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三章 滕吉思南归

1625冰封帝国 第三章 滕吉思南归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9:09 来源:笔趣阁

一个月之前。

前几年,因为虎墩兔汗的倒行逆施,在呼伦贝尔以南一直到察哈尔游牧的苏尼特、浩齐特、乌珠穆沁、阿巴嘎、阿巴哈纳尔五大部落纷纷避入喀尔喀,其中大部分都被东喀尔喀的车臣汗硕垒收留了,少部分到了中喀尔喀的土谢图汗部。

车臣汗、土谢图汗、扎萨克图汗三人无非是当年统治喀尔喀的格垺森扎(达延汗幼子)的几个儿子中的嫡系罢了,还有一些儿子开枝散叶,明末时形成了大量的那彦(贵族),其中就包括却图汗、赛音诺颜汗。

大量察哈尔部落的到来,都被车臣汗一人收入囊中,从而造成了却图汗、赛音诺颜汗发动了掠夺丁口的的战争,结果是却图汗在喀尔喀无法立足,远走青海,而赛音诺颜汗却在下一次战斗中身死族灭。

无论如何,大量察哈尔部落的到来终究是在喀尔喀三部中埋下了冲突的种子。

在原本的历史上,由于满清的强势,在康熙后期逐渐让迁徙的各部又回到原本的驻地,因此并没有导致大的隐患。

如今天下大变,整个察哈尔原来的牧地都被尼堪所占,也就是插了阿拉克卓特、多罗特两部而已(两个察哈尔本部)。

前不久硕垒大病了了一场,大病期间,几个儿子勾心斗角,大力拉拢上述诸部,以为下一任车臣汗大位的归属积蓄力量。

按照蒙古人幼子守根本的传统,这大位应该是幼子巴布的,不过自从尼堪横空出世后,似乎有隐隐将这传统打破的迹象,“兵强马壮者居之”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若是满清,肯定是从中分化,将三部分成若干个小的蒙旗,让每一部都不能做大,不过如今实际上决定三部命运之人——尼堪却有些放手不管的迹象。

于是,硕垒的几个儿子大肆联络诸部,又是许诺又是威胁,弄得诸部烦不胜烦,不过如今原来的草场被尼堪占了,想要回去又不可得,何况,进来容易,想要走?那得掂量掂量。

但有人不这么想。

苏尼特部落的滕吉思便是。

原本的历史上,在满清的引诱下,他也是第一个回到原来的牧场的,后来在车臣汗的引诱下又想回到喀尔喀的怀抱,皇太极自然不干,立即发动了对苏尼特部落的战争。

前不久滕吉思派遣自己的弟弟滕吉泰偷偷去了呼伦城拜会了尼堪。

尼堪当即允许了,不过他已经没有空闲的牧场给他了。

“西拉木伦河流域如何?”

他突然想到如今还空着的西拉木伦河以南、老哈河以西的广袤地区,特别是后世赤峰、此时叫乌兰哈达一带,还是空无一人。

滕吉泰吓了一跳,“大汗,那东边可是科尔沁,东南边是喀喇沁,都不好惹,何况,离满洲人的辽东也是咫尺之遥……”

尼堪早就考虑好了,他笑道:“无妨,对于此地本汗早有考虑,若是本汗的人马进驻乌兰哈达,北边的科尔沁右翼奥巴以及依附于他的扎鲁特等部必定惊恐万状,能自保就不错了,完全没有可能向你发起挑战”

“至于东边、东南边的敖汉、奈曼、喀喇沁都无足惧,届时我让萧阿林带五千精骑进驻乌兰哈达,你部就围绕着他的人马在西拉木伦河、老哈河放牧,如今的敖汉、奈曼两部皆虚弱不堪,你若是有能耐的话,将他们兼并了也行”

“若是科尔沁左翼、喀喇沁有所动作,有萧阿林在呢,他那五千精骑,一个人同时对付喀喇沁、科尔沁都不在话下,若是建奴有所动作,本汗在长春、白城的人马也不是吃素的”

滕吉泰点点头,如今草原的大势,若不是傻子,谁都看得清清楚楚,就算建奴有动作,有阿斯兰大汗在,一切都没问题。

他突然想到一事,“大汗,乌兰哈达南面的青城老河一带,虽不如乌拉哈达一带,不过听说还是空着”

尼堪笑道:“怎么着,一个乌兰哈达还不能满足你们,此地可是以前宇文鲜卑以及契丹崛起之地啊”

滕吉泰赶紧摆摆手,“大汗讲笑了,我们这小部落,能活下来就算不错了,不敢想那么远”

尼堪却正色道:“听说你们是两兄弟,不如这样,你哥哥带着本部人马去乌兰哈达附近,你带着另外的人马去青城老河一带,那里的敌人只有东面的喀喇沁,南面的明国肯定不会北上,如何?”

滕吉泰的眼神先是一喜,紧接着便说道:“大汗的好意我已知晓,不过整个苏尼特部落的人马只有不到五千户,其中一部分依附于兄长,一部分却依附于苏尼特原本的台吉赛叟,依附于我的只有千户左右”

尼堪点点头,这便是达延汗制订的规矩在作祟了,自达延汗以后,漠南漠北大的蒙古部落的珲台吉全部是由黄金家族的后裔担任,这赛叟才是苏尼特部落本来的酋长,占一部分牧民也很正常。

“这个你不用管了,青城老河一带,多是山地草场,也容不下那许多牲畜,两千户顶天了,你就去那里,本汗再给你安排一千户”

滕吉泰心里一凛,心里在不断责备自己多嘴,有了他的一千户,自己还能在青城老河一带为所欲为吗?

