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三十九章 皮萨切克之四:黑与绿(下)

李二愣正在领着村子里的人建设围墙。

与大夏国之前所有移民乡村一样,在靠近赤塔县(巴尔的摩)方圆五十里范围里安置了三千户移民,以一百户为一个村落,三个村落为一个乡,并根据距离县城的远近命名为第一乡、第一村等等。

实际上眼下的皮萨切克湾附近,包括后世的弗吉尼亚州、马里兰州都是土地肥沃之地,按照大夏统一方式开垦出来的田地并没有好坏之分,无非是距离县城远近罢了。

不过作为皇帝陛下的“老乡”,山西代州人李二愣还是做出了表率,他自愿分到最远的乡村。

这一次开荒分地,最终并没有做到每户五十亩,只做到了三十亩,自然有皮萨切克省初立,事务繁杂人手不足的因素,也有怕耽误了农时的因素。

不过由于附近密布着主要包括松树、柞树、橡树的树林,省农牧渔业厅干脆给每户多分了七十亩林地,剩下二十亩土地在农闲时由自己开垦出来。

这就是大夏,他不像大明初立之时,也不像欧洲的移民,你只要有能力,能开多少算多少,而是一切都在统一的规划之中。

这样乍一看有些麻烦,实际上可是为今后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稳定奠定了基础。

比如像欧洲移民,他们中间既有在本土失去了土地活不下去而跑到新大陆的贫苦农户,也有打着拥有更多土地心思的大地主、贵族,由于大地主、贵族人手多,还能购买、捕捉土人、黑人作为奴隶开垦,一开始他们拥有的田地还是远比贫苦农户多,他们不光有田地,还拥有其他产业,贫苦农户也得向他们购买东西,久而久之,这些农户辛辛苦苦开垦出来的田地最后还是会落到大地主手里,他们最后还是跟本土一样成了佃户。

此时的欧洲,比如英国,大多数农户都是向大地主租赁土地耕种的。

小麦他们是吃不起的,燕麦、黑麦才是他们的主粮。

大夏国一开始就避免了这一点,虽然保不准几百年后可能又开始土地兼并,不过只是他们一开始都在一个起跑线上,何况大夏的工商业如此发达,利润明显比粮食高,明眼人都看在眼里,弄那么多土地作甚?

李二愣当上了第十乡的乡长兼下辖第一村的村长,一开始他们村子自然都是木屋,因为开荒时砍伐了大量的树木,至于砖瓦房,只能留待今后再说了,虽然是木屋,不过围墙还是要建的,这一次他们没有继续用木材建造围墙,而是凑强买了水泥,用石块垒了一圈高约一丈的围墙。

围墙今日就要竣工了,李二愣将督造的任务扔给同样是退伍老兵出身的游徼,自己来到了自己的田地里。

为了做一个表率,李二愣故意将自己的田地分在最远处,靠近树林的地方,此时,他们还没有来得及修建水渠,不过按照他的经验,这里的雨水充足的很,加上地上捏一把直冒油的黑土地,最近几年靠天收都行。

不过他自然不会这么干,作为一个有经验的农民,他可是知道“天有不测风云”的,等到冬季,播完冬小麦后,若是下雪了,他会带领村民完成水渠和堰塘的修建的。

已经是七月初的时分了,天气有些炎热了,不过由于靠海,空气中的水汽依旧很充足,这才是来自干旱山西滹沱河边上的李二愣不太适应的,眼下的他干脆将身上的短衫解开了,露出了里面结实的肌肉。

他蹲在个胸围至少两米的巨大树墩上,掏出了烟盒。

“大夏牌”

烟盒的外形已经跟后世相差无几了,不过却大许多,里面可以装三十支烟,这香烟是俄勒冈制造的,一包需要半个银币,当然了,作为大夏国的老人,身上已经不再揣着沉甸甸的真正的银币了,早就用上大夏纸币。

大夏纸币最高面额是一百元,接下来分别是五十元、二十元、十元、五元、一元、五角、一角,全部是纸币,由大夏银行统一发行。

一开始,像李二愣这样的保守农户自然不会相信这纸片,不过过了这么多年后,他已经完全习惯用纸币了。

“啪”

同样是“大夏牌”打火机点燃了“大夏牌”香烟,李二愣眯缝着眼睛满意地看着自己的田地。

三十亩,紧紧连在一起,作为一个“官家人”,他听从了农牧渔业厅技术员的建议,种了十亩玉米,五亩大豆,五亩棉花,剩下的十亩,他种了三亩土豆,三亩花生——这些都是适宜在夏季种植的作物。

剩下来的四亩地,他种了两亩烟草、两亩蔬菜。

“此地,极为适合烟草生长”

