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一章 高悬的利刃

1625冰封帝国 第一章 高悬的利刃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9:09 来源:笔趣阁

(近三章涉及三个皇帝,虽是不同的分卷,今日一遍放出)

新年开春以后,尼堪将自己控制的领地命名为“瀚海”,虽没有明目张胆自称“瀚海国”,不过其麾下实际上都这样自称了。

比如,军队多半以瀚海军、瀚海骑兵、瀚海步兵、瀚海水师自称,地方也多以“瀚海国xx省xx州xx县”自称。

到了大明崇祯六年(1633年),瀚海国辖内从西至东已经有这些省份了:

乌兰乌德

赤塔

尼布楚

呼伦贝尔

黑龙江

伯力

其中黑龙江与伯力的分界处便是小兴安岭,后世属于黑龙江省的佳木斯、鸡西一带划给了伯力省。

到了秋天的时候,迁到伯力省的近四万户辽东汉民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次丰收,而新近迁到黑龙江齐齐哈尔、哈尔滨一带的三万户辽东汉民还要靠乌兰乌德、赤塔一带农户的粮食才能过活。

还有两万户汉民迁到了从呼伦到乌兰乌德的广袤地带。

另外近万户汉民或是原本就是手艺人,或者迁到朝鲜后学到了手艺,分别被安置到了赤塔、呼伦、伯力三座大城以及新建的诸民、海参崴、双城、庙街等城池,分别作为矿工和各类工匠在各城生活。

如此一来,两年的时间,近十万户汉民完全从朝鲜迁过来了,近四十万丁口的加入几乎将尼堪积存多年的粮食、布匹、食盐、铁器、牛羊挥洒一空,尼堪想要在最近一两年进行大的战事或工程完全不可得了。

饶是如此,由于以前的步军基本上都被抽调到水师里面,尼堪还是在新加入的汉民里抽调了十五岁以上、二十岁以下的男丁一万人,新组建了步军,分别驻守在林口(防备宁古塔)、绥芬河(防备宁古塔)、海参崴、白城、哈尔滨等地,一万步军,看似很多,这么一分下去,每一地也最多两千人。

包括呼伦城在内的以西城池就只能由由龙骑兵以及部族骑兵驻守了。

有了这么多工匠,尼堪便将自己的作坊集中到了赤塔、呼伦、伯力三城,三城附近都有大量的铜铁煤矿,还有便于煮盐、熬硝的盐湖,又深处瀚海国国境的内地,正是大力发展工坊的时候,此三处,每一处都有两千户工匠。

墨尔迪勒、黑城、海参崴是船坊所在,随着黑城、海参崴的崛起,特别是小兴安岭、长白山以东以及兴凯湖以东的山上有大量的柞木、水曲柳等硬木,墨尔迪勒的地位一下下降了许多。

不过考虑到今后攻略勒拿河、叶尼塞河流域的需要,尼堪依旧在墨尔迪勒保留了一部分工匠。

到了此时,尼堪麾下有半牧半猎的丁口近三万户,农户近十二万户,加起来有近十五万户、六十万丁口。

六十万人,看起来不少,不过却要散布在西起贝加尔湖,东到大海的近三百万平方公里广袤的土地上,用地广人稀来说一点也不为过。

就是这六十万丁口,却是压在漠南的虎墩兔憨、博格达汗(皇太极新上的尊号,此时皇太极已经提前将国号改为大清,自己也称大清皇帝,本民族改为满洲了,也被诸部蒙古尊称为博格达汗)头顶上一柄随时可能掉落下来的利刃。

随着尼堪的介入,原本隶属于察哈尔万户的乌珠穆沁、苏尼特、浩齐特、阿巴嘎、阿巴嘎纳尔五部并没有像历史上那样在满清时代迁回到原本的牧地,而是留在了车臣汗的东喀尔喀。

如此一来,后世锡林郭勒盟、察哈尔盟两盟偌大的土地就空下来了。

不对,也不能说空下来,尼堪已经捷足先登了,那柄利刃的落脚点便在元上都的遗址、后世正蓝旗所在。

自开春以后,一座大城就在元上都的遗址上兴起了,由于有原本的基础,城池恢复得很快,到冬季来临之前,框架已经完全搭起来了,等冬天来临之时,框架里的一些个设施便能在室内进行了。

元上都可是一座外城城墙超过十里、内城城墙超过两里的大城,此城能有这么快的建造速度,自然与尼堪在济州岛“发明”的水泥有关,此时在瀚海国的国境里面又发现了多处富含火山灰的地方,紧邻察哈尔的乌拉哈达火山群便是其中之一。

