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五十四章 少年天皇之九:决定日本国运的大战(3)

德川赖房还是出发了。 难得的雨雪天气,视线又不好,这么好的机会若是错过了,他德川赖房就完全不符德川家康所说的“吾之虎儿”的赞誉了。 既然要利用这个机会,就不能藏头露尾了,他带走了一万五千大军,刚才耽误了一阵子,是因为他在出发前还玩了一个花招。 作为京畿地带,淀川水两岸人口稠密,他所在的地方就是后世的尼崎市,现在也是一个市町所在,为了不让敌人觉察到他的行动,他让市町里的人也行动起来四处走动,然后又留下五千农兵在原地,故意闹腾出动静,这之后他才亲自带着大军出发了。 不过,虽然是雨雪交加,正在淀川水上巡逻的雨燕号还是发现了德川赖房大军的行踪,这当然要归功于十倍功效的望远镜了。 十倍功效的望远镜,已经达到后世鸦片战争时期英国人单筒望远镜的水平,是大夏国绝对密不外传的“秘器”之一,几与蒸汽机相提并论,是此时手里有着五倍单筒望远镜的日本人所无法理解的,故此,虽然德川赖房通过绕道等手段对瀚海军进行迷惑,还是被雨燕号上的瞭望手发现了。 以发动了蒸汽机船只的速度,运行到外护城河附近只需要很少的时间,故此,得知德川赖房行动后,刘芳名依旧没有行动,又等了一个小时后,已经是下午三点半,他才下令行动。 这时,前田利常、堀田正盛、德川赖宣三路大军对大阪港的瀚海军发动了疯狂地进攻。 此时,德川赖房大军正在通过大阪城附近连接淀川水两岸的桥梁。 不过,眼下又有两件事在考量刘芳名。 一是,护城河附近没有码头,如何将大军快速转运到那处两里宽的地带?当他将这个问题抛给柳川忆兴,没想到他笑了笑,“将军,不用担心,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二是,按照尼堪的吩咐,不准破坏通往城池方向护城河上的桥梁,方便敌人过来救援德川赖房,但要破坏掉南面的桥梁。 大军抵达护城河附近时,敌人若不是瞎子,肯定已经知晓了这一点,但即使知晓了这一点,无论是城里的守将还是城外的德川赖房都肯定有些疑惑。 “大夏贼坐船绕到我军后面起什么作用?难道还想反包围我等?东面还有广阔的空间可以运转啊” 利用敌人的疑惑、犹豫这一段不多的时间,必须有一支决定性的先上岸才行,否则,一旦德川赖房识破瀚海军的计划,认为这是一支“孤军”,暴露在雨雪交加的旷野,与依托“堡垒”的大阪港瀚海军相比更易对付,说不准会调转武器过来对付他们。 那时,如果不是一支强大的先头力量能够将无论是城里,还是城外的敌人阻挡一阵子,以便另外的军队上岸布防,而是打成混战就不好了。 故此,军团唯一的那个骑兵旅必须先行上岸,可想要将战马快速卸下来弄到岸上殊为不易。 刘芳名看了看柳川忆兴,见他一幅胸有成竹的模样,虽然还是有些疑惑,不过他还是选择了相信海军。 这五十艘信天翁,都是直接隶属于海军的,多半有些古怪。 没多久,船队便抵达了最外面的那条护城河! 一见那护城河,刘芳名的心里又有了变化。 望远镜里,两条护城河之间的地带中间各有一座简易的浮桥连接着两岸,若是将大军弄上去,占住那地带,倒是利于防守,不过城里的敌人想要过来就不容易了,加上瀚海军的舰队也过来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城里的敌人若是聪明的话,便不会出城,因为城外的德川赖房不敌时还可以退往东边,再从东城进入城池! 按照尼堪的想法,每面城墙大约四里,从南城门抵达东城门也是差不多这样的距离,在这样的天气里,地上还有一尺厚的积雪,想要快速退到另一处城门至少要花费一个小时。 而对于瀚海军的骑兵来说,区区四里的距离,十分钟就可以抵达! 那时,便是骑兵大显神威之时! “轰……” 南面大阪港的战事估计异常惨烈,刘芳名是一个有心人,根据这密集的火炮他就知晓,敌人一次性冲上来的数量非常之多,加上顾忌到不能让火药桶长时间暴露在湿冷的空气里,火药桶一旦打开,就只能尽快用完,故此,以往瀚海军炮兵惯用的三段击多半换成了两段击,甚至利用青铜炮、小炮交替使用也是有可能的。 一刹那,刘芳名竟做出了在最外侧那条护城河的南岸上岸,然后在浮桥附近驻扎的决定。 但要做到这一点,现有的大船一艘也不能开进护城河,只能在淀川水的东岸靠岸。 