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八十九章 世纪谋划之八:最终幻想(10)纳塔尔①

尼堪想的确实是纳塔尔,不过对纳塔尔的现状一无所知,想要拿下此地,无非是其正好在瀚海军蒸汽船队的补给点上而已。

路易斯沉吟半晌,最后说道:“纳塔尔虽然重要,不过也并不是丢失不得,这样,我亲自带着城里一百骑兵北上,沿途抽调步军,估计到纳塔尔时能有一千五百正规军,三百骑兵,若是加上土人军队,三千人也是有的,不过这样一来,萨尔瓦多以北的军力就空了”

“嗯,土人军队就暂时不要抽调了,一个团的军力,还有一百骑兵,多半够用了,维塞乌”

“总督阁下”

“眼下我等的舰队能够作战的还有八艘,加上武装商船,一共十六艘,从刚才大夏人的船队规模来说,自然远远不如,不过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等他们走远后便悄悄跟上,在若昂佩索阿附近停下,等着我的命令”

若昂佩索阿,纳塔尔以南三百里的城堡,船只一昼夜即到。

……

在萨尔瓦多以北约莫五百里的大西洋西岸,有一条叫做塞尔日皮河的河流,后世是有名的大西洋沿岸城市阿拉卡茹所在,此时却还是荒芜一片,原本也有一些土人的,不过自从欧洲殖民者到来后,靠海的土人非常危险,故此,眼下这里荒无一人。

五百里的距离,又是东南信风依旧肆虐的地方,就算是欧洲纯粹的盖伦帆船也能在一日一夜抵达,对于眼下的欧洲人来说,十日,在顺风的情形下,航行四五千里最好补给一下,但像阿拉卡茹这种地方,在殖民初期自然看不上眼。

当然了,阿拉卡茹河口的水深只有三四米,大型海船无法深入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无论如何,阿拉卡茹至今还是原始状态。

阿拉卡茹附近,除了塞尔日皮河,尚有好几条河流汇入,眼下,在塞尔日皮河的东岸,就有一条后世叫做博翁加河的河流汇入,在博翁加河的河口附近,赫然停靠着陈牧之的那两艘雨燕号!

此地,距离海岸线不到十里,沿岸是一片巴西桉树林。

与之前一直担当开路先锋不同,这一次,陈牧之的船只却拖在最后,等大队船只驶过之后,他带着两艘船突然从塞尔日皮河驶了进去。

林来福总算没有说谎,此河河口三十里附近可通行像雨燕号这样吃水三米左右(依照装载的东西不同而不同)的船只。

陈牧之等人在这里等候了大约两日,才从桉树林的缝隙里发现了葡萄牙人的船队。

“嗯,欧洲人眼里的战列舰只有两艘,专门的战舰也只有三艘,剩下的十艘全部是他们嘴里的武装商船”

陈牧之端着望远镜正在观察离海岸约莫五里的大海上航行的葡萄牙船队,他能确定这是葡萄牙的船队而不是西班牙,自然是从林来福嘴里得知了此时的葡萄牙船队悬挂的旗帜模样以及船尾的浮雕图案模样。

他能判断是战舰还是武装商船,自然是从船腹而得知的,此时的欧洲,武装商船船腹普遍呈圆形,为的就是装载更多的货物,而战舰已经逐步向椭圆形甚至更尖锐的方向转变,为的就是机动性。

等葡萄牙船队行驶一日后,陈牧之才率领两艘雨燕号重新驶进了大海。

在跟随该船队一日后,他们驶到外海,离海岸线约莫五十里的地方,然后蒸汽动力和全帆装均开,在接近纳塔尔的地方追上了大队。

……

波滕日河,下游,靠近入海口南岸,纳塔尔。

到了纳塔尔,东南信风的影响已经很微弱了,此时想要继续利用信风航行那需要碰运气。

运气好的话,一阵突然加强的东南信风能维持大约一到两日的时间,如果是那样的话,你将幸运地穿过赤道无风带,否则的话,就只能不停地停靠,不停地等待下一次阵风的刮起。

若阵风能断断续续肆虐两日的话,你有可能直接从南纬5度驶抵赤道,然后再等待下一轮阵风,可能是东南方,可能是西北风、东北风,也有可能是从大陆刮过来的西风,更有可能是从大洋上刮过来的东风,无论哪种风你都必须把握住。

当然了,到了南美洲东部之角,从东边过来的南赤道暖流就可以利用上了,加上阵风,还是可以航行的。

但既然是无风带,就意味着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风力微弱的时候(因为东南信风和东北信风的平衡),阵风的出现并不多,一旦里抓不住就只能等待下一次了,谁也不知道要等多久。

没钱看小说?送你现金or点币,限时1天领取!关注公·众·号【】,免费领!

