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十五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历程(1)追寻陛下的脚步

江北省,通州港。

通州港是流经通州的通吕运河与长江交汇之地,大夏国接手之后,对河口上溯约莫五里的码头进行了彻底的疏浚和修葺(该运河始建于南宋,迄今早就不堪使用),大量使用了水泥和砖石,到东兴四年的时候,通州港已经成了大夏国在长江上最大的港口,有些类似于后世上海港的作用。

大夏国在通州港大兴土木,一方面是为了贸易,眼下,大夏国对外(包括南明、西夷等)的外贸港口有三处,济州港、青岛港、通州港,几乎是一个等边三角地带。

大夏国如此安排也有深意,青岛港汇聚了北方诸省的物资,包括广大草原地区的皮毛,济州港则有亚洲大陆西海岸的物资,也包括皮毛,但最多的还是木材,还有朝鲜、日本的物资。

通州港自然主要收购来自江南的物资,那里有海量的生丝、丝绸、棉布、稻米、瓷器,最后由于江南的物资实在太多,结果通州港反而成了三大港中最热闹的地方。

当然了,通州港也是大夏用接近后世准工业时代生产出来的大量标准化物资的集散地。

基于此,通州港两岸的堆场面积颇大,都有上千亩的规模,如今已经建满了商铺和仓库。

但最近一段时间,港口西岸的码头全部被移民船占住了,码头后面的一半房舍也被大夏国官府临时征用了,商人的寻常交易只能放在东岸进行。

离码头约莫百米左右的一座大型前店后院的房舍里,本是大夏国自己国有单位的商铺和仓库,总共有四进,如今却被来自四面八方的移民占满了。

此时的四合院,一个院落就有独立房间九间,四面就是三十六间,四进便是一百四十四个房间,刨去牲畜房,至少还有一百三十个房间可以住人,既然是移民就没有那许多讲究,一个房间就是一户人家,院落结合部就是茅厕所在,大家共用。

这便是一百三十户,在通州港西岸,像这样的前店后院还有很多,长约五里的码头至少有一百座这样的院落,这便是一万户!

当然了,一次来一万户对于通州当地压力实在太大,一般情况下都是三千户一个波次,分批送走,不过眼下大夏国在美洲的领土已经扩展到了东海岸(尚未进入北美洲东海岸,但在南美洲、加勒比海都有大量的移民需要),再一次运送三千户实在不太经济。

故此,还在遥远委内瑞拉省高原上凉爽、四季如春的加拉加斯城的皇帝陛下发出了命令,这一次,要一次运送一万户前往南美洲以及加勒比海!

一万户,几万人,吃喝拉撒就是一笔惊人的数字,但通州港的繁华完美地承接了这一切,按照皇帝陛下的规划,近几年通州港的关税、商税全部用来作为移民经费。

时至今日,大夏国的移民似乎越来越容易,这两年更是如此,因为这两年他们的皇帝似乎并不在本土,而是太子在监国,皇帝陛下似乎将重心放在了海外。

在一般百姓眼里,皇帝陛下既然长期在海外,那海外肯定是上好的地方,何况大夏国有目前的局面,就算是普通百姓也知道是谁在里面起了关键作用。

孙秀荣!

这是尼堪的汉名,虽然他很少使用,不过在中原一带民间背地里却流传甚广。

“皇帝走到哪里俺就跟到哪里!”

在最靠近码头那一侧的第一进院落里,三个面目都在三四十岁的中年男子蹲在地上闲谈,其中一位年约四十,国字脸,身材粗壮,说话掷地有声的汉子正大声说着话。

“俺也是!”

另外一位三十岁左右的汉子也大声附和。

这两人的口音很像,仔细一听,多半是从山西来的。

没错,那四十岁左右的汉子就是以前笔者在“暴风骤雨”章节提到过的代县阳明堡乡的乡长兼游徼孙有田,退伍军人,这几年进步不大,官位最高只做到代县典史。

这一次尼堪在国内召集前往美洲的移民,其中对退伍军人的需求最大,隐隐含有“武装移民”的味道,眼下这一万户中,就有一半来自退伍军人,孙有田一瘸一拐的,自认为再在官府里发展前途不大,这次得到皇帝陛下的召唤后,竟毫不犹疑地报名了,并拖家带口来到了通州港。

跟着他来的还有阳明堡乡被孙有田救了的农户李二愣,今年他也有三十岁了,这几年,他既是阳明堡乡勤勤恳恳的农户,还是优秀的民兵,听说老乡长要舍弃典史之位,去海外追随皇帝陛下,他也毫不犹疑报名了。

