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十章 消失的奥拉部

1625冰封帝国 第十章 消失的奥拉部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9:09 来源:笔趣阁

一行人加速赶到布拉姆部所在的地方,尼堪冲进了萨哈连的希愣柱,希愣柱的角落里有一处地铺,上面躺着一人,面容白皙、柔美,正是哈尔额敦!

尼堪见哈尔额敦双目紧闭,面色也憔悴不已,心里也很紧张,伸出手准备摸她的额头。

“慢着!”

只见希愣柱里瞬间亮了起来,东侧的门帘打开了,走进来两人。

一人自然是萨哈连,另一人却是他的弟弟,布拉姆部落的萨满噶里。噶里也是黑皮肤,个子比萨哈连矮一些,面上却带着笑容(噶里在索伦语里是八面玲珑的意思)。

索伦人虽然原始,却也知晓疾病可以通过接触传染,不过并不知晓还可以通过空气传染,故此萨哈连制止了尼堪的行动。

尼堪却不以为意,继续用手摸了摸哈尔额敦的额头,这一举动倒是令萨哈连非常感动,摸过之后果然是发烧,赶紧问道:“多久了,一直这么热吗?”

萨哈连说道:“包括今日在内,总共五日了,中间有一次热的不得了,我怕出事赶紧去找你,其它几日没有这么热,没想到今日又大热了……”

尼堪善医之名在索伦诸部还是有些名头的,这也令各部的萨满非常不满。

尼堪猛地站了起来,也不管长幼尊卑,直接对萨哈连、噶里两人说道:“有棉布吗?族里金银花还有吗?”

等萨哈连找来一块棉布,尼堪用冷水打湿了敷在哈尔额敦的额头,接着又问道:“金银花呢?”

金银花在尼布楚一带也有生长,也是索伦人向汉人换取食盐、布匹、铁器的重要物资之一,故此尼堪有此一问。

萨哈连说道:“我家里是没了,不过保不准其他人家里还有”

“那赶紧去呀!”

等萨哈连、噶里两人走远了,尼堪将棉布从哈尔额敦头上取下来,又在冷水里泡了泡,稍微拧干后又敷在她的额头。

小半个时辰过后,等萨哈连二人捧着一蓬干金银花回来了,哈尔额敦的热烧状况好了许多。

“用金银花煮水”

忙了半日,服侍哈尔额敦服下金银花水之后,兴许是苍天有眼,她的烧竟然慢慢消退了,萨哈连赶紧向长生天祷告,噶里的神色则有些复杂。

两日后,哈尔额敦的病完全好了,在草原上抑或丛林里就是这样,一场普通的感冒发烧就会带走一个人的性命,对于高热,牧民除了向萨满求助以外,完全是无计可施。

见到是尼堪救了自己,哈尔额敦喜出望外,紧紧挽着尼堪的胳膊不放手,一想到家里的布耶楚克,尼堪取了皮子之后赶紧走了。

蒙古人收取皮子还是按照百年前各部的人数来定的,实际上各部的人数与百年前相比已经增长了许多,比如布拉姆部如今有一百多户,每年却只收取五十张皮子。

萨哈连早就知晓车根的事情了,自己还差点跑到黑龙江去找博穆博果尔,不过一场意外的大雪让他没有成行,最终他对尼堪说:“大不了你将部落迁到我这边来,然后两个部落一起沿着古道迁到到黑水北边去”

萨哈连口里的古道便是以前的艾文基人在尼布楚东北方向的密林里沿着多条河流以及河流之间的山岭踩出来的水旱道路,一直通到黑龙江北边,经过这条道路可以去投靠黑龙江流域的博穆博果尔。

这也是一个办法,他郑重地点点头。

这条道路是额尔古纳河西边的索伦人与东边的博穆博果尔部落联络的要道,博穆博果尔部落强悍,倒是很少有野人部落敢轻易在这条道路上打主意——除了马贼。

两日后十八骑抵达了大草原的最东端,也就是墨尔迪勒和奥拉部所在的地方,这两部的户数都是一百多户——以草原尽头的逼仄也住不下太多人。

两部都在石勒喀河北岸,不过中间却隔了一道山梁,其中山梁西边是墨尔迪勒部,东边是是奥拉部。

听说阿吉去世了,墨尔迪勒哈拉达达春也是一阵唏嘘,他倒是很爽快地拿出了四十张貂皮——那是墨尔迪勒往日年份纳贡的份额。

山梁的那一头实际上已经不能算是尼布楚大草原的一部分了,不过是石勒喀河在此处泛滥形成了一个较大的冲击平原而已,奥拉部除了在此处放牧,还学着汉人种一些燕麦等物,算是索伦诸部里面半牧半农的部落。

翻过山梁,尼堪心里却咚咚跳起来。

远处的平原上,包着白桦皮的希愣柱散落着。

这也是索伦人希愣柱常有的景象,不过那可是在夏季,在冬季就算再穷的索伦人也会用鹿皮包住希愣柱。

再者,已经到了黄昏时分,尼堪没有见到任何人烟的迹象,也没见到任何羊群、鹿群、马群出没的动静。

这道山梁约有三四里路,前几日刚刚下过大雪,墨尔迪勒人不知晓奥拉人的动静也不出奇。

尼堪的第一反应是奥拉部糟了劫难,他这一部不在大草原里,正好是周边、主要是北边野人诸部下手的好对象,奥拉部靠着宽阔的石勒喀河,河边雪地下的野草有的是。

见到此情此景,众人都沉默起来,看向阿林阿的眼色很是不善。

“驾!”