此城建成之后,尼堪麾下的牧民便能在北至呼伦城,南到察哈尔长达千里的地带进行游牧了。

尼堪原本在乌珠穆沁的牧地放置了五千户阿斯兰本部牧户、三千户万里迢迢迁过来的雅库特人、两千户原本属于死神萧阿林的部落,这些部落在冬季可以转场到察哈尔一带。

五千户阿斯兰部的牧民多半是以前属于伊尔根、霍林、巴尔古津三部布里亚特蒙古人的部落,加上一部分克烈、杭戈多尔的牧民,原本都在高寒地带,迁到此处后自然是大喜过望。

经过多次战事后,尼堪认为萧阿林值得信任了,便让他带领三千骑常备军、两千步军在上都驻守,三千骑都是在这一万户牧民里抽调出来的,两千步军则是在新迁过来的汉人、朝鲜人抽调出来的。

原本守在原地的察哈尔部落在谭泰的精骑灭亡之后也归属了尼堪,这样一来,实际上在两盟的牧户是一万三千余户。

除了这五千常备军,还随时可以动员至少五千部族骑兵。

有这五千人,加上部族骑兵,以及在亲卫队历练过的死神萧阿林镇守,尼堪认为足以应付任何一方的进攻,除非林丹和皇太极联合起来夹攻,但那是不可能的。

但皇太极却不这么想,在与朝鲜人联合进攻济州岛失败之后他立即派出了联络林丹汗的使者——济尔哈朗。

由于尼堪已经占据了察哈尔,与大明接壤了,济尔哈朗只能化妆成汉人,藏在范家的商队里去土默川了——尼堪对于汉商倒是没有丝毫的限制,不禁不收取税收,还任其在自己的领地里往来,这不,范家、孙家的的商馆已经开到了呼伦城、白城、齐齐哈尔、哈尔滨一带。

当然了,这里面自然有利弊的权衡,再三思索过后,尼堪还是放任了他们的往来。

等上都新城完全建成后,两家还会有商馆进驻。

济尔哈朗跟着商队参观了正在建设中的上都新城。

他将帽子戴得严严实实的,生怕没有鬓角的发型暴露了他的身份——实际上他是多虑了,时至今日,尼堪下面一些个索伦部落还是像女真人那样有剃头、留辫子的习惯,尼堪并没有强求他们像自己一样蓄发。

统一的服饰、统一的发型、统一的语言,那一天自然会到来,但不是现在。

城池的规模、正在紧张劳作的工匠,城墙上的驻守的步军,已经架设好的火炮,城里来回巡逻的骑兵都让济尔哈朗感慨万千。

“这才几年,这索伦小子竟然膨胀到如此程度,假以时日,岂不是……”

不过他又有些释然了,在尼堪在鸭绿江口并没有对孔有德一行穷追猛打后,皇太极便立即召集大小贝勒商议了此事,最后一致认为尼堪不会唯明国之命是从,而是会左右逢源、上下其手。

得出这个结论后,皇太极顿时松了一口气,在无法力敌尼堪的情形下,他将自己的重点放到了明国和朝鲜身上——那两处将是他增强大清实力的主要来源,而联络林丹,成与不成,他并没放在心上,成了自然是好,没成也不要紧,无非是远交近攻,给索伦蛮子找麻烦而已。

故此,皇太极对济尔哈朗之行并没有报很大的希望。

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济尔哈朗竟然成功了!

……

辽东,沈阳,大政殿(皇太极称帝后,将老奴时代的大衙门改成了大政殿)。

殿内,放着一大盆炭火,皇太极正在听济尔哈朗叙说。

“……”

“皇上,就是这样,不过这条件……”

“哈哈哈”,皇太极仰天大笑,“约为兄弟之国?准了,为何不准,如今反正被索伦蛮子隔着,无非是一纸文书而已,何况朕与虎墩兔憨虽然是同年出生,朕却比他大一个月,就是这一个月朕就能以弟称之”

话说女真人本来称林丹为呼图克图汗的,不过或许是为了贬低他,或许是受了大明的影响,后来干脆也称他为“虎墩兔憨”。

“至于一同攻击上都的事暂时算了,你回去与他分说,就说如今的上都只有区区五千步骑,怎是蒙古人的共主、呼图克图汗的对手?何况城池尚未修成,粮草未备,蛮子一向又没有防备他,胜算很大”

“那我等?”

“蓄积力量,密切关注明国、朝鲜的形势,时机成熟时,或打明国,或打朝鲜,继续掳掠一些丁口和财货过来!”

“那索伦蛮子?”

“呵呵,等明国、朝鲜自顾不暇,我等力量也蓄积得差不多时再以雷霆之势击之!”

“皇上深谋远虑,非我等能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