另一人的长相明显不是北方人,身形黑瘦,不过面上貌似憨厚中却不时显露出一丝精悍。

顾三,今年三十五岁。

对,此人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顾三麻子,通州人,嵊泗列岛有名的海盗头子,被瀚海军剿灭后被发配到东西伯利亚挖了五年矿,后来因为表现不错放出来了,还加入到了大夏国的海军。

但顾三麻子毕竟年纪大了,对瀚海军的一套规制又不熟悉,干了三年后还只是一个操帆手,他以往仰仗的观天辩风那一套以及接舷后奋勇厮杀那一套完全排不上用场。

最后时间到了便退伍了,大夏国对他还不错,将他分配到老家通州港当领航员兼巡逻员。

这次他愿意去美洲,还是受到他从小就敬仰的一位人物的召唤,对于眼下的皇帝陛下,他并不像孙有田、李二愣那样崇敬,但他对那人却是言听计从。

那人就是以前的通州知州,后来升任到江北省按察副使,这一次主动提出要去美洲,并被尼堪点名担任船队“总监”角色者。

阎应元,通州人,眼下没了江阴事变,当通州被大夏国拿下时他正好在老家,最后干脆考了大夏国的科举,大夏国没有武举,想要进入军中只能考军校,不过本身就是典史的阎应元还是选择了文考,并一路高升到按察副使。

阎应元与顾三麻子从小相识,前者人品武功素来备受顾三等人敬仰,历史上江阴被围时,顾三麻子还曾纠集海盗前来救援,最后不敌退走。

实际上今年阎应元也才三十五岁,正是年富力强之时。

“俺……也是”

见到孙有田、李二愣两人都如此说,顾三自然不敢落后,只得言不由衷地附和着。

到了这个时候,虽然大夏本土风调雨顺,但得知皇帝陛下发出征召令后,无论是退伍军人,还是普通农户,都踊跃报名参加——当然了,除了尼堪的威望和魅力,海外土地肥沃,气候适宜也是他们所看重的,另外,那些从海外回来的“淘金者”为了不被他人看轻,就算没有挣到什么钱,也会打扮的神神气气,并将海外吹得天花乱坠,也无形中推动了主动移民。

这一次,除了主动报名的五千农户,还有近万的民户,大多是青壮男女,眼下也安置在码头附近,正等待着下一波移民。

最近几年,虽然没了许都,但江南一带反抗压迫的奴户大起义还是按时出现了。

江南,是奴仆买卖最兴盛的地带,虽然领头的反抗的由头不一而足,但大起义终究是发生了,可惜,他们的运气不行,碰到了迁到江南的“江北四镇”,咳咳,现在变成“江南四镇”了,仅仅靠其中一镇的李成栋出手便将起义镇压下去了。

李成栋俘获了大量的男女奴仆,还有他们的家人,按照他的秉性,自然是要杀一批卖一批的,不过这些人却被大夏国盯上了,最后大夏国并没有花费太大的代价就让李成栋将其中大部分俘虏交给了他们。

除了允许李成栋的亲戚在通州港大作生意,大夏国的如日中天,席卷江南只是时间问题自然也被李成栋看在眼里。

“哒哒哒”

三人正在院子里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院子外面传来了一阵马蹄声。

三人赶紧站了起来。

“嘎吱”

院落的大门被推开了,孙有田心理一凛,他们这一次是明显带着“武装移民”的性质,孙有田是这个院落的头目,自然会在外面安排值守的,眼下马匹的动静几乎与院门被打开同时发生,那就只有一个可能。

经常来此地的阎应元来了!

果然,门口很快出现了一个身材高大,穿着四品文官袍服的中年汉子,只见那人一脸严正,走起路来虎虎生威,见到他们时吼了一句。

“明日一早开拔!”

等阎应元远走后,孙有田却想着:“此人贵为按察副使,又是此次移民的总监,居然亲自一个院落一个院落通知,也只有在大夏国会出现,当然了,此人自己热切地盼着开拔的心思也昭然若揭啊”

其实孙有田想多了,那是因为,在主动前往美洲移民的队伍里,像孙有田这样出身皇帝老家,又担任过典史职位的人并不多,阎应元处于尊重,只不过通知像他这样的寥寥几人罢了。

晚上,饭后。

孙有田将院子里的人全部召集在一起,大声喝道:“明日卯时初刻,咳咳,也就是早上五点起床,洗漱、早餐,六点准时出发,船只七点准时开拔!”

“都给老子听好了,你们都是老子的人,都在一条大船上,赶紧清点人数,若是还有在通州附近游玩的,连夜给老子找回来!一人不在,全家不准离开!”

“另外,上了船,按照船上人员的安排住下,不许挑肥拣瘦,有什么住什么,有什么吃什么,船上不必陆上,有不听招呼的,扔到大海里喂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