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八十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2)

1625冰封帝国 第八十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2)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9:09 来源:笔趣阁

尼堪他们都想错了,在如此关键的时刻,虽然得土安、乌季达很重要,但并

非重要到摩洛哥王国必须倾国一战的地步,特别是半荒漠地带的乌季达更是如此,此时,乌季达与纳祖尔之间还远没有达到后世煤钢联合体的高度,摩洛哥的重心还是阿特拉斯山以西,大西洋以东的地方。

而塔扎以东的乌季达地区,除了能勉强种植一些粮食,就是柏柏尔、贝都因游牧部族的牧地,至于煤铁矿产,摩洛哥人自然也需要,但在阿特拉斯山西麓有的是,乌季达的煤铁并不是非要不可。

何况,这里临近奥斯曼帝国的阿尔及尔总督辖区,虽然号称总督辖区,但海盗的传承让他们成了一个半国半盗的地方,可想而知在他们的边界处生活是多么的不易。

故此,此时的乌季达地区几乎没有定居农人的存在,多半是柏柏尔、贝都因游牧部族。

但就像在大航海时代来临后,摩洛哥先后多次反抗葡萄牙、西班牙的入侵一样,若是对于外来势力不管不问,无论是谁在台上,他们的声望肯定会在国内一落千丈,特别是在眼看就要取代已经统治摩洛哥一百多年的萨阿德王朝之时更是如此。

在这么关键的时刻,三位有望成为新王朝奠基人的拉希德、哈兰、马赫纳兹自然不会轻离老巢。

于是,与三家关系都不错,来自贝都因部落的酋长,但已经长期生活在摩洛哥、阿斯特拉山西麓古城塞夫劳城城主拉赫曼率领三家拼凑起来的两万人马出征了。

拉赫曼抵达塔扎后,果如阿林阿所料,此时的他已经知晓了大夏国的皇帝正在纳祖尔的消息,他决定个亲自带着主力直接扑向纳祖尔,而让另一位柏柏尔人将领萨勒曼,老家就是乌季达的,但也长期居住在山西(阿特拉斯山以西)的塔哈拉城城主带着三千老家也是来自乌季达以及南部荒漠地带的游牧部族骑兵,还是三千完全没有甲胄,但胜在轻便的骑兵绕道去乌季达。

拉赫曼打的主意是,让萨勒曼先一步出发去乌季达,每人都是一匹战马、一匹骆驼,悄悄抵达乌季达时,以劫掠为主,扰乱大夏人的视线,然后再视情况采取下一步行动。

按照贝都因人的传统,若是需要紧急禀告重大事项,他们可以骑着骆驼一昼夜在荒漠里行走一百多公里,塔扎到乌季达也就是两百公里,骑骆驼的话两日也就到了,届时拉赫曼再视情况采取行动。

拉希德等人能让拉赫曼担任大军的统帅,除了他是善战的贝都因人,还因为在穆莱家族崛起后,在与萨阿德家族的交战中屡立战功,在与西班牙、葡萄牙人的战事中战绩也不俗,是一位既稳定大气,又善于出奇的优秀将领。

当然了,在萨勒曼临行前,拉赫曼还将征召沙漠里的贝都因人一起北上乌季达劫掠的羊皮卷一并交给了他,届时,出征挖乌季达的可不光是那三千轻骑,没准加起来会超过五千骑!

劫掠,也是沙漠贝都因人的强项,届时,几千,甚至更多的人马突然驾临乌季达,绝对会让大夏人摸不着头脑。

纳祖尔到塔扎,大约三百里路程。

在商议完如何出兵事宜后,尼堪便将一整个军团的指挥权全部给了阿林阿,还让孙秀澜的神武军接受他统一指挥。

而尼堪自己在纳祖尔只有博敦的步军旅以及贴身的五百骑。

而在得土安、休达,如今也只有各一个海军陆战团镇守,但由于尼堪已经将农户和工匠基本上安置到了乌季达、纳祖尔一带,这两个陆战团只需要镇守城池就可以了,加上一些船上的一些战斗兵,每座城池实际上也有一个旅的兵力。

拉赫曼等终究是更熟悉乌季达、纳祖尔一带地形的人,他门很快就得到了大夏国的军力布置情况:

一支大约九千人,包含大约三千骑兵、六千步军的主力军团正在主动向塔扎开来。

而在乌季达地区还有一支三千人的骑兵队伍。

而镇守纳祖尔港的军力非常薄弱,大多都是步军!

