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奋斗在洪武末年 > 第424章 吾辈必死于腐儒之手

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424章 吾辈必死于腐儒之手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2:56 来源:笔趣阁

有一群人,他们不是为了失败而苦恼,而是为了失败却找不到借口而苦恼……朱允登基之后,尽数罢黜老臣,大力提拔清流,原本在清水衙门坐冷板凳的,一下子都炙手可热起来。

尤其是科道言官,更是说话声音比谁都大。

正是他们一直替太孙殿下周旋,才迫使先帝不敢易储,如今太孙登基,他们就是最大的功臣……坦白讲,这帮人的说法未必没有些道理。

但朱允当了皇帝,可不意味着万事大吉。就拿当下来说,四面八方,全都造反,藩王宗室,联手发难,百姓民怨沸腾,议论滔滔。

谁也不能躺在功劳簿上面,偏偏面对这么个烂摊子,他们又拿不出好办法。

既然没有好办法,那就骂人呗!

徐辉祖很不幸就成了最好的目标。有人就说,徐辉祖是燕王的大舅子,早就居心叵测,让他领兵,只会葬送了江山社稷。

没准他已经跟朱棣勾结在一起,应该尽快斩杀,以除后患。

还有人说,当初柳淳对徐辉祖有恩,给了徐家那么多好处,徐辉祖是打算替柳淳报仇,故意踟蹰不前,耽误国事,用心何其歹毒……

面对汹涌的攻势,朱允也扛不住了。

“两位先生,你们看该怎么办?”

黄子澄忙道:“陛下,徐辉祖入川有了两个多月,还没有任何的建树,反而处处受制,川南之地,尽数叛乱。纵然没有二心,也是无能之人,臣以为应该另派一位大将,尽快扫平巴蜀叛乱。万一继续糜烂下去,牵连到整个西南半壁,那就……不妙了。”

要说朝廷都是笨蛋,那也未必,比如岷王朱能成功举事,肯定跟沐春有关系,这是公认的事情。

但问题是要不要把沐春当成叛贼,要不要讨伐云南,在朝廷还有许多争议。

云南的问题不是兵马战斗力多强,而是道路艰难,环境恶劣,地形复杂,官军进了云南,就等于半只脚踏进了鬼门关。当年唐朝征南诏的旧例还在那里。

所以朝中倾向于安抚住沐春,这也是派徐辉祖入川的主要考虑。

可问题是徐辉祖的表现,太让人失望了。

“陛下!”

方孝孺突然跪倒,“启奏陛下,徐辉祖精通兵法,绝非寻常人能替代。更何况蜀道难行,徐辉祖入川时间不长,人马疲惫,未曾恢复,粮草调运,也未必齐全。不如再多给他一点时间,让他戴罪立功,才是正办。如果贸然更换了徐辉祖,谁又能代替他?”

老方依旧是仗义执言,可黄子澄这一次不愿意让了。

“方公,你说的固然有理,可就怕徐辉祖不是真心,十几万大军,假如他投靠叛逆,朝廷又该如何?”

“黄大人,徐辉祖妻儿老小都在京城,他如何能反?”

黄子澄冷哼道:“就算不反,养寇自重,也是有的!”

“你!”

……

这俩人几乎吵了起来,朱允连忙摆手,“二位先生是朕的左膀右臂,切莫伤了和气……你们的担心都有道理,既然如此,那不妨派一位监军吧!”

提到了监军,黄子澄忙道:“陛下,景清景大人忠心耿耿,清正廉明,可以监军!”

朱允一想,也就点头了,“那好,就让景清立刻入蜀吧!”

方孝孺想说什么,却发现朱允已经甩袖子离开,黄子澄一脸得意。

头些日子,方孝孺总是嚷嚷着变法,陛下也被他带过去了,这段时间陛下似乎清醒过来。要对付朱棣,就必须集中力量,拉拢一切支持者,尤其是士绅官吏。至于变法,只能放在第二位了。

方孝孺是越来越心累,变法大业举步维艰,天子又渐渐疏远,真不知道风雨飘摇的朝廷,究竟会走到哪一步。

老方满腹忧虑,而景清却是兴致勃勃……他唯一一次从事跟军务有关的时候,就是带着船队,去伶仃洋搜寻柳淳的尸体。不过即便如此他还是充满了信心。

握有这么大的优势,还打不赢,干脆抹脖子算了。

“魏国公,在三个月之内,必须平定川南!”

这是景清见面后,跟徐辉祖说的第一句话。徐辉祖丢了两颗门牙,伤势刚刚恢复,就遇到了这么个玩意,他也是头疼不已。

“景大人,我现在已经调集军需粮草,各地编练乡勇,设卡征收厘金,充实军用。只要再有几个月的光景,就可以大军南下,一鼓作气,平定乱贼,大人何必如此着急呢!”

“着急?老夫怎么觉得是魏国公不把军国大事当回事啊?再有几个月,反贼就在川南站稳脚跟了,魏国公裹足不前,难不成和反贼有勾结?”

