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三十九章 半岛之殇(3)地峡的“浮桥”

四月份,春天来了,克里米亚地峡两侧、里面沼泽地的各色鲜花竞相怒放,将被克里米亚人挖掘过后的地峡点缀得异常鲜艳。

地峡从西端的黑海算起,一直到东边的亚速海,全长超过两百里,中间的低地、沼泽地平均宽度约莫五十里,想要从中找到一条能过通行的道路比登天还难,就算在冬天也不行,因为克里米亚半岛的冬季也不太冷,就算上冻了,冰层也只是薄薄的一片。

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一处完全可以通行的地方。

自从在地峡以北败给大夏国以后,克里米亚人在地峡里普遍挖掘了一番,将沼泽地、低地之间小块的陆地全部挖通了,但依旧保留了一块地方。

在西端靠近黑海的地方,便是一处这样的地方,也是地峡里唯一一处完好无缺与大陆连接在一起的地方,全长约莫二十里,原本就是克里米亚汗国北出去波兰、俄罗斯劫掠的唯一通道,不过在上次败北之后克里米亚人将这一处也挖通了,他们利用几千奴隶将此地挖成了一处长二十里,宽约一里的运河。

几年下来后,西边黑海的海水已经倒灌到了这一截的运河,但无论如何,这一截二十里长的地方是地峡为数不多的还算“干净”的地方,在其它地方,平均宽度都在五十里左右,小块陆地、沼泽地、潟湖、死水塘纵横交错,想要从那里通过不是没有可能,但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清理。

其实,在大夏人眼里,这样的地方正是挖掘运河的上好地方,若是放在他们手里,将整个地峡挖通,让亚速海与黑海从西端连接起来,这才是有作为国度才才应该做的。

在运河南岸,是一道高约五米、厚约一米用泥土、石块砌成的矮墙,在矮墙的后面则是汗国取代图阿伊巴依担任半岛北面大哈剌赤的哈兰族大将哈兹。

哈兹,圣战者之意,虽然圣战者的真实战力一直很可疑,但千万不要低估他们的决心。

哈兹正是这样的人,放在以往,哈兹家族别说大哈剌赤了,就连大贵族也不是,只是半岛上成千上万的小贵族之一,他家能够发迹还得益于家族中出了一个美女,这名美女在十五岁那年嫁给了格莱三世。

在这个时代以及以后一百年内,在天方教世界诞生了多个可歌可泣的与国王有关的凄美爱情故事,最明显的就是泰姬陵以及泪泉,而这泪泉就发生在克里米亚汗宫,当然了,故事的主人尚未诞生,但普希金的著名诗句却揭示了那个凄美的故事。

这名美女姓名已不可考,不过格莱三世对她的宠爱却不亚于唐明皇对杨贵妃的宠爱,连带着她的家族也兴旺起来。

为了对付大夏这个大敌,哈兹在地峡南部设置了两个据点,一个就是矮墙后面的营地,那里有五千步军,三千骑兵,而在丹考伊,还有五千步骑。

这里有人就要说了,二十里长的运河南岸,区区五千步军怎能看护得过来?

二十里长,五千步军完全够了,因为敌人首先要面临那一里宽的运河,要通过这处运河,无外乎两个法子,一是搭建浮桥,而是利用船只。

大夏国会选择哪种方式?

矮墙后面的哈兹端着望远镜望着,心情竟然十分忐忑。

平时他都在丹考伊城待着,今日破天荒亲自来到了此处,肯定是有大事发生。

原本在运河以北驻扎的大夏国克里米亚总督辖区第三军团已经离开营地来到了运河边上!

当然了,这还是其次,前几日,有消息从克里米亚山南麓传来,离汗国都城贝克奇撒莱只隔着一座大山的雅尔塔堡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早晨被大夏国拿下了。

这样一来,原本被克里米亚、奥斯曼经营的“固若金汤”的半岛就出现了一个缺口,一个大大的缺口!

本来直接归属奥斯曼人管辖的雅尔塔被大夏国攻占克里米亚人应该高兴才是,因为那样一来就可以将奥斯曼人深度卷入,有强大的奥斯曼人介入,克里米亚的胜算又多了好几分。

但雅尔塔竟然丢失了!

而最新的消息也从奥斯曼人那里传过来了,大夏人是从北非一带通过奥斯曼海峡过来了的,听说帝国大维齐尔寇普洛鲁出动了帝国储存的所有火攻船,试图在狭窄的海峡一举歼灭大夏国战舰,可惜功亏一篑,这样一来,奥斯曼人还会按照之前两国元首议定的方略前来迎战吗?

奥斯曼在纳尔瓦还有两百艘大桨帆船、武装商船,若是倾力来半岛,至少可带过来了五万大军。

但在大夏人安然无恙地在自己的内海奥斯曼海峡通过后,他们还有心气与大夏人一战吗?

没有奥斯曼人,单凭克里米亚人能够抗住大夏人的进攻吗?

“真主再上,一定能的!”

哈兹的眉头慢慢舒展开来,满满的自信又洋溢在脸上。

“轰!”

对面的火炮开始试炮了!

