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三十一章 皮萨切克之二:小分队(中)

孙国栋也懂得,还是北上探矿小分队唯一懂得的,包括他在内,所有懂得该

土语的人的老师都是阿鲁。

五日后,他们来到了荷兰人已经有零星据点的后世兰开斯特附近,不过,此时大夏国强势进入皮萨切克的消息估计已经传到威尔明顿一带,当孙国栋的小分队来到这里时,据点里已经没有人了,连后世兰开斯特的外港,设在萨斯奎汉纳河北岸的哥伦比亚小港也放弃了。

只有两艘孤零零的小船停在简易的港口里。

中午时分,上岸侦查的一个海军陆战班回来了。

孙国栋、韩子龙坐在一起,听那个班长汇报半日侦查的情报。

“我等向内陆深入了大约五十里,遇到了一些个小村落,户数大多在十户以下,还有一处矿场,应该是铁矿,都是空无一人,没有见到土人”

韩子龙点点头,不过在这种情况下,决定是继续向前走还是停留一晚,最终决策者还是孙国栋,而不是他韩子龙,按照大夏国此时军中与地方相互攀比的级别,作为厅长的孙国栋还是比他高,何况他还是高官的儿子,皇帝陛下的侄孙。

当听到“铁矿”两个字后孙国栋自然很兴奋,这日,他们的人也上岸测过海拔,前五日他们经过的那片密林岸边的平均海拔在一百五十米左右,到了这里时陡然降到一百米左右,密林也变成了灌木丛和草地。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一个可能。

这里是一处小型盆地。

像这样的地方,既然有铁矿出现,便不可能只有一处,也就是因为有大量金属矿产的出现才会让此地突然变得荒芜起来,而按照大夏国如今依旧有些贫乏的地理学知识,像这样的地方,极有可能存在大量的煤炭!

但他们只走了五日,还没有发现陛下在地图上标注的绵延不断的阿巴拉契亚山脉,而那处叫做哈里斯堡/尼布楚的地方可是在山脚下的!

“继续出发!”

孙国栋下达了命令。

又过了四日,他们终于发现了远处的山脉!

最近的山势虽不高大,但明显看得出来他们依旧是山体,而远处更高的山脉显示了此处是主山的余脉!

这样的地方确实是铁矿的上好产地!

还有一个喜讯,刚才他们从那处荷兰人的零星据点兰开斯特附近过来时,又发现一处小山脉,他们一度还以为这就是阿巴拉契亚山脉,不过在船只继续向西北方向行驶时,很快就越过了这一段山脉,这让孙国栋立即放弃了上山探索的念头。

按照皇帝陛下的描述,阿巴拉契亚山脉,几乎横贯东海岸南北,长达几千里,宽度也有一两百里,那处断断续续的小山脉只能是余脉中的余脉了。

那处余脉与大山之间的距离约莫三十里,按照陛下的标注,多半就是此地了!

“韩营长”

到了此时,“指挥使”这一用语基本上只停留在书面用语里了,大夏国的官衔,无论是政务上的还是军队的都在向后世看齐,营指挥室在口头上过渡到营长已经有些日子了。

“孙厅长”

“这样,这片地方南北都是稀树草原地带,地下多半有矿藏,前面就是大山,干脆将队伍一分为三,一部分人留在此地建设营地、码头等,剩下的人分成三拨,将士兵与技工混在一起,分别向河流上游,河流南北岸探出五十里,十日后回到此地”

韩子龙的大脑在飞速转着。

“按照经验,有大山的地方必定有土人部落,这条河流叫萨斯奎汉纳河,就是因为有一个萨斯奎汉纳部落才有的,可我等走了快十日了,并没有见到这样一个部落,肯定是藏在大山里,按照之前的情报,这个部落主要以渔猎为生,就算藏在山里,也肯定在萨斯奎汉纳河的边上”

“能够让欧洲人以部落的名字命名河流,不用说这个部落还是很大的,最少有两三百户吧,我手下只有一个排,三十人,分成四拨的话一组就只有七八人,到上游山里去实在太危险了……”

“韩营长”,似乎感受到了他的顾虑,孙国栋说道,“按照之前我等出发时陛下的嘱咐,在我等的两侧,约莫五十里左右还有两支打扮成土人的灰衣卫小分队,说好出发后十五天左右在萨斯奎汉纳河出大山的地方汇合的”

“这样的话,我等干脆先只向这里南北探出五十里,每一处小组安置士兵十人、技术员十人,主要探索地形,绘制地图,顺便探矿,剩下的人留在此地,从这里开始到山口还有几十里,我等先继续逆流而上,首先找到适合停泊船只的地方,然后在分组探索”

韩子龙同意了,两日后,他们终于来到后世哈里斯堡宾夕法尼亚州议会大厦附近,因为在那里的河水中间有一座小岛,将来若是要建桥的话,就可以将该岛利用起来。

转了这么久之后,韩子龙知道,从这里开始一直到皮萨切克湾,萨斯奎汉纳河的水深都在五到十米左右,勉强能行驶雨燕号那样的大船,但河道到处都是淤积的小岛,如果不彻底清理一下的话雨燕号还是不能进来的。

如此一来就只能行驶平底船了,但那需要重新建造才行。

至于择地建造码头,他们转了这么久,知道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此地附近的河面普遍距离陆地都有几十米,想要寻找一处落差不大的码头完全不行,只能利用大型平底船作为趸船中转,然后在岸边修建一条蜿蜒通到陆地的道路,这样的工程也不是一两日能完成的。

但既然有了目标,就要忙碌起来才是。

孙国栋亲自带着一拨人向萨斯奎汉纳河北岸深处进发了,另一拨人则奔向南岸深处,韩子龙带着十个士兵、三个工程师、二十个技工开始勘探起码头来。

……

南边密林里。

阿鲁卡带着灰衣卫小分队一直跟在盖尔后面,由于有望远镜在手,他们一直与盖尔之间保持着约莫三里的距离,直到科克可所在的长屋附近!