不过也不可能恶了眼前此人,否则,有的是让自己吃不了兜着走的法子在等着。

“多谢大汗”,他面露喜色地说道。

……

十日后,在萧阿林三千骑的遮护下,苏尼特部落五千户尽数南下了,靠着苏尼特部落的硕垒长子伊勒登见了也是无可奈何,除了赶紧禀告自己病重的父亲也无计可施。

车臣汗部的南部到乌兰哈达可是有千里的距离,为了掩护苏尼特部落的迁徙,二月下旬,萧阿林亲自带着五千骑突入到西拉木伦河流域。

西辽河流域大震!

西拉木伦河以北的扎鲁特等部落纷纷向北边迁徙,萧阿林见状干脆向前走,一直走到柰曼部的驻地,此时的柰曼、敖汉两部加起来也就三千多帐,甫一见到萧阿林那武装到牙齿的大军,虽然还是仇人见面,不过形势比人强,珲台吉鄂齐尔立即投降了。

鄂齐尔一投降,离他不远的敖汉部更无依凭,只得也向萧阿林投降了。

奈曼、敖汉两部一降,滕吉思的苏尼特部落便好整以暇地进来了。

皇太极很快得知了这里的情形,其实,在今年年初,他正准备发动针对长春的战役——他见到大量的汉民进入到长春的周围,一整个冬天都在兴修水利,眼看是要在长春周围大干一场,以彻底稳固长春周围的形势。

这怎么得了,必须不惜一切代价破坏蛮贼的春耕!

他原本安排了岳托、济尔哈朗两路大军,加上科尔沁、喀喇沁两路蒙古骑兵,一共三万精锐,起的自然不是将长春夺下来,而是破坏春耕,杀伤汉人农户的意图。

没想到此时蛮贼居然又在西边发动了战事!

如今他的手底下能作为倚仗的也就是科尔沁左翼的乌克善、喀喇沁的苏布地了,两人都封了亲王,如今大清有难,两人再是困难(这几年,由于干旱、鼠疫,两部也损耗不少),也得硬着头皮上了。

何况,如果看着萧阿林将西辽河蒙古诸部击破,大清国的侧翼就告急了!

打听到只有萧阿林这一路五千人马之后,他立即让岳托西进,汇合乌克善的五千人马、苏布地的五千人马,一共一万五千大军,准备合击萧阿林。

若是能全歼萧阿林所部自然是好,万一不及,将其逐出西拉木伦河流域也好。

为了出其不意,他让乌克善在原地等待岳托的到来,而苏布地带着本部五千人马埋伏在三座塔(后世朝阳市)附近,一旦岳托与乌克善与萧阿林展开了激战,苏布地就率领本部人马突入奈曼部,切断萧阿林的后路。

令皇太极没有想到的是,由于此时的联络实在漫长、滞后,苏布地提前埋伏在三座塔,却迟迟没有等来岳托和乌克善的消息。

此时作战,先限定一个时间在某地汇合,之后再分派任务才是合理的安排。

而此时瀚海国布在西辽河流域的探子发挥了作用。

“三座塔?”

得知此事后,萧阿林的嘴角不禁露出一丝嘲讽。

他留下两千骑继续驻守在原地,亲自带了最精锐的三千骑沿着一条山沟在夜晚进军,一个晚上便抵达了三座塔北边的青山(此青山并非承德附近的青山,而是后世朝阳市北面的青山)。

在青山北麓歇息了一个时辰,萧阿林带着三千精骑从青山山口突然冒了出来。

苏布地得知后大惊失色,只得硬着头皮上前会战,一战下来,萧阿林只出动了一千身穿板甲的飞龙骑便将苏布地打得大败,苏布地带着残余兵力仓皇逃回驻地。

而萧阿林也记挂着科尔沁以及女真人,也没有追击苏布地,在三座塔劫掠一番后回到西辽河。

匆匆赶到通辽的岳托很快便知晓了苏布地战败的消息,此时他有些进退维谷了,其实按照现有的兵力,他与乌克善两路人马加起来有一万人,还是超过萧阿林的兵力,可惜,如今在好几次败绩之后,满清对上瀚海国的骑兵逐渐有了恐惧,除非出奇制胜,堂堂正正大战一场,连岳托也没有信心。

“王爷,他才五千人马,我等加起来有一万人,何况蛮贼骑兵里厉害的也就是飞龙骑,与我等巴雅喇也相差无几,奴才出动巴雅喇先抵住他的飞龙骑,两位王爷率领剩下人马全力对付萧阿林剩下的人马,这,没有失败的道理啊”

掌管巴雅喇的鳌拜大声请战。

“不”,岳托摆摆手,“本王并不是怯战,而是在想一个万全的法子,萧阿林这厮勇悍,喜欢硬桥硬马地硬拼,很少用火器,这倒是给我们提供了机会,你们过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