拉赫曼得知这个情况后,他虽然不知晓镇守纳祖尔港的大夏人到底有有多少,但已经朝塔扎开过来九千人,加上乌季达的三千骑兵,留守纳祖尔的大夏人最多只有两三千人!

于是,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头脑中形成了。

这次拉希德等人给了他两万精锐,其中骑兵、步军各半,骑兵中,除了萨勒曼带走的三千部族骑兵,剩下的七千骑兵都是拉希德、哈兰、马赫纳兹以及他拉赫曼的精锐,还都是背着火枪、挎着弯刀的骑步皆宜的骑兵!

更何况,按照他的估计,大夏国的皇帝尼堪还在纳祖尔——他是根据拉希德等人的反应得出来的,此时,很难想象一国皇帝还要带着军队在荒漠里行军,他猜对了,尼堪确实还在纳祖尔。

从塔扎出发,去往纳祖尔,大道只有一条,但山道却有多条,都是被阿特拉斯山系切割出来的,其中最险的一条紧贴着东阿特拉斯山西麓!

拉赫曼亲自带着这七千骑兵出发了,与萨勒曼一样,他也是每人一匹战马,一头骆驼,而他的弟弟奥马尔则带着一万步军协助塔扎的守将在塔扎不动。

塔扎城,位于两山之间,横跨穿越阿特拉斯山的塔扎河两岸,城堡通体由山中石灰石垒成,城墙高三丈,方圆八里,易守难攻,是进出阿特拉斯山唯一一条能通行大军的通道,剩下来的山谷自然还有多处,但最矮的山谷也有一千多米,况且道路也崎岖得多,故此,凡是山东(阿特拉斯山以东)的敌人想要进攻山西富庶地带,必定经过塔扎城。

鉴于塔扎城如此重要的地位,穆莱家族在平时有两千五百人常备军镇守,河两岸的城堡各有一千步军,另外,河南城堡里还有五百骑兵,自然是为了一旦攻城的敌人受挫后,城里的骑兵突然出动,肯定会收到很好效果之缘故。

奥马尔的大军就驻扎在城堡以西的河水两岸,可随时与城堡呼应,在此时的条件下,有万余人的军队镇守阿特拉斯山口,绝对是万无一失(想想克里特岛的伊拉克利翁,土耳其人花了二十二年才拿下)。

三千人或者以上的部族骑兵肆虐乌季达一带,让敌人摸不着头脑,而主将拉赫曼带着七千精骑突然抵达纳祖尔,而千年重镇塔扎固若金汤,任谁来看这一筹划都是异常绝妙的存在。

若是被拉希德听到了拉赫曼的计划,也是绝对会竖起大拇指的,对于拉赫曼,拉希德三人都绝对信任,因为拉赫曼是穆莱家族的女婿。

穿行在阿特拉斯山纵横交错的山谷,今年三十七岁的拉赫曼也是这么想的。

从塔扎出发后,有几十条山谷可以穿到纳祖尔,初来乍到的人肯定摸不清,而在这里放牧的贝都因人全部是他拉赫曼的手下,每年需要向他纳贡的手下,一方面是可以信赖的,另外为了让他们保守山谷的秘密,拉赫曼为他们划定了牧区,并严令他们轻易不得变动,否则施以严惩,于是,就算大夏国的密探得到了一处山谷的讯息,当想要得到所有山谷的讯息完全不可得。