科克可部落所在的地方,中间有一条小溪横穿而过,里面则密布着橡树,科克可手里有用几十张各式动物毛皮从欧洲人那里换来的刀具,有了这些刀具,他们就拥有了在密林里寻找一处自己能够砍伐出一片空地的地方,然后利用这些树木建造长屋,若是放到以前,他们手里只有坚硬的黑曜石,想要在密林里砍倒一片树林不用说是做不到的。

但科克可得到的这些刀具或斧头都是从一个对土人极为友善的传教士那里得到的,那人叫做罗杰.威廉斯,与朴茨茅斯殖民地的人在宗教上意见不合独自南下特拉华,在土人的帮助下建起了教堂。

此人最后也成了事实上的特拉华殖民地的头目,在他所在的那段时间里,殖民者与土人关系良好。

眼下的威廉斯依旧是特拉华殖民地的头目,但他已经管不住雄心勃勃的、从英国络绎而来的殖民者了。

科克可的部落原本有十把砍刀或斧头,在建完这座长屋后砍刀或斧头几乎不能用了,但威廉斯向他们描绘过可以用大火“软化”铁器再进行加工的技术,于是,科克可将这十把铁器最后变成了一把砍刀、一把斧头,以及十根尖锐、类似于矛头的东西,当然了,他们没有学会浇铸,只能像以前利用黑曜石一样,将铁矛头绑在木棒上。

好几日没有见到自己设在四周的“暗哨”,科克可立即意识到危险临近了,权衡再三后,他决定追随萨斯奎汉纳人的步伐,举族迁到山里去。

可对他们来说,此时迁到山里去,必定要重新面对其它部族,在这个时代,东海岸的土人与西海岸一样,部落之间都是“仇敌”,因为他们之间虽然没有饲养牲畜,但也是“逐水草而居”的部落。

当一片树林的果实吃完了,一条河流的鱼儿捞完了,他们就要赶往下一处,不可能在某处居住太长的时间,就算他们学会了种地,种上几年发现地里再也长不出庄稼或者出产的庄稼明显减少时,都要迁往下一个地方。

科克可在密林中已经住了五年了,附近十里地的果树以及河里的鱼类已经不能继续供养他们了,就算没有欧洲人出现,他们也得走了。

一个清晨,科克可部一百户大约三百人聚在长屋面前,长屋已经被他们拆掉了,能够利用的东西他们都要带走,站在一个他们故意留下来的高高的树墩上面,科克可用土语向族人大声说着什么。

看得出来,晨曦透过密林照射过来的光芒并没有让族人感到温暖和舒适,所有的人都有一种不安甚至绝望的神色挂在脸上,最为族长,科克可的话语并没有让他们安定下来,反而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不安。

但路还是走下去。

在将族里共同的食物,前不久他们猎获的一头野鹿吃掉后,部落出发了。

盖尔正等着这个他们聚集起来的机会,这几日,从威尔明顿又过来了大约一百个拥有火枪的荷兰人,这里面大部分都是盖尔以前从事私掠业务最后退下来的白人,除了盖尔自己的人,剩下的都是原本占据威尔明顿一带的瑞典人、德国人。

没办法,作为被征服的欧洲人,就算都是白人也不行,你必须依附于更强大的征服者。

盖尔的人从长屋四周出现了。

这一次,他们破天荒地没有用火枪攒射土人,因为盖尔知道,自己在得到这片密布着橡树的领地后,还需要大量人手进行砍伐,而在科克可的部落里,至少有一百个精壮男丁!

在眼下的东海岸,老实肯干的黑奴价格最高,在五十英镑到一百英镑不等,印度土人次之,约莫五十英镑左右,东南亚一带的土人再次,约莫三十英镑,美洲的土人最次,只有二十英镑左右。

二十英镑,那也是两千英镑的巨款,就算他们桀骜难驯,卖给别人也行。

他们用火枪对准了这些土人,依照土人对火枪天然的恐惧,他们应该不会抗拒才是!

科克可有些绝望了,他可是对这种“轰”的一声,冒出一股黄烟,就能杀死很远地方人的武器深有体会的,他的父亲就是被这种可怕的武器杀死的,而在他的族里,还有一个从佩科特部落逃出来的小孩,被英国人灭族的佩科特部落唯一的幸存者,后来被科克可收养了,更是知晓这种武器的可怕。

火枪、战马,是眼下土人对白人异常恐惧的两个来源。

眼下,这样的武器至少有一百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