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七十七章最后一战(2):飞跃图鲁噶尔特山

图鲁噶尔特山,喀什噶尔西北山脉,天山南脉一部分,与眼下乞尔吉斯人大量分布的纳伦盆地只有五百里之遥,中有恰克马克河河谷相连,与周围动辄几千米的高峰相比,图鲁噶尔特山普遍只有两三千米,河谷地带更是只有一千多米,这里是汉唐两代中原王朝大军经营西域的要道之一。

在喀什葛尔附近,还有一条要道,那就是通往帕米尔高原的瓦罕走廊,从那里可以抵达阿富汗、印度河。

另外要从天山南北经略西域,就只能从天山以北的绿洲地带了,比如精河、双河。

乞尔吉斯人从西伯利亚的林中南下后,大致分布在以伊塞克湖为中心的高山、高原地带,由于他们刚从林中南下不久,还保留着林中部落的剽悍以及吃苦耐劳,故此战力相当强悍,受到周围的哈萨克汗国、布哈拉汗国、叶尔羌汗国的青睐,有些类似于唐代被中原王朝驱赶到这里的突厥人,纷纷被周围势力当做雇佣军来对待。

大夏国横空出世后,到了眼下这个光景,哈萨克人的国土面积被大大压缩,叶尔羌汗国已经灭国,残余势力退到了费尔干纳盆地,布哈拉汗国本就是哈萨克汗国的附庸,此时已经完全被哈萨克汗国直接管辖了。

费尔干纳盆地东北端是费尔干纳山,伊塞克湖南边是泰尔斯凯山,加上图鲁噶尔特山,三山之间的土地实际上是一处高原地带,不过周边的山势相比略低一些而已。

纳伦盆地,是它的名字,图伦河从其中穿过,流经费尔干纳盆地,最后汇入锡尔河。

伊塞克湖附近、纳伦盆地,就是眼下的乞尔吉斯人主要分布的地方。

上一次大夏国与准噶尔大战后,双方约定以楚河为界,楚河以东属于准噶尔,以西属于大夏国,而伊塞克湖就是楚河以东的大湖,故此,当叱咤天山南麓,把持叶尔羌汗国几十年军事权利的乞尔吉斯贵族阿拉迪家族败退后,立即沿着焉耆-龟兹-阿克苏进入到纳伦盆地,进而重新占据了伊塞克湖附近的地方。

这些地方,到处都是“阿拉套”山,一段时间,阿拉迪便自称“阿拉套汗”。

于是,进入乞尔吉斯地区就有两条通道,一条是从阿克苏出发,一条是从喀什噶尔出发,阿拉迪进入纳伦盆地后自然知道这两条通道的厉害,在通道靠近盆地这一侧都布置了关隘和精兵。

眼下,在阿克苏所在的托什干河河谷上,正行进着一支骑兵队伍,骑兵队伍人数不多,最多只有一个旅的规模,不过看起来颇为严整。

队伍在行进时在前面派出的侦骑最远已经达到了五十里,这让埋伏在河谷两侧大山上的乞尔吉斯人有些苦恼。

由于长期被周围的大势力雇佣作战,乞尔吉斯人的丁口并不多,阿拉迪带着五千精骑回到纳伦盆地后,这五千人已经是他们最为可靠的力量了,剩下的牧户要从遍地都是大山的地方汇聚在一起并不容易,故此前面虽然只过来了一个旅的骑兵,但他们还是如临大敌。

这支骑兵很快就抵达了托什干河的上游附近,那里两侧高山对峙,河道只有区区百米宽,阿拉迪逃跑时正值冬季,他的骑兵可以沿着河面上厚厚的冰层直接逃亡伊塞克湖附近,但眼下正是夏季,河水虽然不深,但也不是骑兵能轻易通过的,而在这处河道上乞尔吉斯人修建了一处坚固的堡垒。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说的就是这样的关隘。

这支骑兵抵达关隘附近后也停了下来,做出一副要驻扎下来攻打关隘的举动。

这支骑兵队伍正是大夏国大将杨廷玉所辖的阿克苏军团的一支,实际上,他们就算夺占了关隘,想要通过河道一侧崎岖、狭窄的山道进入纳伦盆地也是艰难无比,但他们依旧过来了。

这支骑兵到来的消息让眼下已经成为楚河以东准噶尔汗国西方军团总督车臣部属的阿拉迪大吃一惊——若是让大夏人突破了关隘,他的老巢就完全暴露在敌人眼前了!

