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四十一章 半岛之殇(4)克里米亚汗宫(上)

克里米亚半岛西南端,塞港。

大山一端的雅尔塔突然被大夏人夺去,半岛西南侧己方战舰也几乎不复存在的消息在很短的时间传遍了整个半岛,克里米亚汗国有着沿袭于蒙古帝国的驿站传统,驿站的快马在得到消息的一刹那就很快全面运作起来。

一山之隔的塞港立即进入了全面戒备的阶段。

塞港是一处黑海水域深入到半岛的狭长海湾里的港口,海湾平均宽度只有一里左右,但长度达到十五里,进入海湾后便是一系列优良的天然港口,塞港就在进入海湾后大约五里的南岸,那里,又是一处小海湾,海湾里的海湾。

塞港,原名塞斯勒索斯,希腊语的意思大致是“天选的、至尊的”,因为此地的环境与希腊本土极其类似,都是几面环山,港口幽深之地,在这北面不远处就是大草原的半岛十分罕见,是以前希腊人殖民此地时向半岛以北的游牧部族大量收购皮毛产品的第一大港。

眼下,塞港外海直到海口的黑海海面上,穿梭着大量的小型桨帆船,一种速度很快但几乎没有武力的桨帆船,当然了,他们穿梭在塞港近海不是为了战斗,而是为了警戒。

在塞港里,还停泊着汗国好不容易保存下来的一支舰队,他们没有武装商船,全部是桨帆船,那种挂着纵帆,有两层船桨的大型桨帆船,塞港出海后沿着海岸线向东南,大约二十里长的海岸线都是与塞港海湾差不多的小型海湾,若是充分利用起来的话,都是优良的港口。

一系列优良的港湾,不少都是湾里有湾,汗国的船只一旦躲藏进去也很难发现。

这些小型桨帆船自然是用来警戒的。

不光是警戒塞城用的。

塞城在塞斯勒索斯湾(大湾里的小湾)的西侧,是一处建造不过二十年的大堡,大夏人想要攻占此堡,难度不亚于刻赤。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在塞港所处大海湾的尽头,北面是苏莱曼山,南面就是克里米亚山,实际上苏莱曼山是克里米亚山的一部分,在两者之间则是一条长约百里的峡谷。

汗国的首都,汗宫所在的贝克奇撒莱就在这条峡谷里,它两面临山,一面有塞港作为屏障,唯一的缺口在东北面,而东北面是汗国最大的草场所在,也是大汗亲领部族的牧场。

辛菲罗波尔牧场,后世的乌克兰克里米亚省首府眼下还是一处大型牧场。

峡谷里,萨尔吉河纵贯南北,阿兹奥巴湖在侧,在峡谷中段靠近克里米亚山西麓一处小山上,灰白色的克里米亚汗宫掩映在丛林里。

汗宫占地约莫六十亩,宫里最高的建筑物自然还是天方寺,那高高的宣礼塔在十多里以外的地方都看得见,汗宫的城墙都是用巨大的大理石垒成的,厚达三米以上,由于汗宫的位置比峡谷最低处还要高上两百米,敌人想要进攻汗宫只能仰攻,而用下面的大炮轰击汗宫则需要使用抛射,那样的话效果就大打折扣,在大夏国的青铜炮出现之前也只有欧洲诸国用在战列舰上的重炮了,故此,对于大汗来说应该高枕无忧才是。

在小山脚下则是汗国首都的外城,方圆约莫十里,城墙同样厚达三米。

汗国的首都不像伊斯坦布尔,里面居住的都是四大哈剌赤以及大贵族留在此地的质子及其家眷,有的质子很有可能继任下一任大哈剌赤或者大贵族爵位,故此,这也是大汗用来平衡国内诸势力的一种手段。

当然了,在辛菲罗波尔大牧场的部族乃是汗国的核心部族,眼下叫卡里姆部,实际上是来自汗国祖先术赤在成吉思汗立国后封给术赤的乃蛮部以及林中诸部(卫拉特、布里亚特、巴尔虎等)的后裔与东欧草原突厥语系游牧部族的混血后代。

在眼下的突厥语系诸汗国,别说兄弟了,就算父子之间也在互相算计,故此,这样的部族肯定不能放给兄弟管辖,只能由大汗(苏丹)自己管辖,日常事务则由自己最信赖的妻子家族管辖。

按照天方教原则,汗王可以拥有四个正妻,妃子则不限数量,眼下的汗王穆罕默德不到三十岁,按照汗国的传统,他可以继承前任大汗格莱三世的妻妾,而在这之前,他已经有了无数妻妾,故此,当他上任后,他的妻妾几乎将汗宫塞满了。

对于格莱三世的妻妾他不能随意罢黜,因为她们身后都代表着某种势力,或者部族,或者某个世袭的耶尼切里军团,或者操控着铁器、船坊的商人势力,这里就包括控制着辛菲罗波尔牧场的那位卡里姆首领,卡里姆这个名字是外人叫的,他们自己还自称“乃蛮部”,世代与汗王联姻,就好像大辽时代的乙室部,蒙元时代的弘吉剌部。

故此,当穆罕默德上台后,他不得不将自己的四个正妻之一的某位降为妃子,而让原本是格莱三世妻子、出自乃蛮部的那位重新担任他的大妃。

这里面的原因也很简单,当原本掌握着帝国最多骑兵数量的图阿伊家族衰败后,在半岛本土,拥有骑兵数量最多的地方就是辛菲罗波尔了,他们可以很快组建起一万精骑,而其他大哈剌赤手下的骑兵将领也有不少出自该部。

