个夜晚,他这十几日的辛苦终究没有白费。

满清果然与准葛尔汗国勾结起来了,还打出了共同尊奉喇嘛教的旗号,难怪满海那天偷偷会晤了大活佛咱雅班第达,不过按照满海的意思,活佛并没有答应他按照皇太极的想法将整个信仰喇嘛教的蒙古人捏合在一起对付尼堪的计划。

苏都奎、扎布也没有答应满海的撺掇,不过这两人也并没有向尼堪汇报的意思,打得多半是骑墙的主意。

不过,已经深受喇嘛教影响的古木布、俄木布岱青兄弟都已经同意了皇太极的想法,满海正要去俄木布岱青那里。

古木布的护卫与满海他们一起化妆成瀚海军对阿拉提的商队进行了屠杀,打的就是将哈萨克汗国也拉进来。

信息量太大,连一向冷静的罗继志也有些瞠目结舌。

不过,眼下摆在面前的当务之急是,是继续跟着满海他们南下,还是赶紧北上向尼堪汇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