想来想去,他一方面飞马沿着楚河东岸北上去向车臣汇报,一方面向靠近关隘的盆地边缘派出了三千骑兵,这已经是他的一半力量了,他回到纳伦盆地后又增加了一千常备军,眼下他身边的军力加起来也只有六千骑。

对于喀什噶尔西北边的关隘他只能暗自祈祷了,因为那里的地势更为平坦,不过若是敌人从那里过来,盆地中间还有一座阿拉套山阻隔,想要抵达图伦还有几百里,他还有时间应对。

恰克马克河,在突厥语里是“闪电之河”,意思是当春夏高山上的冰雪融化后,恰克马克河由于落差很大,四处快速汇聚的河水会在短时间里将河道充满,并以极快的速度冲向下游。

就在大明中期的时候,恰克马克河就发过一次大水,将整个喀什葛尔以及周围的绿洲淹成一片泽国,千年古城也毁之一旦。

这也是叶尔羌汗国为何将都城设置在叶尔羌而不是名城喀什噶尔的原因。

与托什干河河谷相比,恰克马克河的河谷就宽阔许多,道路也好走的多。

这里,才是大夏国准备进入纳伦盆地的真正道路,当阿拉迪将骑兵调到托什干河上游时,杨廷玉亲自带着一个军团的军力出发了。

杨廷玉,那位曾在敦煌做过的马贼的西北杨家后裔,今年也三十八岁了,在大夏国夺占北京的战事里立下大功,与岳镇邦、皇甫端一起受到了尼堪的重视。

与其它将领不同,杨廷玉在三十岁那年娶了山西孙家,也就是尼堪老家的一个女儿,算起来也是孙家的女婿,如此一来又在一众汉将里颇为不同。

当然了,与他几乎一起发迹的名将还有好几位,比如根红苗正的杨庭栋,渐渐显露出名将之资的赵良栋、岳镇邦,算起来,杨廷玉虽然受到重视,不过也没有明显超出上述几位。

但在进攻青海、四川的战事结束后,他的地位明显提高了,眼下已经隐隐有第一代汉将中最位高权重者李延庚接班人的声誉。

李延庚,是李永芳的长子,帝国一等侯,枢密院枢密使,正一品,几与朱克图、哈尔哈图等人并驾齐驱。

尼堪让杨廷玉带兵镇守南疆,自然是看中了他并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这在险象环生的以喀什葛尔为中心的地带异常重要。

尼堪没有看错,当他派出一支骑兵旅从阿克苏出发,做出要从托什干河进入纳伦盆地的迹象后,自己亲自带着一整个军团的兵力沿着恰克马克河河谷北上了。

与托什干河不同,恰克马克河的隘口设置在后世托云乡附近,那里是恰克马克河一条支流汇入的地方,河谷宽达一里,原本就是一处兵营所在,从这里开始,进入纳伦盆地就要沿着支流走了。

以前,由于叶尔羌、准噶尔、和硕特、布哈拉、哈萨克几方争战不休,导致他们之间的费尔干纳盆地、纳伦盆地、伊塞克湖附近民不聊生,想要在这些地方正常耕种、放牧、劳作不太容易,于是,一个千百年来长盛不衰的行业便应运而生。

马贼,对,就是马贼,在叶尔羌汗国的残余败退进入费尔干纳盆地后,纳伦盆地便成了马贼的天堂。

哈尔斯,便是最大的一股马贼头目。

哈尔斯,是以前哈萨克汗国南方军团叛乱后被当时的大汗叶斯木汗几乎灭了族的塔哈干人的后代,他们逃跑后,大多迁徙到纳伦盆地这样的高原地带,一部分人干起了游牧的老营生,但哈尔斯却不同,他是塔哈干大贵族的后代,不想就这么蹉跎一生,辗转各地后最后觉得马贼是一个不错的行当。

刀郎,这个有着复杂含义的称呼来历已不可考,但也有人说是从哈尔斯开始的,但眼下的历史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哈尔斯刀郎之名能否流产到后世看来不大可能了。

就在杨廷玉大军突入恰克马克河河谷时的三天前,一支小规模的骑兵部队突然出现在托云关隘附近,瞧那模样应该是哈尔斯马贼团伙。

若还是以前的各自为政的纳伦盆地,对于像哈尔斯这样的马贼,各方是不会理会的,但阿拉迪回来后就不同了,镇守托云关隘的将领立即出动了一支骑兵去追逐哈尔斯,哈尔斯马贼团伙只有百余骑,但乞尔吉斯人这一次出动了两百骑!

这两百骑已经是托云关隘的大部分兵力了,为了镇守托云,阿拉迪也只是在这里放了三百常备军而已,可见该将领对于哈尔斯的重视。

很快,双方在恰克马克河上游某处碰面了,哈尔斯马贼停了下来,这让亲自带着两百骑兵追逐的托云关隘将领十分诧异。

不过,当他勒停战马看清楚返身杀过来的“马贼”时,他的眼神不禁猛地收缩了!

当先一人已经将身上的羊皮长袍解开了,露出了里面的铠甲!

大夏人!

是的,那是大夏人,还是已经在南疆地区闯出了名堂的大夏人!

王辅臣!杨廷玉手下的猛将王辅臣!

王辅臣今年二十九岁,一手虎枪、一手短铳的他比真实历史上的他还威猛,当他接近乞尔吉斯人时,眼看短铳的射程不够,而对面的乞尔吉斯骑兵又掏出了弓箭,他从身后也将自己的三石力的大弓取了出来。

“咻”

一支重箭带着轻啸射向了那将领。

“扑!”

重箭射中了那将领,箭杆直没而入,最后只有一小截露在外面!

一见是他,加上己方将领又中箭倒地,乞尔吉斯人投降了。

杨廷玉兵不血刃地拿下了托云关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