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七十九章 最后一战(4):最后的辉特部(上)

奇台。

夏日的天山北麓,在这小冰河纪的末期气温依旧在二十度以下,奇台附近,天高云淡,到处是绵延起伏的山坡草场,成群的牛羊出没其里,此时若是站在高处,北边的大荒漠,南边有着皑皑白雪的天山都依稀可见。

奇台附近,是天山北麓有着丰富雪水浇灌的最后一大片草场了,再往东就是广袤的北坡荒漠了,一直到巴里坤湖,那里也能放牧,不过每头牛需要的牧场面积就比奇台以西的地方多多了。

夏日来临之后,牛羊马匹虽然能尽情地在草地上撒欢儿,但对于人类来说,也意味着大团大团追逐着牲畜群的蚊蝇带着它们那鬼魅般的呼啸声出没草丛中的心悸时刻到了!

于是,在地势较高的地方,还有草场的地方就成了驻牧的最好地方。

在天山北坡的半山腰附近,那里有一处好几面山坡共同组成的草场,再往上就是针叶林了,最上面的白雪则在夏日的阳光下反射着耀阳的光芒。

在针叶林与山坡草场之间有一块面积差不多有五亩的平地,平地上一顶硕大的帐篷出现在那里。

这顶帐篷占地约莫一亩,在它的周围则是一圈面积只有它一半的帐篷,一共有十顶。

大帐篷是典型的、眼下在漠北、林中、西域十分流行的大夏制式,作为出身草原的部族,又是初步掌握了工业化的族群,在对毛皮、胶类、鞣制以及各类矿石特性的掌握达到水平后,对于像帐篷这样用途广泛的物品自然也有标准化的产品。

在时下的大夏国深处北境的各省,在牧户众多的省份的省城几乎都设有对皮毛进行不同程度加工的工坊,比如对羊毛、皮子的处理,进而到纺毛、制革的厂子,最后还有制作毛衣、皮衣、靴子、皮鞋、毛毡、帐篷、地毯的工厂。

离准噶尔最近的自然就是位于定远府的皮毛基地了,那里周围有杜尔伯特、博格拉、乞尔吉斯不下五万户的牧户,牛羊自然也不在少数,故此,形成一个综合性的皮毛以及深加工基地就是顺理成章了。

大夏国对树脂、沥青的利用此时也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从其里面提炼的物质作为一种粘合剂广泛用在各种物品上,帐篷就是其中之一。

一般来说,大夏国出品的帐篷扎好之后就像一个半圆形的大灯笼,一般人用一层就行了,里面最高处大约有两米。

好一点的是用两层帐篷布制成的,最高处大约三米。

最好的自然是三层帐篷布制成的,最高大约四米,这种帐篷的好处就是它的边缘也有两米高,人在里面坐卧行走都不显得局促,正是时下所有的草原部族贵族的最爱。

大夏国出产的帐篷布是用棉线、麻线、粗胶线混合织成的,外面刷着一层防水的清漆,由于初步实现了工业化,就能利用机器在上面编织出各种精美的图案。

像眼前这顶帐篷,乍一看是白色的,但仔细一瞧,白色的主色调里面隐隐约约有无数道金线,当然了,就算是大夏国制作“高端产品”,也不能将真正的金线缝制在帐篷上,那不过是浸染的金线而已。

在每一层帐篷布的下面都吊着用雪白的羊毛编织的球节,有的是粗大的辫子,在帐篷的最上面则是一根在草原部族里都十分流行的三股叉兵器,在草原地带,三股叉的两侧象征着两只牛角,中间的锋刺则是长矛。

三股叉直接连接在帐篷中间的那根支撑杆上,其底端也是两串球节,三股叉与帐篷面之间还有大约一米的距离,有实力的还可以在那上面挂上三角旗,眼下这顶帐篷就有,那是一面红色为底,周边绣着金色云纹,中间画着一头豹子的三角旗!

仔细看时,那豹子应该是在阿尔泰山、萨彦岭、唐努山常见的雪豹。

这面旗帜,与以前统治乌布苏湖以北直到阿巴坎一带,被俄罗斯人称为阿拉坦汗国的和托辉特部的王旗一模一样。

以前我等都将喀尔喀的部族称为车臣、土谢图、扎萨克图三部,而忽略了和托辉特部,该部一开始是依附于札萨克图汗部的,但最后分出去了,在某一段时间,和托辉特部还是抵抗西边卫拉特四部的主力。

但和托辉特部运气不佳,他们遇到了横空出世的大夏国,没多久就灭亡了,和托辉特部的地盘大部分被大夏国占据了,部民也被大夏国、札萨克图汗部瓜分了,不过也有一部分逃到了阿尔泰山一带,投靠那里的辉特部。

在杜尔伯特部落的珲台吉**台什还在的时候,辉特部是的杜尔伯特的属民,杜尔伯特土崩瓦解之后,辉特部又在其大酋长阿勒达尔的带领下依附小和硕特汗国的鄂齐尔图汗,并成为鄂齐尔图最主要的部族之一。

当阿勒达尔抵达天山北麓后,随着投靠他的辉特部部民越来越多,最后他旗下拥有的牧户数竟然达到了整个小和硕特汗国的一半,但在上一次他们远赴阿拉善荒原进攻大夏国的战事中损失惨重,自那以后,无论是鄂齐尔图还是阿勒达尔都不敢轻易招惹大夏国了。

