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二十二章 突厥斯坦,另类重生(中)

阿克烈很快就到了县城。

在县城的后面,靠近肯套山山坡的地方有一个大军营,那里能够容纳三千人同时受训,肯套县,除了阿尔根部,还有从林中迁过来的阿金阿部落。

阿金阿,就是以前在赤塔因为自己的妹妹被赤塔省按察使、端肃郡王孙秀林庶长子孙德舜瞧上后忐忑不安,准备用虎皮来换取孙德舜放过自己妹妹的鄂伦春小部落哈拉达。

自从太子殿下救了他,还将孙德舜罢黜,并押到宗人府圈禁起来后,阿金阿觉得这辈子跟博格达汗父子分不开了。

当理藩院再一次号召林中部落迁到更为广袤的安西之后,阿金阿自然知晓这其中的意味是什么——陛下出自索伦十一部,皇后又是鄂伦春部落的,占据安西广袤地带后,自然需要自家部落的人看护着。

他这个部落只有三百户,不过得知他自告奋勇前往安西后,尼堪也是非常欣慰,他从依琳卡出发后,沿着大夏驰道一路走一路有更多的索伦部落加入进来,等他抵达定远府后,他的手下已经有了上千的索伦牧户,当然了,大部分都是从更北的林中并过来的。

之后他被分配到大夏国刚刚拿下不久的锡尔河流域,整个锡尔河流域,从突厥斯坦开始,下游都是他阿金阿的管辖范围,上游则是另外一位索伦哈拉达,也就是太子殿下在风雪古道遇到的那位能够杀死猛虎的大汉额硕。

阿金阿管辖从突厥斯坦到奇姆肯特、怛逻斯一带的博格拉牧户,别的不说,就这一带的博格拉牧户就有上万户,若是加上其它依旧依附于以前比官的牧户,总计两万户还是有的。

再加上楚河流域,巴尔喀什湖以西、以北的博格拉部、中玉兹诸部,牧户总数肯定在五万户以上,阿金阿要从这五万户中征调一万两千民兵,也就是以前的部族骑兵,加上正在轮值的三千骑兵,总计一万五千骑,在肯套县汇聚后,再按照博格拉部副汗额腾翼的命令分驻各处。

像这种调集,在大夏国并不常见,因为大夏国征集民兵,除了武器、战马自带,粮草都由官府供给,若是时间长了,这压力非同小可。

不过这一次阿克烈并没有得到汇聚时间到底多长的讯息。

与阿克烈一样,阿金阿今年也是四十岁。

他带着正在值守的三千来自博格拉以及各部的民兵正在巡视陆续到来的各部民兵。

与阿克烈不同,负责博格拉部、非博格拉部加在一起有五万户的阿金阿眼下真实的地位非常之高,听说实际上已经与瀚海军军团司令平齐了。

而在几年之前,他还是一个虽然出自索伦诸部,但在孙德舜面前还是一个战战兢兢的普通哈拉达,时也命也,谁也说不清。

当然了,他与额硕都是瀚海军的退伍老兵,这是他们能当上博格拉部管事人的先决条件之一。

阿克烈北上时,他也没闲着,虽然管事的并没有明说阿尔根部是由谁来负责,不过作为年纪最大,威望也勉强称得上最高的阿克烈自动承担了这一责任,在他的招呼下,等他来到肯套县城时,他身边已经汇集了最小的不过十八岁,最大的就是他、参差不齐的三百骑。

阿尔根部崇尚黑色,故此,阿克烈带着的三百骑不约而同都骑着黑色的高头大马,加上他们在当民兵发下来的军帽上别着的白色的鹰羽,一看就是阿尔根部落的人。

阿金阿身边也跟着一个人,正是他的长子,今年也才十八岁,他资质平平,小中学堂毕业后便跟着他父亲在做事。

由于年岁相仿,阿金阿与阿克烈十分投缘,见到前面清一色的黑马出现后,他便知道是阿尔根部到了,当他看见领头的是阿克烈时,不禁呵斥道:“狗日的阿克烈,你家幼崽才一岁,还巴巴地跑过来作甚?难道这一大群牲畜让你老婆一个人看管?”

