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六十三章 暴风骤雨Ⅱ之二:新江南(下)

苏西洛古道。 所谓苏西洛古道,就是大夏国初次抵达美洲时,那艘遭遇飓风与船队分开的奥拉号首次见到的美洲西海岸,后世弗洛伦斯,后被大夏国改为新萨哈连的那个部落,苏西洛部的土人踩出来的古道。 古道长达千里,从维拉米特河最南端的卡拉普雅(尤金)一直到后世加利福尼亚中央谷地北端的雷丁,就跟西伯利亚的埃文基一样,千百年来,苏西洛人在海岸山脉反复穿梭,有时候是为了追踪猎物,有时候是为了躲避更加强大的敌人,比如支奴干人,最后踩出了这条道路。 道路所经之处海拔较低,沿途基本上都有河流,后世连接俄勒冈州与加利福尼亚州的州级公路几乎与这条古道贴合。 不像西伯利亚,冬日气温低至零下几十度,这里的海岸山脉,林中在冬季也多在零度左右,美洲土人的生存条件不知比埃文基人强出几许。 大夏国决定开发新金州(加利福尼亚州)后,虽然从太平洋海岸往来很方便,但海上天气毕竟变幻莫测,瀛洲总督孙德茂在尼堪离开后还是抽调人手对这条古道进行了修葺,最终完成了这条道路的修建。 当然了,从本土过来的罪犯、俘虏在其中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按照官府的承诺,修完道路后他们就可以就地成为自由民。 在孙德茂的协调下,这几千罪犯和俘虏就在这上千里的新道路上驻扎下来,与西伯利亚那条从坎斯克盆地到安加拉河的古道一样,每一百里设置一处村落,并从阿帕奇大酋唐霍克、内兹佩尔大酋塔坦卡手里购买大量的土人女俘虏配给他们,让他们主要护路,间或种地。 海岸山脉猎物众多,黑熊、鹿群、河狸、兔随处可见,这些人除了上述事务,还能时不时打打猎,也算是苦中作乐了。 几年下来后,这几千罪犯或俘虏家庭已经在千里古道上形成了三个县域,在这样的地方自然不会修建城池,不过是由位置较好的护路点形成的集市发展而来罢了。 对于这些人,大夏国自有一套有效的管理办法,那就是提拔俘虏,让他们担任头目管理众多的罪犯,加上部分退伍的瀚海军士兵,在这千里蛮荒地带竟然保持了相对平稳的态势。 孙德茂带着一百骑穿行在这条刚修好没多久的道路上,时至今日,他可算是在美洲待的时间最长的大夏国官员了。 他是跟着奥拉号于1638年抵达这里的,现在算起来已经有十六年了,他当时是奥拉号上的观测手,机缘巧合,他以索伦人大萨满罗秀的大弟子的身份装神弄鬼,加上自己的聪明才智,轻易地征服了维拉米特河谷,进而从海军转到地方政务上,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一直到高居总督的宝座。 以前还有犹他、金州两个总督辖区,辖区撤销后他就成了独一份,管辖瀛洲省(后世华盛顿州)、俄勒冈省(后世俄勒冈州)、犹他省(后世爱达荷州 犹他州)、金州省(后世加利福尼亚州)偌大的地盘,总面积超过百万平方公里,有效控制面积也超过五十万平方公里。 十六年来,通过自主、官府组织移民的形式向此地迁移户口,一开始的进展还颇为缓慢,不过在蒸汽航线开通后便一发不可收拾,至今,整个瀛洲总督辖区的户口堪堪超过十万,丁口接近四十万,加上管辖的土人,总数更在六十万以上。 而根据大夏国设在墨西哥阿尔普尔科以及韦拉克鲁斯两处商馆得来的消息,此时的西班牙墨西哥总督辖区,总人口也只是在八十万左右,当然了,这与西班牙人在征服阿兹特克帝国的过程中由于战争、瘟疫让原本有几百万丁口的土人比例急剧下降有莫大关联。 八十万丁口中,西班牙人约莫十六万,白人二代大约二十四万,土人约莫二十四万,其它各类混血种约莫十六万。 这样看来,西班牙人经历百年才达到的移民规模大夏国在十六年里就达到了,这在如今的西班牙、英国、法国、葡萄牙诸国看来完全是不可思议的存在。 商馆能够准确掌握这些数字,是因为时下的墨西哥总督辖区正在经历最后一拨强制土人改变信仰的阶段,无论是白人还是土人,至少在明面上都是天主教徒,于是,他们的生老病死都与教堂有关,只有教堂能够掌握教徒的准确数字,否则,单以总督府是不可能掌握这些数字的。 而已经在俄勒冈城成家立业的原传教士安东尼奥与时下的墨西哥总督辖区大主教关系很好,拿到这些数字轻而易举,实际上,以时下西班牙那如同大明一样四处漏风的管理,用一些大夏国出产的稀奇玩意儿就能得到这些情报。 