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二十三章 援救 二 天津卫

1625冰封帝国 第二十三章 援救 二 天津卫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9:09 来源:笔趣阁

格根塔娜此时快要生产了,尼堪与她依依惜别之后坐船西去了。

尼堪带上了南楚一千骑,加上自己的一千亲卫,一共两千骑,两千刚刚在

冬季完成整训的东江镇步军,都是长枪兵,还有李延庚手下的一千火枪手,共三千步军。

两千东江镇步军由陈文盛统一指挥。

一共五千步骑,当然了,柳川静云手下三百武士如今也编入到了尼堪的亲卫对队,加上可方便用于野战的、以前戚继光时代大行其道的两百斤的威远炮,亲卫队实际上已经有了一千五百人。

加上一直跟随着他、几乎成了他的“秘书”的王文慧,尼堪带着一行人出发了。

孙佳绩的船队只带走了二十五艘萨哈连2级大船、十艘萨哈连1级大船,以及装载骑兵和步军的一百艘龟船,剩下的船只全部留在济州岛。

孙传庭提前出发了,他还要先到天津去布置攻防事宜。

此时已经是二月底了,海面上依旧是北风当道,不过到这个时候,尼

堪手下的水兵已经可以很好地利用侧风航行了。

等船队即将抵达天津附近的大沽港(后世天津港)时,查克丹突然将孙佳绩拉到一边嘀咕了半天,孙佳绩听后也是一脸严肃。

天津原本是北京城海防的重要屏障,自从万历年间出征朝鲜以及满清崛起

后,这里已经从一个三卫指挥所(天津卫、右卫、左卫)升格为天津镇,目前镇守这里的是总兵巢丕昌,领兵五千精锐,统一指挥三卫的人马,当然了,由于此时大明的卫所形同虚设,实际上起作用的还是他那五千人马。

大同总兵王朴赶到后,已经接替天津巡抚之位的孙传庭将他安排在南面、同样在大运河畔的静海县,两地相距仅仅五十里,正好互成犄角之势。

大名鼎鼎宁北候的到来让天津附近的明军顿时松了一口气——虽然只从船上下来约莫五千步骑。

巡抚衙门。

“大人,建奴前锋已达沧州,后队尚在南皮,队伍长达五十里,不过彼等似乎并没有攻打沧州的打算,前锋已经绕过沧州……”

孙传庭高坐主座,其左侧赫然是以前的东江镇监军吴直,他终究没有在大内捞上合适的差事,反而因为“知兵”被皇帝打发到天津镇继续做监军,此时的他心中在呐喊,“苍天啊,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啊,到了哪儿哪儿就有大战”

不过当他看到位居孙传庭下手右侧首位的尼堪,这惶急的内心稍微安定了一些。

尼堪的下首分别坐着孙佳绩、南楚、陈文盛、查克丹、王文慧等人,此时,孙佳绩已经当上了水师参将,南楚、查克丹都是游击将军,陈文盛是步军千总,王文慧封了一个尼堪自创的“记室参军”官职。

左侧,坐着大明的一些个军将:

巢丕昌,天津镇总兵,四十多岁。

王朴,大同镇总兵,武将世家出身,不到三十岁。

雷时生,天雄军副将。

李化鲸,刘泽清手下的分守德州参将。

吴三桂,山海关参将,今年才二十四岁。

黄得功,三十多岁的京营副将,一个粗豪汉子。

这一大堆名将堆挤在左侧,而尼堪的人马却单列右侧,显示了孙传庭、吴直对他的期望,何况在座的诸位中,他是唯一的侯爷。

正在汇报的是巢丕昌。

“如今天津城有末将的五千步骑、吴参将的三千辽东精骑,加上宁北候的五千步骑,一共有一万三千步骑,这一万多人马均可拉出去野战,城里自然有三卫的兵马驻守”

“静海县还是王总镇的五千步骑”

“沧州有黄副将以及周遇吉副将的五千精骑,还有李参将的三千步骑,卢大人的五千精锐正在赶往沧州的路上,此时应该抵达了沧州,届时沧州一地也有一万多步骑”

“静海县城城池单薄矮小,建奴若是起了攻打的心思,按照军门的筹划,只要王总镇能抵挡三日,南面的卢大人、北面的军门将会亲率大军夹击建奴……”

听到这里,尼堪不禁心里一凛,孙传庭好大的口气,竟想依靠这不到三万的人马将四五万建奴一网打尽?