……

河对岸,三十八岁的赵良栋也端着望远镜在观察运河南岸,在他的前面,军团里唯一以的一个步军旅四十门尼布楚青铜炮已经一字摆开了,在离矮墙约莫三里的地方大约每隔一丈就摆了一门。

这样的话,四十门火炮就占了一百二十米的地方。

没错,在火炮的对面,就是瀚海军准备渡河的地方。

“咚咚咚……”

大规模试炮的命令下达了,按照尼布楚青铜炮的射程,在攻击固定目标的情形下,可在四里远的地方形成高达八成的命中率,当然了,前提是试射几轮。

按照赵良栋的盘算,先用青铜炮轰垮这一段矮墙,然后再轰击这一段矮墙后面的敌人,接着再用抛射继续攻击,此时,步军旅的工兵营就开始浮桥了!

其实,由于运河直通黑海,如是河水深度合适,从黑海上直接开来船只,在船只上对矮墙进行攻击,让敌人不能冒头时将船只拼接在一起是最快的,不过敌人还是很狡猾的,他们是挖掘了运河,不过运河的深度平均只有两米,只能行驶小的平底船,那样的话,别说青铜炮了,在船上施放小炮也很危险。

于是就只能强攻矮墙!

赵良栋等待这一天已经很久了,自从跟着陛下来到这遥远的安西之地,在乌克兰、波兰大战几场后就一直歇着,可让他憋坏了。

“轰……”

“轰……”

“轰……”

很快,三轮试射结束,接下来就是各门火炮各自轰击对面矮墙的时间了,此时,一次对炮兵们的实战考试也开始了,比如,装填时间,命中率,等等,都会被一旁的录事参军记录在案并作为今后晋升的参考。

“轰…………………”

虽然是各自轰击,但在正式轰击时,瀚海军炮兵们显示他们良好的训练,正式轰击的第一发炮弹几乎同时发出!

四十门能够射击十二斤铅弹的尼布楚青铜炮在三里的距离上形成的动能非常强劲,同时,他们在一起发射时造成的动静方圆几十里都听得见!

当火炮发射时,瀚海军这边的士兵都捂住了耳朵,这般动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得了的,在一里以外的运河南岸,当这一大阵火炮响起后,就好像在半空炸响了一个有史以来最大的惊雷!

三轮试射之后的正式射击除了略微纠正火炮的位置,剩下来的几乎是千篇一律,清膛、装填、扣动燧发机,这样的动作炮兵们平时已经操练了几百次了,几乎不可能犯错,而对面矮墙上的火炮也轰响了,可惜他们的射程非常有限,勉强打到运河北岸再往北一里处,离炮兵阵地还有一定的距离。

连续三轮正式轰击过后,大夏国的炮兵阵地停歇下来了,等硝烟散尽后,只见原本整整齐齐垒在运河南岸的一端约莫百米的矮墙已经支离破碎了,不过虽然支离破碎了,但离完全垮塌还有一定距离。

继续轰击!

两个小时过后,这一段矮墙露在地面以上的部分最高处也只有一米左右了,此时,青铜炮的抛射开始了。

在驮马的协助下,将所有的火炮往后拉了一段距离,然后将炮口调高,此时炮兵营长就会将几个连长叫到一起。

“你们连,继续轰击缺口!”

“你们连轰击缺口附近两侧的敌人!”

而在同一个连里,也按照远近不同布置了不同的火炮角度。

于是,在一阵短暂的停歇后,一场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更大规模的轰击开始了。

就在此时,工兵营出动了!

工兵们需要冒着己方震天响的炮火去架设浮桥!

首先,他们要在河堤附近挖出一段斜面长约三十米,宽约二十米的通道,因为以前运河两侧都是笔直陡峭的。

这样的斜面也只能在此时挖掘,因为对面矮墙后面的敌人火炮打得到,让己方士兵冒着敌人的炮火去挖掘斜面是不可能的。

在如此好整以暇的情形下,如果纯粹是人力挖掘,就是这样一段斜面也需要花费很长时间,那需要耗费多少弹药,于是,两台蒸汽机闪亮登场了。

当然了,此时尼堪心目中的履带式机器尚未最终用到这里,但用马匹拉过来的蒸汽机带动巨大的“锄头”将这一段堤岸的泥土松掉,然后工兵们再拿着工兵铲跟上还是做得到的。

中午时分,在敌人瞠目结舌中,大夏国的火炮整整响了两个小时,这两个小时既是大规模进攻前的火炮准备,又是工兵的作业时间。

一段长约三十米,宽约十五米(最后调整为此数)的斜面已经夯筑扎实,直接深入到运河里面!

火炮还在此起彼伏地响着,此时,已经在岸上固定好的“浮桥”被工兵们沿着斜面推了下去。

原来这浮桥是由一段段组成的,每一段上面有六个大铁桶,铁桶上面固定着木板,铁通使用滑轮,可以带着木板在地面上滚动,每一截浮桥上还有一个类似于船只上的铁锚,当浮桥被推下河面时,上面还紧紧扒着八个工兵!

“啪”

浮桥进入到了河面,工兵们中的六人赶紧用木浆将浮桥划着冲向对岸,浮桥前端的两名工兵则端着火枪警惕着那处缺口。

当浮桥划到预定位置时,工兵们赶紧将铁锚放下,此时,一段又一段的浮桥都冲了过来,工兵们将两段浮桥用上面自带的勾连装置连接好,不到一个小时,一段固定在两岸,中间用铁锚固定,对岸挖了一小段斜面的工程就全部结束了。

当浮桥大致完成时,已经有一个连的步军冲上了矮墙附近,并依托残垣断壁掩护工兵们的作业。

“呜……”

总攻的时间到了,一阵紧密的火炮过后,硝烟尚未散尽,一整个步军旅开了过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