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七十四章 一路向东(4)

1625冰封帝国 第七十四章 一路向东(4)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9:09 来源:笔趣阁

火车离开定方城后一路向东南行驶,终于在三日后抵达陈汤城(后世塞米伊)。

由于要在此地等候孙秀澜的神武军,尼堪干脆到陈汤城附近转了转。

大夏国接手陈汤城附近的区域已经十余年了,当尼堪的火车驶入陈汤城附近五十里范围时,蜿蜒、宽阔的额尔齐斯河北岸已经遍布着水渠以及由水渠串成的良田,眼下,田地里的黑麦、大麦、燕麦、土豆、玉米、大豆的禾苗已经长到一定程度了,各种颜色在黑色的北岸地带争相绽放,让原本只有一色的草原变得斑斓起来。

与北岸相比,南岸依旧是一片广袤的草原,卫拉特四部之一的杜尔伯特各部在那里游牧,加上已经归附大夏国的和硕特、准噶尔、哈萨克等部,广袤的哈萨克丘陵草原依旧是一派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

原本这里是大夏国经略哈萨克、准噶尔的重镇,不过在更南的厄斯克门、济良城建起来后,陈汤城便成了一座普通的县城。

在陈汤城周围,大夏国的移民已经开垦除了二十万亩良田,二十万亩,意味着这里有四千户人家,原本这里只有三千户,多出来的一千户都是从原来的户数中分出来的,十年时间,人口增长率高达30%!

夏季的陈汤城附近依旧是天高地远、凉爽宜人的景象,田地里辛勤的农户戴着草帽、水壶正在里面劳作着,尼堪此时也是一套大夏国士子常见的镶蓝袍装扮,但他带着少数人徜徉在田地间时,农户们还以为是县城的官员下来巡视呢,便没有理会,自顾自忙着。

额尔齐斯河流到这里时,由于地势突然变低,一到春季雪融时必定会泛滥一片,千百年来,在北岸形成了宽约长约百里、宽约七十里的冲积平原,若是放在以前,这里只能是一片沼泽地,以及珍禽异兽的天堂,不过在大夏国接手后,勤劳的移民只花费了半年时间就将这里建成了广袤的良田。

陈汤城建设在额尔齐斯河北岸,在城堡南面的河面上有一处河心岛,利用该岛已经修建了一座大桥,一座完全用混凝土建成的大桥。

尼堪带着亲卫军跨过了大桥来到河南。

“驾!”

好久没有策马奔驰在广阔的草原上,尼堪也是意兴大发,不禁放开了缰绳,就在这草原上疾驰起来。

“陛下”

见到尼堪兴致如此好,比他还小一岁的哈尔哈图也赶紧催马跑到他身边,一边还不断介绍道:“从这里开始,往南有一条大夏驰道直通巴尔喀什湖,途中要经过以前蒙古人修建的阿亚古兹城,然后从那里又分出两条道路,一条通往巴尔喀什湖北岸的巴尔喀什城,一条通往东边斋桑泊岸边的济良城”

“在额尔齐斯河北岸,还有一条道路就是沿着河岸修建的,也直通济良城,从济良城往东,经巴尔塔哈玛河谷可直到大湖盆地,然后有驰道与从图瓦盆地南下的铁道相交”

尼堪突然想到一件事。

“济良城如今是谁在镇守?”

他这样问自然是有原因的,上次与准噶尔的战事之后,准噶尔人已经完全退出了斋桑泊区域,如此一来斋桑泊东端连通喀尔喀的济良城就成了大夏国的前线,按照常理,应该至少有一个军团在那里驻守才是。

“回禀陛下,是安童军团,如今札萨克图汗部、也就是整个杭爱山以西的大湖区域完全成了我国的辖地,札萨克图汗部原本有三万多帐,上次内乱时损失了一些丁口,不过这十几年完全恢复了,我国在那里设置了扎萨克图省,以及乌列盖、乌兰固木、科布多、乌里雅苏台四座县城,并以科布多城为省府,在那里设置了骑兵学校,如今安童的麾下大部都是札萨克图汗部的学员,唯一的步军旅来自迁到此地的汉民子弟”

这一节尼堪自然知晓,“如今扎萨克图省有多少丁口?”

这就不是哈尔哈图所能知晓的,因为扎萨克图省直接隶属于政务院管辖,他身边的王文慧赶紧说道:“陛下,根据去年年底本土政务院呈上来的报告,这里已经有了五万余户,其中牧户四万,农户一万,牧户适龄子弟至少一万,其中大部分经过了小中学堂后都进入了骑兵学校学习,眼下已经是第三届了”

“不光是札萨克图汗部的孩童吧?”

“陛下,确实如此,来自土谢图汗部、车臣汗部的也不少,我国库苏古尔省的孩童愿意进入骑兵学校的,也在科布多学习”

说到库苏古尔省,尼堪突然想到该省的省城木伦,以及他那位大舅子,第二代哲布尊丹巴活佛巴扎尔,以及以前他年幼时与自己的长女尼布楚公主孙德昭辩论时的场景,按照时间来算,他也二十多岁了。

“哲布尊丹巴活佛如今怎么样?”