这样的气候,既是纳塔尔的优势,也是劣势,不过对于拥有蒸汽船的大夏国来说就无所谓优劣势了。

但对于眼下的纳塔尔伯爵,皇族成员罗德里戈.阿方索(以下简称罗德里戈)来说,这样的地方简直是天赐之地,因为这样的地方是一个允许你稍微打个盹的地方,对于如今正在重新修葺的纳塔尔城来说更是如此。

纳塔尔城建在靠近海口的波滕日河南岸,靠近大海的地方是一座小山,小山长满了桉树、红木,在最高处,修建有有着尖顶的碉堡兼灯塔一座,罗德里戈在这里安排了一个班的士兵驻守。

如此靠近赤道的地方,又干燥无比,自然是如今欧洲很是稀缺的棉花、甘蔗、烟草的上好产地,加上纳塔尔出产海盐,四大宗货物,先后引来了荷兰人、法国人的觊觎。

幸好,此地距离非洲最近,还是乘着南赤道暖流过来的非洲捕奴船的重要基地,城里除了驻扎的白人与土人的混血种卡波克罗人,还有白人与黑人的混血种穆拉托人,加上少量纯种白人,便构成了城防的主力。

眼下,纳塔尔伯爵手下的兵力在经历了与荷兰人的大战后,还有一个团的编制,当然了,以当下王国以及纳塔尔的窘境,明面上是有一个团的编制,实际上常备军只有一个营。

罗德里戈亲自担任营长的步军营,在波滕日河上,还行驶着五艘大小不一的武装商船,原本是有一艘战列舰以及两艘战舰的,不过在大战后,并与荷兰人签订停战协定后这三艘船只都回到了萨尔瓦多。

葡萄牙人在如今的欧洲保持了一定水准的铸造枪炮的能力,否则也不会在澳门成立有名的卜加劳铸炮厂,并一度向大明提供支援。

在如今的巴西,只有萨尔瓦多城拥有铸炮权,并拥有一定数量的工匠。

五艘武装商船,实际上是罗德里戈的私人船队,每艘船只有十门左右重型火炮,若是单单守护纳塔尔,在一般情况下肯定是够了,比如对付海盗。

在另外,在纳塔尔残缺不全的城墙上,还设有多门火炮,对付一般的海盗也是够了,但如果碰上装备了战列舰的荷兰人或者英国人,那肯定不够看了。

这也是以前荷兰人轻易占据此地的原因。

在靠近海口附近,有一处长期淤积形成的沙丘,葡萄牙人在那里也设置了一处小城堡,并安置了一个连的兵力在那里守卫。

一个连,守卫城堡自然力有未逮,不过该城堡却拥有火炮多门,原本葡萄牙人想的很美妙,入侵的敌人必然来自海上,虽然纳塔尔附近的河道水深普遍在十米左右,可以行驶最大的战列舰,不过当船只一旦驶入,便要近距离面临大小城堡上的火炮疯狂的打击,按说应该是万无一失才是。

不过在以前的作战中,荷兰人派来了他们最优秀的海军将领,德鲁伊特,他让一艘濒临报废的大型武装商船驶到大小城堡之间,让它承受了大部分城防火力,然后用两艘战列舰对着大小城堡的角落狂轰滥炸。

结果是注定的,没几日,大小城堡都被轰塌了,倒是在接下来的巷战中双方打得难分难解,最后葡萄牙人不敌退出。

去年,葡萄牙人拉来了几千土人对纳塔尔城进行了疯狂的进攻,最后以土人、黑人耗尽了荷兰人的火药,最后卡博克洛人、穆拉托人一拥而上,最终打败了荷兰人。

但现在的情形与荷兰人的又不同。

敌船在波滕日河距离城堡约莫四里的地方停下了,在时下欧洲人的惯常思维里,四里,虽然他们火炮也能轰到,不过那是在仰角最大的情形下才有可能做到的,何况,就算打到了也是妥妥的强弩之末,完全没有什么杀伤力。

但对方船只上的火炮似乎打破了这一惯例,他们的火炮似乎并没有抬高多少仰角,就能打到纳塔尔的城墙!

更令罗德里戈抓狂的是,他们的火炮似乎拥有强大的瞄准能力,竟一下就击中了以前被荷兰人抵近摧毁过的城堡城墙的结合部!

用巴西红木扎就的“木墙”就这样被轻易突破了。

纳塔尔城堡洞开!

然后一艘大船突然以极快地速度驶入了波滕日河,然后在硬抗了城堡上火炮的几发炮弹的打击后,完好无损地来到城堡另一处被荷兰人破坏的墙角处。

(ps:此时的欧洲城堡,石质城墙动辄四五米厚,八米、十米的也不在少数,比如马尼拉城外围的军事要塞更是厚达十几米,当下的火炮,无论多先进也是无能为力,这也是当时尼堪并没有对马尼拉城采取进一步行动的原因,而墙角是所有城堡共同的弱点)

半日后,这处用红木修补的墙角也垮塌了!

不过,在次日,海面上传来了萨尔瓦多海军熟悉的号角声,但这声音不出现倒好,甫一出现,这两日见识过瀚海军海军厉害的罗德里戈不禁大惊失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