阿克烈咧开了大嘴,憨笑道:“不用担心,眼下正好是农闲时候,按照规矩,上学的娃娃们过几天都要放假了,届时,老大可以帮着他娘干活,何况老二也六岁了,能帮上不少忙了”

阿金阿知道他家的底细,知道他的心境,便没有在劝说他回去,而是转身对他儿子说道:“你妹妹也放假了,正好闲在家里没事,告诉她去河边阿克烈家帮忙”

阿克烈赶紧说道:“这怎么成?千万使不得,您可是博格拉部的大人,还是白骨头,千万使不得”

“浑话”,阿金阿笑道,“有何使不得,我这女儿才十二岁,不过骑射也精通,正好帮你家看管牛羊,或者照顾幼崽也行,给老子记住了,如今这草原上,没有白骨头、黑骨头,只有硬骨头”

阿克烈听了一阵激动,他赶紧也说道:“对,只有硬骨头,大夏的硬骨头”

阿金阿看了看天色,对阿克烈说道:“北山的阿尔根部怎地还没到?你等用过饭食没有,若是用过了,绕到北山去看一看”

阿克烈赶紧点点头,心想:“草原上的人哪有这么矫情,稍微喂一下马也就是了”

于是说道:“不劳烦大人,等会儿我将马匹喂了,这就带着部分人马去北山瞧一瞧”

……

所谓北山阿尔根,那是一个没有纳入博格拉部的阿尔根部落,其首领还是以前的比官(千夫长),原本他的名下是有三千户的,不过有一千户被划拉到博格拉部麾下了。

肯套县城离该部落还有接近两百里,若是放在以前,阿克烈才不会自己带着人去那里,但现在却不同了。

天色尚早,他让其他人去大营报到,自己只带了十骑,都是像阿克烈一样“老成持重”的人物,多半是有家室三十多岁的人物。

他们骑着马先是向东奔驰了大约两个小时,停下来了让马匹再次饮水、吃草后便又出发了。

从这里开始,肯套山的海拔只有一百多米,实际上是一处宽约五十里的低缓地带,这里也是穿越肯套山到北面去的唯一通道,该阿尔根部就在山口的北侧一带,那里除了广袤的稀树草原,还有两处湖泊,算是阿尔根部落里比较好的牧场。

那里,大夏国设置了一个县城,阿尔根县。

县城就设在大湖边上。

眼下,县城负责民兵事务的副县长正在该部落比官优素福激烈地讨论着。

副县长是一位来自中玉兹札剌亦儿部的退伍军人,也就是在上次江格尔大汗大量征兵的高压下反出中玉兹的札剌亦儿部,此人没有经过小中学堂,不过有幸加入到瀚海军,并因为表现优异获得了每年三个月在定远省军政学校“补习”的机会。

多年后,他因为年龄到了,在上次与波兰翼骑兵的战斗了负了重伤,最后虽然救过来了,但不能继续从军了,当时的他已经是一个营长了,于是便被安排到了定远省,前几年才被调到阿尔根县担任副县长,也就是以前的典史角色。

在大明的官制中,典史不入流,但在大夏国的序列中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草原上更是如此,在不隶属于博格拉部的部落里,典史实际上承担着博格拉部吏员的作用。

像阿尔根部这样的部落,实际上只需要抽调三百骑就行了,但部落比官明显有些不愿意。

眼下,优素福正在大声说道:“我部落只有两千户,有一千户的青壮男丁不是在各级学堂读书,便是被抽调到县城服兵役,哪还能抽调三百骑?”

优素福是一个五十岁的大胖子,若是放在以前,他的这个阿尔根部有三千户,在紧急情况下,他是有可能自称苏丹的,不过被并入大夏国后,有一千户直接被划到了博格拉部,有一千户按照大夏国的要求将适龄子女送到学校读书,实际上还是按照以前部落的旧习俗生活的也就是一千户,眼下大夏国发出征集令,实际上就是要从他这一千户抽调,

这可动了优素福的心肝。

在以前的民兵轮训时,优素福并没有让自己控制的一千户轮番前往受训,而是让一直以来对自己忠心耿耿的三百户,也就是有着白骨头身份的人前往受训,对于这样的情况,在大夏国辖下十分罕见,但博格拉部管事的也容忍了,因为一旦有战事发生,该部落也就抽调三百人,只要有人到就行了。

眼下,三百人都簇拥在优素福身边,这个副县长叫阿古拉,也是一个火爆脾气,作为一个在瀚海军待过的人,自然能明白大夏国是如何强大,他也知道优素福的弯弯绕绕,那是舍不得让自己部落里的青壮出去卖命。