他这个问题只能问王文慧,哈尔哈图、孙秀宁、勒恩都不可能知晓。

“陛下”

尼堪见王文慧的脸色不佳,心中一凛,暗忖:“难道木伦那里出了什么幺蛾子?”

很快他又在内心摇摇头,“库苏古尔省是我国很早就从三部喀尔喀手里拿下来的土地,还是作为阿茹娜和格根塔娜的陪嫁送过来的,迄今差不多十五年了,以大夏国的治理水平,不可能出现什么岔子”

果然,王文慧犹豫了一下说道:“陛下,活佛的状况不太好,微臣是这样猜测的,若有不到之处,还望陛下训斥”

“在以前,喀尔喀三部的牧户普遍信仰喇嘛教,也有部分信仰萨满教,其中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喀尔喀实在太过苦寒,大风沙、暴风雪都是寻常见,加上卫拉特、喀尔喀、察哈尔之间有争战不休,牧民困苦不堪,此时,无论是喇嘛教还是萨满教,都能给他们带来藉慰”

“不过当陛下拿下整个库苏古尔省以及扎萨克图部后,除了让牧户们的孩童进入学校学习、进入军队当兵,征调部分青壮修路、建城、服兵役,便没有任何赋税和徭役了,就算服兵役以及征调修路、建城,都会免费吃喝,牧户们完全负担得起,除此之外,帝国官府还会花钱从他们手里收购皮毛、牛羊肉,并在县城储存一部分牲畜过冬的干草,如此一来,以往困扰牧户们的问题几乎不存在了”

“就算碰到罕见的大雪,对于大量失去牲畜的牧户,官府也会劝说他们中的一些人不再从事放牧了,而是转到农户或工匠上来,大湖区域矿产资源丰富,官府在四座县城附近都设置了矿场和作坊,很是吸纳了不少以前的牧户”

“如此一来,几乎绝大部分牧户的日子与之前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他们自然对喇嘛教的教义有些淡忘了,何况,这些日子都是陛下带来的,如今几乎家家户户都挂着陛下您的大幅画像,在他们眼里,您不仅仅是博格达汗,还是博格达神,如此一来,活佛的地位就有些……”

“那他表现出什么不同寻常的举动没有?”

王文慧策马靠近了尼堪,轻声说道:“一度,他曾向他的父亲土谢图汗透露出要还俗的意思,自然被土谢图汗拒绝了,不过根据微臣的消息,眼下活佛的心思好像又放到佛法上来了”

“为何?”

“陛下,这牧户日子好了后,就有空闲功夫了,也就是这几年,有了闲工夫,便又想到了喇嘛教,何况虽然日子好了,但孩子的出生、孩子长大后的婚丧嫁娶都是大事,依旧又用到佛法的地方……”

尼堪点点头,心想:“太苦或太闲,都会让宗教适时补充进来,这就不是人力可以扭转的,作为标新立异,可以将无神论向欧洲人宣扬,但在本土,特别是在漠北以及林中,若是这样宣扬反而会适得其反,顺其自然吧”

想到活佛后,他又想起了整个喀尔喀。

“土谢图汗部与车臣汗部的牧户也恢复到了各四万户左右,但有我国的阳都、扎萨克图省、库苏古尔省在侧,两部的牧户肯定也是眼热得很,自从格哷森札统领喀尔喀七部以来迄今接近一百五十年,黄金家族的子孙不知诞生了多少台吉,广袤的牧场已经分隔成支离破碎的无数部分”

“由于这些台吉的存在,他们是不会亲自放牧的,需要牧户供养,需要亲兵,这对于牧户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幸亏两部这十几年并没有大的战事,否则更是困苦,眼下有不少牧户的子弟通过当兵的方式举家迁到大夏国的牧场,两部的实际牧户数估计还是三万户左右”

他又想到一事,“在两部内部,也建设了不少寺庙,虽然大夏国的牧户明显过得好一些,大夏国又强大许多,但并没有大量的牧户举家迁到大夏这边,估计这就是宗教的力量吧,忍辱负重,以为来世挣得一个光明的未来才是他们心目中所想啊”

想到这里,他心中的疑惑更甚。

“就算生活好了,也无法让他们全部转变想法,这在后世经过强烈改造后都不容易做到,何况现在?由他去吧”

不过,经过这一番思考后,他突然想到斋桑泊去看一看。

“直接去济良,留下少部分人在这里等候孙秀澜,让他抵达陈汤城后不要停留,沿着额尔齐斯河北岸直抵济良!”

三日后,尼堪带着亲卫军接近前方的重镇阿亚古兹了,此时前方的大道上也出现了一大片灰尘。

王文慧赶紧喝住了大队,五百亲卫军以及一百灰衣卫将尼堪紧紧围在中间,这里虽然是大夏国的领土,但由于附近到处是草场,有时候一眼望去因为见不到几个人,敌人若是胆子大的话还是有可能插到这里的。

不过,随着马蹄声逐渐停歇,一员大将带着几十骑从尘埃里钻出来后,在望远镜里,赵良栋那剽悍的秦人面孔出现后,包括王文慧在内的人都长舒了一口气。

按照之前的布置,从定方省南下的赵良栋军团就是驻扎在阿亚古兹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