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奋斗在洪武末年 > 第838章 打破将门世袭

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838章 打破将门世袭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2:56 来源:笔趣阁

张玉走了。

在大战胜利的第五天,病逝军中。

朱棣当即降旨,追封张玉为河间王,后又改为荣王,谥号忠武!

文官谥号以文开头,武将谥号以武开头,文武双全,以忠开头……张玉虽然作为将领,征战沙场,立功无数,但是他提倡军制改革,于大明江山社稷有大功,德望无双。谥号忠武,名副其实!

朱棣为了张玉的死,闭门三日,不吃不喝,苦思故友……等朱棣出来之后,就下令全军,班师回朝。

由于张玉的死,使得大胜的喜悦都减弱了许多倍。各地只是派人迎接,鞭炮鼓乐彩棚鲜花全都降到了最低。

也正因为如此,得胜之师的归来速度,比以往都要快了许多。

朱棣回来之后,只是休息了三天,就立刻下旨,召集所有文武,要进行彻彻底底的军制改革……毫无疑问,这一次的改革,是要触及整个军制的核心,包括内阁诸公在内,都没人知道打算动哪些部分。

杨士奇等人只能眼巴巴看着,其余诸将,也都被排斥在外。

真正负责军制改革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太傅柳淳,一个是梁国公蓝玉。

“真是想不到,老夫居然活到了今天,居然能见证新的军制诞生,倘若有一日老夫死了,也可以和九泉之下的老朋友们,好好说说了……大明朝长治久安,江山万年,全靠这个了!”

蓝玉拍着厚厚的改革方案,发自肺腑道。

柳淳轻笑,“您老人家也别太乐观了,这个方案同时触动了文武双方,整个天下都会纷纷扰扰,到时候咱们少不了挨骂……”

蓝玉摇头,“骂就骂,还能把咱们怎么样?更何况老夫自有办法,让他们骂不出来,你就瞧好吧。”

老岳父信心十足,柳淳也笑了。

是啊,走到了这一步,他还会惧怕纷扰吗?

该做出彻彻底底的改变了。

……

“这一次改革军制,核心只有一条……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再说清楚一点,大明的军队,服从于皇帝陛下,维护大明疆域土地,保护大明子民……因此,军队的来源,必须是所有的大明百姓。”

“再说清楚一点,每一个适龄青年,甚至包括女子,都有从军的义务!”

柳淳说完,扫视全场,微微一笑。

“大家伙觉得如何?”

不如何!

所有人都懵了,不光是文官,还有武将勋贵,都瞪圆了眼珠子。

你柳太傅真是厉害。

不管到什么时候,你都有让所有人一起反对的本事!

杨士奇率先开口,他不问不行啊!

“太傅,你所言是不是全民皆兵的意思?”

柳淳点头。

杨士奇更加吃惊,“太傅,自古以来,中原大地至多十丁抽一,太平年景,甚至百丁抽一……哪怕是蛮夷也只是三丁抽一,五丁抽二……似太傅这般,人人都要从军,连女子都在其中,这,这是要打谁啊?”

金幼孜也道:“没错,朝廷如何有财力,养活这么多人马?”

柳淳含笑摆手,“我所说所有人都有参军的义务,乃是原则,并不是所有人都要真的进军营……事实上,也大明如今的需要,所有兵马不会超过百万。我们需要的是优中选优,把最优秀的人才,选入军中,保证战斗力。”

“简单说,就是广撒网,把范围尽量扩大,尽量增加选择的空间,不局限于军户……将门!”

当最后两个字出口,那些一直沉默的勋贵武臣终于反应了过来。

果然有阴谋,一个好的坑在等着他们呢!

众所周知,自从科举之后,寒门崛起,原本垄断官场的世家大族迅速式微……可是在同时,武举也是存在的,但是武举却没有撼动将门的地位。

两宋有将门,明代的勋贵武臣也有极大地权柄,就连戚继光,李成梁这样的名将,他们的祖辈也是世袭武将。

换句话说,普通人想要成为武将,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别看大明重文轻武,但哪怕是武将,也不是寻常百姓可以触及的存在。

归根到底,是武官体系相对封闭,武将的教育培养不成体系,普通人根本接触不到。好的位置和机会都被层层把持。

上面有公侯勋贵,中间有世袭武将,再往下,还有一大堆的军户子弟。

虽然军户很惨,但是作为制度,能够一直存在,还是有原因的。至少那些世袭的指挥使、千户、百户,还是很支持的。

就像三爷,他最初收干儿子,也不过是想延续世袭的地位罢了。

所以说,要想解决重文轻武的问题,关键不是提升武夫的待遇,而是打破武人的小圈子。

这就是柳淳提出改革方案的核心。

全民都有义务参军,面向全国选拔武人。

这个方针一旦确立下来,武将的垄断地位也就随之瓦解冰消,世袭将门必然会受到冲击,甚至会彻底断送干净!

