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奋斗在洪武末年 > 第858章 大赏功臣

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858章 大赏功臣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2:56 来源:笔趣阁

“太师,这里是需要革除的武将名单。”杨士奇将厚厚的一摞,递给了柳淳,他的脸色不算好看,沉甸甸的名册,就跟千斤巨石,压在心头,绝对不轻松。

杨士奇太清楚了,历次整顿官吏,裁撤上百人,就会引起剧烈的震动,需要好长时间,才能恢复安宁。

这一次直接裁撤几千个武官,而且还都是统兵的那种,稍微不慎,就会天下大乱的。

也就是朱棣和柳淳干这么干,换成别人,早就放弃了,连想都不要想。

“太师,我和其他几位阁员商议,事缓则圆,您看能不能分批分地区推动,定个五年,或者十年的标准,这样就会方便许多,阻力也会小很多……”

柳淳淡淡一笑,“杨学士,你这话是老诚谋国之言,不过光是退让妥协,也解决不了问题,该下重手的时候,还是要果断一些。更何况时不我待,不赶快理顺了国内的情况,如何能对外动兵?”

杨士奇吃惊地看着柳淳,惊骇道:“太师,莫非又要打仗了?”

柳淳点头,“咱们陛下的五十圣寿,就在眼前,我已经让人去通知各个藩国,让他们进献礼物,表示一下忠心吗!”

柳淳笑容可掬,杨士奇却打了个冷颤,他太明白这话的意思了。看起来又有国家要倒霉了。

“太师,既然如此,内阁这边会多多准备钱财赏赐,为了改革军制,铺平道路。尽量减少冲突波折,让各方都满意。”

柳淳含笑,“杨学士能思虑到这一点很好,我们尽量有备无患。”

……

吩咐之后,终于到了正式封赏的日子,太子朱高炽率领的宗室诸王,悉数赶到。而以柳淳为首的内阁六部,九卿重臣也全都来了。

在他们的对面,就整个大明的武将,在这些武将当中,梁国公蓝玉、成国公朱能,曹国公李宪,以及刚刚返京的海国公李景隆,他们凑成了一堆。另外就是泾国公陈亨,同安侯火真、靖安侯王忠、安平侯李远、武安侯郑亨、成安侯郭亮、宁阳侯陈懋、清远侯王勇、安远伯柳升、广恩伯刘才、西宁侯宋琥……足足二十几位武臣,黑压压的一大片。

自从朱棣登基之后,武臣要分守各方,很少能聚集这么齐整。

这一次击败了哈烈,北方基本平定,加上改革军制,才能把这些人都聚集到京城。

作为老军头,他们尊重朱棣不假,也知道柳淳的地位,但是让他们轻易低头,认可这次军制改革,那是痴心妄想!

朱棣清楚,柳淳也清楚。

本来拿下张家之后,他们君臣就在酝酿这场决战,没想到常茂突然返回,打乱了柳淳和朱棣的部署。不过不要紧,正因为常茂的归来,才使得柳淳和朱棣有了更大的回旋余地。

“朕身为天子,万民君父,御极以来,宵衣旰食,未曾有片刻懈怠……”朱棣缓缓开口,终于开始了训话。

所有文武都绷着脸,侧耳倾听,丝毫不敢大意。

朱棣又道:“朕一人无法治理天下,所仰赖者,文武诸臣而已。赏功罚过,乃是朕让臣民敬服的手段,故此务必公允得当。郑国公常茂,去国十年,深入异域,呕心沥血,探查夷情,如今载誉归来,朕岂能吝啬恩赏!”

“不过在赏赐他们之前,朕还有一个人要处置。”朱棣顿了顿,看了一眼柳淳。

柳淳向前迈了一步,“把武成侯王聪带上来。”

话音刚落,就有人押着一个白发苍苍,满脸皱纹的老者走了上来。到了金殿中间,乖乖跪下。

“罪臣武成侯王聪,拜见陛下!”

直到他开口,大家伙才惊觉,这个人竟然是王聪!

那个号称身强体健,能抡刀杀敌的武成侯王聪!曾几何时,他还要除掉柳淳呢,怎么一转眼,他就老成这副样子了?

大家伙还都记得,他是因为吏部尚书茹瑺之死,才被柳淳拿下。

接下来柳淳上位宰相,总揽朝政,推行变法。大家伙都把这位给忘了。没想到在这个关头,竟然把他给带上来了。

这是要干什么?

朱棣缓缓看了看王聪,微微叹息,到底是昔日的老兄弟,现在这副样子,就是风口之烛,随时都会熄灭。

“来人,给他一个墩子。”

不多时,有人送来墩子,王聪哆嗦着叩谢,而后坐了下来。

“太师,你问话吧!”