“景大人!”徐辉祖的眼珠子冒火,真恨不能撕碎了这个腐儒!

景清满不在乎,“老夫受皇命而来,必须尽快消灭逆贼,以解君忧,魏国公,你看着办吧!”

景清昂首阔步,往外面走去,完全没把徐辉祖放在眼里!

他这就叫活该,谁让他总拿热脸贴人家的冷屁股。徐辉祖终于冷静了,他想尽办法争一个新朝的勋贵第一人,满以为可以像老爹那样,光大徐家的门庭……谁知道朱允的治下,根本没有武夫的生存空间,哪怕你成了武夫第一人,又能怎么样,根本没人在乎你!

“吾辈必死于腐儒之手!”

徐辉祖发出了绝望的感叹,可又有什么办法呢!敢不听吗?

他闷坐一夜,第二天,当即下令,全军南下。

徐辉祖带来十五万人马,另外加上巴蜀的兵马,还有蜀王的三卫,一共凑了二十三万大军,诈称五十万,沿着岷江,浩浩荡荡而来准备经由眉山,嘉定州,直取荣县。

“哈哈哈哈!”

冯诚简直要笑死了,云南不缺强兵,唯独缺粮,这也是沐春反对起兵靖难的原因。他最怕的就是徐辉祖按兵不动,等一切准备妥当,以堂堂之师,南下讨伐,那样的话,冯诚就只有退回云南了。

也是为了逼迫徐辉祖出兵,所以他才放手让部下去袭扰各地,徐辉祖倒是忍住了,可朝廷忍不住。

竟然又派了个景清过来!

“合该徐辉祖死在巴蜀!这次就别怪老夫不客气了!”

“擂鼓!”

冯诚兴奋下令,老头简直焕发青春,年轻了十岁不止,从里往外,透着精气神。

“弟兄们,徐辉祖带来的禁军,原本是为了对付北方骑兵的,这帮人善于骑射,可他们到了巴蜀之地,就是蛟龙离海,虎出深山,再也不可怕了!”

“他们号称五十万人,可实际也就二十几万,比咱们的兵马是多很多,但是他们人多,动作就慢,目标就大,攻击起来,也容易许多。咱们就要化身成一群凶狠的狼,从四面八方,不分昼夜,袭扰攻击,让他们睡不好觉,吃不下饭,没等到我们的面前,就彻底垮掉了!”

这些将领一听,那叫一个热血沸腾,连日你的偷袭已经让他们尝到了甜头,现在规模更加扩大,大家伙的信心也更充足。

冯诚立刻排兵布阵,分出六千人马,去袭扰徐辉祖。他在荣县留下八千人全力备战,另外这段时间,柳淳的义军也扩充到了七千人。

“外甥,把你的这点人马也给舅舅如何?”冯诚露出了贪婪的目光,柳淳却冷笑摇头,“舅舅,咱们还是分头行动吧,我的部下不适合打攻坚战。”

“那你适合干什么?冯诚立刻瞪圆了眼珠子,还有人说自己不能打硬仗的,你柳淳也是一朵奇葩!

“哈哈哈,我的部下都来自乡下农民,生就一副铁脚板,当然是善于打运动战了。”

“运动战?”

“嗯!”柳淳笑道:“徐辉祖想硬打硬拼,我偏不上他的当,我要把他的兵马调动起来,让他跟着我的屁股转!”

冯诚思量片刻,眼睛冒光,“好!这样的话,舅舅守住荣县老巢,你在外面折腾,彻底消耗光徐辉祖的战力,咱们内外配合,彻底埋葬徐辉祖,还有他的二十万人马!臭小子,你可别手下留情啊!”

柳淳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徐辉祖都把刀架到了他的脖子上,就算想手下留情,那也是不可能了!

“我们的第一个目标,就放在这里!

夜色之中,一支人马正快速向仁寿县城而来。

城头上负责打更的更夫睡眼朦胧,提着灯笼往下面看。

“你们是什么人?”

“格老子的,我们是田大老爷的乡勇,刚刚遇到了贼,好几个兄弟受伤了,快点让我们进去!”

“快开城门,税没收上来,倒是挨了炮子,真特娘的晦气!”

……

他们在这里骂骂咧咧,后面的王才跟柳淳介绍道:“这个姓田的叫田恩,前朝的时候,就经营茶叶生意,那是相当有钱。

头些年的时候,他攀上了蜀王的路子,不光经营茶叶,贩卖丝绸,那家产,可比我丰厚多了,至少五倍!”王才已经把自己当成计量单位了,比他少的,根本不知道下手。

柳淳点头,“既然是前朝留下来的余孽,那就没什么客气了,告诉弟兄们,杀进去之后,不要客气!”

“是!”王才屁颠屁颠去送信,就在这时候,突然城头响起了锣声,伪装的队伍已经拿下了城门,正招呼大军进去享用战果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