十九骑加快速度赶到了平原上,接下来的发现让他们更是诧异。

所有的希愣柱里都空空如也——除了松毛,按照索伦人的惯例,就算要转场、迁徙,屋子里不易搬动的东西是不会拿的,索伦人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转场之后就算是马贼也不会光顾,他们最值钱的东西一是马匹,二是貂皮,这两样肯定是随身携带的。

希愣柱周围也没有血迹,看来也没有遭受野人部落的洗劫,也是,奥拉部是唯一源出于东边博穆博果尔部落的氏族,虽然由于与博穆博果尔所在的多拉尔部有些龌龊才离开大队,不过若是奥拉部被北山野人部落灭了,博穆博果尔还是会为他们报仇的。

黑龙江中游、大兴安岭一带的索伦诸部有近万户,博穆博果尔麾下可出动三千精骑(这也是他在历史上几次背叛满清的重要原因),灭掉一个野人部落还是办得到的,故此,应该也没有什么部落敢打奥拉部的主意。

尼堪来到石勒喀河边上,远远望去,南面是一条它的支流——柯恩佳河,沿着这条河流南下,经过几条连水旱道可直达呼伦贝尔一带,继续往石勒喀河下游走也可抵达额尔古纳河,两条道路都是五百多里,难道……?

不过尼堪很快否定了第二个设想,沿着石勒喀河东去便是博穆博果尔的部落,奥拉部好不容易从那里摆脱出来,没有理由巴巴地返回去。

那就是南下了,不过如今呼伦贝尔一带可是科尔沁诸部的天下,他奥拉区区一个百余户的小部落去了那里也是任人宰割的份。

尼堪后世在呼伦贝尔一带当兵,对于当地的历史还是比较清楚的,脑海里突然想起一事,随即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

今年按照大明的时间应该是天启五年,也就是1625年,此时的科尔沁部大部早在嘉靖时期就迁到了嫩江流域、西拉沐伦河流域,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剩下的部落应该不多了,最多与茂明安部差不多。

而此时的建州女真应该征服了科尔沁诸部,不出意外的话,应该将呼伦贝尔一带残存的科尔沁余部迁到了辽东一带。

也就是说,此时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是空荡荡的!

当然了,完全空荡荡是不可能的,迁到此处的巴尔虎、索伦部落应该还是有的,但人数肯定不会很多。

或许奥拉部一早便发现了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情况,便偷偷南下了。

一想到呼伦贝尔大草原,尼堪内心狂跳不已。

后世的他在那一带当兵巡视边防,对大草原各处非常了解。

除了呼伦湖、贝尔湖两个淡水湖,海拉尔盆地,也就是后世的海拉尔区是一个真正的聚宝盆,盆地里铁矿、煤矿、铜矿、铅矿应有尽有,更绝的是还有硝矿,盆地里还有几个盐湖,难怪历史上的鲜卑人、蒙古人都能从此地崛起。

而现在,正是大草原的真空时代!

大草原还要经过约莫二十年的时间,由于俄罗斯人的逼迫,贝加尔湖附近的布里亚特人、索伦人被迫东迁,满清才在那里设置了呼伦贝尔总管府。

不过令尼堪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如此好的地方怎能闲置了近二十年?

多半是此处是东胡几大部族的发源地,上千年的放牧导致草原严重退化,加上大兴安岭又挡住了东边大海过来的雨水,造成这里异常寒冷干燥,难怪几大蒙古部族不是迁到了阴山一带,就是迁到了湿润的嫩江流域。

眼见为实,尼堪让哈尔哈图带着七人返回了墨尔迪勒部,自己带着九人越过封冻的石勒喀河、柯恩佳河南下了。

五日后,在额尔古纳河西侧约莫百里的一处谷地里,也就是后世俄罗斯的克拉斯诺卡缅斯科附近尼堪一行发现了奥拉部的踪迹,那里是一大片谷地,附近还有一处淡水湖,又靠着山岭,可进可退,确实是比尼布楚大草原东侧更好的地方。

尼堪一行没有惊动奥拉部,继续向南迈进,一日后终于抵达额尔古纳河边上。

封冻的、宽阔的额尔古纳河大湾处,除了寥寥数顶帐篷,广袤的大草原几乎没有什么动静,尼堪将雪堆扒开,里面的野草历历在目,并没有沙化的趋势,一行人又向南跑了一日一直到了呼伦湖边上,这时才见到了几十顶帐篷,不过此时也呼啦啦出来了十几骑,尼堪不想惹事,带着众人向北边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