柳淳颔首,转过头,对着王聪道:“你找过天官茹瑺,你们说了什么事情,茹天官当夜病重死去,你觉得自己有无罪责?“

王聪深深叹口气,而后仰起头,满脸痛苦。

“太师,诸位同僚,提到了茹天官,罪人痛心疾首,恨不得能替他去死!前些时候,罪人为了反对军制改革,就去找茹天官商量,请求他帮忙说话,一起反对。而茹天官苦口婆心,劝我不要一意孤行,应该以大局为重,以大明为重,不要太在意个人利害得失……奈何罪人鬼迷心窍,竟然跟茹天官吵了起来。当时他咳嗽一声接着一声,几乎不能言语。我还生气,以为他故意装病,想要敷衍搪塞,我,我说了好些过分的话……”王聪的声音越来越低,满脸羞愧,恨不得钻到砖缝里。

茹瑺当时劝他不要跟朝廷对着干,结果他反而讥诮茹瑺,当年为了能在北平立足,巴结他们这些武人,到了如今,竟然摆出了天官的架子,别以为我们不知道你是什么人……现在回想起来,茹瑺是用最后的一口气,在劝说他,不要犯傻。

茹瑺没有对不起他,相反,是把一颗心掏了出来。

很可惜,当他意识到,茹瑺已经死了,而且他已经落到了诏狱之中,大错铸成,再也没法挽回了。

“陛下,茹天官之死,罪臣难辞其咎,情愿一死,以谢天下!”

王聪颤颤哆嗦,重新跪倒,五体投地。

朱棣看着他,半晌才懊恼地叹口气,什么也没说。

“太师,该请郑国公他们了。”

柳淳点头,今天的真正主角,这才步入奉天殿。

常茂身穿着麒麟服,其余使臣,也都穿着绯红的礼服,来到了金殿之上,常茂正准备跪倒磕头,朱棣却伸手阻拦道:“诸公乃是我大明功臣,从今往后,不需要跪拜。”

柳淳也含笑道:“陛下天恩,郑国公,你们就鞠躬吧!”

常茂慌忙施礼,其余人也都跟着。

朱棣含笑,从龙椅上走下来,到了众人面前。

他走到了一位使臣的面前。

“你叫郭冀是吧?”

“是,正是微臣。”

朱棣笑道:“太师,你可知郭冀有何功勋?”

柳淳立刻道:“郭冀在洪武二十五年,奉命出使哈烈,历经一年零三个月,赶到哈烈。当时哈烈汗王出尔反尔,扣押大明使臣。郭冀一行,死伤惨重……被扣押期间,郭冀身为俘虏,饮雪吞毡,受尽了折磨,却能不失臣节,不拜蛮夷,铮铮铁骨,堪称我大明脊梁!”

“好!”

朱棣大笑道:“卿不拜蛮夷,朕也许你不拜天子,尔为大明脊梁,永远笔直刚强……太师,取金质奖章来!”

“遵旨!”

柳淳从下面人手里,接过了一个紫檀木的盒子,展开之后,一枚金质奖章熠熠生辉,柳淳用双手捧起,朱棣则是双手拿起,抓着明黄色的缎带,给郭冀挂在了脖子上。

一瞬间,郭冀热泪盈眶,浑身颤抖。

“臣,臣未能完成先帝旨意,又未能以死报国。如今侥幸归来,如何能受天子大恩啊?”

朱棣摇头道:“不必过谦,哈烈那是蛮夷异域,探索未知,又如何能一定成功?汝等之功,堪比张骞,不失臣节,胜似苏武。我大明若要长盛不衰,兴旺发达,就需要你们这样的忠勇之士,这是你们应得的。”

朱棣说完,又从柳淳手里,接过了一份明黄色的文书,上面简略写着立功受赏的缘由。朱棣一并交给了郭冀。

没有赏赐金钱,没有封妻荫子,也没有提升官爵,可就是将金质奖章挂在胸前,顿时就不一样了。

当初在靖难之役中,也曾有人得到过奖章,不过那是针对保卫北平的功臣,属于特例。可这一次不一样。

柳淳建议,朱棣也下旨了。

从今往后,凡是与国有功的人员,根据情况,可以分别获得不同等级的奖章。

这个奖章不同于官爵,也不会提升俸禄,可是眼看着一个个人挂上了奖章,就让那些没有得到的人眼红心跳。

朱棣每走到一个人的面前,都会让柳淳介绍功劳,然后亲自挂上奖章,褒扬勉励,而得到了奖章的人,又都被安排在王聪的旁边。

对比真是有些惨烈,王聪的老脸涨得比猪肝还难看,他强忍着咳嗽,心都在滴血。

只不过没人会在意他,朱棣转了一圈,最后走到了常茂的面前。

这一次给他的盒子全然不同,是一个绿松石的,在盒子上面,还嵌着两条金龙,光是这卖相就不凡啊!

朱棣拍了拍常茂的肩头,不用柳淳说话,他直接道:“卿乃是开平王之子,位居郑国公。主动前往异域,不辞劳苦,十年之间,出生入死,有大功于社稷,堪称臣民表率。朕岂能不赏,常茂,你看看朕给你准备的此物如何?”

柳淳很配合地把盒子送到了朱棣的面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