“陛下!”

武成侯王聪立刻站了出来,这一次他随着朱棣出征,立了不少功劳,回来的时候,还琢磨着要更进一步,封个国公呢,哪知道竟然等到了军制改革的消息,这算什么啊?

“陛下,臣以为领兵打仗,不同于读书考试……自古以来,习学军务,都需要家学渊源,父辈传承,兄长教导……若是普通农户,根本不懂舞刀弄枪,让他们上战场,岂不是跟杀人无异!”

王聪看了一眼柳淳,挤出一丝笑容,“太傅用意深远,我等五体投地……如今我大明刚刚击败了哈烈,军威正盛,所向无敌。我以为大可不必改革,不知道太傅意下如何?”

柳淳淡然一笑,“武成侯,不知道你今年高寿?”

王聪一愣,愤然道:“太傅?莫非你觉得我老迈昏庸了不成?王某虽然有五十八岁,但还能使得了长刀,这一次跟哈烈大战,我手刃了二十多人,俘虏数千,自问精力体力,不弱于年轻人!太傅,莫非你觉得老将不堪用吗?”

柳淳微微摇头,“老将立大功,并不新鲜,但是老兵总会凋零。若是老将都去了,新人跟不上来,又该怎么办?”

王聪哼道:“那按照太傅的意思,只要改了,就能名将辈出吗?”

柳淳正要说话,蓝玉突然咳嗽了一声。

听到蓝玉的咳嗽,王聪下意识哆嗦了一下。这玩意不能不怕啊,王聪他爹当年是指挥佥事,而蓝玉已经是侯爷,地位差别,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简直不能比!

“梁国公,您老人家有什么教导?”

蓝玉哼了一声,“我哪敢教导你?太傅说话,你都振振有词,嘴皮子怕是比你手里的刀还要厉害三分啊?”

王聪老脸通红,只能不停拱手,“梁国公,晚生也只是就事论事,并没有别的意思。”

蓝玉轻笑,“王聪啊,老夫当然知道,所以老夫才没有怪你的意思,只不过这军制改革,势在必行。这不只是太傅的意思,也是老夫的意思,你有什么疑问,可以问老夫,说吧,我洗耳恭听!”

王聪张了张嘴,愣是不知道说什么……跟他一样,火真,郑亨,李远,王忠,这几个人面面相觑,他们虽然都是侯爵,在靖难功臣之中,有着很高的地位。但是终究比不上那几位国公。

如今张玉死了,丘福去了,整个靖难功臣失去了主心骨。实在是太被动了。

至于成国公朱能,大家伙根本没有指望,那家伙就是柳淳的跟屁虫,简直是“国公之耻”,被一大堆人鄙视的朱能,此刻却是心里冷笑。

他突然迈步站出来,“陛下,方才太傅询问王聪年纪,那臣也说说,我今年四十二岁……在诸多公侯当中,算是年纪小的。更是跟淇王和荣王没法比,这几年来,我在军中行走,越发感到心惊肉跳,不寒而栗。”

“老了,都老了!当初三四十岁的人,现在都已经五六十了,纵然还能领兵打仗,可又能撑几年?王聪。你说,你还能领兵十年八年,还是三年五载?”

王聪咬着牙道:“成国公,我忠心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哈哈哈!”

朱能大笑,“你若真是忠心耿耿,就该为了大明的长远考虑,彻彻底底改革军制,冲突天下广选将才,如此才能真正打造出战无不胜的大明雄兵,这才是咱们武人忠于陛下该做的事情,总而言之,要顾全大局才是。”

朱能的表态,让人眼前一亮,这家伙什么时候这么高尚了?真是太稀奇了。享受着惊叹的目光,朱能更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启奏陛下,之前已经设立武学,许多将门子弟悉数进入武学学习……如今更是应该扩大招生,准许平民子弟进入武学,还要裁撤地方卫所,将全部兵马,编入禁军体系。从今往后,不管是禁军,还是地方守备兵马,都不许有世袭武臣存在!”

朱棣的脸上露出的欣然的笑意,到底是老兄弟,朱能很好!

他站出来,顿时让变法的阻力下降了太多。

朱棣满意道:“爵位朕可以同意世袭,但是军中职位,涉及到用兵作战,军国大事,朕以为还是要经过武学培养,层层选拔为好……此事就交给太傅,梁国公,还有成国公,你们三人负责落实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