得到刘芳名的命令后,柳川忆兴也下达了命令。 “轰隆隆……” 眼见得船只上的蒸汽机提高了功率,轰鸣声大了起来,没多久,五十艘信天翁全部变成了船尾对着淀川水的东岸! 雨雪还在呼呼地下着,幸亏瀚海军都戴着铜盔,否则雨雪直接灌到脖子里的滋味可不好受。 刘芳名却异常热切,不顾冰冻的雨雪直直地灌进自己的脖子里。 只见五十艘信天翁船尾的船板突然打开了! 信天翁的船尾是一处宽约三丈的半圆形,作为专门的运输船只,只有底层、中层、首层三层甲板,实际上直通甲板只有中间那一层。 所谓打开,也就是打开了约莫一半,将中层甲板露了出来! 这就意味着,这样的信天翁的船舵、螺旋桨全部安置在船头。 随着中层甲板露出了,很快就从哪里吊下来宽约一米,长约五米的小船六艘,然后船上的估计是海军陆战队的成员跳上了那些小船。 又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在离河岸大约二十米的地方已经铺设了一段浮桥! 期间,自然也有敌人的侦骑过来查看,不过被首层甲板上的火炮以及火枪打跑了。 最后,一块巨大的木板从中层甲板上连接上了浮桥! 一匹战马在骑兵的牵引下跨上了那块木板,估计是为了防止战马滑到,木板上绑了大量的草绳。 不多时,岸边的斜坡上便聚集了大约几十名骑兵! 这些人都骑上了战马! 等德川赖房醒悟过来,将自己手里唯一一支,也就是前田利常手里的两千骑兵派过来时,在淀川水的东岸已经聚起了大约五百飞龙骑! 此时,距离天黑还有大约一个小时,雨夹雪依旧下着,此时瀚海军的板甲里的呢绒大衣外面还套了一件雨衣,否则如此寒冷的天气,若是让雨雪深入到身体里面,就算眼前扛过去了,事后也会大病一场。 周到的防护和装备,这也是瀚海军区别于这世上一切其他军队的地方,眼下的世界,无论那支军队,在冬季,人手一件棉衣就不错了,若还有一件皮甲,那简直是难得的存在,雨衣?想都不要想。 这五百骑兵的首领是一个叫梁化凤的陕西将领,在后世,就是他与刘芳名一起挫败了郑成功千里跃进偷袭南京的企图,眼下却与刘芳名一起成了瀚海军的一员。 梁化凤后世考取了大清的武进士,自然不完全是勇将,眼看敌人大队骑兵过来了,而自己这里只有五百骑,而船上的骑兵正在源源不绝地下来,此时如果五百骑全部上前迎敌,势必会给正在下船的骑兵造成威胁。 他留下了两百骑护卫岸边,只带着三百骑迎了上去。 他一边走一边大声说道:“兄弟们,眼下雨雪交加,燧发短铳肯定用不上了,不过我等骑士、战马都包裹在甲胄中,而对面的敌骑都是轻骑,我等虽然只有三百骑,不过无论是战力还是装备都大大胜之!” 又道:“古时甘宁、张辽劫营,都只有区区百骑,就敢在上万大军的营寨里来去自如,而我等的面前只有几千骑兵,能奈我何?!” “不能!” “不能!” “……” 三百骑都大喊起来,梁化凤一马当先冲了出去,三百骑也排成锥形阵型大踏步迎了上去! 前来的敌军将领正是前田利常手下的大将柴田胜利,日军中少有的善于骑战,还能在战马上使用长枪的武士之一,也是当今的幕府为数不多的胆敢进行“一骑讨”的人物。 此时的日本还没有繁育出像后世那样能够用于骑战的高头大马,多半是以前从中原、朝鲜人那里得来的蒙古马后代,在日本这狭小的国土上繁育几百年后,由于不懂得培育知识,大量近亲繁殖,导致马匹越来越小,比蒙古马还颇有不如。 而瀚海军的骑兵,特别是飞龙骑,已经进化到杂交马的第二代、第三代了,像尼堪的神武军骑乘的多半是用汗血宝马与蒙古马杂交的后代,普通飞龙骑还是用乞尔吉斯大马与乌珠穆沁黄骠马杂交的后代,无论是体型、耐力,还是战斗力,都不是日军这些放在大夏连驮马都不敷用的“战马”所能比拟的。 何况,飞龙骑那一套全身板甲的行头更不是此时的日军可以想象的,加上战马头部面罩的鬼怪图案,让对面的日本战马立时慌乱起来! “扑!!!” 三百飞龙骑的锥形阵型深深地对日军的骑兵大阵切了进去! 而作为日军里少有的骑兵将领,号称“一骑讨”的常胜将军,一个照面,手中的长枪就被居高临下的梁化凤手中的虎枪击断了! 穿刺术! 瀚海军好久都没有使用这个战术了,碰到像日军骑兵这样的奇葩军队,在大唐李世民手中发挥到极致的这个战术立时发挥了绝佳的功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