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三章 林中拓跋与黄头鞑靼

1625冰封帝国 第三章 林中拓跋与黄头鞑靼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9:09 来源:笔趣阁

千年以前,拓跋鲜卑崛起于大兴安岭,随即又大举西进,控制了贝加尔湖一带。

拓跋力微时代带部南迁到阴山南北,不过依旧有不少部众留在了林中。

这些留在林中的部落先后依附于突厥、回鹘、黠噶斯、契丹,蒙元崛起之时又自称蒙古人,并追随祖先的步伐迁到了阴山南麓。

他们将部落名称由“秃马剔”改成了土默特,实际上就是“拓跋”的几次转音而已,而继续留在林中的秃马剔如今自称“图瓦”,还是拓跋的转音。

土默特部落占据阴山以南、黄河以北的广大土地后,在俺达汗时代部落达到巅峰,在虎墩兔西迁以前仍是蒙古诸部中最强盛的部落之一。

……

阿拉克卓特部,原本是达延汉以后世袭大汗的直系部落,部族核心是原本依附于雄踞漠北的突厥帝国、操着突厥语的黄头鞑靼,先后称为阻卜、鞑靼,蒙古人崛起时又被纳入到蒙古诸部。

发展到今日,黄头鞑靼已经是一个遥远的记忆了,部落里无论是大小贵族,还是普通牧民,已经与寻常蒙古人区别不大了。

不过在语言上却有别于其它蒙古部落,自然是蒙古语、突厥语相互掺杂形成的新的“蒙古方言”了。

一直以来,阿拉克卓特部与多罗特部、克什克腾部,以察哈尔万户最核心的三大部落存在于土默川以东、赤峰以西的广大地区,是达延汉后世子孙的主要依托。

虎墩兔西迁时,阿拉克卓特部的首领被林丹汗的妹夫杀死,部落被并入了察哈尔本部,由大济农塔什海兼领,塔什海还兼领着被征服的土默特部。

塔什海的“大帐”便设在库库和屯(呼和浩特)城以前俺达汗的宫殿里。

库库和屯城历经两次建设后,如今已经是周长五里,城高三丈,有东南西北四门的大城了。

塔什海从鄂尔多斯回来后,立即将准备出兵察哈尔的消息通知了土默特、阿拉克卓特两部现任台吉。

土默特右翼王旗所在,后世五原县。

此时的整个阴山南麓都在土默特万户的控制之下,而不是像后来满清为了控制、削弱土默特部,将乌拉特部落迁到包头以西后世巴彦淖尔一带,将所有的土默特部落迁到了包头以东的地带。

同时将茂明安、四王子等部落迁到了大青山附近,用以监视包头以东的土默特诸部。

如今的土默特右翼,由于一直处于抗击卫拉特的第一线,部众骁勇善战,不过在林丹汗西征时与土默特左翼、鄂尔多斯的联军大败,最终还是屈服于林丹汗。

这次大败,给两部土默特造成了大约五千骑的损伤。

原本的土默特万户发展到今日,实际上出动三四万骑是没有问题的,五千骑的损伤应该问题不大才是。

不过事情却远远不止如此。

都说明末属于小冰河期,具体来说那就是比正常情形下要寒冷一些,大明的朱由检上台后,似乎是惹恼了上苍,长城内外,不禁天气寒冷,而且动不动便是大旱。

大旱一来,南边的大明还有常备仓可以放赈,北边的牧民就只有狠下心来将自己的的牲畜提前吃掉了,不过由于干旱无草,牲畜也是大面积死亡,这便是为何虎墩兔西迁后大规模入侵大明的重要原因之一。

无他,饿疯耳。

天气持续干旱,又带来另一宗祸事。

天气干旱,牧民不得不提前迁徙,拖家带口四处寻找水草,牧民如此,草原上的野兽也是如此,其中尤以草原上最常见的动物——旱獭最为典型。

于是灾祸便出现了,由寄生于旱獭身上的跳蚤传播的“鼠疫”开始蔓延了。

当然了,此时的蒙古人自然不知晓疾病是由呼噜吐(旱獭、土拔鼠的蒙语名字)带来的,还以为招惹了长生天,除了祈祷还是祈祷。

不过他们也知晓传染了此病的人不可靠近,大小台吉也出兵封锁得病的部落,让疫病总算得到了控制。

饶是如此,经过此疫的土默特部落元气大伤,加上林丹汗的打击,已经不复以前的盛况了,如今左右两翼部落的精锐骑兵加起来也不过万骑。

林丹征服土默特部落后,部落名义上还是由俺达汗的后裔珲台吉俄木布楚琥尔统管,不过两部各有土默特本部的台吉,都不是黄金家族的后裔。

右翼台吉叫杭高,左翼的叫古禄格,历史上满清为了分化俄木布楚琥尔,大力扶持不是黄金家族后裔的杭高、古禄格等人。

不过眼下的杭高却还没有投靠满清的心思,他正在为塔什海的命令发愁。

在自己的帐篷里,杭高没有戴帽子,露出了头上编成一缕缕小辫子的头发——索头鞑子,这是明人对他们的蔑称,也是土默特人与其他蒙古部落最大的区别。

当然了,他的大帐里不止他一人,左翼的古禄格也赫然在列。

杭高年长,平素以右翼一部独抗卫拉特,很受左翼的古禄格敬重,否则以古禄格左翼台吉之尊,是不会千里迢迢跑到右翼来找杭高商议。

“阿哈,你还是赶紧拿一个主意吧,塔什海、俄木布楚琥尔给我等下达了半个月去青城汇集的命令,我那边还好说,地域小,离青城又近,十日便可成行,可您这边……”