其实图阿伊家族也是从该部分出去的。

质子之都,大汗的妻族在城里经商、收税、担任类似于宰相的职位,这就是克里米亚。

穆罕默德上台后,面对美轮美奂的汗宫、眼花缭乱的妻妾,与其它汗王一样,他立即在里面沉迷了。

这一沉迷就是五年,这五年,实际上是掌管着卡里姆部,汗国的西帕希大将,还拥有者蒙古人名字的达日阿赤,当然了,这是一位面目明显是突厥人的达日阿赤,在他的名字前后还有一大串带有天方教教义的前后缀,这里就不赘述了,就以达日阿赤称呼他。

拥有如此强大的力量,还是一个在如今进化到拥有火器的骑兵统领,虽然卡里姆部自从汗国建立以来就对历任汗王忠心耿耿,但身边一直卧着这样一个部族实在不让人放心,但将其分拆又不利于抗衡其它大哈剌赤,于是,历任汗王都会用耶尼切里军团指挥官与其抗衡。

自从格莱三世去世后,以前的耶尼切里军团的指挥官没多久也去世了,但穆罕默德上位后并没有任命新的指挥官,直到近几日。

六十岁的图阿伊被穆罕默德召回来了,他被任命为新的耶尼切里指挥官,还兼任汗国的首席哈剌赤,也就是大宰相。

似乎在就要亡国的一刹那,穆罕默德终于想起了一件事。

在汗国的前四十年,就是这位图阿伊带领骑兵纵横乌克兰、波兰、俄罗斯一带,虽偶有败绩,但总的来说还是汗国第一大将。

一个令人昏昏欲睡的春日黄昏,苏莱曼山、克里米亚山绿叶红花遍布,牲畜们也不时出没在那里,艳阳高照,气候温暖,空气弥漫着令人振奋的香气,以往在这个时候穆罕默德肯定是在汗宫里没日没夜地与妃子们纠缠在一起,做着那造人大计。

这五年,汗宫又先后出生了大约一百名儿女,这都是穆罕默德日夜操劳的成果,这个成果还在不断扩大,直到汗宫再也装不下的那一刻。

这一日,汗宫里那令人熟悉的味道似乎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来自东方的檀香味道。

不到三十岁的穆罕默德召见了四十岁的达日阿赤和六十岁的图阿伊。

两人几乎实力同时抵达山脚下通往汗宫唯一一条山上台阶的,在那里,有八个黑人阉人正抬着两个类似于中土滑竿那样的座椅等着。

此时的克里米亚汗国大贵族由于常年牛羊肉奶酪不断,大多长得肥壮,这两人都不例外,当黑人阉人抬着他们逶迤在山上小道时,颤颤巍巍的滑竿似乎随时都有可能滑落山坡,令人揪心不已。

但这八个黑奴都是身高体壮之辈,抬起这两位似乎并没费什么功夫,不一会儿就来到了汗宫唯一一处城门之处。

汗宫的石质城墙高达十米,而在这唯一的城门后面还建有一处更加高大的圆堡,功能类似于中土的马面墙,在圆堡的顶部是一处锥形建筑,里面站着几个士兵,随时处于警戒状态。

“嘎吱”

近几年很少打开的沉重的石门被推开了,出现了一个年约四十岁的高大黑人阉奴,此人就是穆罕默德的大总管,他穿着一身白棉布长袍,领口、袖口都绣着金线,黑色的大手上戴满了用各种宝石制成的戒指。

见到此人,两人都收起了原本的骄悍之气。

在这个时代,所有的天方教汗国,不管是奥斯曼、萨菲、蒙兀儿、哈萨克、布哈拉还是摩洛哥,都喜欢使用黑人阉奴,因为黑人阉奴与白人以及突厥人、阿拉伯人相比还是温顺一些。

但后宫勾结黑人阉奴杀掉汗王的事情也层出不穷,就跟唐末一样,不过这些汗王依旧乐此不疲地使用他们。

其实黑人阉奴也很悲哀,他们不像中原的太监,至少还有亲眷跟着他们吃香的喝辣的,他们孤苦无依,只有与他们一样的黑奴和宫女受他们指挥,等到他们活到四十岁左右,年老体衰之时就是被赶出汗国自食其力之时,眼前此人已经到了这一门槛了。

但两人依旧不敢小觑他,乖乖地跟着他进去了。

在汗宫的中部,一间宽阔的有着圆形穹顶的大厅里,穆罕默德歪倒在卧榻上接见了两人。

穆罕默德在刚上台时才二十五岁,也是一个膘肥体壮的汉子,眼下的他却是一个面色苍白、形容枯槁的瘦长汉子,宽大的袍子套在他身上就好像放在一个架子上,高高的用厚布缠就的帽子也好像套在一个木头架子上。

“木乃伊”

每次见到穆罕默德见多识广的图阿伊都会想到一件事。

在他的前面,跪着一个黑奴、一个宫女,那黑奴手里托着一个硕大的银盘子,银盘子里装满了各种食物,有刚刚烤好的牛羊肉,新作的奶酪,应季的水果,一旁的宫女穿着露出半个胸部的衣服,正在用银叉子叉着食物喂穆罕默德。

两人对这一切都熟视无睹。

在时下的汗国内部,除非像寇普洛鲁那样出身于穆夫提世家的高官,没有不纵情声色的,他们两人也不例外,不过没有眼前这位如此放纵罢了。

“坐”

穆罕默德的声音回荡在这大厅里,声音很轻,带着一些沙哑,就好像漂在水面上一只正在死去鸭子的悲鸣。

在大厅的地面上,摆着两块一平方米见方的地毯,两人赶紧跪坐在上面。

“说吧,你们商量的如何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