这是技术员的话,作为一般农户来说,肯定是大量种植主粮,然后是既可以打豆腐,榨油,还可以喂给将来有了的牲畜吃的大豆,然后是棉田或麻田,最后才是菜田,对于来自中国的老百姓来说,没有主粮打底是不安稳的。

眼下,目光所及之处,几乎同时播下的各类作物的幼苗都露出了地面,虽然种类不同,不过都是绿油油的。

一种令人疼爱的绿。

“果然肥沃啊”

李二愣吧嗒一口,不禁感叹了一声,这三十亩地,自从分给自己后,他除了深耕、耙地,略微烧了火粪,便再没有过多的操心了,饶是如此,所有的作物长势都很喜人。

在他的身后,郁郁葱葱的树林里夹杂着野生的大丽花、银莲花,那里,他拥有整整七十亩!

他自己探查过自己这七十亩林地,每亩至少有五根能卖上价钱的大木,还有五根正在茁壮成长的大木,剩下的低矮灌木也可以砍了当柴禾用,七十亩就是七百株。

县里的技术员跟他说过,“你的林地里至少有一百根上好的橡树,一百根上好的柞树,都是可以用在船上、马车上以及高档家具上的好木头,眼下工务厅下辖的船坊尚未就位,若是就位了,肯定会大量收购,这些林地你等只有使用权,自然不能按照市场价格来发卖”

“不过一根超过二十米的柞木,如果通体笔直的话,可以卖到二十个银币,如是超过三十米,就是三十个银币,超过五十米,那就是一百个银币,橡木的价格还要高一些”

李二愣仔细回味着技术员的话,“工务厅完全可以自己到森林里去砍伐,这个价格肯定卖不上,这些林地既然都是国家的,卖这么高的价格有些过分了,七十亩,抛去要开荒的二十亩,剩下的五十亩,假如卖掉一百根,一根十个银币就差不多了”

“这就是一千个银币!不过要卖出去,肯定要送到木材加工厂,要租赁瀚海运输公司的马车,加上工费,最终落到自己手里的至少有五百个银币!”

“五百个!”

李二愣隐隐有些激动,忍不住大口吸着香烟,自然是伴随着一阵猛烈的咳嗽。

李二愣今年三十一岁,不过他十六岁那年就陈家,眼下身边还有两个小子,一个十四岁,一个十三岁,按照以前代州人的说法,那就是壮劳力了,眼下赤塔城尚未建好,他们也暂时辍学了,加上他婆娘,一家就有四个壮劳力,完全可以伐倒这些大树,运到赤塔去。

一想到这里离赤塔还有五十多里路,他对于以前自己“急公好义”的行为隐隐有些后悔。

不过最后他还是想明白了。

“没有大夏,哪里有李二愣,船坊需要船材,听说每条大河两岸有的是,工船坊的人就在岸边砍了扔到河里,然后用船只拖到船坊就是了,何须要向他们购买?”

“何况”,他最后狠狠地说了一句,“就算要购买,俺要一百个银币就行了”

……

就在像李二愣这样的武装移民正将精力投入到田地、村舍、林地、沟渠上时,在赤塔港的码头上,一座大型的船坊已经成型了。

这次,尼堪从本土带来了大约一百名船匠,计划先从小船做起,慢慢让这里变成可以制造大船的地方。

而在大夏国在亚洲最大的船坊佛林港(利用锡霍特山的柞木),美洲最大的船坊新金州港(利用加州红木)已经在开始建造另外一支洲际舰队。

而眼下并没有更多事务的海军陆战队又出动了。

韩子龙已经正式当上了赤塔分舰队海军陆战队的团长,当他将整条萨斯奎汉纳河清理完毕后便接到了上司的命令。

“拿上你们的工具,沿着萨斯奎汉纳河两岸,在凡是有支流汇入萨斯奎汉纳河的地方,距离河口至少一里地的地方砍伐柞树、橡树,准备建造船只”

韩子龙自然知晓上面为什么要提出“距离河口一里地”的要求,那是因为为了保护河堤,如果将大河河堤附近的树木都砍伐干净了,一旦遇到大雨季节,河堤极有垮塌的风险。

这样的工作对于身强力壮的海军陆战队来说再是简单不过,他们两人一组,携带锯条、斧头进入到了密林。

远在第十乡第三村的李二愣得知后不仅没有失望,反而是松了一口气,当围墙建好后,他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子进入了到了密林,准备将剩下的二十亩山林开垦成良田。

在代州乡下时,他除了农夫的身份,还是一名相当不错的木匠,砍掉的树木,他准备给自己木屋里添置一些家私。

“像俺这样的木匠不多,这样的话,打造家具的活计应该少不了”

他的心情一开始是释然,最后又开心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