杭高年近五十,原本须发花白,与林丹的战事、鼠疫弄得他最近焦头烂额,如今又催逼着攻打索伦人,这几日一头花白的头发竟全白了。

“唉,青壮早就通知了,不过那索伦人骁勇善战,连大汗唯恐避之不及的女真人都抵挡不住,何况我等?这两年部族元气大伤,幸好长生天怜悯,又下了几阵小雨,草原上总算缓过来了,正是修身养性的时候,此时又出兵……”

“谁说不是呢!”,古禄格拍了一下大腿,眼神里也有些哀伤,他的部落直面林丹汗的大军,受到的损失比杭高部更大,“可……”

杭高点点头,“若是有一个两全其美的法子就好了,既能不得罪呼图克图汗,又能保全土默特部落,可惜……”

古禄格也是沉吟不语,两人中,他一向以杭高马首是瞻,就是因为杭高德高望重,平素又多富计谋,他才巴巴地赶到这边,连他都束手无策,自己就更不用说了。

“让我进去!我是大汗的故人!”

帐外突然传来争吵声,古禄格一听这个声音不禁眉头一皱。

“已经多少年没见到这厮了,怎地如今出现在这里?”

杭高也是与有戚焉,半晌,他对外喊了一声,“放他进来!”

不多时,门外进来了两人,当先一人身材瘦高,虽然穿着一身蒙古袍服,不过他的三缕长须暴露了他的身份。

竟然是如今瀚海国的工部主事,原大板升城白莲教徒孙老道、孙道成!

孙道成以前在大板升城时便接触过两位土默特的头领,故此杭高、古禄格两人都认识,不过另外一人却让他二位大吃一惊!

巴图尔!

阿拉克卓特部台吉,真正的黄头鞑靼,阿拉克卓特部被并入察哈尔本部后直属于塔什海。

巴图尔三十余岁,身材异常剽悍。

这两人走在一起更是让杭高、古禄格惊讶不已。

“呵呵,是孙老道先找到了我”

巴图尔倒是直爽得很,一见到两人便开口说道。

“唉,不瞒二位,我阿拉克卓特部在西迁时,殿后的老弱妇幼被建奴以及阿鲁科尔沁部落追上赶尽杀绝,我的一家也在其中,一想到我那一对还不到十岁的儿女,我就……”

(真实的历史,笔者没有杜撰)

像巴图尔这样的汉子也落下了哀伤的泪水,杭高、古禄格不禁有些感同身受。

“我与建奴、阿鲁科尔沁有不共戴天之仇,说实话,若是没有阿斯兰大汗的出现,我这大仇估计今生难报了,可有了阿斯兰大汗,一切便不一样了”

历史上,巴图尔不但没能报仇,还屈辱地跟着林丹的长子额哲投降了满清。

“呵呵”,只见孙老道两眼放光,“两位大汗,不瞒你们,此次来我是奉了我家大汗之命前来联络的”

“你家大汗?”

“呵呵,就是阿斯兰大汗”

“啊?你现在在他手下?”

“是的,大汗仿照大明的规制,在麾下设置了六部,老道舔为工部尚书一职”

“工部尚书?”,作为土默特的贵族,又靠近大明边境,杭高、古禄格两人也知晓一些大明的官制,这工部尚书可是仅次于丞相的高官啊,在蒙古人眼里,那几乎是仅次于珲台吉的济农、扎萨克那样的位置啊。

“失敬失敬”,想到这里,杭高一改刚才愁容,展颜笑道,内心却在腹诽着,“前几年这厮在土默特境内四处活动,肆意发展白莲教徒,差点被我一刀杀了,最后四处逃窜,没想到今日还有这样的际遇,实在是人生无常啊”

“诸位台吉,我家大汗有话让我带给你们”

杭高、古禄格两人赶紧将耳朵竖起来。

“大汉说,你们土默特部族原本是北境林中的鲜卑人,与索伦人也颇有渊源,如今天下残破,唯独索伦人控制的地方一派安宁祥和,岂非长生天额外眷顾?岂非天命所归?同为林中后人,何不携起手来奋力一搏,大汗有言,事成之后,土默特两部继续留守阴山南麓,除了少量牛羊贡赋外,绝无其它加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