十余年过后,名义上没有称汗,但天山北麓的牧户都称鄂齐尔图为“鄂齐尔图汗”,绰罗斯部的巴图尔在位时也没有将他怎么样,当僧格上位后,准噶尔汗国正是风雨飘摇之时,此时准噶尔人就更是顾不上鄂齐尔图了,何况僧格还是鄂齐尔图的女婿。

于是鄂齐尔图便大大方方自称大汗,而封阿勒达尔为浑台吉。

眼前这顶帐篷就是辉特部的大酋、浑台吉阿勒达尔的,这顶帐篷同样来自大夏国,这样的帐篷拆卸非常容易,既抗风,又不会漏雨,特别是中间那根与室内的铁炉子连在一起的铁管子烟囱,完美地避免了以往牧户在帐篷里生火时无论怎样都避免不了的烟熏。

这样的大帐篷在大夏国境内是包安装的,一顶下来需要一千个银币,虽然价值不菲,不过草原上的有钱人依然趋之若鹜。

大夏国既然是一个已经初步进入工业化的帝国,自然也是一个在商业上日趋成熟的帝国,像这样的帐篷,自然需要配套的马车,这么大的帐篷,三辆大夏国的四轮载重马车就可以装好走人,放到以往,就算是伟大的某汗,同样的帐篷那可是需要十辆牛车才能拉动的。

能买得起这样的帐篷和马车的人家,自然也买得起大夏国出品的能够装载十人,里面分成两排的豪华四轮马车,这种马车的车轮用上了实心粗胶,前面两个轮子有转向装置,在普通的土路上也可以奔驰自如,自然是草原上的大小贵族女眷出行之必备。

此时的大帐里弥漫着沁人心脾的奶香味以及烧烤羔羊肉的味道,这种味道与之前的牧户家里的味道又有所不同。

对了,那是一种如今在大夏国已经普遍种植的辣椒晒干后制成的粉末与孜然粉、胡椒粉、芝麻粉、大夏细盐混合在一起的调料涂上烤制出来的羊肉味道。

铁皮炉子的周围已经进化到一圈圆形的桌子了,那是用上好的云杉制成的桌子,雕刻着精美的花纹,中间有一个圆孔,烟囱管子从其中穿过。

桌子上套着用棉线、麻线精纺出来的桌布,上面自然也有精美的图案,桌布上放着精美的瓷器,那是一套茶具,雪白的茶壶身上画着仕女图。

再好的茶叶来到了草原上也被制成了奶茶,刚才那阵奶香味就是从这茶壶里飘出来的。

阿勒达尔,这位与尼堪同岁的辉特部大酋正在享用着他的早餐——你没看错,他的早餐就是用马奶酒就考羔羊肉。

说起这辉特部,实际上是林中的拓跋部、乞尔吉斯人以及斡难河的蒙古人混合形成的部落,原本在和托辉特部灭亡后阿勒达尔是大有可能重振辉特部的声势的,但最近几年阿勒达尔完全没有这个心思。

自从大夏国占据巴里坤湖,并在那里设置了县治后,阿勒达尔便大大方方与大夏人做起生意来,在得知了大夏国境内各个部族的实情后他就更是如此了——在几次与和硕特、小和硕特的战事里,大夏国俘获了大量的和硕特骑兵,最后将这些人都安置在祁连山北麓,阿勒达尔自然知道他们的一切。

这几年,阿勒达尔除了将自己的常备军扩展到三千骑,剩下的基本上就没怎么管了,此时的卫拉特诸部施行的还是军事奴隶制,常备军里的将领,特别是百夫长以上的几乎都是部落里台吉,千夫长更是“诺彦”级别。

利用常备军的各级军官为主,核心台吉为辅管辖广袤牧场上的牧户,是此时的蒙古诸部大贵族的不二法宝。

在原本的历史上,在噶尔丹崛起之后才将小和硕特汗国统一到准噶尔汗国里面,眼下还远着呢,辉特部的西边有鄂齐尔图的人马与僧格的大部交涉,他阿勒达尔自然乐得清闲。

这十余年下来,阿勒达尔别的没干,作为汗国的大济农、浑台吉,他很是娶了不少女人作为侧福晋——当然了,他的嫡福晋出自和硕特部,还是鄂齐尔图的侄女,到了眼下,他的后宫群虽然没有天方教世界那些苏丹那么夸张,但也相当不错了,周围那一圈帐篷,每一顶帐篷都代表着他一位侧福晋及其儿女,而他则与嫡福晋及其子女住在大帐篷里。

“嗡……”

大清早的,天气还很清凉,但一阵细微的蚊蝇声音还是传到了这里,阿勒达尔不禁眉头一皱。

大夏国出产的帐篷不但能遮风挡雨,价格贵的还有出气孔,出气孔不是空洞的,而是用一层吸烟纱布覆盖在上面,既能流通空气,还能遮挡蚊蝇,这样的设计最为草原部落所钟爱。

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要蚊蝇的声音只意味着一件事。

大帐篷厚厚的布帘子打开了。

进来一人。

一见此人,阿勒达尔先是眉头一皱,很快又将笑容堆在脸上。

来人年近五十,高鼻深目,却是一幅典型的以前大明士子出行的装扮——镶蓝袍、大帽。

雅丹!

此人竟然是大夏国如今的政务院副总理兼阿尔泰山南北乌里雅苏台省、甘肃省、青海省三地的总督,尼堪起家的为数不多的几人之一,长期担任帝国的礼部尚书的雅丹!

能够堂而皇之按照尼堪的便装装扮起来的大夏国高官也没有几个,雅丹正是其中之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