何况,从一条山谷进入后,又多条山谷与外面相连,那样的话就有无数条道路可以抵达纳祖尔,他拉赫曼会走那一条道路都是随机的,大夏人想要摸清完全不可能。

故此,拉赫曼突袭成功的概率至少有八成。

这些情报,不是初来乍到的大夏人能够掌握的,也不是都沿着大道行商的阿兰纳尔等灰衣卫能够掌握的。

这些山谷,才是像拉赫曼这样的贝都因人能够深受穆莱家族重视的最主要原因。

消息很快传到了菲斯、梅内克斯、拉巴特,作为摩洛哥重镇,在塔扎城的守军里,都有拉希德、哈兰、马赫纳兹的人存在,拉赫曼的布置都会在第一时间传递到三座王城。

拉希德、哈兰、马赫纳兹都频频点头,眼下的他们并没有考虑到亲自统领大军外出作战,那太冒险了,一统整个摩洛哥眼看就要成功了,新的王朝就要成立,一国国王和一国贵族差别太大了,在这关键时刻岂能功亏一篑?

什么?先统一,再谈家族内部的事?

对于穆莱家族来说,那是不存在的,他们留着萨阿德家族的末代国王阿巴斯,就是为了先自相残杀完成家族内部统一再说。

他们忽略了一个人。

伊斯玛仪。

此时的伊斯玛仪,除了拥有摩洛哥得土安-乌季达一带的领土,还拥有大西洋沿岸安法城(卡萨布兰卡)、萨菲两座港口城市。

当伊斯玛仪被俘后,三人都没有动,前面说过,伊斯玛仪是后世有名的君主,他的妻子儿女之多令人昨舌,眼下他只是一个领主,自然没有五百人之多的妻妾,但也有上百位,其中按照天方教教义收纳的四位正妻都是来自柏柏尔、贝都因、阿拉维(阿拉伯人的一支,穆莱家族所在)、毛里塔尼亚(此时毛里塔尼亚被荷兰人占据着,但这里的毛里塔尼亚是指一百多年以来,由贝都因人、黑人、欧洲白人混血而成的人种,目前是毛里塔尼亚国的中坚)四大部族。

伊斯玛仪被俘后,消息并没有传到安法城和萨菲城,拉希德等人屏蔽了这个消息,因为一旦这个消息传出,徘徊于摩洛哥沿海的欧洲海盗就会蜂拥而至。

在与大夏国的战事没有完结之前,拉希德等人还是希望伊斯玛仪控制的领土保持稳定。

伊斯玛仪两个妻子中,来自柏柏尔贵族以及毛里塔尼亚豪商世家控制着安法城。

这一日,城中突然传来伊斯玛仪回来的消息,还是从海上回来的!

作为代替伊斯玛仪轮流掌管安法城的是来自毛里塔尼亚的妻族,按照之前伊斯玛仪指定的规矩,由于安法城紧靠大海,时常受到欧洲私掠船的骚扰,经过海港进入安法城必须持有伊斯玛仪本人签发的证件。

其实就是类似于日本幕府签发给往来日本贸易商人的朱印状,这些持有证件的商人还只能进到港口,想要进入城堡也不行。

安法城原本是一座宏伟的城市,但在上个世纪被葡萄牙人攻占,之后葡萄牙人将整座城堡夷为平地,此后,摩洛哥人只在原址上建起了一座土城,但由于他港口条件优良,作为土城的安法城依旧成了仅次于拉巴特的大港。

摩洛哥人自然也懂得“以夷制夷”的道理,当伊斯玛仪掌管这座城市后,由于他的一个妻子来自毛里塔尼亚,妻族与荷兰人关系密切,故此,这座城堡荷兰人有不少,摩洛哥的一些特产,也经此港进行发售,荷兰人也在此建了货栈,有了货栈自然就有了护卫,于是,通过荷兰人的关系,安法城勉强在这些年保持了平安。

因为在这个时代,荷兰人的船只最多,哪家若是对荷兰人的船只或货栈进行劫掠,除非是像英国人那样同样难啃的硬骨头,必定会遭到他们的反噬,对摩洛哥念念不忘的就是葡萄牙,眼下他们绝对不是荷兰人的对手。

听说伊斯玛仪回来了,还乘坐者荷兰人的船只,掌管土城和港口的官员深信不疑——他从望远镜里见到了船上伊斯玛仪的身影。

十五艘大船,都打着荷兰人的旗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