这也是按照教皇子午线的规定,美洲西部的土地大部分名义上都是西班牙的,但大夏国占据这些地方后,墨西哥总督辖区仍旧无动于衷的原因之一。 另外的原因,自然是由于强制宗教信仰导致的土人此起彼伏的起义有关,当下,在墨西哥北部,就有一支土人军队正在与西班牙人作战,他们内部都平歇不了,遑论强大的大夏? 故此,无论是孙德茂,还是犹他的孙德盛,金州的马齐,在这几年的发展中,几乎没有受到西班牙人的任何影响。 西班牙人倒是想利用对付阿兹特克帝国的法子,拉一派打一派,不过大夏国周边最强大的部族阿帕奇已经与他们建立了牢固的联盟关系,剩下的楚马仕、犹他、纳瓦霍等部落已经彻底融入了大夏国,他们就算心有余,力却大大不足,何况自身还有内乱还要平息? 孙德茂能够长期待在美洲,也与他在索伦人中是孤儿,在本土并没有任何牵绊有关,他抵达美洲时年仅二十二岁,十六年过后也才三十八岁,仍是风华正茂的年纪。 “驾!” 能够牢固掌控庞大的总督辖区,年近四十岁的孙德茂自然有些意气风发,眼前马上要越过这长达千里的山间道路,马上要进入中央谷地了,孙德茂不禁加快了步伐。 在他的身后,原瀚海军炮兵都指挥使,现总督辖区陆军都指挥使张隽,参政潘学忠,商务代表、西伯利亚曼西人安宁,工坊总管麦维明,土人事务代表苏西洛人德克萨斯都在列。 就在尼堪决定前往美洲时,一艘船帆、蒸汽动力全开的雨燕号只花了十五天的时间便从北海道的室兰港顺利抵达俄勒冈,并将皇帝陛下要来到的消息传给了孙德茂。 十五天,这也是尼堪决心将瀛洲总督辖区下面的各地由以前的次一级的总督辖区改成省域的主要原因,眼下,从北京出发,骑马去国土最西面的克里米亚总督辖区,最快也要一个月,两相比较,去美洲就快多了。 这也不算什么,十九世纪美国人制造的最快帆船,从纽约出发环绕整个美洲大陆,绕过最南端的麦哲伦海峡抵达美国西海岸西雅图,也只需要八十天而已,那还只是纯风帆的船只,航程还是大夏国太平洋航线的两倍多。 就在道路的东侧,有一座山顶雪白的火山,这就是后世有名的沙斯塔山,又称白山,是沙斯塔土人部落的圣地,从这里开始一直到中央谷地的北端,都是沙斯塔部落的领地。 黄昏时分,孙德茂一行终于从丛林中穿出来了。 一刹那,他们便从刚才的幽暗、黑绿色调中来到一大片以浅黄色基调为主的地带。 遍地的野草、灌木丛,穿插着戈壁荒漠,从内华达山、喀斯喀特山脉、海岸山脉三座大山流下来的河流纵横期间。 这里若是没有人工干预,实际上就是中土的河西走廊,但河西走廊只有西边有祁连山雪水的浇灌,中央谷地北、东、西三面却有三座湿润的大山滋润,故此虽然乍一看也是荒芜一片,实际上却大相径庭。 一座不大的城池矗立在丛林与平原相交的地方。 沙斯塔县城,金州最重要的煤铁基地,由于靠近大量的火山,又是最大的水泥制作基地,就是后世加利福尼亚北端的雷丁市。 在沙斯塔县城附近,后世萨克拉门托河、如今的金州河两岸,由于河流刚从大山上出来,河流落差较大,在这里,金州省已经因地制宜修建了完整的水渠,水渠两侧则是大量的农田。 这里的土壤适宜种植土豆,加上小麦、玉米等物,如今是金州省为数不多的工农业均较为发达的县域之一。 在下山之前,孙德茂在山上站了很久,望远镜里,黑黝黝的金州河(大量树叶沉入河底导致)、墨绿色的水渠,黄绿相间的田地,城池上空的黑烟历历在目。 沙斯塔县,按照规模来说,只是金州省较小的县,但就是这样的县,在大夏人孜孜改造下,已经富如江南! 而从沙斯塔县以南,沿着金州河两岸,一直到河口,还有两个农牧大县,在靠近南金州的地方,后世圣华金河,现名乌扎河,是从南向北流淌的,与金州河汇合后汇入金州湾(后世旧金山附近海湾),乌扎河上也有三个大县。 加上湾区的三个县,以及南金州府,金州省如今已经有四府十二县,户口近四万,丁口近十五万,发展趋势在瀛洲总督辖区首屈一指! 若是放在后世,区区十五万人,还不到一个县,但在地广人稀的美洲已经相当不错了。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西边大海上硕大的夕阳正在缓缓沉去,最后一缕光线越过丛林照到了孙德茂等人脸上,可以看到,包括孙德茂在内,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自豪,金色更是加持了这一点。 “驾!” 孙德茂一马当先,豪情万丈地策马向山下冲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