“大人”,他是一个藏不住话的人,“听说建奴有四五万人马,我等加起来只有不到三万,在沧州到天津地界,依托大运河、卫河、大海这狭窄地带困住建奴自然是好,不过彼等战力强横,俗话说困兽犹斗,何况是……”

“不然”,没想到此时站出来的不是巢丕昌,更不是孙传庭,而是那年纪轻轻、比尼堪还要小两岁的吴三桂,上次在登州时,尼堪只见到了他的父亲吴襄,并没有见到此人,如今总算见到了。

此人身材高大健壮,偏偏又生的俊秀,不过一双不时露出精光的三角眼显示出了他那桀骜的一面。

“侯爷”,吴三桂向尼堪拱了拱手,“依照我等山海关军将的情报,建奴军力最强者莫过于其两黄旗的巴牙喇,可此次前来山东肆掠的并没有见到这两旗,多为两红旗、两蓝旗、两白旗,何况按照巢总镇的情报,其中更有一万汉军旗、一万鞑奴骑兵”

“汉军旗领兵者是谁?”,尼堪尼堪不经意地问了一句,吴三桂瞠目结舌,只得将目光投向巢丕昌。

“呵呵”,巢丕昌汕笑了一下,“打着‘张’字旗,具体不知晓是谁”

“哦?那这汉军旗是骑兵还是步军?”

“这……,应该多为骑军”

尼堪心下了然,他不禁冷笑一声,“以本候来看,这一万汉军旗多半便是在大凌河降了建奴的张存仁,张大将军了,他手下可是一万货真价实的的关宁铁骑啊”

接着不理眼里冒着怒火的吴三桂继续说道:“蒙古骑兵多半是朵颜,或者是科尔沁左翼,这两部并没有受到本汗的打击,出动的应该也是精锐,也不易对付”

“咳咳”,孙传庭心里奇怪,以往尼堪屡次与建奴交战都是大获全胜,今儿个为何踌躇不前起来,他干咳了两声,“秀荣,本官如此布置并非要将建奴一网打尽,不过眼看着彼等大摇大摆押着几十里长的俘虏、车辆队伍北上,我等还不奋起一搏,今后有何面目面见皇上,面见父老?”

尼堪心里还是有一些不安,不过一见诸将都是信心满满,也不知他们的信心从何而来,便将目光投向黄得功。

“黄将军,您与建奴交过手,对他们的战力有何看法?”

刚才在一众武将中,就属他有些心不在焉,见到宁北候问话,便打起精神说道:“末将的意思与侯爷差不多,建奴的战力确实厉害,上次一战,末将与周将军都是家丁尽出,不过也没能阻挡他们哪怕两刻的时候,如今一想起来还是有些后怕,幸亏我等骑军撤得快,否则就被他们包圆了”

“咳咳”,此时孙传庭又轻咳了一声,黄得功见状便又笑道:“话又说回来,放眼天下,若是还有谁能与建奴作战不居下风,舍阿斯兰大汗还有谁?”

一时,众人纷纷将各种马屁奉上,似乎有了他尼堪这五千人马就大有希望一战而胜之,尼堪还想多说几句,又想到大敌当前,也不好挫了各位的锐气,只得将话咽到肚子里去了。

他看向王朴,历史上这位有名的逃跑将军,他如今孤军处在静海县,可是这次孙传费尽心思筹划的关键所在。

“王将军可有信心守住三日?”

“哈哈哈”,王朴一下站了起来,拍着胸脯大声说道,“别说三日,就是五日也能做到!”

尼堪目瞪口呆,不过终究还是忍住了。

晚上,等孙传庭盛大的宴席完毕之后,尼堪找上了他。

此时孙传庭已经面带微醺,见了尼堪反而冷哼一声,“好你个孙秀荣,你在右玉干的好事!”

尼堪心里一凛,“难道替换麻锋的事已经被他察觉了?”

面上却不动声色,“叔父说的什么话,小侄不明白”

“罢了”,孙传庭一摆手,“在我面前还不说实话,告诉你吧,我从大同前来之前便发现了端倪,屡次召见麻锋前来大同却都被他以重病缠身推脱过去,最后还是派了自己的亲信过去明察暗访才得知事情的缘由,不过此时你的人已经退到了青城,右玉千户所竟然是一个空荡荡的关城!”

“若不是你的人这几年在右玉千户所还算安分守己,除了吸纳流民出关屯垦,并无其它过分的举措,我一定上奏参你一本!”

“那您是如何处置麻锋的?”

“哼,你的心肠端地狠毒,竟将此人折磨成那个样子,本官不忍,干脆了结了他,免得他继续受苦,还不是报了一个‘出塞追击马匪,不幸中伏,尸骨无存’的谎话,秀荣啊秀荣,为了你,我可是担了偌大的干系”

“多谢叔父”,尼堪赶紧将话头岔了过去,“叔父,您让王朴驻扎在静海县,就这么信任他?”

“呵呵”,没想到一提起王朴孙传庭竟然来了兴趣,“我可很是看好此子,年纪与你相仿,出自将门,文武双全,一表人才,更兼骁勇异常,他这五千步骑,别的不敢说,紧守城池还是没问题的”

尼堪一颗心愈发不安起来。

最后仔细一思索便了然了。

在这个时空,由于自己的出现,孙传庭并没有一开始便在陕西前线对抗流贼,并逐渐升官的的经历,从而也少了不少对敌的作战经验,而此时,王朴、吴三桂等人都没有亲自率领大军与建奴硬抗的经验,有了自己这个“年轻才俊”在前面引路,年纪相仿的彼等能不时刻燃起一颗在疆场上建功立业的雄心嘛。

他越想越不安,可又不好劝说孙传庭,最后只得怏怏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