当然了,这并不是全部,大夏国控制中玉兹诸部后,由于条件有限,并没有一下子将所有牧户的子女全部纳入各级学堂,而是分批进行的,到了今年,像优素福这样的部落还有一千户的子女还是像以往一样生活着。

若是放在以往,这并没有什么,不过当有子女在学堂学习,其中自然不乏像阿克烈大儿子那样的人才,极有可能出人头地时,剩下来的这一千户自然人心浮动,此时,优素福唯一能拿出来的也就是宗教了。

所谓比官,一来是指千夫长,二来也是部落里的断事官,也就是用部落传统、宗教法典对部落大小事宜进行决断之人,眼下凡是真心投靠大夏国的日子都是蒸蒸日上,这自然在剩下的人心里造成了极大的波澜。

此时,优素福只能牢牢抓住手下这三百人,让这三百人代表自己主要用部落的传统、宗教的教义去劝说、恐吓牧民不要靠大夏国太近。

这也是像优素福这样的小人物才有的心思,大多数草原上的比官、巴斯(三百户长)、阿克萨克勒(百夫长)都比较识时务,明里暗里都将手里的权力放了出来。

但像优素福这样的人依旧不少,特别是最近在草原上传出一些风声后更是如此。

这个风声不知是从那里传来的,反正已经在草原上传开了,大意是:“天方教世界的大穆夫提,圣裔后人都传出话来,若是放弃天方教,彻底皈依大夏国一方,统统都要下地狱”

这在草原上还是颇有杀伤力的,若是放在以前,征调区区三百人对于典史来说再简单不过了,不过这一次时间明显拉长了。

“比!”

比,在哈萨克语里本身就是断事官的意思,以前阿克烈这一部就隶属于优素福管辖,若还是以前,阿克烈见到优素福后肯定是要下跪叩首的,在十七世纪的哈萨克部落,部落传统与宗教传统结合的相当紧密。

优素福早就看到了阿克烈,当他见到阿克烈走到离自己不到一丈远时还骑在马上这心里的怒火不仅上来了,他没有理会阿古拉,腾地一声上了马匹,飞快地朝阿克烈奔去。

优素福扬起鞭子就向阿克烈抽去,若是放在以前,当优素福这样做时,就算他略微低了一下头都使不得,但眼下阿克烈却一把抓住了他的鞭子!

这下优素福更加愤怒了,他大声吼叫着,似乎在召唤他那三百人。

眼看就要酿成大祸,阿古拉赶紧也上马过来了。

出乎阿古拉的意料,优素福那三百人一个不拉地全部过来了,此时的阿古拉内心一阵哀叹,“这三百人,有的进过大夏的学堂,有的长期参加县城的民兵训练,为何现在还与优素福纠缠在一起?”

“将他拿下!”

优素福大声喝道,他身边立即闪出了几人,都是优素福的亲信,其中一个人就叫阿尔浑,才二十岁,是少有的既进过大夏国的学堂,还参加过民兵训练的人,这样的人家里肯定是世袭的贵族,不错,阿儿浑就是一个仅次于比官的巴斯(三百夫长),还是一个有着黄金家族血统的白骨头。

就在几人要拿下阿克烈时,阿儿浑突然大叫了一声。

“慢!”

优素福大怒,此人可是他很是看重的部落人才,前不久还决定将他的嫡女嫁给此人呢。

阿儿浑没有看他,而是从胸前掏出了一件东西,只见那东西像一面令牌,黑乎乎的,似乎是用上好的檀木雕成的,上面用汉、蒙古、突厥三种文字写着什么,别人不知道,阿古拉却是精通汉文和突厥文字的,一看之下他不禁下了马,并对着阿儿浑跪下了。

黑木令!

原来帝国的传说是真的。

所谓帝国的传说,也就是:每隔几年,大夏国的皇帝尼堪都会在各族青年才俊中挑选一批人,经过考验后认为忠诚可靠,赐予黑木令,加入应龙会,这些人若是在军中,大多会担任录事参军的职位,但在其它地方就没有公开了。

黑木令上写着的是,“见此令牌如朕亲临”

在美洲时,孙德茂就掏出来一面,并以此为契机,压服包括李成功在内一大批兵油子,最后担任了瀛洲总督的高位,没想到眼前这位年纪轻轻的中玉兹阿尔根部小小巴斯身上也有!

这个传闻优素福自然也知道,他咬了咬牙,再看看自己的那三百人,只见他们见到黑木令后都将目光投向了远处。

“扑通”

优素福有些不情愿地跪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